【CCO 2020】陈万青教授:切实把好中国癌症防治的预防“关口”
筛查和早诊早治是全世界普遍认同的降低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的有效手段。2020年11月12日~15日,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在广州顺利召开。会议期间,【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万青教授为我们介绍中国癌症筛查、早诊早治相关进展。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
期刊兼职:
《中国肿瘤》杂志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Annals of Cancer Epidemiology》主编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副主编;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副主编;
《APJCP》《现代肿瘤医学》副主编等;
社会兼职: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样本整合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研究室首席专家等
主持课题:
负责多项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如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肿瘤随访登记项目以及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牵头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十一.五,十二.五攻关课题,科技部基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卫计委公益行业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北京自然基金等。
发表论文专著: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影响因子合计500余分, 主编副主编专著13部
求本溯源,癌症防治战略性关口前移
重大疾病与重大防治结合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卫生战略重点。我国是癌症的高发国家,人口基数大,癌症防控形势非常严峻。谈及中国癌症筛查的现状,陈万青教授直言:“中国癌症患者的负担较重,并且发病率与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这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是分不开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降低癌症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最主要的战略还是要将防治的关口前移。首先,做好一级预防,也就是病因预防,避免相关危险因素,使群众尽量不得癌。其次,加大对二级预防的投入。目前我国二级预防主要是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形式在推进,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大,当下国家级的早诊项目有四个,分别是农村癌症早诊早治、城市癌症早诊早治、淮河流域患者的早诊早治,以及农村妇女的两癌筛查。在这四大项目中,每年国家都投入资金将近7亿元。另外也存在部分地区,在地方政府的带领及财政支持下,开展早诊早治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大概有18个地区在开展重点癌症的早诊早治,例如北京妇女两癌筛查,上海、天津的结直肠癌筛查等。随着中央、地方财政的不断投入,将来受益的人群范围也会越来越广,这让老百姓对全国癌症的防控看到了希望。”
癌症早诊早治存在哪些困境?陈万青教授举例说明,如老百姓对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以及结直肠镜检查等参与度不高,缘于其认为检查过程比较痛苦。“但是消化道内镜检查是早癌筛查的重要窗口,今后我们要继续开展相关的健康宣教和科普工作,让老百姓进一步了解癌症,了解癌症危险因素与自身的相关性,提高检查率,提高早癌检出率,从而做到早诊早治,提高癌症治愈率。”陈万青教授强调。
实现健康中国2030,肿瘤筛查与早诊早治是关键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针对高发地区的重点癌症开展早诊早治工作,推动癌症慢性病的机会性筛查,这与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筛查与早诊早治是不谋而合的。无论是在工作推进上,还是科研方面,专委会始终以自身使命为担当,致力于中国肿瘤防治策略。
陈万青教授肯定道:“癌症的早筛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以及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成败的关键。中国癌症防治的整体战略是防治结合,预防为主。这在2019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所提及。去年在成立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之后,委员会就以推进全国癌症的早诊早治工作为使命,一方面通过研究项目推动国家政策的实施和落地,另一方面加强某些癌症的筛查方法科学研究。共同推动癌症防控事业发展。”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Yo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