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换上防护服,我们似乎就长大了”——一名兰大医学生的抗疫手记

青春兰大 2023-02-17

编者按:

不惧艰难,迎难而上,这样的你们都是英雄。“老师,如果可以请把我安排在晚上,我当过兵、站过岗,有经验!”“老师,有志愿需求您随时联系我,我们群里现在270人,人手够!”“老师,我想为抗疫出点微薄之力,可以拜托您帮我给志愿者们送上一杯热茶吗”......这一句句,都是兰大学子在面对疫情时说下的肺腑之言。这篇手记,是一名医学生协助抗疫的真实记录......

“群里说做核酸,明天要去一线抗疫!”刚刚和同学规划好当晚的任务,想着做不完就熬夜,一听到要去一线抗疫我们已经按捺不住激动,规划什么的,都已被抛之脑后。或许是出于想尽快完成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亦或是想成为逆行者中的一员,真的想为疫情做一点贡献,我们放下手头的工作一路小跑着回宿舍,急忙换上了已经封藏了一年的羽绒服,做好了通宵做完核酸检测,以便第二天去前线参加抗疫的准备,有人甚至提上了自己的小马扎,感觉当晚就要上阵了。


我们飞速一路小跑赶到约定地点,大家的速度简直令人讶异,队伍已经排到场地外面了!我们懊悔自己花那么长时间寻找羽绒服。在漫长的排队过程中,队伍前面突然传来了熟悉而又动听的歌声,我们也不顾以往的羞涩,跟着唱起了校歌和《歌唱祖国》,士气再一次高涨起来,疲惫随振奋的歌词散去。


过了大概两三个小时,新的一天到来了。凌晨的温度渐降,我们望着月亮,大家都无比安静,似乎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又好像在思考着该说些什么。“我有小麻花你要不要” “我有士力架你饿不饿” “那里有热水,我们去接点吧” “你是不是穿的太少了,冷不冷”。同学们关怀的话语时而打破凝固的气氛。就这样轮到我们,按班级有序的排队进行了检测,每往前移一步感觉步履就更神圣了些。

做完核酸到达培训教室时已是深夜1:22,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我当时还想着要发个朋友圈并配文:“你以为这是下午13:22吗,不,发挥你的想象,这是凌晨1:22姐妹还在教室!你以为我在深夜学习吗,是也不是,我在进行一种名为培训的学习!”可惜手机关机了,朋友圈也就没发出去。一改往常沉默的作风,虽然只看了一遍宣传视频,但是大家都积极地上去演示穿脱防护服,积极性之高大概全靠青年人的激情和赤诚支撑吧。

早上八点坐上车,我们出发了!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们下了车,也做好了立马上战场的准备。“大家安静一下,我们三人一组,等防疫物资一到我们立马开始工作。”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用力大喊着,生怕隔音的口罩减弱了自己的声音。随着工作人员的指令我们有序分组、分工,大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工作忐忑着,脑海里不断地演练着自己的工作。换上防护服,我们似乎就长大了。

“左边扁桃体三下,右边三下,中间悬雍垂三下,10个标本一个瓶子……”老师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进行解说。今天的老师便是我们的定心丸,我们生怕出现一点差错,刚开始的几次,仿佛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在老师的几番指导下忐忑的心才算平静了下来,但也依旧不敢有一丝的疏忽。


不知不觉已经到晚上八点了,寒风瑟瑟白天的暖阳早已被冰冷的月光代替,灯泡在寒风中也被吹地时暗时亮的,我们基于之前的培训经验有条不紊地进行检测,可速度却明显没有白天快了。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操作更为准确些,我们一遍一遍地对受检者说着“头仰起来,嘴张大,坚持一下马上就好。”


寒冷未能战胜勇气和赤诚,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十点多的时候今日的检测终于结束!低下头被酒精喷洒着,仔仔细细地边卷边脱生怕防护服的外面碰到了自己。看着灯火通明的操场,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若有战,召必应!兰州加油,牛肉面加油!


她是第二临床医学院首批200名志愿者中的一员也是全校千余名志愿者中的一员
此时此刻成百上千的兰大医学生还奋战在一线的抗疫岗位
他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跟随者逆行者的脚步和这座城市并肩战斗
而更多的兰大青年时刻准备着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挺身而出!
抗击疫情,青年先行!兰州加油!















文字 | 何丽娟

视频 | “兰大青团子”抖音

图片 | 何丽娟 黄子龙 第一临床医学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执行编辑 | 吴欣玥 陈泽芸 张国庆

责任编辑 | 李鑫 高震 洪韵 韩心茹 陈泽芸主编 | 侯海坤


在这里品味NEWS AND兰州大学青年传媒集团微信号:lzumedi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