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说丨看看你的“燕儿窝”深还是浅

2016-04-26 张玉虎 小店通
开头的话

张玉虎先生出生在本地农村,经历过农业生产的大部分场景,再加上喜爱读书,这些年来为我们本地的乡土文化做了很多整理挖掘工作,今年在我们小店通上陆续推出的文章来自于即将付印成书的《汾东土话》,特此说明并致谢。


燕儿窝和胳里间  

小店方言中,关于人体各部位的名称也都很有地方特色,有的夸张无度,有的联想丰富,都和教科书上的科学名称相差甚远,身在其中的人天天如此称呼,不觉得有什么怪异。可你若细细地逐一分析起来,就有些意思了。


人的脖颈后面,后脑勺下有一个小肉坑,医学上好像是称为后脖筋窝(颈窝,通通注)。小店人就这个小坑,就这个“窝”字联而想之,给它起了“燕儿窝”这样一个有趣的名字,好像人脑后的那个小肉坑里可以住一窝燕子,那人不就是成了一株大树了吗。敢以挺拔的大树自况,亦可见小店人的自信与豪迈。不过,虽然名称上叫得十分硬气,可燕儿窝在小店人的心目中却是自己身体上的一处软肋,是一处易受风寒的地方。过去中老年妇女们冬天出门时,总要把脖子围得严严地,说是怕燕儿窝里受了风。


人的两条胳膊和躯干连接部位下面的暗处,学名叫作腋窝,大部分方言区通俗的说法都叫作胳肢窝,小店方言则不从其俗,给其起了一个更为夸张,更为标新立异的名称,叫作“胳里间”。我们知道,有套间的房屋才可分为外间和里间,这么一来,小店人又把自己比作屋宇,比作大厦了。在小店方言中,把房屋的里间叫作“黑里间”,而在小店人口中“黑”字和“胳”字的读音又十分地接近。人与人之间开玩笑时,常常用“胳里间”和“黑里间”二词打浑。


说到“胳里间”,还得说说“胳肢”一词。用手指或其他物品轻触别人身体表面的敏感处,使之难受、引起发笑或痉挛的举动,书面上写作“胳肢”。因人上身最敏感最怕痒部位就是胳里间,人们若和别人起哄想让他发痒难受时,也多是触碰他的胳里间部位。所以,小店方言对这一行为不说“胳肢”,而说是“胳里”。不过,说“胳里间”时,“里”读三声;说“胳里”时“里”则读为四声,与“胜利”的“利”同音。


一会儿把自己比作挺拔的大树,一会儿把自己比作伟岸的屋宇,方言的意趣可谓无穷。


说起来也有趣。据@程门不远 先生补充,我们这里常说的“燕儿窝深,没良心。燕儿窝浅,没x脸”看良心有无,在有些地方却叫做“吃嘴窝”看人是不是个吃货。而在书面上的叫法应该是“颈窝”,沈从文先生在《新与旧》中曾写到过“(战兵)走近罪犯身后,稍稍估量,手拐子向犯人后颈窝一擦,发出个木然的钝声,那汉子头便落地了。”




↙↙求租、招聘点「阅读原文」进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