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 | 清明追思

清明追思的 青春川大 2024-04-29

清明追思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恰逢仲春与暮春之交,人们常会扫墓、踏青、食俗、放风筝、插柳。清明之际,怀缅、祭奠与春之希冀交融而生,生与死的哲思诲悟激励现世今人,异乡远地同胞亲缘共寻家族记忆,先辈英烈启迪后世传承。这是一个充满回忆与传统的节日,亦是值得传承与弘扬的节日。


“清明时令雨连绵,游子客乡忆祖先。”清明节是一个唤醒家族记忆的节日,它寄托着游子的哀思,有利于增强后辈子孙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清明至,游子客乡缅先人,哭断魂,方以饭菜素酒、香烛纸钱、烧香水果拜祭先祖,是为祭奠。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祭祖习俗,从摆置祭品到洒扫墓地,从插香燃烛到挥洒纸钱,事无巨细,庄重肃穆,礼敬祖先的传统深深镌刻在人们心中。每逢清明,亦是游子客乡返家祭祖、共祭亡灵的时候,那些为生活奔走他乡、受到地域阻隔的人们常常会跋山涉水,带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先祖的思念回到家乡,四散分离的家族成员也因此得以聚拢在一起,共同缅怀先人



“烈士灵前忍泪飞,风鸣鸟咽诉思悲。英魂永驻凝忠雨,浩气长存酿劲雷。”清明节是一个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的节日。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在今天,我们来到烈士陵园、英魂碑前,缅怀革命先烈,铭记英雄事迹,深追英魂精神,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在革命英雄的事迹与精神激励下不断前行。



青年一代是国家的前途与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是有理想有担当的一代,清明节祭奠革命先烈、铭记英雄事迹、传承革命先辈高尚品质有助于坚定青年理想信念,激荡青年力量。在清明节当天,四川大学团员青年会来到江姐纪念馆、川大英烈碑、烈士陵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初心使命”的清明缅怀革命英烈活动,通过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铭记革命历史,继承革命事业,学习革命先辈崇高精神。学校团支部也会开展“扫祭先烈英魂,不忘前辈功德”的清明扫墓主题团日活动,团员青年们来到无名烈士纪念碑前,团员向石碑深深鞠躬,表达对无名英烈的尊敬。



清明是礼祭,是缅怀,更是传承与前行。春季清明,祭奠与春之希冀交融而生,生与死的哲思诲悟激励现世今人。在古代人们常把扫墓与踏青融合在一起,便有“ 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的说法,清明不止有痛哭怀缅,亦有春之生气活力。生与死本是正常的自然轮回,就如枯枝落叶,一季败落,来年开春又将生机盎然,冒芽生花;对于后辈子孙,先人已去,除了缅怀思念外,更重要的是承先人之路,开创美好未来。祭奠先祖,便是为了凝聚家族力量,增强家族成员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教导人们珍爱生命,活在当下,亦要乐观生活,追求上进;缅怀先烈,是为了弘扬民族精神与革命先辈的高尚品质,启发人们继承先辈遗志、凝聚思想共识,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不断前行。


铭记是最好的祭奠,前行是最好的怀念。清明祭奠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家族、民族凝聚力、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启迪人们铭记先辈英烈,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有利于激励人们在中华民族发展道路上贡献力量、奋勇前行。我们应当尊重节日传统、传承节日精神、牢记节日思想,延续文化,代代相传。



by/

文案 | 杨丽艳

编辑 | 张雅丹

责编 | 赵天浪 黄晶

热文速递|

春日邀约,往届优秀校园歌手寻访函

成绩单 | 青年大学习第十三季第5期成绩单新鲜出炉!

小川图报 | 陌上花开,国风雅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