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筑结构丨第十五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完美收官

2015-11-27 21万人點击關注 建筑结构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主办,《建筑结构》杂志社、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十五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于2015年11月6日-8日在贵阳成功举办。以高端学术会议形式,邀请了国内结构大师、资深的高校学者和结构专家、以及来自日本的国际专家从多角度深度探讨高层建筑抗震技术相关专业技术问题。共有近200家单位,400多位相关的专家和业内人士参加了此次盛会。
1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复杂结构院院长苗启松主持,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亚勇,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柯长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青、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钱稼茹,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教授吕西林,《建筑结构》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王学东出席了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座。

致辞嘉宾



柯长华
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王亚勇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副总工程师



张青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学东
《建筑结构》杂志社社长兼主编


2大会报告


  11月6日上午开幕式结束后大会报告正式开始。上午的报告由清华大学钱稼茹教授和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王立长总工主持。

  首先王亚勇大师以“结构时程分析输入地震准则和输出结果解读”为题,介绍了时程分析法的规范规定、输入地震波准则内容,并针对小震弹性分析、大震弹塑性分析中输出的结构进行了详尽解读。

  柯长华大师以“北京新机场航站楼结构设计”为题,详细介绍了北京新机场工程航站区的结构布置、结构体系,并重点介绍结构设计主要难点和相应的对策,如:结构超长超大、大跨度复杂钢结构设计、复杂的结构转换设计、多条高铁、城铁穿越航站楼设计、大型公共建筑隔震设计等。

  吕西林教授结合自己团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从大高宽比高层建筑基础隔震新技术、TMD减震(振)系统在上海中心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高层建筑结构NES(非线性能量阱)控制系统研究等方面做了关于“高层建筑隔震减震(振)的几种新技术研究”的报告。

  接下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齐五辉、同济大学教授李国强、日本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田村幸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肖从真分别以FAST-500m直径天文射电望远镜抗震设计、屈曲约束钢板墙-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结构阻尼、体型收进结构抗震性能及复杂高层抗震设计方法为题做了精彩的报告。

  11月6日下午的报告由吕西林和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朱炳寅主持,来自清华大学的钱稼茹教授、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范重、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刘琼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束伟农、RBS结构事务所李盛勇、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滕军、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凤来、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王立军、重庆大学李英民、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陈岱林、北京羿射旭科技有限公司张钰分别给与会者分享了各自在结构设计、工程抗震及减隔震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王亚勇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解读



柯长华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首都新机场结构设计


吕西林 同济大学 高层建筑隔震减震的几种新技术研究


齐五辉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FAST-500m直径天文射电望远镜抗震设计


李国强 同济大学 屈曲约束钢板墙-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田村幸雄 日本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建筑结构阻尼


肖从真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体型收进结构抗震性能及复杂高层抗震设计方法


钱稼茹 清华大学 竖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拟动力试验研究


范重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剪力墙连梁计算参数研究


曹万林 北京工业大学 复杂高层建筑组合结构高效抗震体系与关键技术


刘琼祥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强外筒结构体系运用的进展情况


束伟农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首都新机场航站楼隔震设计


李盛勇 RBS结构事务所 高层结构合理构成与高品质结构设计


滕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大震失效分析、评价和控制的关键技术


王凤来 哈尔滨工业大学 从某砖混大板结构住宅楼爆炸看结构抗倒塌设计


王立军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地震烈度与高层钢结构体系


李英民 重庆大学 山地建筑结构设计


陈岱林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大震弹塑性计算在性能目标上量化设计


张钰 北京羿射旭科技有限公司 高层结构消能减震设计新思路


分会场报告


11月7日全天是分会场报告,根据报告内容分为了两个会场,共有来自知名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30多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发言。


11月7日上午


分会场一


叶燎原 云南师范大学 近期昆明高层建筑地震反应实况介绍


朱炳寅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强柱弱梁相关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高孟潭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与灾难性地震事件防御


蒋欢军 同济大学 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框架部分承担最小剪力比例限制合理性的讨论


张建军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高烈度区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秦凯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靖江文化中心结构设计研究


武云鹏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结构设计软件的若干细节处理


张超 广州大学 装配式减震结构新体系研究


11月7日上午


分会场二


曹阳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 按现行桩基础设计理论设计的桩基础若协同上部结构性能化设计时的问题探讨


杨蔚彪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尊大厦巨型钢管混凝土柱关键技术研究


熊峰 四川大学 土-高层建筑群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张锡治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 混合配筋钢筋混凝土管柱-钢梁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


潘鹏 清华大学 开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验研究


刘明学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混凝土结构设计软件测试体系研究


熊海贝 同济大学 高层木结构现状与展望


林旭川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尼泊尔8.1级地震RC框架典型震害分析与思考


11月7日下午


分会场一


吕西林 同济大学 粘滞阻尼墙在高层结构中应用实例介绍


薛彦涛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群楼共大底盘隔震设计


李楚舒 北京筑信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抗震设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周颖 同济大学 摩擦摆支座隔震高层结构设计


纪晓东 清华大学 可更换连梁抗震设计


卜龙瑰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层结构隔震设计几个问题探讨


孙飞飞 同济大学 高层住宅防屈曲钢板墙结构准巨型布置方案研究


李伟强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考虑地铁相互影响的桩基工程设计案例


11月7日下午


分会场二


陆新征 清华大学 倒塌分析在超高层建筑抗震优化设计中的运用


陈彬磊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层结构构件几个问题探讨


王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子结构混合试验研究


赵作周 清华大学 转换构件变形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承托墙肢内力的影响


赵鸣 同济大学 超高层建筑安全监测系统设计原则


彭有开 北京建筑大学 再生混凝土框架节点区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閤东东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采用VFD加固的某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3抗震专业委员会年会

  11月6日晚上还召开了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第七届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审核通过了新加入的委员名单,并对今后会议的组织和委员会的进一步发展建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委员会议决定第16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将于2017年在合肥举办。


4展区交流

  会议期间在会场外专门设置了企业展区,为企业和代表之间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共有北京羿射旭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容大结构减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赛格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德减震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业内知名企业参展。参展商们均表示,此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的针对性非常强,参展效果也特别好。



5工程参观

  8日上午,在会务组的组织下,代表们参观了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FAST)的施工现场,FAST项目是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投影面积达21.4万平方米。代表们在负责讲解的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引导下全程参观了该项目,参观过程中代表们也不时地与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交流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建造技术和施工措施。代表们均表示,会议报告同项目现场的参观相结合的交流会形式非常好,自己也收获颇多。



6综述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5年,1986年在广州市举办了“第一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还在1996年建议起草了“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审查要点”,协助抗震主管部门对日益发展的特殊高层建筑进行必要的把关审查,还利用召开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年会的机会,数次把各地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抗震主管部门,提供修改时参考。

  如今,我国在高层抗震设计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现行国家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行业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也经历了多次修订并普遍被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和掌握。然而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在建筑材料、结构体系、抗震设计等方面又出现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在此背景下,召开“第十五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具有重要意义,出席本届会议的总共有近200家单位,400多位相关的专家和业内人士,人数和规模均超过了往届,足见大家对高层建筑抗震技术话题的关注与此次会议的认可。

  《建筑结构》杂志社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本届会议的承办方,在前期进行了精心的筹划和细致的准备,与会代表对本次会议的专家报告和会场服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

《建筑结构》近期活动

12月5-6日合肥:第三期《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系列图集》宣贯培训。主讲人:樊则森、马涛、赵勇、高志强、朱兆晴。咨询:18610687469。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建筑结构》微信历史信息检索

直接点击“此处”,可查看“《建筑结构》微信历史信息总目录”,并可通过关键词搜索你喜欢的内容。

关于《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是国内结构设计专业影响力最大的杂志,创刊于1971年,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届核心期刊评比中均名列前茅。官网:www.buildingstructure.cn。杂志订阅:010-57368777;微信推广:010-5736878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