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明天,适合我们生活的城市和建筑会是什么样?
但是,在问题化解的同时,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7月19日下午,一大波建筑师、规划师,齐聚华蓝,以“开放性街区”为主题,以不同的视角审视过去,站在不同的角度探索未来……
从城市的发展来看,由于当地经济、文化等的原因,在城市建设中,出现了一些“大院”,这些大院面积大,围合成一个个社区,和外界基本隔绝、封闭,产生了独特的“大院”文化。它的存在,使城市的街区尺度很不合理,交通也被这些大院割裂了,交通无法满足城市出行的需要,城市也缺少了应有的活力。因此,中央才提出开放街区的政策。
但是,街区的开放不是仅仅将围墙打开,而是要改变现在的一些不合理的规划理念,不合理的城市管理理念。改变以前的宽马路、封闭大街区的模式,采取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的模式。特别需要增加和提高道路路网的密度,而不是一味增加道路的宽度;而针对一些实际情况,则需要开放超大街区、打通微循环,使城市路网密度趋于合理。
此外,开放的街区改善了城市的空间,促进了邻里间的交流,增加了城市的活力。但是,公权与私权是一对矛盾,需要全方位考虑两者的平衡,在考虑开放、增加公共空间的同时,特别要考虑对私权依法的合理保护。
1.加强开放街区的理论研究。目前虽然提出了开放街区的概念,但我们对开放街区的概念尚没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开放与封闭的利弊,道路与交通、人口的关系,道路的尺度及交通以外的景观与人文功能,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时城市应有的形态,城市的人文与特色,以及国外新城建设的经验等。
2.建筑师应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中。建筑师更具人文情怀,更具空间概念,更追求城市与人文特色,我们应该改变仅仅关心单体优与劣的思维定势,以更高更宽的视野,从城市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及沉淀的历史文化的角度,思考城市,思考人文,思考文化,思考建筑。 3.以开放街区为契机,创造更好的城市。开放街区的提出,是城市建设与更新的重要契机,建筑师应抓住这样的重要机遇,投入到重塑城市的设计中,创造更多、更好、更人文、更具特色的城市。
1.注意开放街区的建设次序和尺度。开放街区的打造、封闭社区的打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意愿,先易后难,注意先后次序,并且注重研究适应不同新老住区的个性化尺度。
2.提升建筑师的职业素养和创作热情。安全和宜居是开放街区的基础目标,社区管理也将从“管小区”转为“管楼”,未来建筑师对建筑单体的改造和设计更要注重安全措施和居民需求。
3.深化“开放街区”基础理论研究。“开放街区”的政策形势对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等人居环境学科也必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路,高校层面应该投入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但是,也不得不看到,一些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封闭,给城市交通、城市格局、城市生活带来了困扰,城市失去了应有的多样和丰富,所以,开放街区又被重新提起。但是,开放应该整体考虑城市的各方面需要,交通、空间、生活······而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质。
人们在城市的生活有公共性和私密性,其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与其占有的空间程度一致。公众希望公共空间多些,开放度大些,城市的活力也大些;而个人则希望自己拥有的空间大些,自己的空间不受侵犯,私密性更好些,两者是一种博弈。但是生活品质的提升应协调两者的空间,合理地设定开放或者封闭的“度”。这个“度”只能通过协调,通过博弈去达到。
今天,虽然以”开放街区为主题,以不同的视角审视,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但是我认为,开放与封闭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开放街区的践行,需要上层政策的进一步明确,需要规划架构和实施细则的深化。建筑师作为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实施者,应在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中,从人本出发,坚守职业道德,把握住城市与建筑的本源,对有关城市政策科学合理的出台起到自己的推动作用。个人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对建筑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开放的现代城市街区空间需要自由、创新的设计理念,自信、严谨的建筑理论和实践行为会对相关政策的制定产生正面影响,使其远离僵化的土壤。
2.街区的公共性是城市的活力所在,城市环境资源的共享应在设计实践中重点关注。
3.不同地域的地理、气候、文化、民俗均有自己的特点,各地民众对于城市街区的空间构成、比例尺度、颜色肌理等方面均有不同的要求和感受,如果把握不住这一点,城市与建筑风貌的地域化、多样化就无从谈起,传统建筑文化也就难以延续。
4.民众需要开放的街区,但开放的程度应顾及到居民对安全、隐私的要求,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当街区的开放程度使居民对安全感到担忧,对生活质量不满时,就会产生新的不安定因素。因此,街区的开放应有不同的层级关系。
5.慎重对待街区与城市区域的连接关系,步行和车行系统应有机结合。街区的开放,仍然需要建立在在道路等级清晰、人车分流合理的基础上。
6.对存在于城市中的植被、水体、湿地等自然环境资源进行有效保护,是开放街区构建的前提。解决城市街区的痼疾,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资源为代价,城市发展的生命力会在这类短视行为中逐渐丧失。
1.设计。在过去30年,传统的大型封闭街区占据了发展的主导地位。开放街区的设计技术在许多点上还亟需有针对性的研究,结合我们在国内外的街区设计经验,有两点值得注意:1)一个是交通。开放街区周边城市道路更加密集,而且与居住体验紧密相关。我们的交通设计应该,通过层次更加丰富的手段与配套的管制办法,实现机动车通达性与居民体验的平衡。 2)二是街区布局,国外的开放式街区普遍利用建筑体量围合来降低外部交通对于街区内部环境的影响,这样难免会产生朝向问题,而国内居民在居住建筑朝向上对于南北向有着非常执着的要求。因而,对于如何降低消极影响,我们面临着比国外街区设计更大的挑战。 2.社会。更加开放也意味着街区与外部更多正式与非正式的人员对流。但是,各个街区之间如果存在非常巨大的社会差异,这个开放就是不安全的,所以未来规划与设计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如何通过软硬结合的措施来降低这种风险。比如通过居住空间的配比混合、配套设施的均衡布置、社会服务的均质化、街区业态发展导向等措施,来尽量规避开放后产生的负面问题。 3.开发。城市交通服务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的公共服务。但对于现存大型封闭社区,区内道路的所有权归属于当地居民,单向强调公共利益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相当复杂,需要更有力的法律依据与利益协调。但是新开发区域是有条件在土地出让与开发模式创新上规避这些问题,例如:剔去必要密集路网的小地块出让与开发就应该是优先的选择项之一。
2.街区开放与封闭的程度与人的需求有关。城市是有生命的,街区开放和封闭的程度应由居民去决定,不同城市的居民由于生活习惯和地方差异决定了他们会选择自己街区开放与封闭不同的平衡点。政府和专家可以做出理性的引导,而作为操作主体的开放商会为了逐利而去迎合市场和人的需求,并对项目的规划设计作出调整:在需要开放的地方开放一些,在需要封闭的地方封闭一点。
3.各方需要发挥积极作用,合力推进街区走向开放。政府和学界都需要放下身段去倾听市民意见,现在需要更多自下而上的推力,而非自上而下的指令,只有政府、学界、开发商以及市民能互相倾听各自意见,找到一个各方认同的平衡点,街区才能走向开放,中国城市也才能更和谐健康的发展。
倡导开放街区,对规划与设计而言是对交通、尺度及活力等问题的反思与实践;对市民而言,则是在公共交往、便利性与私密、安全性之间的平衡取舍。开放街区引起忧虑的主要是安全与管理的问题,治安日益好转,而城市管理维护却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其中当然还有公民素质的提高问题。因此,开放街区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综合命题。
开放街区的策略不能一刀切,应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在现有条件下,组团式的私密封闭与区域公共空间的开放与营造的有机结合较为合适,兼顾了公共与个体的需求。所谓设计,应该是一个包容与开放、权衡各方利益、逐步完善的过程。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公众参与,加强地块间的设计互动与区域问题的综合考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可能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随着城市的土地愈发珍贵、建设规模愈发减小,或许我们更能懂得珍惜,街区也将走向精细宜人,开放街区也将变为必然。
最好的城市往往拥有最多的街道。拥有很多狭窄街道的城市,相较于街道少却路幅很宽阔的城市,更容易形成社区生活、市井文化。窄街道对行人友好,人们横穿街道时更加便捷和安全,因为身边的车辆也行驶得很慢,更多的街道能提供更多的路径选择,可达性强,因一条街道的封闭而困扰交通的可能性也更小。街区的尺度决定该城市区域的开放程度,建筑物之间的开放空间,如公园、广场、街道和人行道,是城市营造中界定公共领域的要素之一,开放街区是带来城市活力的关键,是所有市民共享的场所,表现出城市文化、气候,以及所在社区的独特身份。
街区开放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开放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以人为本,街区首先是要适宜于人的活动,解决好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公权和私权的平衡问题,在开放的同时还要解决好街区安全和噪音污染的问题。现有一些街区自身路网和公共设施的承载能力有限,在开放时要注意不要把城市主干路的拥堵搬到街区内来。
街区开放时应按不同城市类型的道路合理密度,开放街区内组团之间的道路和公共服务设施,这样既可优化路网密度,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又可解决住户所担心的安全问题,也可给住户提供一个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而在街区开放中,对城市路网起阻断作用的各类大院应起带头作用。
对比中国城市和西方城市的谷歌地图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两种城市尺度,而同一座中国城市,以我居住的武汉为例,汉口老租界和建国后形成的街区尺度也有天壤之别。武汉人清晰地感觉到,老租界开车不太堵,而新区反而容易堵的死死的!建国后逐渐形成的大尺度封闭街区已经越来越割裂城市,阻塞交通,破坏城市的有机肌理,成为城市机体内的恶性肿瘤,也使人失去了城市主人翁的核心地位。古今中外的城市实例证明,良好正确的城市形态应该是城市路网维持大密度,越是中心区越密,交叉口间距以60~150m为宜,这样形成的“街区”尺度才是好的,中医理论告诉我们“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通畅的城市毛细血管,使城市因真正养分供应充足而富有活力和生机,其造就的无数金角银边也自然会优化城市土地资源的价值。
开放的小街区上的愉悦,源于人们能够平等享受,能够信任公共空间。作为市民日常生活的空间载体,街区不是只为解决交通而设,同时担负着休闲、生态、商业、文化等功能,也产生着人们的归属和认同意识对所处社会识别为社区的要素,并使之隐含在整座城市的环境的网络中。开放的小街区对应的院落作为居住社区,其居住和构成社会的人聚集和分层,简单而相似,居住形式具有连贯性,仍需要一定的与物管规模相适应的封闭管理院落。
撇开机关、企事业单位大院这些更受政策影响的区域,在更广泛的普通居住小区的范围上,这项政策更应仔细、谨慎,处理好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利益冲突。从普通民众的角度而言,他们既是各种城市问题的受害者,同时,也对于街区开放抱有强烈的担忧,这种两难的局面是开放街区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
以我工作和生活的城市广州来说,既有东山、西关这些老城区里街道纵横的传统开放街区对于交通疏导、城市优化正面影响的积极案例,也有因为封闭的大型小区影响城市交通,造成拥堵的反面教材。可以看到,对于在老城区里生活的人来说,他们体验到的是更紧密的邻里关系,更方便的购物消费场所,以及更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同时,也饱受停车难、噪音、安全等问题的折磨。所以说,讨论到开放街区的积极意义,建筑师还是要回到人对于城市生活的普通需求上去解决问题,回到人的尺度,直面人对于居住、生活的更美好的期望,解决好了人的问题,城市的问题也就更容易协调一致。
徐 锋
(兼沙龙学术主持)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总建筑师很高兴来参加“开放街区”的学术沙龙讨论并担任主持人。个人认为, “开放”也好,“封闭”也好,其实都是相对的,开放街区突出人们的社会属性,满足其交往、沟通等要求,而封闭社区突出的是人们安全、隐私、“物以类聚”的心理要求,故应该提倡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开放与封闭的优缺点,仔细地权衡究竟应该选择开放还是封闭。我们的城市应多营造一些半公共、半私密的过渡空间,城市活力的提升不能单一地以行政的方式推广“开放街区”。“城市尺度,建筑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城市中人与人的心理距离标尺,我们的街道应多关注行人的尺度,多关注慢交通、步行交通,而不是只强调机动车的通达,这样的街区开放才真正是为人服务的。
其实我认为除了城市设计应思考交往空间的设置,最应开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扉”,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多一些信任、包容、关心,我们的生活社区才能真正做到开放,就像我们今天的沙龙一样,谢谢!
主办:广西勘察设计协会、香港建筑师学会、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规划建筑学会
承办: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建筑技艺》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时间:2016年7月19日15:00-17:30
地点:广西南宁南国奕园三层报告厅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建筑技艺》微信历史信息检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建筑技艺微信历史信息总目录”,并可进行关键词搜索。
微信公众号新增加“置顶”功能,如果你喜欢《建筑技艺》微信,欢迎置顶,方便阅读。
=====================
关于《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28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迎订阅2016年《建筑技艺》杂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2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77。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微信订阅
2016全年《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示
《建筑技艺》最新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