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T】拿走50万元大奖的是网红? 扒一扒“绿色天际线-森林城市地标建筑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海翱的故事

2017-01-08 现有粉丝近30万 《建筑技艺》杂志


AT导读


备受关注的“绿色天际线·碧桂园·森林城市地标建筑国际设计竞赛”日前已落下帷幕(详情请点击此处),大赛共收到567个报名,最终专业组共评出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最高一等奖奖金高达50万元,也由此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好奇——究竟谁拿走了50万元大奖?凭啥他能拿走这50万元大奖?《建筑技艺》第一时间为你揭开谜底。


    竟然是网红!


张海翱

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国际所所长


提到张海翱,即使你对他的名字还不够熟悉,但提到北京APEC峰会“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的主创,法国雪铁龙高端品牌DS汽车的建筑师代言人,北京卫视《暖暖的新家》栏目热播节目“当机械师遇上建筑师和一条视频点击超600万的”北京二环,20平变身120平,只需15万”的男主角,你一定不陌生。从这点讲,他可谓当之无愧的网红。但谁说网红不能拿大奖?设计师能当上网红那都是要拿作品说话的。以下通过专访更深入地了解网红设计师获奖背后的故事。


设计的开始


【AT】业内人都知道,参加设计竞赛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又没有保底费,对于设计任务繁重的建筑师来说,参赛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包括我们这次大赛也是,由于任务重、时间紧,有些人没能坚持到最后。您是如何看待参加设计竞赛这件事的?

我们大概是从2015年初开始大量参加国内、国际各种竞赛的。因为那时已经感觉到,随着新常态的到来,建筑行业正从增量的快速增长变为存量的精细化设计,竞赛必然会成为设计行业获取项目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这些竞赛我们发现,任何竞赛都反应了甲方的真实需求,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设计和思考满足其要求,这些都为今后的创作提供了积累。每次大赛我们都会精心准备,也都收获颇丰。有人问我们参加竞赛有什么秘诀?我觉得其实很简单,首先要认真甄选优质大赛、积极参与。另外报了名就要努力完成,即使是一半的成果也要提交,这样对比中奖的方案,有助于完成下一次的方案。即使拿不到第一也总是有展示亮点的机会,就有未来签约项目合作的可能。


【AT】在您看来,相对于实际项目,建筑设计竞赛在设计概念、表达方式等方面有何不同?

竞赛更偏重的是对于问题解决提供的理念和思路,更强调概念性和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竞赛更多的是做未来的设计或者说是完美的设计,更强调“点”的突破而非“完整但平庸”的解决之道。在表达上更是强调概念表述的美观和准确性,通过简练、美观的叙事来展现概念的特征。所谓打破不可能,以创新突破束缚,化平淡为神奇。这正是在实际项目中体会不到的。


【AT】在您看到本次大赛的任务书时,您如何理解此次竞赛的目标?

这次竞赛主要有三个关注点:立体交通,生态系统与城市地标。最终方案需要从造型到功能统一结合完成这个预定目标。我们的方案如同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榕树,功能和交通通过立体疏解,同时通过屋顶上标志性的采光膜吸收能量形成一个生态微系统,较为周全地回应了竞赛的关注点的。

【AT】此次设计概念是如何生成的?

这次的设计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来源于这几年我们对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也包括以往竞赛中的探索和思考。早在2015年初的深圳低碳城竞赛上我们就提出了轻城市的概念,并获得了优胜奖,之后在后续竞赛又进一步升级为"轻建筑",并再次获奖。在上海大剧院竞赛中我们提出了“生活的舞台”的概念,并设置了一个很大的屋顶花园,通过把绿化放置到空中形成空中的舞台。我们在以往的竞赛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贯彻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些都为这次竞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低碳建筑解决方案竞赛 




▼北京万科V-SPACE计划新生代设计师概念赛




▼上海大剧院竞赛




【AT】设计灵感从何而来?

灵感来自于“天空之城”。自由,飞翔是人类一直所向往的。我们努力做一个能够接近天空的设计如同一棵接近天空的巨树。我们脑海中的画面是:蓝天白云下,一个被树冠笼罩的,人和自然可以和谐相处的生态系统。 




【AT】从方案设计角度看,无论是在概念、规划、单体以及微观技术层面上都考虑得很详尽,您认为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我们提出了一套未来城市的解决方案,即从城市的各个维度去解决绿色这个人类永恒的主题。未来的城市是立体的城市,地下是车行交通,地面是人行花园和慢性系统,中段是城市森林和立体绿化,顶部是吸收能量的装置。这也像一颗大树一样,具有吸收养分,最终成为自循环的系统。

 

云端太阳膜技术(着眼于未来的技术):我们要看到未来技术的先进性,它们的太阳采光膜更有吸收效果,又能渗透雨水,还可以在暴雨的时候收集雨水。其集成了光伏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主动式遮阳系统等,为整个城市提供生态技术的支持。云朵之下则是茂密的自然丛林,人们可以与各种动植物亲密接触。同时通过光伏光膜将整个项目有智能化,以透明的光膜将有害射线吸收转化为可利用能源,可见光通过光膜对下部人,植物和建筑不造成影响,如此既保证人,动物,植物对阳光的需求,又有效的阻止阳光有害部分的伤害,还可以将其转化利用起来。


▼光膜分析图



我们需要怎样的绿色建筑


【AT】这些年来,绿色建筑技术层出不穷,在您看来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到怎样一个阶段?面临怎样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处于消化理解技术的阶段,还处于对绿色技术共性的认知上,它的核心还是技术上的不成熟,比如太阳能发电技术,未来一定会有所突破,因此我们不能用看待今天技术水平的方式看待未来。未来中国会在城市化进程中越走越远,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小清新的绿色建筑,而是在高密度人居环境下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方案。如果未来可以解决好技术问题,通过大数据的支撑,自动化、自主化等,在高密度城市中实现可控制的生态环境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当然最重要的是确保技术、社会和经济三者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高密度的城市与原生态的自然


【AT】在您此次设计方案中,有没有对当下绿色建筑发展的思考?在您看来建筑师能够在这一绿色浪潮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建筑师不是纯粹的技术人员,更不是救世主,我们应当立足于本专业的事情。但同时由于有相对宏观的视野,所以应当通过整合技术、文化、经济和功能,在绿色的大浪潮中从更高的层面做好自己的项目。



 

【AT】在您设计中,提到“人与自然”关系,您把它理解为构建一种全新的“诗意的栖居”,您如何解读这种具有当代性的“诗意的栖居”?

人,栖居在自然中,来自自然,也归于自然。如果有一种装置把人与自然隔绝开来,切断了人的来路和归宿,这样的装置无论多么奢华,也不能算是好的家园。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来,自然和人的关系越来越对立。尤其是我们现在生活的高密度城市中,建筑就是一种割裂人与自然的装置,海德格尔看到了这种割裂,因此以《筑•居•思》提出“诗意的栖居”。我们的方案的特点就是试图在高密度城市环境设计中,唤醒人与自然的肌肤之亲,努力探索“诗意的栖居”的城市化与资本性。


【AT】就您从业经验来看,您之前也完成了不少绿色建筑,包括由匡晓明老师和您共同设计的北京APEC峰会“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等三星绿色建筑等,能否谈谈当时是怎么考虑绿色建筑这一理念的?

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是匡晓明老师与我还有整个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的同事共同努力设计完成的,在这个项目设计初始,匡晓明老师就提出绿色生态的理念:文化层面、设计层面和技术层面。

 

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两千多年前中国先贤老子以朴素的哲学观念道出了天地自然之道。从文化层面,我们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为起点,落足于“建筑与自然的有机共融”,以日出东方的诗意画面诠释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形成建筑藏其身于大地,寄其躯于山水,赋其形于意境的自然之美。




设计:消隐的建筑形态  

著名西班牙建筑师莫尼欧说过“场址是一种有所期待的实体,它总是等待着它所期待的建筑物建于其上,通过这个建筑物来表现它隐藏着的特性。” 在这样一个具有特殊山水气质的场址当中,建筑的形式语言应该是抽象的、整体的。形体灵感来源与雁栖湖日出和雁栖湖月夜这种自然景观现象。以旭日东升为意向,强调建筑与山水融合的自然意境,同时融入了峰会酒店的意向语言,以竖向20根经线展现建筑的垂直挺拔,寓示了和谐、和睦和合作的意向。


技术:主动和被动的技术,同时达到绿色三星的建设标准

技术上通过形态保证采光和减小对周边风环境的影响。结合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自然通风设计,立体绿化空间设计,被动式太阳能利用,三联供系统,雨水收蓄与中水系统等技术手段。


坚持就是胜利


【AT】作为建筑师,您代言了法国高端汽车品牌DS汽车,并与苏菲玛索合拍广告,能给我们分享下建筑师跨界时尚界的有趣经历么?据我们所知,这还是国内首次由建筑师来代言高端汽车品牌。


这是一个非凡的经历,让我对建筑有了更深层面的理解。具体情况是2015年初法国PSA(标志雪铁龙)开始在全球征集新的品牌代言人,他们希望从时尚、设计和技术三个角度去诠释新的品牌理念——“前卫精神”。代表时尚的是法国著名影星苏菲玛索,代表技术的是火星首席研究员莫里斯,代表设计的人他们希望能在中国找到。


整个设计代言人的征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设计的大圈子里寻找,包括服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建筑设计师等,最终确定了用建筑设计师作为品牌设计代言人。第二阶段是挑选最合适的中国建筑师做代言,竞赛的内容包括设计理念陈述和代表作参观两部分。作为最年轻的参赛选手、唯一的80后,我有幸受邀与国内多位知名的建筑师同台竞技。由于我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前卫的基础上还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成功入选最终轮。在最终轮的PK中,我尝试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对DS品牌进行解读,并阐述了我设计的建筑与汽车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得到了法国PSA集团高层的认可,最终被选定为品牌代言人,完成了广告拍摄、出席活动、进行品牌推广等一系列工作。我的广告也在全世界播放,也算是为中国建筑师走向世界做了一点贡献。



▼ 张海翱代言的DS汽车广告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164kf64kf&width=500&height=375&auto=0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162vfls94&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以下是我从中国文化角度对DS品牌的解读,这应该是最打动客户的,其实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探索。我将DS品牌解读为“如鱼得水”。大写字母D,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象征天地的法则。同时也是鱼的形象,代表了如鱼得水,鱼水相欢,型如卢浮宫前的金字塔,代表了前卫的设计精神。大写字母S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水”。水者,刚柔并济,天下唯至柔者至刚吗,代表了水与财富的关系,如鱼得水,寓意美好的事物,万物生生不息。这也成为了他们目前官方的认可的一种解读方式。




通过这次宣传包括在全球投放的广告和宣传片让世界了解了中国的年轻设计师,向世界发出了中国建筑师的声音。

【AT】在这次“触电”之后,您又频频出现在大众媒体之上,去年您参与的北京卫视“暖暖的新家”栏目创收视第一,您如何看待建筑师进入大众视野?

我觉得时代确实不一样了,以往我们这个行业是只管闷头做好自己的事情,活在自己的圈子里,结果行业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只剩下学术上自我陶醉自娱自乐,民众们不理解缺少代入感,如此下去我们的困境会越来越深,虽然也会有具有影响力的设计大师,但少部分的佼佼者不足以支撑行业的整体地位,而新的媒体如“一条”、北京卫视的《暖暖的新家》、东方卫视的《梦想改造家》恰恰能拉近我们这个行业与大众的距离。有人说设计师不应该做网红,我倒觉得没什么不好,只要不影响做作品。如果能通过个人的力量让大众关注建筑,我愿意做这样的网红。



▼ 张海翱在一条的视频“北京二环,20平变身120平,只需15万”,点击率超过600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358izx9rw&width=500&height=375&auto=0


【AT】作为80后青年建筑师的代表,您如何看待你们这代人?

从承上启下的角度讲,80后建筑师更接近于前者,也许80后建筑师是最后一代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师——毕业后在前辈的指导下完成初期工作经历,传承师徒关系。相比60后、70后,80后建筑师敢于创新,能够去实现更多自己的想法,但相对于生在互联网时代的90后,还偏保守。90后涉猎广泛,他们的跨界是自发的、天生的,而80后跨界只是偶尔为之。但不管几零后都必须正视互联网对世界的改变。前一阵我第一次参加了“一条”的直播,深刻感受到了互联网对设计传播的巨大力量,设计的“直播化”也许会成为未来主要的设计表达方式。


【AT】您觉得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什么?您是一个天生为创作而生的人吗?

就靠坚持,把比你牛的人都熬跑了,你就赢了(笑)。虽然是玩笑话,但坚持二字是正理。大家都知道,搞建筑创作是需要天分的。客观评价我还真的不是特别有这方面天分甚至可以说很欠缺,曾经一度怀疑自己入错行。我应该是理工科成绩比较突出的,但建筑学更需要的是艺术天分。因此我在同济的本科生涯是一段痛苦的经历——从小没有接触过任何与艺术设计相关的事情,理工科的优势也完全无用武之地,导致专业成绩基本在中下游徘徊。学习差导致不爱学,不爱学导致学习更差,这种恶性循环使我一度想要转行,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坚持。以前的目标没有那么远大,只是想做个好一点的建筑师,就算没有创造精神也要积累知识,成为一个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人。这么多年的经历证明,坚持是最正确的选择,尤其是行业不好大家都转行的时候,你能坚持到别人都不做这个行业了你就赢了。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天分和努力共同的结果,如果天分少一些,就更需要努力和坚持。天道酬勤,苍天不负有心人!与大家共勉。


▼贵州贵安新区两馆一中心国际竞赛


▼山东邹平规划展览馆


▼中国电信数据中心

▼北京记者之家

特别感谢竞赛研究小组成员一直以来的支持:

姚奇炜(上海华都),徐航(上海华都),范剑敏(帕金斯威尔(上海)),肖梦莹(独立建筑师),刘骁(清华大学),李晓蕾(上海华都),张冬冬(上海UA国际),程子峻(同济大学),吴昊(上海华都),袁胤轩(同济大学)

=====================

关于《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0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迎订阅2016年《建筑技艺》杂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77。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微信订阅

2016全年《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示

《建筑技艺》最新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