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T】艺术之于建筑与城市

2017-06-05 现有粉丝30万 《建筑技艺》杂志


AT 导 读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与突破,建筑的艺术形式也不断得到解放和升华。尤其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代,艺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响和改变着我们居住的建筑与城市。与此同时,建筑已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封闭的空间与形式,而是更加开放地、包容地融入到城市片区、街区的开发之中,并逐渐融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基于上述思考,本期专题通过国内外优秀项目解读,来展现和探讨建筑、艺术与城市的互相影响和推动。不论是由政府或开发商主导的大型综合项目,如北京侨福芳草地、成都远洋太古里、荷兰鹿特丹拱形大市场等,还是由独立业主主导的小型艺术空间项目,如八分园、卜石·新天地玉石博物馆、木木美术馆等,我们从中都可以看到,建筑、艺术在带动地产或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为城市及街区带来别样的色彩和无限的活力。


专 题 目 录


 

研究

· 关于艺术地产  

  文 / 王征

 

评论

· 八分园  九重天  

  文 / 袁牧

 

实践

· 八分园  

  文 / 俞挺

· 从算法生形到空间几何——卜石·新天地玉石博物馆

  文 / 袁烽   尹昊

· 京郊的艺术栖居——留云草堂  

  文 / 李汶瀚

· 建筑与艺术都是属于生活的——访建筑师彭乐乐  

   AT采访 / 张洁

· 城市更新——木木美术馆入口改造  

  文 / 直向建筑

· MIBA酿酒大师艺术馆  

  文 / 竹工凡木设计研究室

· 拱之舞——鸿坤美术馆及艺术活动  

  文 / 孙大勇  克里斯·普

· 荷兰鹿特丹拱形大市场  

  文 / MVRDV建筑设计事务所


 内 容 概 览


关于艺术地产  

王征 / 远洋建筑设计院

本文从“艺术地产的概念为什么需要艺术地产、“艺术地产的分类及国内外代表案例解析”、“艺术地产的启示”四方面对艺术地产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研究。



在审视了十几个典型的艺术地产案例之后,笔者尝试从“艺术”介入地产的方式归纳总结出四大类“艺术地产”:第一类是艺术营销类,“以艺术之名,行营销之实”;第二类是利用艺术装置、陈设类;第三类是融合艺术活动空间类;第四类是对地产产品本身进行艺术的建造。

“随着业界对艺术地产认知的不断加深,地产与艺术的互动会更加频繁,艺术地产项目也会不断涌现,我们的地产行业未来提供给城市居民的将不仅仅是艺术的建筑环境,更重要的是艺术的生活方式”。



八分园,九重天

袁牧 / 德懋堂投资有限公司

作者从“内外、阴阳、刚柔、虚实、动静、真幻、形神、体用、道器”九重层次对建筑师俞挺的新作“八分园”做了观察、分析和点评,并从“传统园林文化的现代传承”和“城市微空间复兴”两个角度做了深入思考。


总结全园空间,我又想起陈从周先生在《说园》的篇首就曾指出“造园有动静之分,小园宜做静观”,但八分园反其道而行,园虽小,妙处却全在空间流转,岂非矛盾?但陈从周还说“园林中的大小是相对的,空间越分隔,感到越大,越有变化,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因此大园包小园,即基此理”,那么小园也可做大,大了即可动观,这才自圆其说。


人对空间的感知来自层次,而非绝对尺寸,八分园正是用层层分隔的方式,来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但这还不是主要因素。更重要的前提是现代建筑能够实现更高效紧凑的立体空间,将传统园林流线压缩进狭小地块,同时还产生了平面园林无法实现的复杂空间关系,增加了一个维度的空间分隔,这才是八分园小中见大的关键。我想如果古人能掌握现代建筑的结构技术,也会这么做的。


本文最终想探讨的其实是建筑学的未来。时至今日,建筑设计市场随着中国城市化放缓而逐渐饱和,建筑学有沦为形式游戏的危险。而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却日渐复杂,随着信息化、互联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显然即将迎来更大的机遇。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建筑学在当下的危机和未来的命运。


在围绕着八分园的众多角色中,首先是建筑空间、业主家庭以及建筑师所蕴含的独特质料,进而是生活、产业和城市发展。通过无数更多的八分园,更多的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也许我们就能够窥见未来建筑学的雏形和它可能拥有的力量与使命。


“这座城市,象征的看,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从许多实际内容来看,已变为一座城市。”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凝聚,被芒福德称为“人类的化身”。建筑学从来都不应该是只关心单体建筑物的学科,“任何单体建筑物和城市命运之间最终都有某种联系”,城市,才是建筑学的未来。



卜石·新天地玉石博物馆

袁烽  尹昊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卜石·新天地玉石博物馆的设计是从闲聊中国玉石、书法的当代诠释中诞生的。作为展示玉石艺术品的场所,卜石的设计挑战是如何用当代的方式诠释传统玉石的禅思意境和新天地的商业氛围。


几经思索,我们最终将空间的营造理解为传统造园,试图以“小中见大”的手法,运用最朴素的球体作为几何操作对象,抽象地处理小尺度空间变化的可能性,从而凸显空间的意象。当策略与空间相匹配,设计与几何逻辑相对应,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通过球体对空间的塑形操作,重新定义了这一几何设计元素在建筑学语境下的含义。建筑围绕着中央的垂直交通展开叙事,在保留原有空间结构的基础上,依照展览流线重新规划布局,将整个展示空间通过球体的切削得以重塑和归一。


不同比例的球体空间、不同的切削与融合方式、不同的形态组合策略使得卜石空间在完整与破碎的交织下丰富且多变。球体的空间操作生成了多维度的几何界面,而界面的跌宕起伏伴随着玉石的艺术品性逐渐将游客引至展览的高潮。通过适当的数字化融合处理,原本生硬的几何界面拥有了诗歌般的韵律。


回顾建筑本身,卜石的意义在于不仅为玉石营造了一个具有归属感的展示空间,同时也化解了传统文化与商业氛围的矛盾性。在充分尊重传统玉石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浑然一体的空间塑造最大程度地展现了玉石的艺术品性。如果说尊重传统文化是为了让传统的美得以延续,那么卜石以当代的方式演变传统文化艺术,则是为了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相适应。



京郊的艺术栖居——留云草堂

李汶瀚 / officePROJECT普罗建筑

延着“透视”这个线索,我们设计了一种嵌套式的生活场景。通过一系列心理分析,提出了一个艺术家的心理空间图示。在这个图示中,我们将人最基本的饮食、睡眠等生理需要放在中心位置,中间一层为会客、展示等社交需要,最外面一层为画家内心的艺术追求与精神需求。将这个心理空间关系直接投射到建筑空间的布局上,产生出一个嵌套递进的空间结构。


通过房间角部的开口,人们从一个房间进入另一个房间,通过每个角部的开口形成一条贯穿建筑的视觉通廊。因为这种嵌套式的平面布局,每一层的空间都包裹着另一层,到达一层空间需要穿越另一层空间,它们当中发生的事情都被另一层影响和观看,同时也彻底消灭了走廊的概念。


通过在加高的部分植入新的秩序来回应,于是一个变坡屋顶的解决方式浮现出来。通过变坡的方式可以形成对传统意境的一种转译,想象着在雨中,雨水落在由缓及陡的屋顶上,通过自由落水而洒向院子。借由这个坡屋顶,搭建出一个水与重力表演的舞台。


对于这个坡顶,一开始我们打算做成一个纯粹的双曲面,但是由于厂家工艺和造价限制,最终选择了分段折面的彩钢板屋顶,期间为了保证最终呈现的效果,还做了一个单元的1:1构造大样,最终完成了这次有意义的从理想到现实的建构“转译”。使用彩钢板这个最平凡而廉价的材料做出这样一个复杂的屋顶结构和效果,也让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收获良多。



建筑与艺术都属于生活:访建筑师彭乐乐

AT采访 / 张洁

自2006年以来,百子甲壹建筑工作室开始设计艺术家工作室,逐年设计和落成的建筑物不断增加,其中有艺术空间、艺术家工作室、学校、山庄、四合院改造,还有建筑物集群的规划设计等。在这些不同功能和不同要求的背后,建筑师彭乐乐坚持对当代的建筑问题与城市问题提出具有传统意识的思考和解决方法,并以此作为其建筑实践的思想基础。


她将建筑设计的过程作为对建筑学科研究的过程,力图在实践中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作出当代的诠释,通过发展传统的方式积极回应中国城市的急剧发展和变革,寻找在当代语境中,不以失去自身传统为代价,获得持续发展的道路。


其实,我们在做的不是一个传统的园林,而是一个当下的建筑,并将园林里的那种行为感受或体验,通过现代的设计方法转化到建筑之中。我们在设计中一直比较注重空间的组织方式,即空间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达,如室内与室外、工作室与院落、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然后在这些关系构架上自然而然地产生空间的丰富性。这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尤其园林营造中“移步换景”、“造景”、“借景”等设计方式的学习和借鉴。

向京+瞿广慈雕塑工作室设置室外楼梯、连廊、休息亭以及不同标高的屋顶庭院等一系列依附在主体建筑上的“主题”路径,这些路径区分和连接公共部分和私人部分,既能互相通达,同时又有一定的限制。


这一路径的设置,不仅让向京、瞿广慈各自的雕塑工作室以及居住在其中的助手们,拥有了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立体路径,还增加了游园路径的长度,更重要的是让居住和工作其中的人在不同部位和角度能感知到“可望、可行、可居、可游”的真实体验。艺术家瞿广慈每次向我描述在工作室生活创作的状态,都特别迷恋这种丰富的变化和感受。



城市更新——木木美术馆入口改造

直向建筑

我们设计的起点是怎么看待城市的演变。过去20年,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迅猛发展的过程,大量的旧的房子、街道、街区甚至地形、地貌,都被无情地抹去,代之以崭新规划设计的“新面貌”,这让我们生活的周边空间越来越陌生,越来越千篇一律,缺乏情感。


因此,我们采取的策略就是不去改变原有的建筑,而是在它之外用一层新置入的半透明材料,来制造一种新和旧的叠加。这是利用新材料的半透明性去和旧的建筑共同生成城市的新的状态,而不是通过对旧建筑的拆除和改建,来制造一个全新的存在。


由于这些工期、造价的紧张条件的限制,我们选择了“镀锌铁网”这种材料。一是它所具备我们所期望的半透明性,并且它拥有一种“轻”的状态。二是它是一种“自支撑”的受拉材料,因此这种材料的使用能够让我们省去纵向龙骨的建造,而必要的横向龙骨又能便捷地固定在原建筑的结构上,从而大大降低了建造的成本和时间。


我们将位于街道对面的一个被栏杆围起来的“消极的”封闭的绿化带打开,植入了一个小型的城市广场。广场的上方也被同样材料的金属网顶棚所覆盖,和美术馆共同形成一种空间的围合感。改造后这个空间成为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城市节点,给这个街区注入一种新的以文化艺术为依托的生命力,并带来更积极的街道生活方式。



MIBA酿酒大师艺术馆

竹工凡木设计研究室

MIBA酿酒大师艺术馆位处北京市区,是由旧葡萄酒厂改建而成的复合式酿酒艺术馆,也是世界首个以“酿酒大师”为主体的线下情景艺术馆。


原厂房为1956年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唯一的食品类项目,并且由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亲自督建,整体厂房为经典俄式建筑,所有铸铁件全部来自德国,厂房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风貌。


在保留极富特色的俄式厂房量体内,以酒的酿制过程为设计概念,呼应建筑物的前世今生,巧妙地在旧建筑中植入崭新的动线规划与符合当代需求的空间设计,在时代氛围中创造洗练又饶富趣味的层次空间。


酒的诞生,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结合了土地、粮食、水、火等元素,倾注最重要的光阴,才能孕育出令人激赏的酒品。我们将这番浑然天成的酿造过程转化成空间格局,形成了“土、水、火、粮”四个场域和观者行走动线,在丰富、多样的场域中蕴藏动态的时序性。每个空间因应机能的不同所产生的精神寓意也不同。



拱之舞——鸿坤美术馆及艺术活动中心

孙大勇  克里斯·普 / 槃达建筑事务所

设计初期,建筑师对美术馆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美术馆的本质是对艺术品进行保存与呈现的空间。最原始的史前艺术绘画是发生在洞穴中的,如法国发现的拉斯科洞窟被称为“史前卢浮宫”。

同时,洞穴也是建筑的原型之一,后来罗马建筑中的“拱券”便是洞穴结构的一种发展,而且在上千年的建筑传承中,拱券一直被讨论与应用。因此,鸿坤美术馆中选择了“拱”这一母题进行艺术馆空间的重塑,利用“拱”作为载体,创造了一次古典与现代的对话。


鸿坤艺术活动中心位于西大望路,紧邻多个画廊和美术馆,旁边就是鸿坤美术馆。为了在鸿坤美术馆和鸿坤艺术活动中心之间建立起联系,鸿坤艺术活动中心也延续了“拱”形这一母题,通过拱廊、台阶和镜子等元素为北京市的艺术环境又增添了一件“埃舍尔式”艺术空间作品,让人可以走进埃舍尔的魔幻空间,来一次空间的与视错觉互动的独特体验。


我们喜欢拱,在这个项目中,它不仅是一个形态元素,也是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通过采用镜面反射式墙体,拱廊完成了从实体空间到虚幻空间的转变,二者联系起来,成为绵延不绝的韵律,打造出一个将想象与现实联系起来的幻境。



荷兰鹿特丹拱形大市场  

MVRDV建筑设计事务所

鹿特丹市场项目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市场大厅和住宅的混合体,也是该类型的第一栋建筑,通过拱形的公寓体量笼罩覆盖低层市场而造就了一种新的公共建筑,也实现了荷兰第一个有顶盖的市场。


夸张的拱形形状和丰富多彩的室内将市场变成一个独特的景象。其独特性不仅在于形状和规模,还在于其不同功能的组合方式——用公寓建筑覆盖由食品商店、餐馆、超市和地下停车场组成的市场。


MVRDV的设计理念是把市场项目看作一个城市,功能的结合是一个综合的设计,这栋24h的建筑是对城市公共的、持久的补充。该建筑物与城市供热和建筑物下方的蓄热系统相连,还将为周边地区的一些相邻建筑物提供热源和冷源。

如需购买AT杂志

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AT微店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产品一

《建筑技艺》倾情代理光辉城市主打产品Mars,设计师会员1999元/年(学生特价499元/年);企业会员25000元/年。了解详情可点击下方图片。

产品二

杨晓燕设计、曹晓昕监制的全球首款座包2.0版全新上线,和COACH、GUCCI同一代工厂优选顶级生产商,售价仅299元/个。《建筑技艺》倾情代售,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产品三

跨界建筑师为孩子设计了一把可爱呆萌的“小小马扎”,天然材料手工制作,富有温暖的细节和触感,带着生活的记忆和时间的沉淀,陪伴孩子一起成长。6月新品88折特惠,详情可点击下方图片。

=====================

关于《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0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


轻点图片,再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迎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80。(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互联网影响下的建筑”等,欢迎订阅)


轻点图片,再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示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