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吴蔚:在三种语境中解读“产城融合”时代
撰文:吴蔚、郑珊珊
德国 gmp 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
序言
产业建筑在20世纪初曾经是推动现代建筑师探索新结构、空间与材料的创新建筑类型,促进了建筑艺术、工程与生产三者的有机融合。当代产业建筑的范畴更加广泛,是“用于生产、存储、销售及研发的建筑物,是工厂企业内由不同的生产特性决定的各类不同建筑单元的总和” 。(部分内容引自支文军教授为即将出版的《都市语境下的工业建筑》一书中所著的文章《产城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当代产业空间设计》。)
生产方式的全球性转变带来了经济性的影响,也引发了空间的变革。从早期将工业厂房从市区迁移至郊区、将生活与生产分离,到近年来“产城融合”理念的提出,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城市功能分区已经过时,而在城市混合功能区开发的一种全新定义的工业生态可以作为催化剂,以此来推动城市生产制造业的复兴。产业建筑正变得更具创新性、可持续性与景观性。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一体化,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融合,这将是当代产业建筑开发的主要策略。
泰格尔机场维修机库(德国,柏林,1965)
汉莎客机机库 7 号库(德国,汉堡,1986)
空中客车 A380 内装修车间(德国,汉堡,2000)
德国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为gmp)的产业建筑实践从1965年柏林泰格尔机场维修机库开始,直到近十年在中国建成的数十个产业园区项目,经历了从西方到中国的产业空间巨变。20世纪末, 几个欧洲大型飞机库与维修车间的项目令gmp聚焦于单纯理性的技术性研究,而实用与高效也一直是gmp产业建筑设计的最基本原则。2000年后,gmp开始参与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摸索城市语境下产业建筑的不同姿态与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在对话式设计哲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套产业建筑设计观。
以下介绍的三个项目分别代表了郊区工业厂房、市中心总部办公、近郊企业园区三种不同类型的产业建筑,针对不同的基地语境与设计任务提出了各具特色的设计策略。
1 上海临港重工业区厂房设计
2002年,为了适应上海飞快的人口及工业增长速度,上海市组织了一次国际设计竞赛,主题为规划一座包括国际深海货柜的崭新码头——洋山港在内的港口城市。刚进入中国不久的gmp在竞赛中凭借源于欧洲的理想城市理念获得竞赛一等奖,新规划的临港新城面积约74k㎡(后扩大至315k㎡),是近百年来世界上唯一以如此巨大尺度规划建立的城市。之后的十几年间,依据gmp的规划方案,临港新城逐渐初具雏形,gmp也设计建成了近二十个单体建筑项目。
这些建筑在设计条件上大多缺乏可构成对话关系的城市环境,但同时也给予了建筑师从建筑自身出发、创造城市景观的机会。gmp项目合伙人玛德琳•唯斯女士认为,与宏大的城市开发项目和高密度城市商务区的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产业建筑的开发好像成为了一种“边缘现象”,尽管其在中国整体建设量中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加。产业建筑在设计中常常未能得到足够重视,人们总是将它们看成是放置复杂、昂贵的专业设备的简陋外壳。在上海临港重工业区,gmp从2005年至今完成了三座标准厂房,它们都地处城郊的“低语境”区,在设计任务书中没有任何具体的功能、空间要求。在最大限度降低开发成本的同时,业主还希望厂房具有一定标识性。对此,建筑师将设计条件简化,以最直截了当的厂房平面布局和空间尺度为基础,将重点放在建筑“外壳”的设计上,分别给出了三种不同的创意解决方案。
1.1 临港国际光仪电科技园标准厂房
业主: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新经济园发展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德国 gmp 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
总设计师:曼哈德·冯·格康、尼古劳斯·格茨、玛德琳·唯斯
项目负责人:任允平
设计团队:Jan Stecher、王英哲、彭湘舸、汪涛、沈娜
建筑面积:196000㎡
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
建筑材料:涂料
设计时间:2006
建成时间:2007
资料来源: gmp
2006年,上海南部的全新深水港——洋山港正式运营,也由此带来了紧邻新规划的临港新城的自由贸易区、重工业园区、物流中心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高速发展。临港集团作为重工业园区的开发方,希望将临港国际光仪电科技园标准厂房打造为一个鲜明的园区标识。厂区总建筑面积为196 000m2,由8栋建筑组成,每栋为4~5层高,构成了C形平面布局,按照镜像逐对排列,各建筑之间的空间围合成庭院。建筑师选用了中国最朴实、常见的建造方式——混凝土骨架、砖石结构加墙面抹灰, 然后用简单的手法来增加设计的趣味感,赋予建筑独特的个性:外立面用涂料漆成宽度不一的带状蓝白色,厂房建筑采用独特的圆角结构,使得枯燥的方盒子拥有了流畅动感的视觉效果。建筑立面的色彩组合令人联想起朵朵白云和缕缕薄雾与蓝天相互衬托的画面,令一片普通的标准厂房从极为混杂的周边环境中脱颖而出。
临港国际光仪电科技园标准厂房鸟瞰图
临港国际光仪电科技园标准厂房立面肌理
1.2 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一期标准厂房
业主: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德国 gmp 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
总设计师:曼哈德·冯·格康、尼古劳斯·格茨
项目负责人:Marcus Tanzen
竞赛阶段设计人员:Alexandra Kühne
实施阶段设计人员:Nicole Flores
联合设计:上海机电设计研究院
建筑面积:11170㎡(厂房 1), 7150㎡(厂房 2)
结构形式:钢结构
建筑材料:涂料
设计时间:2008
建成时间:2009(第一阶段),2015(第二阶段)
资料来源: gmp
光仪电科技园标准厂房完工后,临港集团继续在临港新城的物流产业园区建设了2栋总建筑面积为18300㎡的工业厂房;其后又在二期兴建了6栋同建筑类型的厂房,总面积为28000㎡。这些厂房被称为“条形码厂房”。由于这些厂房未来将租赁或出售给各种性质不同的公司,目前没有任何具体的空间要求,因此这些单层厂房的设计要求实现最大的使用灵活性。
针对这一极不明确的设计任务,建筑师决定继续利用识别度极高的元素打造建筑外立面,以象征贸易和物流过程中商品流动的条形码为灵感,在建筑外立面实墙上嵌入宽窄不一的竖条且漆成黑色,结合设计门、窗和通风口。“条形码”元素与简洁而经济的外立面所构成的白色背景形成鲜明对比,首层宽大的矩形洞口同样设计成黑色卷帘门,与条形码立面组成了饶有趣味的平面构成。行政办公室位于厂房顶部,突出了主入场轴线,并在这个设置了8栋不同规模厂房的宽大地块上,凸显出厂房建筑群的整体形象。
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一期标准厂房内部道路
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一期标准厂房外观
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一期标准厂房内景
1.3 上海远大集成设备及住宅生产基地一期/临港智造园三期项目
业主:上海临港华平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临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德国 gmp 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
总设计师:曼哈德·冯·格康、尼古劳斯·格茨、玛德琳·唯斯
项目负责人:严律己
竞赛阶段设计:潘梅、 任培英、 姚尧
实施阶段设计:任培英
联合设计: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165940㎡
结构形式:钢结构
建筑材料:波纹钢板
设计时间:2015
建成时间:2017
资料来源: gmp
在光仪电科技园标准厂房和“条形码”标准厂房建设完工后,上海临港华平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临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又委托gmp于另外两块用地上进行大型生产厂房设计,设计目标同样是赋予用途未定的建筑以富有识别性的建筑体量及外立面,为未来的使用者打造独一无二的“地标”建筑。
弧线的建筑转角是之前两期厂房建筑的基本手法,刻画了新建厂房的整体形象,同时令外部道路交通的引导更加通畅。结合业主提出使用金属板做外立面的意见,建筑师采用银灰色小波纹钢板,在立面和平面上翻折出弧形转角,着重凸显材料的特性。入口通道和卸货区域从立面上突出抬起,波纹钢板随弧形造型延伸到屋顶。考虑到临港靠海的风雨天气因素,抬起的下部向外自然延伸形成雨篷,同时也满足了立面的统一和实际需求。北侧的华平地块设有众多的单层厂房建筑,这些建筑的基座沿中轴线对齐排列,中轴线端部是一座5层建筑,外立面采用了相同的波纹钢板,水平向窗带贯穿其间,和谐地融入厂房建筑群中。南侧的地块也采用正交网格布局,单层和多层厂房呈组团式布置,流动的金属外立面和独特的圆角设计传达了一种优雅的“高技”印象。目前在同地段类似物业中该厂房租金最高,但仍然满租,说明了使用者对设计的认可。
远眺上海远大集成设备及住宅生产基地一期 / 临港智造园三期项目
上海远大集成设备及住宅生产基地一期 / 临港智造园三期项目厂房立面
上海远大集成设备及住宅生产基地一期 / 临港智造园三期项目入口设计
2 上海漕河泾现代服务集聚区三方办公楼
业主:上海漕河泾开发区高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德国 gmp 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
总设计师:曼哈德·冯格康、尼古劳斯·格茨、玛德琳·唯斯
项目负责人:孙亚瑾
设计团队:蔡磊、陈竞成、Saeed Granfar、林易、Katharina Schneider、张砚、张杨、钟鸣
联合设计: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总建筑面积:90650㎡(地上建筑面积:58200㎡,地下建筑面积:32450㎡)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材料:铝板、玻璃
设计时间:2010
建成时间:2015
资料来源: gmp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于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1991年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成为APEC国际科技工业区。
上海漕河泾现代服务集聚区三方办公楼总平面图
本项目所处的漕河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W19地块位于漕河泾开发区的中心位置,用地范围东起虹梅南路,西至古美路,南起漕宝路,北至田林路。作为上海市首批开工建设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未来上海都市圈高科技园区城中城,漕河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充分体现现代化、高科技特色。建成以后,这里将为国际型企业公司提供高品质服务,同时形成优越的室内外环境,创造出适合研究人员研究、学习、生活、工作的场所。
都市背景下园区不同时期建筑之间风格的协调
项目的业主——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gmp有着十几年产业建筑的合作经验,共同完成了包括临港产业区、漕河泾开发区、浦江科技广场、浦江科技绿洲等产业园区在内的20多个项目。三方办公楼作为W19地块北侧的最后一个分地块,一方面代表了园区不断提高的空间品质与服务理念;另一方面则需考虑与园区已有建筑风格的协调,以及与城市脉络的融合。
2.1 人性化空间
项目基地面积为23280㎡,位于整个园区的东北角。建筑师首先依据周边现有建筑的位置、体量与相互关系得出了3个高度、平面各不相同的立方体,能够同时满足城市空间的围合与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3栋楼总建筑面积为58784㎡,层数为8~14层不等,柱网尺寸9m,标准层层高4.2m,底层层高4.8m。正方形的平面、居中设置的核心筒提供了从整栋、整层租售到小单元灵活划分的各种可能。项目刚建成后,美国默沙东、美国艾默生电气公司便各租下一栋楼将总部办公设立于此。
上海漕河泾现代服务集聚区下沉广场与景观设计
为了实现人车分流和为地下层引入自然采光,入口层标高被整体抬高,结合景观绿化形成了场地的坡地起伏及多个下沉广场。设计下沉广场的建筑手法也出现在gmp近期的许多办公建筑作品中,如北京光华路SOHO二期、北京嘉铭东枫产业园、上海保利广场、成都ICON大源国际中心等。在这些实例中都可看到,下沉广场不仅解决了地下一层的采光通风问题,将传统办公楼封闭的地下员工餐厅变得舒适、宜人,可以直接享受阳光、绿地;另一方面也激活了地下空间,提高了地下层的商业价值。
上海漕河泾现代服务集聚区基地与周边城市关系以及建筑体量研究
在漕河泾三方办公楼项目中,地形的变化使得景观绿化更有层次,严谨、方正的建筑和自由流畅的景观、道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交通组织方面,机动车道设置在田林路和虹梅路两侧,与区域道路形成环路,并与南侧地块内道路相接。机动车出入口设置在基地西侧的南、北两端。步行出入口设置在基地西侧中部,来访者通过基地西侧的缓坡上行至入口广场,分别进入3栋建筑的门厅或下行至半地下层公共门厅,之后前往各服务区域。人性化的空间布局是gmp产业建筑设计中一个关键的考量,正如临港集团董事长刘家平先生所强调的:“我们的规划和工程建设是招商引资的第一窗口。客户来到园区首先是看规划和交通, 我们的设计、我们的建筑要体现我们的服务价值。只有我们从设计、规划、功能、布局方面把这个巢筑好,才能引来金凤凰,才能吸引更优质的企业。” (部分内容摘自 gmp 中国区合伙人吴蔚与刘家平访谈。)
2.2 参数化设计
设计方案的主要理念在于刻画建筑综合体的优雅感和同质性。业主希望打造一个在都市背景下富有个性的总部园区,特征鲜明的建筑也有助于为入驻于此的公司树立形象。同质性的建筑外观在塑造建筑个性方面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漕河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现有建筑全部运用了强烈的竖线条作为立面肌理。为了融入周边环境,同时又要避免简单地延续和重复,建筑师以竖向主题为基础,用理性的方式探寻可能的变化。
上海漕河泾现代服务集聚区立面肌理的差异化处理与体量平衡
gmp在几十年的标准办公楼设计中积累了丰富的功能和技术方面的经验,但每次在不同的项目中都力求通过合理和巧妙的手法在次级层面发展出变化,赋予建筑体量和立面新意。在漕河泾三方办公楼的设计中,“同质性”的理念首先是通过幕墙的处理来实现的。幕墙单元的变化正是造型设计的基本构成元素:体量最小的塔楼立面网格最大,开放的窗口以两个楼层为一个单位;而体量最大的塔楼立面网格则是以一个楼层为一个单位。大小之间的对比与差异化处理巧妙地形成一种视觉平衡,从而强化了建筑组团的整体感。
上海漕河泾现代服务集聚区立面参数化设计过程
上海漕河泾现代服务集聚区立面遮阳朝向分析
继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之后,漕河泾三方办公楼是gmp第二次在国内深入应用参数化设计。建筑师将立面充满趣味的形式设计与现实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在一起,通过参数化设计实现了韵律感十足的立面虚实变化。这一设计过程渗透了gmp的四大设计哲学:简洁性、多样统一性、独特性、条理分明的秩序。在gmp的作品中,不论整齐划一还是无序多变,形式的获得都是理性与逻辑的成果。
上海漕河泾现代服务集聚区下沉内院景观
在三方办公楼项目中,建筑师首先将建筑体量分成有限个单元,并对每个单元进行单项分析,其中的参数包括:全年日照强度、高度及远眺可能性、朝向优劣与景观、出入口距离等。然后将每个单元的单项分析值加权重要性系数后平均得出综合分析值。最后根据该综合分析值,将其分为8~10个等级,分别替换为相应开放度的标准幕墙单元。由此分析立面上每个单元在节能和环境方面的综合影响因素,改变该立面单元的开放度或遮阳系数,就得到一个优化合理的立面控制系统。 这一系统不仅提高了立面的热工性能,减少了建筑能耗,也保证了室内拥有最优的空间舒适度与景观视野。
上海漕河泾现代服务集聚区三方办公楼立面肌理
上海漕河泾现代服务集聚区三方办公楼立面局部
在参数化分析中,全年日照对建筑的立面遮阳值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将上海地区全年日照轨迹及其对应的日照强度输入三维软件的灯光系统,得到基地内及周边建筑相互之间的立面阴影关系,并将其乘以权重、分级后确定立面遮阳系数。在日照强烈的立面区域增大穿孔铝板实墙面的面积,在阴影多的立面区域适当增大玻璃幕墙面积,从而在得到最大景观视野的同时,尽可能减少阳光直射、玻璃反射和光污染的可能性。幕墙单元玻璃部分的角度根据参数化设计产生变化,使阳光“发散”,从而避免了阳光过度反射的可能性,幕墙单元之间设置的铝合金水平挑板也可遮挡部分阳光。
上海漕河泾现代服务集聚区立面大样图
三方办公楼的立面采用玻璃和金属保温墙面相结合的单元式幕墙,窗墙比小于40%。每栋建筑所采用的立面单元尺寸分别为2.25mx4.2m、3mx4.2m、4.5mx4.2m,每个立面单元由玻璃面和金属面组成,玻璃面设计为中空夹胶Low-E玻璃,金属面室外一侧设计为铝合金穿孔铝板饰面,室内侧为铝板内开窗,可以实现办公区域的自然通风排烟,也保证了建筑外观的简洁统一。此种幕墙的开窗做法也是gmp在中国多年办公建筑实践的经验,避免建筑幕墙由于开窗造成的单元划分过小、视线遮挡、外观杂乱等问题,在中青旅大厦、嘉铭中心等多个项目中都证实了这一做法的优势:宽大的玻璃面为办公空间提供了一览无余的视野,利用幕墙实体部分的室内侧结合开窗设计衍生出多种处理方式,使得外立面有了丰富的虚实变化。在三方办公楼中,富于变化的竖向折叠式幕墙肌理生动有趣,在保证使用功能与空间舒适度的同时,也获得了卓越的美学品质。
3 北京华为科技厂房总部园区
业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德国 gmp 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
总设计师:曼哈德·冯·格康、施特凡·胥茨、尼古拉斯·博兰克、施特凡·瑞沃勒
项目负责人:Patrick Pfleiderer、Helga Reimund、郑飞
设计人员:Stefan Both、陈澜、Jan Deml、Christian Dorndorf、Johannes Erdmann、
Matthias Fruntke、郭福慧、Bernd Gotthardt、Kuno von Häfen、Peter Jänichen、Clemens Kampermann、Tobias Keyl、连建、刘炎、Andreas Maue、孟昕、Christoph Millotat、Mulyanto、Fidel Reig、Michele Restivo、Katina Roloff、David Schenke、Sabine Stage、Jochen Sültrup、王征、
Matthias Wiegelmann、吴镝、杨莉、Thilo Zehme、周斌、Elisabeth Gänge、Konstanze Hößel、胡珊、夏云、袁睿、张晓彤、朱欢、康玉清、李珺、李营营、王玥、李文立、Zhao Jiantong、Zhao Ying、朱佳宁
联合设计: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建筑面积:139355㎡(地上建筑面积: 85355㎡,地下建筑面积:54000㎡)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钢结构
建筑材料:铝板、天然石材
设计时间:2008
建成时间:2017
资料来源: gmp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领导世界的新一代电信软件和硬件先锋企业。从2007年开始,gmp为华为相继设计建造了三个办公、 科研、 生产复合体研发中心,分别是华为深圳新科研中心、成都华为软件工厂及北京华为科技厂房,从规划、 建筑设计理念上表达出国内大型高新科技企业园区的定位与需求。
北京华为科技厂房总部园区鸟瞰图
首先,这三个项目的选址都在风景宜人的城市近郊,一方面说明了业主对园区环境、员工身心健康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则要求建筑师将自然景观作为园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首要因素并加以回应。其次,建筑概念应能实现合理高效的平面布局、交通流线及功能空间分配,为员工创造高效的办公环境。此外,建筑节能、室内物理舒适度、安全保障措施等也是设计的要点。在设计中,gmp通过贯彻设计理念——融入景观的园区规划、模块式平面、统一的幕墙设计与建筑材料,为不同城市的华为园区塑造了一定的可识别性,树立了公司的企业形象。
北京华为科技厂房总部园区总平面图
今年刚竣工的北京华为科技厂房总部园区可以说是这一总部园区模式的成功范本,下面详细介绍。
3.1 园区规划
华为科技厂房坐落于北京市西北部的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内,背靠风景秀丽的西山。如何将建筑和风景融为一体是园区建筑群规划设计的主题。总建筑面积达85 000m2的科技厂房以校园园区为原型,采用了和另外两个华为研发中心一致的模块式办公单元,利用内庭院将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3栋两层的研发办公楼在一片开放景观公园内呈组团布局,共同围合基地中央的餐厅建筑。
北京华为科技厂房总部园区研发楼入口庭院
餐厅建筑也采用了类似的由自然向人工过渡的空间布局。这栋浅色纪念碑式的单体有着独特的个性,与研发办公楼的深灰色铝板幕墙形成戏剧化的对比,表达出作为员工交往空间所承载的开放意义,成为园区中醒目的唯一地标式公共建筑。与科技厂房的设计相似,餐厅建筑采用简单的立方体,建筑中央为一座日光中庭,借自然光的引入贯彻出园区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关系。餐厅到研发办公楼的最长步行距离为400m,可以容纳1 400人同时就餐。地下室设有2个独立厨房, 以及共同的地下运输接收场地。
北京华为科技厂房总部园区餐厅建筑外观
北京华为科技厂房总部园区餐厅入口
建筑师在规划初始就对将在此工作的4 000名员工根据交通方式进行了研究与分类:预计60%的员工乘坐公共交通、25%的员工采用自驾的形式、15%的员工骑车或乘出租车。因此园区的交通设计遵循如下两个原则:尽可能多地减少园区内的交通量,尽可能少地干扰公共交通。园区通过一条环路组织外部交通,之后经由步行路网穿过绿化景观进入各研发楼。每个研发楼在地下都设有一定的停车位,机动车进入园区后可以最快捷的方式驶入车库入口坡道,使陆上交通减到最少。员工晚上驾车可从南门离开园区,实现了园区在工作时间内几乎没有机动车行驶的设计构想。
北京华为科技厂房总部园区鸟瞰全景
3.2 平面布局
在之前的两个华为研发中心设计中,建筑师提出了模块式办公单元的平面形式,用以优化常规办公楼的功能布局、提高空间使用效率。模块单元为两个彼此连接的正方形,中间掏空形成内庭院, 其中一个庭院是主入口,另一个庭院是只用作紧急出口和休憩的内部花园。这一分工使得安静的花园内院和繁忙的交通内院都变得活泼而富有生气。同时,两座内庭院面向园区景观打开,成为贯穿建筑和景观的过渡空间。
北京华为科技厂房总部园区研发楼大堂
北京华为科技厂房总部园区办公区内景
在功能布局方面,竖向交通及卫生间等服务功能被集中设置在缺乏自然采光的平面中央,实验室、机房等对景观要求较低的空间被安排在庭院周边的内环,外环70%的办公空间则都可以拥有朝向外部自然景观的视野。简单的平面模块满足了公司日常运营的多种需求,具有可复制性,多个8字形模块可以形成多样而和谐的组合,它们之间的外部空间也自然地形成了有开有合的景观庭院。
3.3 幕墙设计
建筑幕墙设计理念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对比将体块分成两个层面,首层幕墙采用浅色的天然石材百叶板,外形上构成一个坚实的基座。深色上层建筑外立面为金属板和玻璃幕墙的组合,基座与上层建筑之间用一道退进式的玻璃窗带形成缝隙,为建筑首层带来自然采光,也使得上层体量更加轻盈。首层天然石材延续至地面铺装,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餐厅建筑整体采用一致的天然石材,如同从地面生长出一般。
gmp在中国北方的大多数办公建筑中都极力推行主动式双层呼吸幕墙系统。最早应用这一幕墙系统的是建于2004年的中青旅大厦,经过十几年的实证,建筑在节能效果与室内舒适度方面均表现优异。这一系统主要通过设置双层玻璃,利用内层玻璃底部的缝隙以及幕墙单元顶部的风机实现主动式通风。在冬季,双层幕墙内部气流被持续加热,形成建筑的保温层;在夏季,室内排出的废气可对幕墙空隙中的空气进行冷却,从而减少室内空间的太阳辐射热。内玻璃层为普通浮法玻璃窗,可以打开进行维修和清洗。双层玻璃幕墙空隙内装有自动控制的百叶,能确保全天的有效遮阳效果。在春、秋两季不使用机械通风系统的时候,通过手动打开窗扇实现自然通风。与漕河泾三方办公楼的幕墙处理类似,这些窗扇隐藏在幕墙的实体铝板部分内,在与外层格栅结合的同时保证了使用安全与通风效果。
远眺北京华为科技厂房总部园区研发楼建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gmp在三个华为项目中均实现了完整的建筑师负责制。建筑师负责制要求建筑师领导并深入参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从项目设计到施工管理,直至建筑竣工及质保跟踪。除了完成设计相关的所有工作,还需要负责图纸交付以后项目建设及建成后的诸多管理工作,例如在施工管理阶段,要求建筑师制作招标文件及技术说明、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进度计划、协助业主考察及选择承包商和供应商、审批建筑材料及设备、审批施工单位的深化设计图纸、签发施工命令、巡查施工现场并召开设计例会等;建筑竣工后,建筑师更要参与建筑主体及各单项工程的验收、主要设备的调试、编制工程的视觉缺陷及遗漏表、修改工程意见、整理和归档设计图纸等。gmp一直凭借较高的完成度在业内享有良好的口碑。实际上,不论项目是否采用建筑师负责制,建筑师都应当坚持在项目中全程深度参与,将设计图纸精准贯彻落实,这种责任感是设计理念得以良好实现的前提。
4 结语
从上述产业园区项目中可以看出,除了一贯看重建筑的社会品质与文化品质以外,gmp主要关注以下三点:1)公共空间品质塑造,以周边环境为首要设计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更为舒适、高效、宜人的园区景观;2)建筑外观的可识别性,打破以往工业建筑的“大棚式”概念,用建筑语言来塑造企业个性;3)建筑的可持续性,从宏观布局、建筑材料到细部节点,尽可能提高建筑节能性能、减少碳排放,考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及可生长性。
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经济模式与行业细分,产业空间不得不持续转型以做出应对。同时,建筑师对产业建筑的探索与创新则刺激了企业的更新与成长。这一双向的影响机制塑造了gmp的产业建筑设计观,使之从不同层面对“产城融合”的理念不断做出新的诠释。
吴 蔚
德国 gmp 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中国区合伙人,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Diplom 建筑师,瑞士工程师建筑师协会会员。《建筑技艺》、《建筑细部》、《UED 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编委,2016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评委,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客座评讲,上海临港新城专家委员会委员。
郑珊珊
德国 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北京分公司公共关系及出版交流负责人,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博士在读。
本文全文已见刊于《建筑技艺》2017年10月刊
(当代语境下的产业园区设计)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本期杂志。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产品一
光辉城市的VR软件云平台Mars,企业会员35000元/年,详情请点击图片。
产品二
由杨晓燕设计、曹晓昕监制的全球首款座包2.0版全新上线,和COACH、GUCCI同一代工厂优选顶级生产商,售价299元/个。《建筑技艺》倾情代售,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
关于《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0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
轻点图片,再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迎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80。(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互联网影响下的建筑”等,欢迎订阅)
轻点图片,再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示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