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T】关于乡村建设,建筑师能干点啥?

2017-12-31 30万+人关注 《建筑技艺》杂志

AT 2017.8

Urban Constrction

乡村营造


主题策划:张洁

近年来,中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有令人欣喜的实践与成效,也有诸多深层而复杂的问题。乡村建设与土地、制度、农业、农民等密切相关,应该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方面的永续发展。乡村建设有多种模式,建筑设计作为乡村建设中最末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职业建筑师们应该如何参与乡村建设?又能为美丽乡村做些什么?


本期专题特别选取了在乡村建设和社区营造方面有所探索和成效的几个不同地域特色的村子,并邀请长期扎根于这些村子里的一线建筑师谈谈他们在乡村营建中的真实经历和故事,以及相关实践经验和总结建议。无论是针灸式由点成面的城乡空间改造实践,或是通过整合高校专业知识和人力资源以策略性、系统性、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改善乡村的环境和民生,又或是从空间改造、制度设计、人文关怀、社区营销方面探索乡村复兴的新模式,都是建筑师们针对当地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经济状况而采取的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以及他们积极深入参与当地社区营造而做出的努力。


    这些乡村营造可能都是在实践与摸索中,但他们实实在在的乡村建设经历与经验给我们带来了启发和思考,希望能够召唤更多志同道合的各方共同参与和推进乡村营造。



【主题导览】

1

松阳双村记

——空间针灸与城乡建构

文  王维仁

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

界首村位于浙江省松阳县松阴溪流域北侧,是古驿道进入松阳交界的第一个村落,故名界首。界首由于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加上地理位置的优势,历史上就是松古平原周边的一个富庶村落。伴随明清时期贸易的发展,界首逐渐沿着松阴溪畔发展出一条繁荣的商铺街,并建设了沿街牌坊与重要的公共建筑。


这两年为了配合松阳县历史村落的保护与修复,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的设计团队沿着界首老街由北到南,从对大会堂的修复重建开始,将设计延伸到背后的溪畔广场与两侧的公共空间。设计团队继而受邀设计禹王宫对面的遗址花园,确认了禹王宫与侧殿的遗址位置,将规划延展到南、北两端的刘家祠堂与震东女子学堂周边。


两年间,设计团队陆续对老街一侧的四合院宅邸如居易堂和东侧的卓庐四合院,进行了空间的研究和再利用设计,并做了老街南侧地景复育与游客站亭的设计。通过这一系列对界首村公共建筑进行的由点成面的针灸式改造,期望在带动界首文化生态旅游的同时,更能进一步改善村民的公共空间,并形成社区共识 。 



2

从灾后重建到乡村复兴

——“一专一村”光明村灾后重建示范项目

文  万丽 吴恩融 迟辛安 

香港中文大学

我国的乡村建设经历了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正迎来发展的转型。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大规模的乡村建设中,如何传承地域文化和支持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很多乡村发展和建设的研究理论都十分强调村民的主体性。然而,在今天大规模自上而下的乡村建设中,贫困农村地区面临交通不便、村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村落空心化、地域文化难以传承等问题。因此在乡村建设中,既要强调村民的主体性,又要适当引入外界资源,建立新的城乡发展共同体,为乡村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总结了超过十年的乡村建设和研究的经验之后,香港中文大学“一专一村”团队于2014年初成立,旨在整合一所高校的专业知识和人力资源,以策略性、系统性、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去改善一个乡村的环境和民生。云南鲁甸光明村的灾后重建是“一专一村”的首个地震灾后重建示范项目,也是对运用大学资源支持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一次积极尝试。



3

线索与节点

——从黟县百工到碧山工销社

文  左靖

策展人、乡村建设者、出版人

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我带领10多位安徽大学的学生历时两年多,经过近10次田野寻访,记录下90项安徽省黟县的民间手工艺(百工)。2014年6月,《黟县百工》由金城出版社出版。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黟县百工项目参加了包括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在内的数次国内外展览。百工的调研、出版直至展览,被我视为中国民间工艺复兴的最基础的工作,出版和展览属于传播范畴,通过传播搭建桥梁,勾连起设计师与手艺人,提出设计和工艺改进的理念,以及在地化等问题,实现价值的融汇与转换,这在《黟县百工》序言中都有提及。也就是说,碧山工销社的落地,本就是2011年黟县百工调研伊始的应有之意,每一步都是之前的预设,这也是我在贵州的茅贡计划中提到的,关于乡建的三个生产中的第一项——空间生产,这便是碧山工销社的缘起。


碧山工销社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碧山村,原址为建于1964年的碧山供销社,同时也是村祠堂——尚义堂的遗址。2015年5月,我的合作伙伴上海汉室设计管理机构正式租赁下这个供销社,并改名为“碧山工销社”,希望能以“新百工,新民艺”的理念,保留并激活这座拥有60多年历史的供销社在碧山当代乡村生活中的可持续性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


碧山工销社的改造由上海汉室设计管理机构的沈润设计,布局为“前店后坊”,除了彰显“百工”主题外,我们还将其定位为“碧山村的会客厅”。施工由碧山本地工匠——黟县能工巧匠古建公司完成,前后历时18个月。在工销社临街风貌的改造上,我们采取了最少干预原则,门脸和外墙依然保留历史的原貌和记忆,导视系统的标牌采用铝木结合,字体则采用传统书法的形式、尺度和比例,以低调内敛为原则。



4

多维关怀下的综合乡建

——贵州中关村实践

文  傅英斌 

中国乡建院

在当今火热的乡村建设浪潮中,乡村再次汇集了各种资源和力量,各种机构与个人以不同的视角和诉求介入到了这一轮乡村建设中,其中有以扶贫和改善人居环境为诉求的乡村基础设施改造,有以获得乡村资源为目的的企业资本下乡,有社会人士以自我价值实现为目的的乡村经营。不同于常见的单一层面的乡村介入,贵州中关村乡建实践试图以多角度、多层面的介入——空间改造、制度设计、人文关怀、社区营销等多方面的综合,探索乡村复兴的新模式。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茅石镇中关村是位于贵州北部深山的一座村庄,一共51户,整个村子都为徐姓。该村位于深山,交通不便、耕地匮乏,烤烟种植是当地的传统支柱产业。桐梓县毗邻重庆,海拔高、夏季凉爽,也成为重庆市民的避暑去处,由此带动了当地夏季避暑旅游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关村由于烤烟种植规模日益缩减,大量村民外出打工,导致村庄空心化严重,环境凋零、组织涣散。2015年,在贵州省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中关村被选为转型示范村,通过发展夏季避暑旅游实现村庄产业转型,由中国乡建院主导的中关村改造也由此正式启动。



5

火塘边的耳语

——彝族居住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文  谢丽菲 许义兴 

aYa 阿尼那建造生活

2012年10月初,我们前往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和美姑县,先后对乡村传统建筑遗存及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在彝族传统村落中,夯土墙木瓦板建筑房屋随处可见。凉山地区多高山,房屋依山势而建,村落分散在群山之间,四周农田环绕,整体村落浑然天成。在长期寒冷的凉山地区,村落的选址受寒冷的季风影响很大,所有大门和房屋的朝向都尽量避免直冲主导风向;房屋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山路两旁,建筑、围墙、树木、人、溪流都按照舒适的距离相互依存,以一种自然有机的形态存在着。


作为建筑师,在整个项目落地的过程中,我们也曾想过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但很快便放弃了这样的想法。因为我们发现传统的生活方式——围绕火塘制作美食、唱歌、跳舞和讲故事,对他们而言,不仅是生活的日常,更是连接亲情的链条和家族团结的力量。尊重与保障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才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根本,我们愿从当下的每一个项目开始,重视本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使乡村建设丰富多彩、历久弥新。



6

乡建的工与匠

文  苏童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工匠”是指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工艺专长的匠人,而“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专注投入的精神理念。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而忽略了品质与灵魂。本文基于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乡建设计研究中心的乡村建设实践,提出乡村建设需要匠人的手工艺,需要工匠精神,也需要现代工业化的装配式技术。


传统乡村里都有木匠、泥瓦匠等,他们的手艺大多是家族传承。大多数匠人都是半工半农,农闲时互相帮工盖房子,乡村的营建维修都由他们来完成。如今,这种工匠组织形式在我国很多乡村中依然存在。


笔者与团队在甘肃天水街亭古村的乡村实践中就遇到一位专业工匠——张銘玺师傅,张师傅是天水麦积镇八槐村人,1950年出生于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跟随叔父开始学习木工手艺。据张师傅讲述,他这一门的祖师傅是清朝末年石门五羊观的高道士,高道士在天水街亭镇留下了四个传承人:张、南、王、何,而南师就是其叔父的授业导师。如今张师傅带过的徒弟近百人,平时在天水地区乡村参与传统农房、庙宇等传统建构项目的建造。街亭古村乡建项目的木构部分就是我们与张师傅共同合作完成的。


7

用大树将建筑锚固在场地之上
——玉华村村委会

文  贺勇 孙姣姣

浙江大学建筑系

背靠高耸的山脉,门前是一片种植不久的樱桃园,透过浓密的树枝隐约可见一组农居,这便是玉华村的所在。该村位于浙江省安吉县鄣吴镇,毗邻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鄣吴村,地处金华山和玉华山之中,青山环抱、绿竹满山,全村人口约850人,主要经济来源是茶叶、笋及休闲农家乐等。


玉华村村委会位于村中心,背后是一组新近完工的农居,门口有一条穿越村中心的乡道,也是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玉华村村委会原本就在这个场地上,20多年前建的两层小楼已过于狭小、破败,亟待重建。一栋一层的条形长屋是原来的活动室,质量尚可,于是被保留下来。除此之外,一个篮球场、一座亭子和四棵大树,便是场地上的全部要素。



8

另一种停留
——枣园旱厕

文  唐勇

原本营造事务所

对于一个村子或是一座建筑而言,枣园旱厕是一次再微小不过的建造实践,但每当身处其境总会有一丝触动。她不出众也不完美,但散发着一种场域性的沉着力量;像一面残垣,又像一处亭子,给予人另一种停留方式。此项目亦是对陕北佳县古枣园(泥河沟村)农业遗产地保护与建设的一种思考影像。


厕所,在建筑中往往被“避之不及”,消隐于角落边缘。而乡村旱厕,更是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被当作环境卫生治理的重点。于是,舶自西方而遍布中国城市的水厕开始大规模取代乡村旱厕,如今几乎演变为一种社会运动。水厕需要巨大水量冲淡少量排泄物,并通过污水管网排出。而乡村传统旱厕几乎不耗水,且能将粪尿作为农肥再利用,是传统农耕体系的重要一环。而且在没有城市完善管网与处理系统及水资源稀缺的传统村落,如何低成本解决厕所的排污净化与资源化利用也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陕北佳县古枣园及泥河沟村传统聚落的保护规划与建设中,当地旱厕的卫生困境让我们深有体会。陕北佳县古枣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除了紧挨聚落的36亩千年古枣林外,枣粮蔬间作的传统精细农耕及粪肥灌溉系统也是其重要特点,此外古枣林中散布的传统旱厕粪肥模式本身也成为了需要保护的对象之一。但在水资源稀缺的西北地区,如何提升这里的厕所条件,新建或改造的旱厕能否满足无菌、无臭等卫生条件,且能够自然、轻微地融入这片古朴参差的枣林之间,成为我们研究与设计的起点。


9

乡村营造的零策略
——关于低技实践的再思考

文  王蔚

四面田工作室

当乡村营造成为建筑师持续的、深度的,甚至主要的学术关注和实践领域,对一个单项任务书的习惯性反馈转变为对一套复杂系统的处理,可以说所有的策略都可能被面对,而所有的策略都在这样的多元环境中失去了指导行动的意义。


近年进入乡村营建领域的四面田工作室,将工作分割为“乡建”和“营造”两个部分,就是在获取了乡村建设的一定经验之后,为了区分复杂的乡建和单纯的营造而设。和其他所有浸泡在乡村的吃村民饭、睡村民床的乡村营造团队一样,我们或许在-20℃冰水中濯洗过自己,或许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看过春草在瓦缝中伸展,但面对大规模的乡村改造、提升、搬迁与整合,建筑师所期待出现的那种从乡村生长出来的、充满了文化意味的、混合着乡土人情的、温暖而又让人惊喜的,甚至是惊世骇俗的、卒姆托似的永恒的原乡建筑,却离我们比想象得更远。在乡村中,低技不是一种策略,而是一种必然。所谓的“乡土风格”是期望回到本土文化轨道的建筑师们想要的,但却是乡亲们最想“抛弃”的。


10

当代乡村聚落
——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

文  gad 建筑设计

传统聚落丰富形式的背后具有相似的空间原型。本案设计试图从类型学的角度抽象出共性特点,还原空间原型,尝试以较少的基本单元通过组织规则实现多样性的聚落形态。设计从基本单元入手,将宅基地边界与院落边界整合同步考虑,在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不超过120㎡的前提下,确定了小开间大进深(11m×21m)和大开间小进深(16m×14m)两种不同方向性的基本单元,建筑基底边界和院落边界形成了一种交织关系,而非传统兵营式布局中宅基地和户内院落的平行关系。


两个基本单元建筑基底的适度变化演变出4种类型,将单元通过前后错动、东西镜像形成一个带有公共院落的规模组团,与传统行列式布局相比,在土地节约性以及庭院空间的层次性、私密性上都有显著提升。每个规模组团都有一个半公共开放空间,有助于邻里间交往及团体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形成。考虑到村民们对自宅“独立性”的强烈诉求,户与户之间都完全独立,不共用同一堵墙,间距在1.6~3.2m不等。若干个组团的有序生长便逐步发展成有机多样的聚落总图关系,这种从单元生成组团,再由组团演变成村落的生长模式与传统中国古建筑的群体生成关系逻辑一致,也为未来的推广提供了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能性。


购买本期杂志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产品一

米俊仁曹晓昕、张同共同设计的斗栱图架正式上线,可提供基座刻字定制服务,售价588元/个。《建筑技艺》倾情代售,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产品二

杨晓燕设计、曹晓昕监制的全球首款座包2.0版全新上线,和COACH、GUCCI同一代工厂优选顶级生产商,售价299元/个。《建筑技艺》倾情代售,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产品三

光辉城市的VR软件云平台Mars,详情请点击图片。


=====================

关于《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0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

轻点图片,再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迎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80。(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互联网影响下的建筑”等,欢迎订阅)

轻点图片,再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示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