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T】BIM+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现有粉丝30万+ AT建筑技艺 2021-07-02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技艺》杂志社共同主办,《建筑技艺》杂志社、上海建筑数字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 BIM+ 时代的技术升级研究”高峰论坛于2018年3月22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在建筑设计及BIM领域的26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论坛开幕式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发展部副主任、上海建筑数字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峥主持。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副总建筑师、项目运营部主任陈继良,《建筑技艺》杂志主编魏星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演讲内容汇总


沈宏

上海市住建委建筑市场监管处副处长

《上海市BIM政策解读》


2017年上海按照推进BIM技术应用三年目标,应用环境和配套政策已基本形成,并规定在规模以上的项目上全面应用BIM技术,但要真正实现正向和高价值应用,从目前阶段政府推进工作中,主要还有两项工作要尽快落实,第一项就是BIM算量和计价,怎么用BIM算量来替代传统的计量;第二项是突破现有二维图纸设计规范,怎么去认可从BIM直接导出的二维图纸,作为政府审批和设计施工的依据。基于目前BIM技术推进情况,上海正在制定新三年行动计划,再花三年时间,让上海BIM技术应用升级成为设计施工基础性技术和工具。政府引导为主,转化为市场主导为主,让BIM技术由市场,按照技术发展规律去运行和发展。后面新三年行动计划大概分三个阶段实施:2018年为深化应用,推进工程项目深化应用,提升应用水平和价值;2019年为正向应用,推行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正向应用BIM技术;2020年主推融合应用,将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及绿色建筑充分融合,全面提升工程建设信息化、工业化和绿色化水平。在推进当中,政府希望行业各方共同来参与,支持BIM技术发展、升级,以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王广斌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副院长、教授

《BIM 技术应用的价值分析与对策建议路》


要理解BIM应用的客观规律,一定要理解未来,才能知道到哪里去;第二,一定要体现出来成本价值的贡献,哪一方面成本有投入,价值应该反应出来。基于此,有如下建议:应该增加BIM在设计阶段的投入和价值分析,应该增加2%~3%在设计阶段用于BIM的技术应用。在增加设计费的过程当中,要把工作成果,就像方案设计扩充设计的标准图一样给定义出来,要做出哪些内容,交付什么,BIM真正的价值就有可能真正地体现。在施工阶段,应该鼓励施工阶段的BIM应用。行业要迎来BIM的发展,要大力加深行业对BIM的推广和应用,人员培训至关重要。清楚认识规律才能指引我们要到哪里去。


王玉卿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BIM中心副主任、副总工程师

BIM 技术在工程项目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无人驾驶等新技术为代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也影响着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建筑工程行业里正在开始发生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不但是建筑工程行业自身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革命,同时直接可以推动城市管理的科学化与智慧化革命,在另一个维度上保障了数字中国,数字国土的建设与管理。

 

国标《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明确了建筑全信息模型的标准,它已经成为中国建筑设计院BIM设计实践和软件研发的方向和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建筑设计院坚持正向设计,通过近100个、总计超过800万㎡BIM设计项目大规模实践,生产应用、研发、测试一体化,开发出一套建筑项目管理体系:1141体系—“1套标准、1组平台、4种模型、1套数据”。标准是核心,以应用为主导,建立统一标准,规范全生命期模型数据的传递和交付,保证数据格式统一、应用统一、编码统一。平台是载体,实现各方信息化协同与协作。管理四种模型:设计模型、深化设计模型、竣工模型、建造过程模型。最终为业主提供一套三维数字化建筑全信息模型数据包,为建筑智慧运维管理提供一套基础数据。

 

近期,中国建筑设计院更是依靠丰富的技术积累与创新开发能力,大力支撑了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北京城市副中心6平方公里建设管理协同平台建设、广州市国规委三维BIM审批平台建设、深圳市建筑工务署BIM实施与推广,为BIM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全面的技术保障。


孙璐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BIM中心主任

《BIM+ 性能化分析的探索之路》


通常BIM与性能化分析是并行的两条线,性能化分析属于绿色咨询的范畴,两者交集不多。通过研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现公共建筑绿色三星评价108个评分项中,BIM技术能够辅助参与其中12项,BIM技术在设计、施工和运维三个阶段中任意两项应用,最高可加2分;同时研究BIM与LEED评分项之间的关联关系,发现直接影响占到31分,间接影响占到10分。我们倡导的方式是在设计过程中将BIM技术与性能化分析有机融合,通过对Revit体量、Rhino体块、Fomit等BIM基础模型进行性能化分析,反复迭代来推进整个设计过程的优化。BIM+性能化分析的优势在于集成化整体分析,将传统设计数理及抽象效果更直观地表达,注重前期预测,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建造成本。BIM+性能化分析将灵动的创作与严谨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借助BIM平台,让性能化分析更融入设计过程,使设计师的想法具象化,两者的结合,将使未来的建筑设计更科学更绿色更高效。


张东升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数字中心技术总监

《同济的BIM 应用探索》


目前BIM更多应用于设计后期,同济院探索如何使用BIM技术在前期方案阶段为业主和设计创造价值,同时分享了在三维正向设计方面的项目案例,在场地设计土方平衡方面的研究为项目带来最为直观的数据分析,参数化设计为设计表达于出图带来帮助,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审查研究为未来三维报建报审提供思路,也关注基于BIM模型的算量研究,最后在基于BIM的运维平台开发也为全生命周期应用带来新的可能方向。


王君峰

北京互联立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副总裁

《BIM在开发管理中的管控应用》


系统地从开发业主的视角出发,探讨了BIM应如何站在管控的角度来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管控。

对于业主企业,启动BIM时首先需要确定BIM工作的组织形式。不同的组织形式决定不同的合约要求及招投标的工作。

通过制定标准、建立相关管理平台并基于BIM手段为设计管理、施工管理及运维做出决策方案。

由于站在不同的方向与视角,因此,BIM的出发点、使用方式均不相同。以标准为例,BIM在技术应用层面是BIM技术标准,而在业主层面,则除了使用技术标准来对技术进行约束和管理外,还应该具备管控标准。


王斌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四建筑设计院BIM顾问

《北京新机场设计阶段的BIM 应用》


北京新机场是一个世界级的超级工程,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是本项目的设计总承包,凝结了所有项目参与者的智慧与辛劳,实现创意。

 

在这个项目中,BIM技术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以BIM为整体协调平台,集成了参数化设计、曲面造型、分析模拟、标准化BIM施工图设计等分项设计技术。不仅使我们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完成如此复杂项目的设计工作,而且通过BIM的模拟建造、建筑信息的分析,使我们得以窥见这一超级建筑建成后的结果。

 

BIM 技术推动超大、复杂建筑设计技术的进步,是重塑设计流程的一次重大实践,总结的难点和经验,为以后机场项目的设计技术做了殷实坚实的铺垫。


严巍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BIM中心副主任

BIM 技术在北京新机场项目中的落地应用


主要介绍了BIM技术在北京新机场项目中的落地应用。针对本项目具有的:结构超长超大、中心区钢连桥跨度大、钢结构的竖向支撑柱形式多样、钢网架屋盖结构跨度大、空间造型复杂、机电系统复杂等技术难点,结合该项目将BIM与建造技术、项目管理和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这一特点,通过项目简介、BIM策划、BIM综合应用和BIM应用总结与未来展望这几个方面,详尽介绍了如何通过发挥BIM技术可视化、可模拟、可计算等技术优势,解决如劲性钢结构、复杂抗震支座、大型临时钢栈桥等施工难点;如何实现BIM技术与三维扫描、放样机器人等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同时,还重点介绍了BIM技术在该项目的机电安装和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关键点,全面解析了BIM技术在施工管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该项目实施的宝贵经验,对BIM技术在施工领域应用的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认为数据库的建立和大数据的应用,将对BIM技术在施工管理方面的应用产生重大影响,施工管理的模式会由于BIM技术的深度应用而产生重大变革。


周志

北京华筑建筑科学研究院

华东总院院长

三维参数化设计在设计企业的探索与实践


NBIMS体系目前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目前欧美国家的BIM实际商业应用在设计阶段还仅达到全专业设计水平,施工阶段也仅达到BIM辅助技术管理水平,运维BIM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BIM技术并不能让设计院在施工与运维阶段产生竞争优势,设计院BIM实施应基于设计院自身的业务与竞争优势开展,学习与引进HOK等国际领先设计单位的BIM实施经验,其核心是提高设计效率的技术与方法。Revit等软件的主要优势并非创建全信息的建筑模型,而是尺寸驱动设计修改、基于特征与内嵌建筑知识,从而智能高效地进行设计,在设计效率上高于二维CAD。部分BIM研究者试图将制造业的PLM理论引进建筑业,但目前建筑业PLM软件体系还非常不完整。我国设计院应以BIM为增效降本的技术与管理工具,建立可行的实践目标,按创新管理模式建立BIM管理体系,利用新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金戈

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

VDC 中心经理

《施工企业BIM 落地的关键问题》


作为一家民营的特级施工企业,舜元集团在2015年开始成立工程研究院,引入BIM技术,力求通过技术转型实现企业竞争力的升级。通过3年多的实践,研究院对BIM技术在施工企业的应用有了自己的心得和感受。

首先,BIM要落地,应该和传统的工程模式,也就是常规的DBB模式结合,而不是坊间流传的IPD模式。IPD只是理想化的一种工程模式。而DBB模式才是在国内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工程模式。而DBB模式中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设计和施工的衔接,以及施工向运维的验交。BIM应用的重点,应该在这两个方面。


其次,BIM的应用可以分多个层级。模型、数据都可以是BIM的一部分。在实施的初期,可以把BIM理解为模型;而后就是上升为三维协调;最后可以和数据管理结合等。BIM不是单一的一个存在,我们的理解可以分为轻BIM和重BIM。轻BIM可以和传统融合。而重BIM是BIM自身的特点,是长期发展的方向。


舜元集团在BIM技术上做了大量的投入,我们在全过程BIM应用、高清测量以及平台开发上,都有了很多成果,相信我们的BIM之路会结出更多的果实。


杨之楠

北京弘石嘉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BIM主管

《二维BIM,三维协同》


北京弘石嘉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作为一个17年间秉着专业服务、精细设计的理念稳定成长的建筑设计团队,以北京为中心,在西安设立分公司,业务遍及全国各地。拥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规划设计乙级资质,在自己设计的办公楼内工作,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规划建筑室内一体化设计专家。

设计企业,追求的是设计本身,从BIM的根源出发关注和解决“甲方最关心问题”,以质量和效率为核心进行,由设计师直接开展工作。不将BIM独立工作流线,而是融入正向设计过程。

即使是三维工具,也想办法联动已有标准化成果,实现和Excel等自动化计算工具协作,快速试算,快速调整,快速反馈。

信息效率高了,同样质量要求下我们能设计得更快,同样周期下我们能设计得更精细。我们不谈设计的BIM应该如何,而是在BIM思维下开展设计——为智慧的业主,提供有逻辑的设计!


仵毓斐

拉法基豪瑞建材(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区市场总监

《UHPC 的工业化应用》


Ductal 超高性能混凝土(简称UHPC), 是拉法基豪瑞集团的一种革命性的创新混凝土技术,在全球(包括中国)享有27项发明和200多项专利的保护。其在幕墙应用方面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表现:第一,在抗压抗拉等力学性能方面具有突破传统水泥基制品的优异性能表现,因此可以实现超轻、超薄以及大尺寸大跨度的预制品;第二, 由于材料自身选用超细骨料以及密实紧凑的分子结构,赋予其优于其他传统混凝土制品以及金属制品的的耐久性与耐候性;第三, 同时由于其密实的分子结构以及高流动性, 通过颜色与模具的配合,可以实现精美的表观质量,以及丰富的美学表现。


Ductal超高性能混凝土为建筑与建筑师的创想开创了充分自由和崭新的创造空间。迄今为止,通过与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们在全世界范围配合,实现了众多经典地标性项目,比如:法国地中海博物馆、法国吉博茵体育馆、法国路易威登基金会纪念馆等。除以上复杂造型的项目的应用,拉法基豪瑞集团还针对Ductal卓越的力学性能以及其美观性,结合工业化生产技术,开发了兼备经济适用、美观耐久的工业化平板雨幕体系以及装配式应用。这种产品系列具有超薄、超大、超轻以及Ductal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广泛应用办公楼、酒店、商场等。


沈力

光辉城市联合创始人

《让设计回归创意,把其他交给科技》


光辉城市近期在深圳举行了“2018Mars产品发布会”,Mars作为一款秉承“设计师思维“的工具,此次重点发布了以”多人““多端”“异地“”同步“为基础的系列功能,对设计师的创作方式进行了一次”维度升级“。利用”异地同步“功能,建筑师和业主只需同时戴上VR设备,就可以同时进入到方案之中,身临其境地聆听建筑师讲解方案,并且还设置了智能测距、讨论标记、材质更换等功能。

此外,在BIM领域比较关注的“项目多方协同”这一板块,Mars最新发布的专属云功能,就可以打破传统设计方式的空间局限性,实现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灯光设计师不同专业的人士能够在同一项目中进行设计协作、资源共享。

光辉城市除了通过深入研究设计师的“工作场景”和“工作方式”持续打磨产品,在人工智能方面也从未停息过探索的步伐,早在2016年就成立的Marslab人工智能实验室,通过收集真实用户评价,对使用者行为进行深度分析,沉淀了大量数据,甚至可以作为未来人工智能的训练场。


论坛主持

论坛还邀请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发展部副主任张峥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数字中心技术总监张东升担任论坛主持,他们的精彩点评也为论坛增色不少。


会场外展位

本次会议多家企业参展,展位前始终人头攒动,充分搭建了建筑师和材料企业的交流平台。


致谢

本次论坛由拉法基豪瑞建材(中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了《建筑结构》《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建筑幕墙》杂志社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此次是《建筑技艺》杂志社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一起举办的第三届BIM论坛,吸引了全国各地近300名代表参会,大家普遍反映内容丰富实用,可指导性强,受益匪浅。本次论坛的主要报告将以专题的形式刊登在近期《建筑技艺》杂志上,敬请关注。


“2018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专项设计奖(建筑幕墙)”申报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幕墙学术委员会已经申请到“2018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专项设计奖(建筑幕墙)”的申报组织和初评资格,欢迎广大建筑设计和幕墙设计单位踊跃申报奖项(中国建筑学会网上申报将于2018415日启动)。有意报奖者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登记信息,后续我们会将更详细的要求发给您。(特别提醒:须是中国建筑学会会员方能报奖)

秘书处咨询电话:杨琳18701529806,魏星13611210463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产品一

米俊仁曹晓昕、张同共同设计的斗栱图架正式上线,可提供基座刻字定制服务,售价588元/个。《建筑技艺》倾情代售,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产品二

杨晓燕设计、曹晓昕监制的全球首款座包2.0版全新上线,和COACH、GUCCI同一代工厂优选顶级生产商,售价299元/个。《建筑技艺》倾情代售,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产品三

光辉城市的VR软件云平台Mars,详情请点击图片。


=====================

关于《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0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


轻点图片,再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迎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80。(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互联网影响下的建筑”等,欢迎订阅)


轻点图片,再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示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