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T】前几日,天津河西区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32万粉丝点击关注 AT建筑技艺 2022-03-23


天津市河西区政府、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北方设计联盟、《建筑技艺》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生态引领,绿色设计”高峰论坛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揭牌仪式于2019年5月8-9日在天津和雄安两地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建筑师、规划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开幕式  


开幕式由天津市河西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穆生军主持,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修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建筑师宋源,天津市河西区委副书记、区长姜德志先后致辞。大家一致认为,本次天津市河西区邀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来天津成立分公司意义重大,是河西区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吸引首都优秀设计企业资源的重要举措;是集聚行业高端资源,推动高质量高标准发展的一次良好契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的成立,也将壮大天津区域的设计机构实力,助力天津打造“设计之都”,推动天津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宋源董事长、天津市河西区王嘉惠常务副区长代表双方进行了揭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区两级政府共十余位领导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开幕式现场


揭牌仪式现场


论坛报告  


天津主论坛(5月8日)


开幕式后是主论坛,本次共邀请了8位专家进行主旨演讲,他们从时代呼唤、国家战略高度出发,或从我国悠久的历史入手,或从风景与建筑的关系切入,或从农耕文化对建筑的启迪延伸等多个角度阐释了绿色设计新理念,并结合2022冬奥项目、北京世园会场馆等实例,展示建筑师主导下的绿色设计思路和策略,以及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站位高、立意远,观点新颖,语言朴实,带来一场学术盛宴。精彩观点分享如下。


修   龙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时代、新理念、新作为》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这对建筑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新时代的建筑师,要从新时代建筑行业的整体形势出发,要明方向、识大局,我们的建筑不仅要对人、社会、环境适用,也要满足社会、环境等经济效益需求。也指出了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要做好“技术+文脉”的结合;要利用“智慧化”。同时创新地提出了绿色建筑的转型应做到“五化”(人性化、本土化、低碳化、长寿化、智慧化),为我们的建筑创作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以人民为中心,尽好我们的责任,给孩子们留下一片蓝天、一座青山、一池绿水、一个有美好记忆的城市,给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留有更大发展空间。


何镜堂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

《建筑文化与绿色技术的交融》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涌现出各种问题。建筑文化的缺失、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匮乏、将文化与技术片面孤立的狭隘观念都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要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需要建筑文化与绿色技术的深度交融——不仅需要结合国情、因地制宜,也需要充分融合先进思想和观念,应用新材料、新技术。

在整体布局方面,表现为总体布局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地域文脉与生态技术的融合;在建筑设计层面,表现为建筑形态适应地域气候、地形地貌,建筑功能适应地域环境与人文特色,集成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绿色技术;在细部设计层面,表现为细部构造融合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合理运用地域性材料,彰显地域特色,节约资源。

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泰州民俗展示中心、何镜堂院士工作室等项目的绿色设计理念与技术手法为例,阐述了如何将技术与场地文脉和建筑文化内涵紧密结合。同时强调最终的目的,是将建筑文化与绿色技术的交融表现为一种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

泰州民俗展示中心

何镜堂院士工作室


俞孔坚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深邃之形:一个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问题》

一方面,我们过度依赖工业文明的技术来解决由工业文明本身带来的问题,结果往往带来系统性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另一方面,在美的名义下,我们创造了不可持续的浅陋的形。因此,我们需要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案和不同的美的形式。生态、可持续之美需要通过技术、通过传统农业智慧创造人与自然的深邃联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空间关系形成了深邃之格局,而自然与文化不可分离的水乳交融或上下层叠加的关系形成了深邃之形态。

以武汉五里界生态城、浙江金华燕尾洲公园、秦皇岛汤河公园、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海口美舍河等一系列实际项目为例,深入探讨了我们在面对日益严峻的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时,也要向农民学习造田与耕作的生存智慧,巧妙利用自然力综合解决问题,实现美丽的国土景观。

浙江金华燕尾洲公园

秦皇岛汤河公园红飘带

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

生态美丽城市从家做起


张伶伶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区域维度下的绿色设计》

“区域维度”要求我们从宏观结构的系统中挖掘物质形态潜能,使其成为设计项目的外部驱动力;其目标是塑造具有弹性和关联能力的城乡聚合空间,引导城乡的绿色发展。演讲以辽东湾地区的十年设计探索为案例,阐述了在不同层级下展开的“绿色设计”思考。

从宏观自然生态区域的视角审视,以生态本底状况和生态承载力大小作为绿色设计工作的前提,平衡生态容量,遵循自然流动过程,以此为基础形成总体“绿色设计”结构,让自然脉络的延伸成为城乡格局的一种内生动力。

从中观城市设计的视角审视,城乡系统的建构涉及到区域核心的辐射、区域地景的共生和区域节点的融入,通过渐进式的城乡协同形成和自然的有机衔接,从而建立起基于区域维度的城乡空间格局。

从微观建筑设计的视角审视,区域维度要求建筑师首先解决与周边城市空间关系的接口问题;继而确立建筑群组之间的空间肌理,作为城市后续的关联参照;最后以区域适应性的绿色技术引导建筑创作,形成以建筑师为主导的绿色设计。

区域斑块渗透

区域核心辐射

区域生态接口

区域地景共生


胡   越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手段与策略》

绿色设计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建筑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最小。通过材料/工法,在建造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通过技术/手段,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以中建三局北方基地、天津未来智慧城市示范区展馆、北京建筑大学学生服务中心、2019北京世园会国际馆的绿色设计为例,介绍了项目中蕴含的绿色设计理念和技术。同时探讨了当下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绿色设计,在设计时应该做什么,以及进行绿色设计的困境和有效的解决方式。

中建三局北方基地

天津未来智慧城市示范区展馆

北京建筑大学学生服务中心

2019北京世园会国际馆


李兴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可持续视角下的冬奥与自然》

对于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工作而言,可持续最重要的关键点是如何处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2022年冬奥会分为三个赛区(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我们对三个赛区的场馆设计都有介入。

在北京赛区,我们的主题是“冬奥场馆塑造城市自然”,是将人的生活和建造融入城市这个人工自然之中。2008年北京夏奥会主场馆“鸟巢”也将作为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主场馆,作为运营最良好的奥运场馆之一,对“鸟巢”的赛后支持工作一直延续到今天,十多年来与城市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其既参与塑造了北京特殊的城市自然,又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冬奥场馆塑造城市自然

在延庆赛区,我们的主题是“冬奥场馆隐于山林自然”,两个竞赛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都是在中国第一次建设的高难度雪上场馆,设计策略不再强调建筑自身的形象和显露,而是强调场馆如何与自然融合、如何隐于山林环境之中。同时采用了诸如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场馆赛后运营、规划和景观等多方面的可持续策略,以及如BIM和GIS的融合技术来控制和处理建筑和山地环境的融合和适应度等问题。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在张家口赛区,我们的主题是“冬奥小镇生于冰雪自然”,以六边体的冰晶雪花为原型,“自下而上”地自然生成太子城雪花小镇聚落,而六边体的标准单元也能最大限度适应装配式设计和建造。


太子城雪花小镇

包括冬奥场馆在内的建筑和自然是一种互动相成的关系,对应了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最终的目标都是以建筑作为媒介,达到与人交互的情境,成为具有“自然性”的建筑,面向人类的现实和未来。


祁   斌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人文、智慧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建筑设计建立在自然系统和社会文化等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当代社会认同人类生存环境的进步基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平衡、彼此促进,因此,在设计中应发挥自然系统与人文智慧在改善、提升环境深层品质方面的作用,并在资源分配的价值观中加入对未来的考量和平衡。可持续设计的涵义不仅在于资源循环领域,它基于对建筑所处环境的生物和物理要素的系统认知和平衡关注,表达我们对未来的态度,也包含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人文性的价值观着眼于保持各地文化特征的多样性和人文传统的独立性,避免采用简单通用的效率逻辑对待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强调设计对独特地域环境、材料以及人文传统的积极响应;积极倡导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

本报告结合徐州珠山艺术街区的建筑创作,探讨在建筑设计中保持人文精神可持续的创作态度与设计策略。


薛士山

士山(天津)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投资、建造的角度谈绿色设计》

西递古村落度假区、五门堰多功能度区以及于家堡膜结构项目为例,讲解了产业发展、消费趋向、协同创新与绿色设计之间的关系。在前两个项目中,介绍了多功能旅游度假区的定义和选址条件,以及进行规划与策划的要点和开发原则,强调要有效利用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同时注重文物保护过程中的传承与再创新,是生态体系能够得以修复。在于家堡膜结构项目中,解读了在应用ETFE膜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各方面的创新与实践,使大跨度空间在节能和建筑美学方面与功能使用有效结合,并在安全防火、防水系统应用了国际领先的新技术工艺。

西递古村落度假区

五门堰多功能度区

于家堡膜结构项目



雄安论坛(5月9日)


5月9日在雄安设计中心进行了雄安分论坛的报告,邀请四位专家进行精彩分享。


刘    恒

中国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绿色营造——走向全生命周期》


绿色建筑设计是一种整合型设计。是以环境与建筑的共生体为研究对象,从前期策划规划、设计方案对绿色效果的决定性作用入手,到后续的各专项技术细节的接入,在全生命周期内形成完善的绿色设计系统,杜绝孤立的技术拼贴和片面的要点叠加。以总体平衡为目标,从建筑设计的本元出发来处理地域、环境、空间、功能、界面、技术、流程、造价等一系列问题,在平衡中创造最优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节约能源、改善环境。

雄安设计中心是继市民中心之后又一重要的项目,是雄安建设初期国内优秀设计企业的汇聚地和未来美好蓝图的发源地。是由旧厂房改造加建而成,采用少拆除、多利用、快建造、低投入、高活力、可再生的总体原则。以微介入的方式打造城市更新中既有改造的示范案例。同时项目塑造成为植根本土、回归本元的新一代绿色设计。倡导绿色行为模式、装配模块化建造、被动低能耗、废旧材料利用、海绵花园、可再生能源循环、城市屋顶农业、零碳展示办公等多种生态绿色理念。通过建筑师负责制的方式整合设计与建造,形成高集成的绿色产品体系,建设可再生的未来!




任   军

天友(天津)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绿色,让教育更美好——绿色校园思考与实践》


当今中国校园面临许多的问题——接送、安全、新风、饮水,演讲从校园面临的问题出发,并根据校园使用方后评估的反馈,探讨了绿色校园设计在空间、功能、使用、细节等方面的原则。结合天津高新区第一学校,分享了绿色校园在公共空间自然采光、教室空间自然通风构造、体育设施灵活利用、可再生能源绿色教育、海绵景观、屋顶农业、绿色技术的艺术化表达等方面的绿色设计方法,使校园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寓技于教的绿色生态环境。



张   一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副总建筑师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设计回顾与思考》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作为雄安新区的第一个建设项目,以临时性、示范性和经济性作为设计原则,率先呈现新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理念。

中国建筑学会受雄安新区管委会的委托,组成了由崔愷、孟建民两位院士和周恺、庄惟敏两位大师组成的联合设计团队。由崔愷院士及所在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入驻企业临时办公的单体建筑设计工作;孟建民院士及所在的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党工委管委会办公、雄安集团办公的单体建筑设计工作;庄惟敏大师及所在的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周转用房、生活服务的单体建筑设计工作;周恺大师及所在的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负责项目总体规划以及规划展示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会议培训中心的单体建筑设计工作。

航拍图 ©柳笛

规划展示中心北侧局部 ©陈鹤

政务服务与会议培训中心 ©陈鹤

市民服务中心F楼东侧 ©张广源

周转用房 ©战长恒



郭成林

威卢克斯(中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走廊里的金丝雀-建筑的主动性和主动式建筑


100年前,金丝雀——这种对瓦斯气体非常敏感的吉祥鸟,曾经挽救了无数矿工的生命。今天,大多数人生命长度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在室内度过的,而现代建筑室内环境的相当一部分是不够健康的。那么,谁来充当建筑室内环境的监测者、报警者金丝雀呢?演讲介绍了一种新的建筑理念——Active House主动式建筑,并进而讲解了主动式建筑的理论,展示了国内外近年来的主动式建筑实践。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刘燕辉,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院长、总规划师袁大昌主持了本次天津主论坛;中国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刘恒主持了雄安分论坛。他们的精彩点评也为会议增色不少。

▲ 论坛主持人


项目参观  


5月8日下午,会议组组织代表参观了天津大学新校区和于家堡综合交通枢纽(滨海站)。在天津大学新校区,参观了由崔愷院士设计的新校区主楼、李兴钢大师设计的综合体育馆、周恺大师设计的图书馆以及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荆子洋教授设计的行政管理中心。在主创建筑师的细致讲解下,大家亲身感受建筑空间、体会绿色设计精髓,学习热情高涨

天津大学新校区主楼

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

天津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天津大学新校区行政管理中心

天津于家堡综合交通枢纽气枕膜结构

▲ 天津大学新校区部分代表合影


5月9日下午,参加雄安分论坛的专家和代表参观了雄安市民中心和雄安设计中心。

雄安设计中心参观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参观


致谢  


本次论坛得到了雄安雄县青年创业促进会建设专委会、中国建筑学会主动式建筑学术委员会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北方设计联盟

在天津市河西区委、区政府的推动下,北方设计联盟成立于2016年,是致力于推动设计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联盟以“创新、融合、共赢”为宗旨,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培育引进具有创新力、影响力的设计人才;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强强联合,促进产学研用;秉持完善设计产业协作机制,积极拓展企业产业链、价值链,放大聚集效应,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升级、科技进步提供强劲动力。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已达91家,拥有4名院士、26位国家级大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91人和超过9000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说在人才的储备上高度集聚了一大批设计领域高端人才。

同时联盟成员单位可从事设计领域涵盖了电力、铁道、公路、市政、建筑、项目管理及工程总承包业务,工程实例包括水利发电站、高铁站、大型公路桥梁、天然气高压储罐站、热电厂、市政管线、风景园林设计等,工程项目遍布全球五大洲。截至目前,联盟内成员单位企业资质等级已达248项。

联盟企业参与了众多国内的重点、超级工程项目,比如震惊世界、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联盟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一些重要节点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例如“一带一路”关键节点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中国在非洲建设的最大水电站刚果(布)英布鲁水电站、中国和白俄罗斯合作共建的中白工业园、被誉为肯尼亚人的百年梦想蒙内铁路等。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

光辉城市的VR软件云平台Mars,新增企业专属云,多人异地联机汇报功能,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     关于《建筑技艺》     /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

《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2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 迎 订 阅 《 建 筑 技 艺 》 杂 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80。

(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互联网影响下的建筑”等,欢迎订阅)


/     重要启事     /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欢迎关注建筑幕墙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