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T】2019北京世园会场馆设计背后那些事儿

33万粉丝点击关注 AT建筑技艺 2022-03-23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技艺》杂志社主办,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建筑技艺》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绿色与传承——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场馆创新设计论坛”于2019年6月10日下午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设计师参加了此次论坛。


ONE

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副总建筑师李存东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进行了致辞。崔愷院士表示,近期开园的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园区的建筑同样回应建筑回归自然的传统,既将绿色发展理念传导至世界各个角落,更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希望借此机会,让广大建筑师和相关从业人员更加关注绿色设计,促进各专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得绿色建筑未来有更加长远的发展。

开幕式致辞嘉宾——崔愷

开幕式主持——李存东


TWO

论坛报告

值此次世园会召开之际,本论坛特邀请世园会中国馆、国际馆、万科植物馆、生活体验馆、妫汭剧场等主要场馆的主创建筑师解读、分享世园会的绿色创新设计以及设计背后的故事。嘉宾们精彩幽默的分享让现场气氛热烈,笑声不断。精彩内容分享如下。


胡  越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主讲: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馆

详情点击→从94把花伞说起——访2019北京世园会国际馆主创设计师胡越


国际馆座落在北京西北延庆区的妫水河畔,如同一片独特的花海,飘落在绿树成荫的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中。国际馆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为22000㎡,与临近的中国馆和演艺中心,三组建筑环妫水湖而立,共同组成了园区的核心建筑群。在2019年4月至10月的办会期间,国际馆将成为国际范围内参展的国家、地区和园艺组织的室内展场。同时,还将在其中举办多场国际高水平园艺竞赛。


设计之初,面对在会时和会后诸多场馆功能的不确定因素,结合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以具有高度适应性、灵活性的设计为出发点,提出“花海、花伞、花墙”的创意理念。作为主体形象的“花伞”排列是根据几何原理,通过旋转、压缩、矩阵等一系列手法,达到了化整为零的效果。“花伞”下人性化、多功能的公共空间为会后使用注入了活力,“花墙”分割了公共空间,也为会后提供了多种功能组合的可能。




王  辉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主讲: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植物馆

详情点击→王辉:2019 年北京世园会植物馆设计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有别于常见的透明温室式建筑,作为承载“植物:不可思议的智慧”策展主题的2019北京世园会的植物馆,被设计成一个隐藏在神秘面纱背后的仙境。这层面纱的灵感源于泥土,观众在园区入口就可以远远地看到一方土壤拔地而起,悬在半空,成为世园会一景;走到近处,这方升起的地平下方丛生的垂杆造就了极具魅力的等候空间,象征着植物的根系世界,让排队的观众仿佛潜入泥土的荫翳,从一个寻常看不到的特殊视角仰视地平,开启了一个透视植物智慧的缤纷之旅。


植物馆的参观体验区由植物的智慧世界主展线和以多功能厅为核心的辅助展陈、活动场所构成。主展线以充满迷幻的互动式声光电效果的室内展厅为起点,通过浸入式的环境,把观众带入一场在人工智能条件下人与自然有趣的对话与游戏。然后来到约三千平米的大温室,包括红树林及一系列主题区域,零距离地体验植物繁衍生存的智慧。随着主展线盘旋到树梢之上,观众再次进入室内展厅,以及屋顶纪念品店和天台。这是体验了不可思议的植物智慧之后,眺望周边山水和俯瞰整个园区的绝佳视点。植物馆的建筑、景观、照明设计等集合了当代最先进和适用的理念、技术和产品,并充分考虑了会后的可持续利用和经营。


景  泉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专业院院长

主讲: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

详情点击→2019北京世园会"中国馆"绿色设计详解(崔愷院士团队设计)

设计从农耕文化和中国传统哲学出发,以层叠的梯田肌理为本底,将部分展厅置于地下,轻盈的钢结构屋顶以龙脊抱月之势勾勒出中国馆圆满温润的轮廓,既融入自然山水中,又成为园区的核心和焦点。


以四面开敞的环状形态的平面布局朝南向打开,利于自然通风采光,既形成开放的遮雨遮阳的公共空间,又与四水归堂,妫汭湖形成舒适的微气候。底层展厅采用覆土被动房技术,利用地道风,降低空调使用能耗。上部屋盖采用双层幕墙体系,外部为光伏太阳能板和中空夹层玻璃,内为ETFE膜,可适应气候变化。综合利用雨水收集、生态滴灌等技术,营造区域微气候,实现能源循环再生,使中国馆成为一座有生命、会呼吸的建筑,并满足会时展览功能需求、传播园艺文化和会后的可持续发展。



汪  恒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主讲: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妫汭剧场

详情点击→汪恒:花开蝶舞—世园会开闭幕式主会场“妫汭剧场”设计


妫汭剧场位于世园会国际馆北侧,与中国馆隔湖相望,项目总建筑面积6335m²,建筑高度20m,主体钢结构屋面翼展跨度120m×115m,演艺广场主体钢结构由26榀钢桁架构成,主体悬挑最大达到47m。建筑有一大两小半室外剧场,将作为北京世园会开闭幕式的主会场迎接四海宾朋,并承担会期各类大规模主题展演等大型集会活动。

 

妫汭剧场的彩色遮阳屋顶下是半开放的多功能升降舞台、座席区和集散、休憩平台;南北向的双层道路系统将妫汭剧场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侧临妫汭湖布置半室外大剧场,以大自然的青山绿水为舞台布景,以优美的“玉如意”中国馆和永宁高阁为对景,成为独一无二的世园会开闭幕式天然舞台;剧场的东侧布置了两个半室外小剧场,可举办小型发布会与小型演出等活动,实现了功能的多样化。


郑世伟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建筑三院副院长

主讲: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生活体验馆

详情点击→郑世伟:从“大建筑”走向“小聚落”——生活体验馆设计思考


生活体验馆用地处于世园会园区的东北隅,远望北京第二高峰海坨山,北邻妫河,展会期间,上千家参展商的临时展位设置于此,丰富的展品和热闹的人群将会与生活体验馆产生很好的互动。


设计依托场地原有11年树龄的柳荫路,参考传统北方村落的尺度,建立起一个纵横交织的街巷网络,青砖铺地,尺度宜人。将游园的人群自然引向这里,16个27米见方的建筑模块,营造出一片开放的生活聚落。建筑体量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态势,面对园区打开,形成了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一条斜向轴线把麦田景观、主入口广场、景观中庭和休息区串联了起来,又为这四个空间赋予了意义,形成了一条生动的景观文化轴。模块化的建筑单元、高大而方正的空间,在使用上具有很强的可变性与适用性。会后这里变成一个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中心,吸引市民经常来这里休闲和文化交流。


吴  奔

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CEO 

《碲化镉薄膜光伏发电技术在2019北京世园会中国馆中的应用》


世园会中国馆的屋顶由1024片不同规格龙焱碲化镉光伏发电玻璃组成。光电建筑是自身能发电的建筑,是光伏材料以建材的形式按照建筑规范要求建造的建筑,光电建筑也是绿色建筑的重要部分,在市政设施、会展建筑和剧院、交通建筑、行政中心等项目中有了广泛应用。光伏材料不仅承担发电功能,还起到建筑功能,例如光电幕墙除了发电功能外,还有幕墙功能。


主要介绍了龙焱碲化镉光伏发电玻璃在中国馆中的应用,讲述其与场馆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过程。此外,也通过其他相关应用案例,阐述了光电建筑“更好看、更好用、更智能、更经济”的发展方向。

世园会中国馆光伏屋顶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经理、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倪阳,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汤朔宁主持了此次论坛,他们幽默风趣且不失深度的精彩点评也为论坛增色不少。



THREE

世园项目参观

6月11日一早,会务组组织部分专家和与会代表驱车前往延庆,实地参观考察世园会的盛况。尽管烈日当头,大家学习的热情不减。在前一日聆听各位主创设计师的创作历程之后,大家在亲身体验时对各个场馆的现状和使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大家看到的是精妙的场馆、葱郁的植物,带走的是美妙的体验、绿色的理念。


FOUR

同期活动——展览

本次论坛同期还举办了“文化之脉 自然之美——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院项目展”。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时5年,全面参与了本次世园会。前期通过投标成为园区整体景观规划的三个优胜方案之一,并承担并圆满完成世园会国际展园区景观设计;完成了世园会中国馆和生活体验馆、妫汭剧场与园区商业服务配套建筑设计;还设计完成园区主入口大门、园艺小镇文创中心、世园美家和招展中心等项目,并设计完成世园会整体照明规划方案。

      本次展览让设计作品借世园会的舞台,让建筑与景观自己说话,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海内外朋友分享人类共有的美好心愿,这是设计的初心与本次展览的初衷。



FIVE

同期活动——参观中国院创新科研示范中心

6月10日下午论坛结束后,主办方也组织代表们参观了会场所在地中国院创新科研示范中心。创新楼所处的城市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建筑遵循日照条件形成独特形态,设计上也顺应这种形态塑造了连续的室外平台,并通过楼梯串联,为设计师提供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也成为本项目作为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理念。同时,室内部分顺应建筑形态形成一个自下而上逐步收分的中庭,中庭改善了较大进深办公空间的通风采光,也为使用者提供了开放多元的交流空间。


FIVE

致谢

本次论坛也得到了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特在此表示感谢!

除报告专家和主持人外,本次论坛到场的嘉宾还包括: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梅洪元

辽宁省沈抚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晔

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左玉琅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保峰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董丹申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授、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鹏举,党委书记梁岚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院长蒋涤非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郭卫兵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总裁、总建筑师查金荣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钱方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傅绍辉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韩玉斌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桂学文,总建筑师李钫

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全球合伙人吴蔚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建筑师罗建河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王振军

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董霄龙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蔡昭昀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日飙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庞波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陈自明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冯志涛,副院长莫笑凡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黄晓东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曾群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祁斌

弘石设计董事长、总建筑师张兵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徐宗武

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杨键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谌谦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研发中心主任 贺静

中国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院长刘恒

中国投资协会绿色发展中心主任张青林

当代置业(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音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悦书记

同济大学教授宋德萱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宋晔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陈景衡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静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主任刘俊跃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任张伯仑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院院长金卫钧

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院总建筑师杜小光

SPDG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董事长、总建筑师盛宇宏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江刚

天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春水

智诚建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李峰

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何嘉欣

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装配式标准化钢结构建筑研究院院长蔡玉春

上海零碳建筑科技有限公司CEO陈硕

士山(天津)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士山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张广源

弘石艺典总经理贾东东

《建筑技艺》杂志社主编魏星


 主要承办单位介绍 

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两家之一、国内唯一在规模化生产碲化镉薄膜组件产品的企业。公司成立于2008年,以“自主创新,中国创造”为发展愿景,坚持走“先强后大”的发展道路,专注于碲化镉薄膜技术研发及生产,涵盖以国产化为基础的高端装备制造、生产技术输出、原材料供应、光伏电站投资及运营等,“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率先在中国实现了碲化镉薄膜太阳能技术产业化 ,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产品应用项目: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光伏屋顶、中国国家大剧院舞美基地光伏幕墙、西宁中国光电展示馆、嘉兴光伏科技馆、 瑞典彩色光伏车库、荷兰医院幕墙等。


◆ ◆ ◆  ◆ ◆


有关世园会场馆设计的详细资料,

请关注《建筑技艺》杂志2019年5月刊

“世园会场馆设计”专题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

光辉城市的VR软件云平台Mars,新增企业专属云,多人异地联机汇报功能,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     关于《建筑技艺》     /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

《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2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 迎 订 阅 《 建 筑 技 艺 》 杂 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73。

(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火车站建筑、机场建筑、超高层建筑、产业园”等,欢迎订阅)

长按识别下方小程序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事     /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欢迎关注建筑幕墙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