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湘•约———见证一个杂志的25年
“技艺成就建筑之美高峰论坛”作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建筑技艺》杂志社共同打造的年度品牌会议,自2012年起已在上海、北京、徐州、广州、成都等地成功举办了七届,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点击蓝字了解往年详情)。今年的学术盛会移师长沙,联合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并由《建筑技艺》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于2019年12月5日在中机国际报告厅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设计院、高校3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
大家一致认为,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正步入精细化、高质量时代,绿色、创新、文化、宜居成为关键词,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师更需要追求建筑的品质,从更高的层面思考建筑,如考虑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关注空间与人的关系,并从技术和艺术的角度深度剖析项目的建造和落地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精品工程。而这也是举办技艺成就建筑之美论坛的目的和初衷。
致辞嘉宾和论坛主持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建筑技艺》杂志创刊25周年。得益于建筑行业的大发展也加上自身的不断努力,目前杂志已成长为行业最优秀的平台之一,也有幸见证了一大批优秀建筑师的成长和本土设计思想的形成。本次论坛也特别邀请众多优秀的青年建筑师,从传承创新的的角度呈现两代建筑师关于建筑技术和艺术的思考与实践,从而推动本土建筑创作更快更好的发展。
论坛报告
本次论坛邀请了共计16位专家进行精彩分享,主讲内容如下。李兴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胜景几何:与自然交互的建筑》
海南国际会展中心
绩溪博物馆
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
唐山第三空间综合体
内蒙古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韩冬青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与地形和谐共处——四川省泸州市市民中心设计》
泸州市民中心
李翔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多元策略: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的实践探索》
罗 劲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建筑师
《释放》
如同文学、音乐,绘画一样,建筑只是另外一种更丰盈的表达方式,建筑作品往往能对参观者传达出无限多层次的意义,而且能跨越无数个年头,她储存情感,也释放情感,当她与人相遇的时候。报告通过对铜官窑遗址博物馆,城头山古城遗址博物馆以及雅礼中学等三个实践项目的阐述,提出建筑是有意识的行为,是储藏故事的空间,是不同人的自我感受的不断叠加。
铜官窑遗址博物馆实景鸟瞰
铜官窑遗址博物馆内庭
城头山古城遗址博物馆
张鹏举
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合逻辑的建造 Ⅱ》
凌克戈
上海都设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建筑师
《20年画图狗关于“技艺”的中年思考》
如果还认为建筑设计可以靠概念打天下,那真的是无知得可怕。设计方法的落后如同训练方法的落后,最终结果不会好于中国男足。二十年的建设大潮中,中国建筑师在大型的公共项目里面对国外的事务所全面溃败。中外一流建筑设计公司之间的差距并不在于建筑师个体而在于设计体系的差距。当下中国设计企业手工业者的思维和工业信息化时代是冲突的,KPF、SOM等之所以能够全球化的工作还能保证质量,一个完善的体系是核心。都设尝试着在项目设计中实践这些思考,除了感觉非常有成效之外,也体会到了在中国的项目当中中国的建筑师的优势就是更了解施工的实际情况,所以一旦在设计体系上拉平,我相信在大部分公共建筑的设计当中中国建筑师完成度会做得更好。
西北湖A地块
武汉南湖住宅
重庆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办公楼
荣朝晖
江苏中锐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四个砖房》
临港新城展示馆
靖江民艺馆
靖江水街
永康国际学校
张佳晶
上海高目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
《到底谁该被教育》
薄宏涛
筑境设计董事、总建筑师
《工遗更新技术路径的一个切片》
北京星巴克冬奥园区店
李 竹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技术与艺术(ATA)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工业技艺与乡土》
近年来,伴随着建筑师“下乡运动”的开展,利用乡土材料、乡土技艺,强调低技化和村民参与性似乎已成为乡土建造的“正确性”模板,甚至有观点的认为:现代化就意味着消灭乡村。但另一方面,乡村的空心化、劳动力向城市和城镇转移、工匠的断层、农民工的迭代,却早已不可逆。在越来越完善的乡路体系支撑下,很多乡村的农耕已经向机械化迈进,与此同时,没有建筑师的建设从未在乡村停止过,很多传统建造所用的 “本土材料”逐渐的非本土化、人工技艺也被更为便利的机械施工所替代。如果这样的自发性成立,那么乡土建造则可以理解为是利用当地实施方便的、并且能够有效维护的技术,延续并改善生活、生产需求的建造,乡土与工业,似乎就具备了可讨论性。我们不禁要问:乡土建造、提升什么、保留什么?工业技艺究竟能为乡土建造带来了什么优势?ATA工作室试图通过近年来的一些具体实践项目来探寻一些端倪。
码头书屋
廊桥驿站
矿坑剧院配套服务设施
猿人洞游客服务点
任 军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天友(天津)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建筑师
《 零舍——近零能耗乡居改造技术集成》
包 钢
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营销总监
《新型光电建材,成就绿色建筑之美》
欧阳元文
上海通正铝合金结构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铝到铝结构建筑》
仵毓斐
拉法基豪瑞建材(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Ductal业务总监
《Ductal UHPC 在建筑中的应用》
郭成林
威卢克斯(中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中国建筑学会主动式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超大空间采用可控自然采光与混合通风策略对建筑舒适与节能的影响》
杨小荻
小库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OO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建筑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