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阅读】《建筑技艺》2020年1期——当代校园的反思与重构
受疫情影响,《建筑技艺》2020年1期延迟印刷。为了便于广大建筑师读者居家学习,我们决定将本期内容免费开放,与大家一起,共克时艰。下面是本期内容导读,请点击文末链接阅读查看杂志电子版。
AT 2020.01
织补·赋能·再生:当代校园的反思与重构
REFLEC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CONTEMPORARY CAMPUS
本期责任编辑:王文慧
近年来,我国在高校建设的热潮下,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同时校园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反思当代校园建设的各种局限与矛盾,学校建设重点也逐渐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以适应其更多需求。因此,本期专题聚焦国内外现有校园的更新改造,从校园织补、空间赋能、景观再生三方面探讨如何重构校园生活,甚至为其注入新的“灵魂”。
校园织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通过场地规划、建筑空间、功能策划和社区参与的叠合,将原有校园关系进行织补,创造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社区关系;南京林业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对校园场所的典型生态环境和空间结构进行了在地思考,并在功能和美学上对校园进行升级,延续了原有校园的记忆。把校园当作一个城市来设计,理解其语境并导入新的校园关系,从而获得更加多样化的空间样式和丰富的空间体验,是校园织补的根本所在。
空间赋能——无论是借助校园书店力量对郊区大学学生的“社交”生活进行再塑造的上海交通大学曦潮书店,还是引入自然元素成功将老校区黑暗封闭书库转变为藏书和阅读并重的景山学校书之庭院,抑或是在权属关系和使用功能相对复杂的建筑空间中依据需求实施渐进式改造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校园,只有关注空间的复合与活力,提高人与人交往的可能,才能从根本上为空间赋能。
景观再生——从还路于人的北大附中本校,到利用废弃停车场改造为非正式社交空间的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和楼下绿地不再消极的清华大学公寓楼,再到基于体验需求进行自主性公共空间营造的1971研学营地,可以看出,景观再生的重点是在封闭刻板的校园环境中加入更多人文和诗意元素,让校园景观能够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上述案例与做法表明,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民主、自由和开放,而那些过时的物理空间壁垒也终会被打破。作为建筑师,营造能够持续满足师生乃至周边社区需求的人性化校园场所,激发学生创造力,给他们带来全新的成长和感知环境,是对当代教育的一种补充与反思。
目录
校 园 织 补
作为校园空间交互网络中的“核”建筑,南京林业大学新图书馆以学生为中心,为师生提供了多 元的阅读体验,并在空间营造上鼓励交往活动的发生,启用后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成为该校园网红建筑。新馆从设计到竣工历时七年,投入使用已近两年,回顾设计起点——保留水杉林作为校园场所的典型生态,既使校园文脉得以传承,又形成独特的非典型校园核心建筑布局。如今这里不仅是南林大的新文化地标,更是南林师生共同拥有的信息公园、文化家园和精神乐园。
通过为宁波诺丁汉大学制定长达15年的校园战略规划,对校园的功能和观感进行了升级,不仅还原了学校最初总体规划的指导原则,更增强了大学中英结合的文化特色。第一阶段构建了统一的建筑饰面和家具设计方案,第二阶段研究了可以改变学生学习体验的关键干预措施,最终设计开发了国际创新创业孵化园和图书馆两个 21 世纪的新型学习空间,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
空 间 赋 能
随着城市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猛发展,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大批快速建设完成的大规模郊区大学。今天,这些大学从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到师生状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既有校园环境面临迫切改造需求。以上海交通大学曦潮书店的改造设计为例,阐述其空间内容策划过程与精准设计应对策略,对该校“社交”生活进行再塑造,以期营造出一个郊区大学里的人文社区场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校区是一座非典型的城市校园,由于其近年来发展迅速,而该地区用地紧张,校园空间扩建的可能性较小,故校园建筑空间重构、功能改造和品质提升等方面的需求逐年增加。基于上述背景,对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校区的四个建筑空间改造项目进行分析梳理,探讨在权属关系和使用功能相对复杂的建筑空间中依据需求渐进式地实施改造的可能方法。
无论在何种校园,师生大部分行为围绕着教学、科研、食宿、娱乐、体育几方面展开,这些功能往往被置入多栋建筑物内以便集中而高效地服务人群,使用者在这些建筑之间穿梭,形成了校园中的主要行为流线。但总有一些校园空间因长期远离或者偏离主流线,逐渐退缩为校园里的角落。如何激活这些消极的角落是老校区资源整合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如何在进行空间提升、功能配置时对此加以利用,我们以东南大学新老校区内两个角落的空间改造来探讨校园空间价值与人群交往之间的关系。
景 观 再 生
以中国科学院大学(UCAS)雁栖湖校区自 2013 年开始的总体景观设计为起点,详细介绍了设计团队如何综合既有场所特征、规划设计条件、校方期望等因素,制定出以景观改造设计原则、景观改造设计框架和景观改造设计导则为核心的校园总体景观设计导则,以及该导则是如何为后续的具体景观节点设计提供借鉴的,最后呈现了在总体景观设计导则指导下的雁栖湖 校区的景观建设成果。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以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非传统教育场所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对应的研学营地也有了极大的市场需求。结合日照1971研学营地改造项目,从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建筑艺术等方面,探讨了废旧校舍的改造和非传统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问题。
想了解本期更多精彩内容,
可点击下方链接,下载阅读免费电子版!
http://www.ytsjk.cn/Article/3/S-5097
购买纸质版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进入《建筑技艺》商店(1期印刷延误,稍后邮寄,可先订购)
/ 《建筑技艺》学堂 /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
光辉城市的VR软件云平台Mars,新增企业专属云,多人异地联机汇报功能,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 关于《建筑技艺》 /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
《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4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6,894675596@qq.com。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 迎 订 阅 《 建 筑 技 艺 》 杂 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76。
(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火车站建筑、机场建筑、超高层建筑、产业园”等,欢迎订阅)
长按识别下方小程序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事 /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
/ 关于《建筑技艺》 /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
《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4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6,894675596@qq.com。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 迎 订 阅 《 建 筑 技 艺 》 杂 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76。
(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火车站建筑、机场建筑、超高层建筑、产业园”等,欢迎订阅)
长按识别下方小程序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事 /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欢迎关注建筑幕墙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