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导读】景观的建筑——《建筑技艺》2022年7期

36万粉丝点击关注 AT建筑技艺
2024-09-07

   AT   2022 年 7 月刊   

景观的建筑


每一次现场品鉴,都是一次触碰建筑、感知空间之旅。每一座建筑,都是建筑师向外应对周遭环境、向内构建自身本体的过程。只有身体在场,我们才能真切地体会此地之景、此时之境。原定于初春的琴台美术馆品鉴终于在盛夏成行,从静寂的雪白山丘到跳脱于月湖荷塘的银色梯田,站在屋顶时的景观给人以无限想象,而建筑师意在营造的风景远不止于此。本期特以“景观的建筑”为主题,试图探寻琴台美术馆历时六年的设计历程及其背后的创作思考之辨,也以边园、台州当代美术馆、云阳滨江绿道游客服务中心印证这一主旨,建筑关注景观,也作为一种景观。在琴台美术馆中,我们看到“由内而外”“由外而内”这两条线贯穿交织,进而在内与外的不断反复中诸多操作自然呈现。掩映于山湖景色中,起伏的山形屋面缓缓匍匐,绿色向银白色过渡出既自然又非自然的景观;正交墙柱体系与屋顶井格梁结构相结合,自由曲线下的空间于展览来说独一无二;高大的展墙直接连接穹顶处,一道曲线天窗提示了外部屋顶的存在;集合了机电设备管线的清水混凝土墙体围合出展览空间,既流动又相对独立;偶然室外平台在山丘上的开口,或许是在拉近美术馆内部与外部、现实与超现实的距离,因为这个银色山丘被戏称为“隐形战机”……正是在这种内外的反复互动、平衡中,场地、形式、结构、材料、建造等形塑下的美术馆展览空间与自由曲面屋顶共同创造出独特的公共景观,是自然的,也是人工的;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是世俗的,也是艺术的;是巨形、地形,或许也是“标志性”的。待琴台美术馆第一场艺术展开幕,当人们走近一件件绘画或雕塑再回望这个空间时,会有一种沉浸感或者顿悟,那将是另一番更具生命力的景观。

——吴春花 《建筑技艺》执行主编


目 次

AT建筑

琴台美术馆

——外柔内刚

/ 柳亦春

美术馆建筑与公共景观的营造

/ 柳亦春 汪原

建筑作为抽象的自然

——品谈琴台美术馆


AT作品

边园设计琐记

/ 柳亦春

台州当代美术馆

——意外的公共性

/ 柳亦春

云阳滨江绿道游客服务中心

——作为诠释的设计

/ 陈屹峰 


设计研究

从具身性再思数字工匠

/ 周渐佳

机器人3D打印建筑的打印路径规划方法探索

/ 黄舒弈 张宇 徐卫国

机器人3D打印技术在公园建造中的应用

——深圳宝安3D打印公园打印建设介绍

/ 徐卫国 张宇 高远 孙晨炜

医院与城市共生

——都市型医院设计策略研究

/ 邢立华 聂书琪


图解技艺

“铅笔楼”的困惑与破局

——大高宽比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思维策略

/ 徐牧 张翼 李俊男 刘子洋


读书

犬吠工作室的共有性

——从城市观察到空间生产实践

/ 方泽儒 郭屹民




AT 建筑


项目推荐人:

李兴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建筑工作室主持人。

曾群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建筑师。


“ 建筑面对城市、自然的姿态既抽象、又具象;建筑形式与空间的自由既感性、又理性;数字技术的介入与建筑本体的表达既靠近、又疏离。以上所有都是技术被精确控制之后建筑师对建筑艺术性的凝练呈现——外部回应城市与自然的场所策略,内部回应空间与建造的本体策略,两者共存的状态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综合体。这一作品固然表达了建筑师的某种既有观念,但它的突破和挑战才是值得关注和期待的,这也正是我们推荐琴台美术馆的最重要理由。”


琴台美术馆——外柔内刚

柳亦春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通过对琴台美术馆设计过程的简要回顾,阐述其建筑内外形式的产生与场地、功能、结构和空间之间的关系。


美术馆建筑与公共景观的营造

柳亦春¹ 汪原²

1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2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美术馆作为重要的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其外部空间的景观性、公共性与内部空间的艺术活动相互补充,将为区域汇聚人气,创造空间场域,塑造文化形象。本次对谈围绕琴台美术馆以及柳亦春近年的公共建筑实践展开,在自然物与技术物、古典与现代、适应性与可供性之间,探讨美术馆建筑的多重可能性。具体对谈内容包括:•  “自然物”vs“技术物”•  人文与技术之间•  “轻”与“重”•  对自然与古典的理解•  适应性与可供性

•  从结构到机电

建筑作为抽象的自然——品谈琴台美术馆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琴台美术馆以大地景观的形式打造与城市、自然相融合的建筑。在起伏的屋面之下,是极具反差的正交墙柱体系,屋面之上是景观的呈现,屋面之下则是空间的感受。在理性与感性、数字与机械、平滑与守序、自然地形与人工地形、巨形与标志性的思辨之间,作为风景的建筑终与城市公共空间产生关联。具体研讨要点包括:

•  基于地景策略与结构策略的整体形式•  结构与建筑的共同创作•  理性与感性的相互映照•  从抽象形式到思辨空间•  巨形建筑、地形建筑与标志性建筑





AT 作品


边园设计琐记

柳亦春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在城市与建筑学历史的背景下,描述与理解对场地的踏勘与观察,重新探究基础设施与废墟及其城市公共性的意义,以此作为边园设计因由的简要记述。


台州当代美术馆——意外的公共性

柳亦春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通过对台州当代美术馆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效果及其空间氛围的反思与再认识,探究建筑的质量与空间的公共性等问题的本质。


云阳滨江绿道游客服务中心——作为诠释的设计

陈屹峰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云阳滨江绿道游客服务中心通过对市政基础设施、地景要素以及城市开放空间的整合设计,强化了场地秩序,营造了属于场地的公共性,并探索了风景的呈现与身体经验的关系。





设计研究


从具身性再思数字工匠

周渐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冶是建筑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随着数字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新的建造方式随之出现,人与建造工具、建造对象之间的关系也正在经历重新书写。一部分观点认为包括机械臂在内的建造手段成为身体的扩展重新回归建造传统中工匠的位置;也有观点认为经由数字媒介的感知是对身体的抽离。尝试从技术哲学的具身性概念出发,辨析上述观点中的含混性,重新看待数字建造中身体与技术的关系。


机器人3D打印建筑的打印路径规划方法探索

黄舒弈¹  张宇² 徐卫国¹ ² 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3D打印混凝土已然成为引领建筑行业走向智能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从打印路径规划的视角展示当下常用的3D混凝土打印方式,探索变曲面打印与间层打印两种用以实现复杂形态的新方法,并对机械臂打印路径规划在智能建造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机器人3D打印技术在公园建造中的应用

    ——深圳宝安3D打印公园打印建设介绍

徐卫国¹ ²  张宇² 高远³ 孙晨炜³  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3 无锡荷清数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智能建造逐渐成为数字时代城市建筑与环境建设的新途径,其中机器人打印建造技术是跨学科集成性智能建造产业技术,以深圳宝安3D打印公园项目的建设为例,提出城市公园打印建设的新模式并总结其优势。


医院与城市共生——都市型医院设计策略研究

邢立华  聂书琪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本原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院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通过梳理医院与城市之间公共性的演化简史,指出其公共性与疏离性的矛盾特征具有共存的客观性。在高密度城市人居环境下,提出都市型医院概念,将其与城市视作连续整体并深度交互。以深圳为城市切片,结合实践研究,通过“共享、渗透、网络、枢纽”的空间策略,建立具有复合交融空间特征的都市型医院公共系统。





图解技艺


“铅笔楼”的困惑与破局

    ——大高宽比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思维策略

徐牧¹ 张翼² 李俊男³ 刘子洋³ 

1 一木结构岩土工程技术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2 广州同尘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3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基于悬臂梁(柱)结构力学范畴的解答,给出建筑师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需关注的力学信息,明确主要决策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切入点,简述结构师视角的思维路径,探讨建筑师独立或协作破解大高宽比难题的若干可能。





读书


犬吠工作室的共有性

    ——从城市观察到空间生产实践

方泽儒  郭屹民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以犬吠工作室在《共有性:行为的生产》中所提的关键词“共有性”为核心,回顾其近二十年的理论与实践作品,发掘出犬吠在城市观察与建筑实践中显露和隐匿的两条线索:继承自考现学的城市观察方法以及来源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指导思想,对其创作中产生的行为学方法和共有性理念进行诠释。



本期责任编辑:付丽娜



点击上方↑杂志封面或文末阅读原文

购买本期杂志


-END-

36万粉丝点击关注↓

感谢看到最后,喜欢的话,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点赞、分享】您的支持对我们重要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精彩课程回放  /

_


_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T建筑技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