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建筑师的2022】GN栖城设计 管轶群:为良好生活和养老群体做设计
【AT导读】2022年已过,这一年建筑师们各自又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最骄傲/遗憾/期待的项目是什么?团队年度关键词有哪些?有什么想说的话?2023年又立了哪些新的Flag?一起来围观吧!
AT建筑师的2022
新发展集团康养小镇
》开放性
项目位于上海近郊,交通便捷且绿化丰富,受“城市蔓延(Urban sprawl)”的影响较小。但由于地块处于两个区的交界处,成为了城市配套设施的“真空带”。我们的想法是将城市配套设施与康养社区融合起来,创造一个周边居民与社区住户共享的“小镇中心”,让它成为“边缘地带的中心”。
这种以“开放”为导向的思路与传统的“城堡式”的中国养老社区非常不同,老人不仅能够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熟悉角落,也能够有机会遇到更多有趣的“陌生人”。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空间组织的方式,让这一切自然地发生。
▲总平面及小镇中心平面图 ©栖城设计
》村落化
▲村落模型研究 ©栖城设计
》连接性
为了让人们能产生舒适而多样的漫游感受,也为了解决功能独立带来的交通不便,我们采取了不同的空间联系方式:包括一条联系各个运动场所的运动环“Sport Loop”,连接各个文化兴趣空间的兴趣环“Hobby Loop”,以及在首层联系所有建筑单体的花园环“Garden Loop”。这些环的宽度从1.8m到5.4m不等,它们不仅仅是交通空间,更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和交流空间。
目前,越来越多的访客来到了“小镇中心”。看到他们出现在社区的角角落落,或驻足观望,或兴奋游走,我感觉这个项目开始有了生命,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空间创作”,而创作的主体已然变成了那些使用者们。
▲上海新发展集团康养小镇 ©栖城设计
▲关键词词频云图 ©AT建筑技艺
“康养”一词与“健康”和“养老”直接相关,但其涉及的对象不仅仅是老人,也包含了更广泛的人群。“健康”的内涵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与社会层面,它的最终指向或许是一种“良好的生活(Wellbeing)”。此外,与设计相关的内容也不仅仅是针对性的设计方法论的问题,也会触及“公平性(Equity)、包容性(Inclusion)”等更为广阔的话题。我们希望以老人为出发点去关注更为广泛的社会群体,回到以人为核心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不同的项目。
这些新的变化趋势也引发我们对工作方法的反思。需要设计团队在“同理心”的基础上具有用户导向的工作思路,理解不同使用者群体的需求及与之带来的冲突,具有更加紧密的多专业配合能力。其背后的核心是“一体化(Integrated)”,从专业间的“前后接力”走向“实时协同”。这一背景之下,我们的团队在过去的一年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并在实践中实现了广泛的磨合。
今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无论是康养还是办公领域,我们在专业领域的努力得到了多方面的认可,获得了2022年WAN Awards世界新闻奖全球最佳建筑事务所、2022年WAN Awards世界新闻奖Healthcare康养类别金奖等奖项。在Architizer A+ Awards公共建筑类最佳事务所(Best Public Projects Firm)全球范围评选TOP4中,栖城设计也是唯一一家上榜的中国事务所。
我明显地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和社会大众正在关注我们,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支持与鼓励我们在专业领域继续努力,给了我们信心和动力——用更多优质的实践去为社会创造出有意义的作品。我们也希望以此鼓励到更多年轻的从业者们,坚持做对社会有意义的设计,坚持为“良好生活”而设计。我认为,面对这个快速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我们努力做好每一件确定的事情变得更加重要。
▲泰康之家·沈园养老社区 ©栖城设计
NO.4
能否分享你的新年计划单?
2023年,我们公司将迎来它20岁的生日。对于一家设计公司来说,已经称不上年轻了。但我非常高兴地看到,我们依旧是一个“年轻感”满满的团队。我们一直保持着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们总是能够在工作的日常中发现有趣的线索,然后满怀热情地尝试着去实现它。当然,我们也有“成熟”的一面。我们坚持设计必须以人为核心,创造“阳光、自由”的场所;坚持在“产业办公”、“健康养老”两个领域的深耕,以及健康住区、城市更新、文旅和景观等方面的持续的复合性研发和实践。
作者简介
多次受邀在清华养老产业论坛、养老产业陆家嘴论坛等专业论坛作专题演讲,接受美通社(PR Newswire)、丹麦商业周刊(BORSEN)、南华早报等公众媒体的采访。担任中国工程标准化协会养老服务设施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及老年医学学会标准化委员会等专业协会的专家顾问,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及团体标准的编制及修订工作。
编辑/排版:葛楠
校核:刘璐
-END-
-END-
37万粉丝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