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导读】多义校园——《建筑技艺》2023年5期

37万粉丝点击关注 AT建筑技艺
2024-09-07

   AT   2023 年 5 月刊   

多义校园


当我们谈论学校建筑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承载教育的理想空间,身处其中的学生和老师,面向未来的教育,这些都是绕不开的话题。随着学校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密,从设计出发的校园如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这期“AT建筑”就以苏州山峰双语学校为例,来探讨学校建筑的多义性,即如何以不同建筑策略应对当下城市与教育的问题。


在将苏州山峰双语学校作为品鉴项目时,很多建筑师一度以为这是分属不同地块的两所学校,因为两大核心功能作为文体中心的山峰书院和教学楼完全迥异,由OPEN建筑事务所李虎、黄文菁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曾群建筑研究室分别设计。正是两个设计团队的不同语汇——白色混凝土包裹的雕塑式山峰书院聚落和框架式的巨构型教学楼,构建出建筑与教育上的多元“双语”。如果将整体校园比作一幅中国山水画,200m长的教学楼(及其后面的宿舍、食堂)如同远景,前景的山峰书院聚落则是那点睛之笔。面向南侧主干道,压低的入口凸显出上部能量立方、光影讲堂和大剧场的城市界面;进入校园,山峰书院四个不同的体量围绕光影讲堂以庭院拉开,随着视线、路径、风、光在春/夏/秋/冬园、游廊、白色混凝土墙内外穿越,好似开启一场游园之旅。这种苏州特有的园林性,也在分隔小、初、高中部教学楼超长空间的两座立体“假山”中被抽象呈现,一外一内,既开放也内向。站在山峰书院的二层平台,体育馆、图书馆与教学楼的水平匀质立面互相映衬,而当从连廊走进教学楼,转头看向光影讲堂倾斜的屋顶,又似一幅行游中的高密度城市图景徐徐展开。


回到教育本身,教学楼作为日常教学的发生场,以开敞的梁柱框架体系下的教室单元、屋顶构架、吊顶格构及立面横向遮阳构件、挑出的窗台板,充分回应了基础教学空间的高效性。同时,教学楼长卷焦点的立体“假山”、蜿蜒而上的楼梯、联系南北的平台连同山峰书院犹如白色山体环绕的游园体系和剧场、展览、体育馆、图书馆等各色功能空间,则释放出高效教学之外的自由性。什么才是好的教育空间,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让学生浸润于、感受于充满复杂建筑性的活力校园,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启蒙探索。



吴春花

《建筑技艺》执行主编





目  次

AT建筑

整体的多样性

——苏州山峰双语学校总体及教学楼设计

/ 曾群 李纯阳 文小琴

山峰书院

/ 李虎 黄文菁

扎根传统诗意精神,构建未来教育空间

——品谈苏州山峰双语学校

在地方与当代之间——苏州山峰双语学校

/ 莫万莉


AT 作品

聚落校园——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

/ 李虎 黄文菁

自然的变奏——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

/ 曾群 伍弦智 赖君恒


设计研究

结构形态与空间动态视觉力的互优营造

——以悬垂和反垂结构界面为例

/ 陈楠 戴航

回溯·思辨

——从“Parti”的意涵演变探析建筑的本体性内涵

/ 苏红


城事

风景中的得体设计

——普兰店古莲园荷苑民宿

/ 崔岩 赵云楚




AT 建筑


整体的多样性

——苏州山峰双语学校总体及教学楼设计

曾群 李纯阳 文小琴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苏州山峰双语学校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与OPEN建筑事务所合作完成,建筑师在未来教育建筑的发展方面探索了当代教育空间的可能性,分析了新校园建筑所创造的独特场所和体验、背后的设计建造逻辑以及将传统融入建筑空间意象的方法。


山峰书院

李虎 黄文菁

OPEN 建筑事务所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山峰书院是苏州山峰双语学校的核心建筑,作为一座多功能文体中心,它为周边的新城提供了亟需的文化设施。建筑师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山水画,尤其是在山水中交织叠加的、在留白里蕴含的无限时间与空间。项目从精神上致敬苏州园林,在唤起传统记忆的同时直面当代城市和教育的实际问题,在有限的场地内以丰富的空间高效地容纳了多样化活动,并将四季更迭、自然变化带入空间的日常中。


扎根传统诗意精神,构建未来教育空间

——品谈苏州山峰双语学校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苏州山峰双语学校作为OPEN建筑师事务所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作品,以开放、共享、交流为核心精神,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在功能上满足学校课程教学的需求,在空间上与文化、城市、自然达成既和谐又新颖的关系,尤如一幅中国传统绘画长卷,徐徐展开。建筑间独立且开放协作的形态赋予了孩子们求知、探索、创造的无限潜力。具体研讨要点包括:
  • 山峰书院:开放的园林

                    既是建筑,又是园林

                    结构就是外皮,外皮就是结构

                    可被阅读的校园空间

  • 教  学  楼:长卷与焦点

                    适地、适气、适造价

                    设计感与公共性

  • 中国当代校园设计的创新与反思


在地方与当代之间——苏州山峰双语学校

莫万莉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阐述苏州山峰双语学校的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两位建筑师面对项目的共同条件与单体的不同诉求之时,既围绕“苏州”形成了不同的空间阐释,又通过独石与框架的建筑策略,形成了一次介于地方和当代之间的互补对话。



AT 作品


聚落校园

——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

李虎 黄文菁

OPEN 建筑事务所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将通常意义上的校园建筑拆解开,使其成为13个单体的聚落——“教与学的村庄”。每一个小建筑被赋予独特属性,并且承载不同的校园功能及活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是对目前中国普遍存在的超大规模学校的直接回应。


自然的变奏

    ——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

曾群 伍弦智 赖君恒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设计引入音乐几何这一母题,通过比例与节奏的控制,打造了一组围绕音乐教学活动的建筑组团,尝试通过彰显建筑的独特性为师生提供有趣而舒适的体验,并以富有诗意的方式融入周边优美的环境。



设计研究


结构形态与空间动态视觉力的互优营造

    ——以悬垂和反垂结构界面为例

陈楠¹ 戴航² 

1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以基于重力规律生成的悬垂和反垂结构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发展脉络,结合案例分析设计方法和空间表现,展示思维创新和自然规律的结合能达成的结构效能和空间视感的表现。空间动态的视觉力不仅是结构形态的被动结果,更是触发更优结构和更美秩序的媒介,并与结构形态积极互动,从而优化最终的空间设计结果。


回溯·思辨

   ——从“Parti”的意涵演变探析建筑的本体性内涵

苏红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布扎体系作为建筑学教育的发端,构图中的智性逻辑与形制秩序深刻影响着建筑学的发展。以布扎理论术语“Parti”为研究线索,简要追溯其意涵演变,重新审视布扎构图的设计思维与表达手法。演变中,“Parti”的内涵不断拓扑且与类型学、立体主义、城市拼贴等学术思想息息相关,其内在的关联性更是揭示了建筑本体在空间、时间、形式等多维度的内涵与价值。



城事


古风景中得体的设计

——普兰店古莲园荷苑民宿

崔岩¹ 赵云楚² 

1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 中核华纬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普兰店古莲园荷苑民宿是在基于城市更新改造中为保护城郊湿地而收购的农民宅基地上,依据旧有面积指标新建的小品建筑,通过与生态自然相平衡的设计策略,满足景区功能需求且兼具公共开放空间属性,实现人物、景观、建筑的融合。



本期责任编辑:刘晓茜



点击上方↑杂志封面或文末阅读原文

购买本期杂志




公众号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发生权属不清导致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近期活动



| 全媒体展示平台

AT建筑+

幕墙云讲堂

项目征集

推荐阅读



| 更多信息

官方网址 | www.atd.com.cn

杂志订阅 | https://www.ytsjk.cn/store/s-2007

010-88375434(订阅)/57368807(物流)

商务合作 | 010-57368776/13716569903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T建筑技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