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导读】正交胶合木(CLT)作为一种新型工程木材,在北美和欧洲国家的研发和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但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那么,CLT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历程、政策制定、工程实践,以及CLT特性下的应用潜能,如何发展适合于我国的当代木结构建筑,针对这些问题,本期特约客座主编郭屹民和平辉老师邀请了来自设计事务所、高校、施工与生产企业的七位嘉宾,畅聊CLT及其结构的可能性,以期为双碳目标下的建设转型提供一种有益的参考。
对谈嘉宾
郭屹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结构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客座主编)平 辉,东京工业大学环境社会理工学院建筑学系助理教授(联合客座主编)周金将,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
王铭显,王铭显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焦志维,台湾森科总经理
张 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联合创始人、主持设计师
鲍鼎文,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长聘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客座教授
高小涵,东京工业大学环境社会理工学院建筑学系博士研究生
我和平辉老师作为本期专题“CLT结构”的联合客座主编,邀请本期各位作者及专家们来参与这个讨论。我们希望能从不同角度来看待CLT这种新材料的性能及其在设计上的应用,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现在当我们提到CLT时,一定是意识到这种材料能够在建筑或结构的设计层面上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我想无论是建筑师,还是结构工程师都会产生这种感觉,也都会感受到CLT在建筑形式上或结构设计上所具有的革新性吧!通过此次与多位日本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访谈,我感受颇深。日本有着非常久远的使用木结构的历史,但战后经历了关东大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出于防火和抗震的要求,木结构被禁止使用于高密度城市中的公共建筑。从1990年代之后,日本才重新提出要在公共建筑和大规模建筑中推广木结构的使用。对于日本建筑师来说,使用木结构或者新型木质材料是一种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所以他们都抱有比较积极的态度。说到CLT,它不同于常规的胶合木或天然木材的单方向受力,因其是正交叠合而具有双向性,而且这种结构形式不是像杆件一样的线材,能够作为面材承受两个方向的受力。这样就给建筑师提供了更多关于木结构的思考维度,不仅可以用杆件搭建构架,还可以用面材去搭建空间。在传统架构方式的基础上,建筑师开始有了新的尝试。比如东京大学的稻山正弘老师参与设计的SYNEGIC办公楼,就是以CLT面材去取代一些多方向杆件交接的节点,使结构节点的做法更加简单,也更加节省造价。通过可以双向受力的面材取代两个杆件,把看似复杂的结构用更简单的方式去搭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另外,日本建筑师经常提到因为CLT的双向胶合方式,其材料稳定性大大优于普通的胶合木和天然木材,不容易发生变形。从这个角度来说,CLT非常契合设计、制造、生产、建造的一体化方向,也是他们结合计算机技术积极探索的应用方向。▶▶ 郭屹民:
我相信大家其实都已经看到,或者意识到在设计层面上使用CLT材料的积极性。我想请教下鲍鼎文老师澳大利亚在CLT的发展与应用方面的现状,比如2017年建成的10层CLT商业大厦25KingStTower,当时是业主还是建筑师来决定采用CLT材料的?
▲25 King St Tower © www.skyscrapercenter.com▶▶ 鲍鼎文:
这个项目位于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是由我曾工作过的一家著名建筑师事务所BatesSmart设计完成的,我自己并没有实际参与到这个项目,这个项目也成为澳大利亚最高的纯木结构办公楼。据了解,在项目初期,业主Lendlease也曾和建筑师讨论过使用什么材料,如何实现将新材料从概念设计到最终的实施。Lendlease作为主要开发商,十分支持CLT的应用,也因为用了CLT的材料,这个项目的建筑隐藏碳含量相比传统混凝土项目减少了74%,能源消耗减少了46%,整体也减重了20%,也更方便运输和建造。项目建成后,还获得六星级的设计与建造绿色建筑奖以及六星级的能源评分、四星级的水资源收集与重复利用评分,也拿到了昆士兰州首个白金级WELL核心和外表皮认证。澳大利亚一直很注重环境保护和低碳理念,这个项目中CLT的采用对于业主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同样对于建筑师和制造商也是设计和建造上一个很大的突破,可以说是多方共同达成的结果。▶▶ 郭屹民:
可以这么说吧,因为整个项目在预算、施工、运输、环境效益方面CLT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可以为业主博得很高的社会声望,从而让他们下决心采用CLT的吧。对于建筑师来说,希望通过CLT材料来获得不同于传统混凝土结构的效果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这是在不违背造价的基础上,综合平衡环保以及社会声望等的结果。▶▶ 鲍鼎文:
确实,整个建筑内部为CLT结构,外部为玻璃幕墙,自外而内展示了CLT的使用,效果很好。如果采用混凝土和玻璃幕墙,可能达不到这样的效果。▲25 King St Tower 室内空间 © www.skyscrapercenter.com
▲25 King St Tower 底层空间 © www.skyscrapercenter.com
另外在澳大利亚,每个项目都需要获得规划部门的审批,因此建筑前期的概念非常重要,这个项目在低碳、环保、节能方面的特点很突出,从而在项目初期规划审核阶段也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青睐,更容易获得审批和支持。这里就会涉及到政策层面的因素,需要政府主导来要推动这个事情。CLT目前在国内还相对小众,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从业的设计师们还不了解CLT与一般胶合木结构的区别,另一方面在于政策层面上,我们需要有顶层的规划和考虑来推进这种新材料的市场化和规范化。我想请问张准老师,您在之前的项目中想用CLT而没有实现,但仍然希望有机会能够用CLT。那么在您参与的项目当中,是不是有适合用CLT材料,或者是期待它能够做出不一样的效果?▶▶ 张准:
那个项目大概是在六七年前,规模并不大,功能上类似小餐厅、咖啡厅,虽然完成了设计,但那时法规上对CLT没有比较明确的使用方法,业主也愿意以临时建筑来进行审批流程。当时遇到一个问题,这个材料需要进口,经济上可以支持,但需要等很长时间,所以最后没有实现,只好采用钢木混合结构,比较遗憾。▶▶ 郭屹民:
钢木混合结构和CLT结构的效果应该是完全不一样吧。▶▶ 张准:
是的,那个设计里CLT的木材原始纹理是能够直接暴露的,而且也符合折板结构板面内双向受力的要求,但后来的钢木组合结构中,CLT改用欧松板,结构主要是靠钢结构来受力,欧松板虽然也打算外露,但力学上就变得相对次要了。如果当时能用CLT直接实现,那建筑的理念、结构的力学概念和建筑内外部的最终呈现会结合得更紧密、更有趣。在大环境尚对CLT比较陌生的情况下,结构工程师大多更倾向于利用折中方案实现木板材的的双向受力需求,回避CLT。如果要用CLT做出不一样的效果,还是需要建筑师更有意识地使用CLT,同时结构上把它的受力特性展现出来,以这种有机结合来表现出建筑的独特效果。▶▶ 郭屹民:
刚才鲍老师和张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一是澳大利亚政府来主导推荐使用低碳材料(如CLT),二是由于目前国内建筑师或者政府部门不太了解CLT而举步维艰。接着我想请教焦总能否谈谈中国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的CLT应用情况。据我所知中国台湾那边CLT的应用也不多,新加坡可能会比较积极些,也请您分析这其中的原因?▶▶ 焦志维:
通过我们在新加坡三年多的实践,了解到新加坡政府不是为了用木结构而用木结构,最主要的原因是缩短工期和减少人力,因为他们的工人都来自外国,这是主要的切入点,而不是为了节能减碳,这一点和其他国家不一样。回到中国台湾地区,整体木业市场中CLT算小众,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技术和材料。不管是建筑师还是业主都还处于观望的态度,当然有建筑师愿意尝试使用CLT。目前,从CLT相关的设计到施工(包括主体构造或窗户、防水、外墙等),不同于传统的木结构,我们要调整其与本土材料或者原有系统的搭配,这些都还有很大距离。
▲台湾嘉义市立美术馆帷幕墙CLT工程 ©台湾森科
▲台湾嘉义市立美术馆帷幕墙内侧为CLT,外侧为玻璃实际上,我们在新加坡主要参与的学校校舍居多,虽然政府相关部门都会提前进行缜密的规划,但它们不是全部都按照正常模式来执行的,有一些项目也出现过一些错误,正是在这种经验积累中找到了方法。关于使用标准,新加坡主要参照欧盟、英国的标准。
▲新加坡依诺亚中学 ©台湾森科
▲新加坡管理大学 ©台湾森科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建学生宿舍工程 ©台湾森科
国内CLT的应用也不多,苏州昆仑绿建最近参与的一个CLT项目“长沙象山国际幼儿园”,也许可以算是国内首个公共建筑应用项目吧?我想请教下周总,采用CLT的建议是你们提出的,还是建筑师或者业主主动要求的?▶▶ 周金将:
我们在过往的项目里陆陆续续使用过CLT,包括在盐城的研发楼和无锡的办公楼。长沙象山国际幼儿园项目中,我们采用模块化的CLT飘窗,主要利用其集成保温隔热、采光通风、建筑立面和儿童休息功能的模块化特点。项目设计方是杨瑛创作中心,整个过程是在相互磨合中推进的,我们之所以建议采用CLT,主要是希望飘窗能够在工厂预制,同时还能满足装配率的要求。对于幼儿园来说,运用木结构比常规钢结构体验更加舒适。▲盐城研发楼 CLT 结构施工 ©昆仑绿建
▲无锡办公楼墙体完工 ©昆仑绿建
▲长沙象山国际幼儿园施工现场 ©昆仑绿建
▲长沙象山国际幼儿园模块化 CLT 飘窗 © 昆仑绿建
▶▶ 郭屹民:
那么国内项目中用CLT的话,我们主要依照什么标准呢?目前已经有一系列CLT相关的规范、标准、手册的出台,比如2017版《木结构设计标准》《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中规定了CLT的应用场景,层数从3层突破到5层。同时,相关CLT行业标准、设计手册也已出台。从规范、法规、政策层面,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全面性、连续性,给报规、报审、验收工作的闭环性带来一些不确定。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政策法规、工程实践、产业链完善螺旋上升。▶▶ 郭屹民:
对于CLT,不论是把它们作为结构构件还是围护构件,除了建筑规范之外,防火要求方面怎么来执行呢?▶▶ 周金将:
木材在燃烧过程中表面会形成炭化层,有效隔绝氧气和温度,降低内部燃烧速度。相比于梁柱三面或四面爆火需要折算成二维炭化速率,楼板在整个燃烧过程中只有一个面爆火,从这个层面来讲,CLT材料本身的耐火性能更好。各国对于炭化速率已有相关标准要求,一般来讲,胶合木1h考虑46mm炭化层厚度,CLT在炭化层计算上会更加复杂一些,具体计算可以参考《木结构设计手册》。▶▶ 郭屹民:
如果局部使用CLT来进行结构补强,其他部分用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对于这种混合结构,国内是否有相关的规定?▶▶ 周金将:
我认为木结构混合化是大势所趋,可以发挥不同材料的力学、美学、经济优势。目前混合结构的使用从规范角度来讲比较模糊,在审图阶段有时候会被要求专家评审,当然每个审图公司要求还不一样。同济大学2022年刚刚申请到混合木结构标准的编制,相信在标准出台后,会带来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郭屹民:
从实现建筑业双碳目标的更大视角来讲,CLT除了实现混合结构,还要降低成本。随着普及率提高,从相关材料、人工、维护、运输等全生命周期来看,总体成本肯定是降低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对于地球环境负荷而言,那将会是极大的提升。▶▶ 周金将:
我们根据大量案例做过成本测算,由于CLT可以完全裸露不需要装饰,从项目工程分类中主体结构和建筑装饰装修结合来算,成本是降低的。另外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由于CLT强重比高,在建造阶段可以减少一定的基础成本和运输成本,木材的热阻值低于钢材和混凝土,在使用寿命阶段还可以减少保温构造厚度和设备运营成本。庄老师也在工程实践方面经验丰富,也了解欧洲地区CLT方面的情况,您是否可以给我们介绍下欧洲以及英国在CLT应用方面的现状呢?▶▶ 庄晓峻:
最近,我与伦敦几家大型建筑事务所有一些项目概念设计上的合作。在概念设计阶段,欧美建筑师推崇使用CLT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绿色环保。纵观一个建筑的生命周期,建筑师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首先遵循的就是减碳和固碳的逻辑概念。最常用的逻辑是一幢全木结构房屋的固碳效果,相当于减少了几百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这在欧洲和北美的建筑行业是整体趋势。▲Soto Office Building ©StructureCraft
从我的设计和施工经历得出的一些经验来看。首先从建筑师的角度,具有社会责任感来倡导减碳绿色建筑。从最初的GLT到后续研发的高强度工程木产品PSL、LSL,一直到今天的CLT,是木结构材料不断在扩展建筑领域中应用的必经之路。从施工技术的发展来说,国外的施工希望通过CLT实现的目标和国内一样,目前国内劳动力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我赞同焦总的观点,我们肯定要逐渐向减少人工的装配式施工发展。从以上角度来看,未来CLT的普及在条件成熟的国家必然是一种趋势。▲北温哥华市政厅应用 LSL ©StructureCraft
CLT在欧美二十多年的发展,政府在其中的推动作用很重要。当然每个国家的建筑产业体系是不同的,但主要还是以政府、建筑师和材料生产商为主来推动,只不过推动的关注点有所不同。而日本有着相对独立、完整的木结构体系,独树一帜。当前我们国内碰到的问题,刚才大家都提到了,主要还是木结构产业比较薄弱。我国政府还是比较追求木结构的低碳绿色,2016年时任住建部陈政高部长提出推广装配式现代木结构,包括制定了我国自身的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从规范体系来说,目前的规范主要还是解决结构设计方面的问题。与欧美建筑师从概念设计就开始大量引入CLT有所不同,由于木结构项目比较少,国内的建筑师对CLT还不是很熟悉。虽然也有使用CLT技术的想法,但现实是每一个工程都是一次挑战,我们缺少类似混凝土和钢结构这样成熟的建筑构造做法和经验。▶▶ 郭屹民:
是不是国内目前还欠缺一些CLT最为基本的标准,比如是否有成熟的CLT连接件系统?▶▶ 庄晓峻:
我们还没有自成系列的连接件,由此也能看出整个木结构产业体系并不成熟。当案例少的时候就会碰到类似焦总说的问题,行业累积的经验比较少,每一个项目都需要专业人员详细设计。国内大多数设计院都缺乏木结构方向的技术人员,我们一直在和国内设计院共同研究特定项目的建筑构造节点,但的确要花很多时间。所以,如果有更多的示范项目能够得到业主和政府的认可,我想这也是一种突破方向。就如同加拿大政府整体推广的过程中一直都在投入资金支持这类示范性的工程。从设计、施工、材料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的整个行业,木结构产业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我们面临的挑战在于,要在既缺乏标准化也没有充分经验的情况下边实践边学习,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通过对欧洲和北美情况的初步了解可以看出,不论是政府层面的支持还是行业的整体推动都非常重要。正如庄总提到的,日本的木结构体系相对完整,那么CLT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着怎样的政策推动,请高小涵来给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高小涵:
对于CLT,日本一开始主要有两个关注点,一是如何建立一套法规和标准化的规范、材料规范(包括国产CLT材料规范),因为日本树种的不同和防火防灾持非常严谨的态度,所以他们专门设定了材料的标准,且非常严苛。
另一个关注点是让大家认识到CLT这种新材料,采取了一系列推广手段,法规是先行的。在2000—2010年,日本开始了解到CLT材料,并且去欧美进行过调研。到2013年底,日本发布了国产CLT材料的农林标准,它的设定比欧美严格很多,比如不认可不同厚度的板互相胶合,必须是同厚度的板。强度认定标准也非常保守,一般实验测定CLT材料强度是比较高的,但在规范层面只认可其强度值为某个出现的实验低值,以保证绝对的安全性。虽然法规规范的标准很严格,但政府一直大力推广,希望尽可能加快CLT成为主流材料的进程。推广手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组织一些学习或者研讨会,定期向业界(包括开发商、设计师)传播新材料的使用方式,充分共享信息。二是经济补助方面有不同的政策,对示范性项目的建成有一定奖励,对使用CLT的项目给予补助,比如项目地离工厂较远,可以支援一定材料运输费;还有比如一些公立中小学建筑等,会针对性地资助1/2或者1/3整体建设费用。三是生产体系方面,日本制定了严格的材料生产标准,现阶段成本高,缺乏竞争力,因此针对很多项目选择进口材的问题,设法加大国产材的产量。总体来说,日本在法规和推广政策这两方面并进,来推进CLT的应用和普及。
有了政策层面的支持,日本的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在CLT材料的应用过程中有着怎样的态度,平辉老师从访谈中有哪些体会?可以说,日本对CLT在建筑中的应用主要有中小规模建筑和高层大规模建筑这两个方向。我所采访的这些建筑师和结构师主要都是来自独立事务所,他们的CLT实践项目主要是实验性住宅、中等规模的办公楼或展厅等。这些独立事务所更强调发现空间和结构的新的可能性,使用方式更大胆和自由。而日本政府对CLT及国产材的利用推广,不仅在小住宅上,也鼓励在中大规模的建筑中运用,从而扩大木材在建筑市场中的使用比例。
▲铭建工业休憩所 © Suehiro Photo Studio · 野上仙一郎
为了更立体地呈现日本CLT研究动向,这次特集中我们也向东京工业大学的坂田弘安老师和竹中工务店的花井厚周先生发出了邀稿,他们分别对CLT结构研究体系,以及大型建设公司在推进木结构使用中CLT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介绍。例如,竹中工务店的项目多是规模更大的中高层建筑,对防火、抗震的技术研发更加成熟。
▲竹中工务店设计的HULIC & New GINZA 8
© 株式会社竹中工务店
就像刚刚高小涵说的,日本的政策和规范非常严格,这些不同方向的探索是在与政策斗争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实践成果的验证逐步反馈到规范调整,从而获得一步步小的突破,这都需要一个过程。从采访的这些实践作品中,从设计角度来说CLT带给建筑、结构、空间上最大的特点,你觉得是什么?在木结构方面,我觉得刚刚提到的线材和面材的结合是非常具有特点的例子。因为大部分传统木结构都是梁柱或框架体系,即由杆件搭接架构,通过CLT面材取代部分杆件,进化成更具建造合理性的架构,同时构成了线面材料共存的空间。还有一个例子,是在多层建筑中使用层高尺度的CLT大板把梁和柱子结合成一个构件,这样的结构体系不必像普通木结构建筑那样必须上下层柱网对位,空间的布局会更加自由,垂直方向的空间组合方式也更加多样化,这是CLT才能够实现的。在木结构与其他材料复合应用方面,其中一个例子是利用CLT不变形的特征,加工成更加复杂的曲面或者作为混凝土壳体结构的模板,利用CLT的结构刚度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同时兼作饰面材料。另外,还有关于如何弥补CLT自重大的缺陷,进一步发挥CLT材料的高强度特性,提出CLT与其他材料的混合结构的思路。也就是说,材料要用在适当的地方,而不是说为了低碳而全都使用木材,充分发挥材料应有的特性和实现最大的效率。这些实践作品中体现的新特点,很多都得益于CLT的材料稳定性,使它可以作为工程材料被研究。由于木材的生物属性,材料性能的不稳定性使传统的天然木材结构体系难以标准化,所以长期以来日本对木结构的学科研究是作为农学体系的一部分进行的。包括CLT在内的各种新型木质材料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使木结构的研究扩大到工学领域,相信从工学角度的研究成果会进一步推动今后木结构的发展。
▲SYNEGIC Office 内观照片 © Hiroyuki Hirai
▲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孵化设施 CLT 模板搭建实验
© Hayato Kurobe
两个月前我参加了一个木结构的峰会,其中有一位加拿大结构工程师介绍了一个公共建筑案例。由于场地特别狭小,卡车、吊车开不进去,施工场地非常紧张,就用建筑中的CLT构件当做结构临时支撑,在很短的时间以很少的人工搭建起房子。标准化施工的效率极高,一周时间就能够完成两层楼的建设任务。所以,CLT不仅仅在空间上,在施工、运输等方面都非常有优势,我们要从建筑、施工到使用的全过程来看待CLT。是的,日本建筑师也非常强调这一特点,在一些施工难度比较大或者缺少劳动力的地方施工时,CLT非常有优势。比如在日本的离岛建造一个酒店,当地没有大型建设公司,现场施工搭脚手架、钢筋混凝土模板、材料运输都会非常麻烦,如果使用CLT,做好基础之后上面的搭建就非常方便,而且不会产生多余的建筑垃圾,这是非常经济环保的。另外,同样是预制装配式的逻辑,不同于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后续建筑的维护需要专业人员,当地工匠很难着手去做;如果是CLT就不同了,当地木匠也可以参与到这种木结构预制生产体系中来。CLT有如此多的优势,如果未来在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日本、中国等各地广泛应用,建筑会不会可能趋于同质化,是否会抹杀掉原先建筑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呢?对于这件事我比较乐观,我反而觉得钢筋混凝土是对建筑文化最大的抹杀。CLT则不同,如果有效地运用它,可以创造很多的可能性。而且,通常在CLT结构外部,我们也会设计不同的表皮处理,我想应该会有各种多样性。最近我的学生也在研究CLT建筑中的建构问题,那么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如何看待CLT结构,有没有什么担忧?我倒不觉得,CLT本身作为木材的一种分支,更多是自身特性带来的优势或者说某种潜力。在一个建筑中不同材料发挥自身的优势,会让材料的价值最大化。基于这样的考虑,至少在结构设计层面主要是从不同材料的搭配入手考虑CLT的使用。如果从材料选择方面就已经很多样了,最后呈现出来的建筑也会带来相应的多样化。▶▶ 郭屹民:
我想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混合性吧。合理运用而不是用它来取代其他材料,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优势。另外,CLT的加工精度极高而不易变形,也非常适合作为智能建造的材料吧?这个我还没有试验过,关于木材的智能建造方面通常是采用机械臂对木材的切割和铣削等加工工艺。刚刚大家说到的CLT与其他材料/结构的混合运用,我在本期文章里也提到这一点,比如CLT用于建筑主结构、室内装饰、外表皮等等,体现了这种材料不同的适用性,而不是全部都用CLT。这也是实践中设计师的主要探索方向,将自身的设计与新技术、新材料更好地结合。在澳大利亚,建筑事务所需要完成所有施工图,配合工程师绘制每个节点,建筑师对细节的掌控很高。所以一个项目从概念到落地,建筑事务所都需要全程深度参与,这样整个工期也会长。相比之下,通常不会出现像国内建筑事务所与当地设计院配合的情况,也不会出现由于CLT标准体系不够完善而造成的落地性差的问题。关于CLT的智能化、精细化加工,周总应该有一定实操经验,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在过去七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成立了机器人研发团队,致力于木结构智能化的加工,到目前为止已经研发出第三代产品,涵盖直线型构件、曲线型构件、大面幅CLT构件加工。从某种程度来讲,机器人加工大大释放了设计和几何的自由度,而且CLT恰恰也是非常适合于工业化加工的材料。伴随城市建设进入存量时代,针对一些见缝插针式的更新改造,CLT结构的预制化、轻量化可以实现更友好化的介入,这些都离不开整个工业化体系的赋能和支持。当然,最后还是要回到经济这条线,对于厂家、甲方来说它是否足够有性价比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说,我们一边研发设备和软件,一边在工程中实践探索,完成了各种突破,形成一种螺旋式的成长。现在回过头看这七年来的实践,我们现有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填补了国内设备上的空白和CLT构件加工上的空缺。
▲CLT 机械臂加工 © 昆仑绿建
从CLT的材料特性到机械臂精确加工,这种推广是否和我们今天的设计手段或工具有关联,也就是说它不是凭空出现的,是随着社会、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这是不是推动了我们用盒子、体块的方式来推演设计。反过来说,材料和设计本身之间会有一种相互推动的过程。我相信,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会推动设计手法、设计过程的改变,可能对最终的呈现也会产生影响。我发现,今天的建筑设计教学已经同我的学生时代完全不同,学生们不再从平面开始,而是从盒子、体块推敲开始再逐渐深入,不知道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建筑院校是否也有同样的现象?类似,台湾的学生使用Rhino比较多,直接用体块来做设计。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学生们一开始就用体块模型找大致的体量,再完善平面,然后返回去再调整,尤其在曲面设计比较多的情况下。相比,东京工业大学的教学理念更加强调从基础原理出发,目前二年级的课程是禁止用计算机制图的,学生主要使用二维图纸来做设计,在过程中做一些体量模型,比较强调动手体验的学习过程。当今的时代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相信CLT材料的出现有其必然性的一面。它不仅在我们的思维层面,也将在现实技术层面和环保层面,起到改变整个环境与实践的重要催化作用。非常感谢大家的畅所欲言,不同的观点让我们从不同国家、各个层面对CLT材料有了更宏观、更立体的认识,也让我们能够看到CLT所具有的更多可能。相信今天的讨论会让本期CLT专题更加丰满,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的参与。
本文刊登于《建筑技艺》杂志2022年12月刊
(点击杂志封面了解本期详情)
| 全媒体展示平台
官方网址 | www.atd.com.cn
杂志订阅 | https://www.ytsjk.cn/store/s-2007
010-88375434(订阅)/57368807(物流)
商务合作 | 010-57368776/1371656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