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T作品】绿水青山间的人文胜景——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项目

38万粉丝点击关注 AT建筑技艺
2024-09-08


【AT导读】在前次的分享中,王建国院士团队设计的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综合馆暨自然馆基于地形建构的策略传递文化意义。本期“AT作品”继续聚焦于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项目,从轻质建构、立体园林、汉风意象、绿色美学的角度,展现儿童友好中心(崔愷院士团队作品)、宕口酒店(程泰宁院士团队作品)、游客服务中心及1号门和“一云落雨”国际馆(韩冬青大师团队作品)的设计建造过程。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以下简称“园博会”)博览园选址于徐州东南郊的吕梁片区,这一园林花卉行业的盛会为城市建设注入新活力。园区内汇集多位院士、大师的建筑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回应场地与自然,进行结构与技艺的创新,将原本破碎的山体、萧瑟的大地转变为山清水秀、游客如织的人文胜景。




董元铮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一室主任建筑师。

娄霓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全景鸟瞰 ©吴清山


儿童友好中心与园博会


儿童友好中心是园博会儿童友好片区的配套文化设施。建筑规模小巧,处于悬水湖北岸一个相对宽阔的独立基地中,毗邻园区5号门,功能包括儿童活动室、亲子餐厅、书吧等,是为小朋友们安全、快乐地接近自然、探索自然而建设的儿童活动营地,园博会结束后仍将持续运营。


▲俯视 ©吴清山


儿童与自然


儿童与自然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然是儿童成长的土壤,是儿童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儿童体验世界的重要场所。孩子们喜欢在田野中、草地上、阳光下奔跑嬉戏,这样的画面充分展现了儿童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结。我们希望儿童友好中心是一座轻轻降落在田野中的小屋,开放友好、轻松有趣,随时随地与大自然保持着沟通和能量的交换,是儿童在自然中的庇护所。

 

现场踏勘与“轻”的提出


踏勘现场时正值初秋,基地是一片平坦、萧瑟的原野。流经用地西界的泄洪渠,自北向南形成一段富有野趣的石岸溪流,丰水季节通过两级橡胶坝积蓄,最后汇入南侧的悬水湖。

 

现场显得贫瘠,整个基地被较浅的大片坚硬岩石层覆盖。正是这些地表岩石使西侧的泄洪渠溪岸天然获得了叠石造景的园林情趣。

 

▲滨水视角透视 ©吴清山


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处理结构基础难度大、代价大。天然地质条件的限制与崔愷院士提出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不考虑重型结构和深基础,不考虑对基地进行大范围开挖爆破,希望求诸于轻质建构的体系,以浅基础、轻结构、装配式建造,使建筑在原野溪流上“盈盈而立”。


▲西区临水面外景 ©吴清山

 

对西侧溪流稍做改道和截流后,将建筑偏置于基地西北,临溪而建。基地中心空出一大片集中、向阳的草地,为建筑面南一字排开的活动室扩充室外游戏场地。基地东部、东南部与周边既有仿古建筑群之间用密林隔开,林中探险的户外营地和观鸟塔掩映林中。建筑布局与景观的开合关系由此确定:一组白色的童话小屋,西临溪流潺潺,南临绿草茵茵,东临密林葱茏,为自然环绕,而少干涉自然,似乎可以随时飞走而不落痕迹。


▲全景鸟瞰 ©吴清山

▲总平面图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单元式的设计策略


单元式的设计策略则是装配式建筑的灵魂,它决定了建筑空间和建构的基本尺度,决定了空间延展和变化的方法和可能性,决定了建筑构件的拆解、组成、装配方式,决定了工业化预制生产与现场施工的效率、安全与经济性。

 

设计的起点是希望寻找一种几何单元,既能提供标准化、高效的空间组织,也能提供几何特性上的趣味。我们决定采用由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五边形,它在平面上拥有等长的五条边,具有密拼性和生长性,同时提供了90°和60°两种拼接和转向的机会,使组合拥有更多变化。90°内转角能够提供稳定的空间,60°内转角则能解决多向的通行。这个基本单元更大的优点是在二维和三维上可以同时应用。

▲空间网架分析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结构体系分析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北立面的律动 ©吴清山


于是房子就像在花园中搭积木一样,自然而然地生成了。功能既包括标准的活动室,也包括丰富多样的亲子活动空间。在二维平面内,建筑以致密排列的标准活动室为核心,向东、西两个方向生长裂变:向西沿着溪流旋转、扩散,向东则分裂为营地、观鸟塔等独立的小单体,使完整的建筑体量完全溶解在树林中。


▲一层平面图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二层平面图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营地 ©吴清山

▲观鸟塔 ©吴清山


在三维剖面上,建筑群的地坪根据周边地形和景观的需要而起伏,五边形空间单元的几何特性提供了完美、标准的标高衔接方式,生成了近水戏水空间、远眺观景空间、书吧的阅读台地、屋顶小剧场、户外营地等不同类型的空间体验。所有的立体单元都通过短柱架空在混凝土浅基础上,漂浮在草地上方。

 

▲剖透视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几何系统给空间带来的丰富性 ©吴清山

▲西区建筑 ©吴清山


轻质结构与装配式建造


在确定了五边形单元之后,如何将抽象的几何原型转化为实际建构的逻辑?我们选择将单元体边长物质化为钢结构自身——抽象单元体的等边,成为等长的结构杆件,抽象的三维组合关系则化为钢空间网架,其结构高度容纳了建筑空间。


▲整体轴测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设计中除了承担楼板竖向荷载的水平梁为受弯构件,其余竖向与斜向构件均为轴向拉压作用的圆钢管构件,通过螺栓球与楼板连接。相比于一般的竖向压弯构件,轴心受力构件截面更小,结构可以更加轻巧,也更容易实现构件尺寸标准化,便于加工生产。而网架空间整体受力的特点,又为建筑空间的灵活多变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构造体系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东区立面局部 ©吴清山

▲营地灰空间 ©吴清山


考虑到儿童活动的空间需求和行为尺度,将单元体的边长设定为3.6m。相对小巧的单元跨度使圆钢管(空间网架的竖向与斜向杆件)直径仅为150mm(越小越接近于抽象线条)。均一的几何尺寸带来基本均一的截面和有限的连接节点。


▲剖透视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东区室内空间 ©吴清山

▲活动大厅室内空间 ©吴清山


由于作为空间结构的网架不能由下弦杆单独承受楼面荷载,我们将上下弦杆替换为H形钢梁,在分层处设计特殊的叠加节点,使上下层的结构单元体分别独立,上层楼面荷载由H形钢梁承担,并通过螺栓球与隔板贯通,再由钢梁组合节点将荷载传递给圆钢管构件。网架的层叠关系在立面上呈现为层间联结的特殊节点形式,使结构逻辑可读。结构构件暴露在围护结构外,进一步提高了钢结构的防火安全性。像儿童简笔画一样,一笔一划地搭起了结构框架,围护界面嵌在里面,建筑的外观显得灵巧、稚拙。


▲构造节点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西区二层灰空间 ©吴清山


围护界面也采用轻质材料,包括镂空不锈钢板幕墙、阳光板幕墙、金属网幕墙以及装配式垂直绿化外墙。在立面上通过像七巧板一样的组合,分别解决建筑的保温、采光、通风、安全防护的需要,进一步增强了建筑围护构件的单元化特征。单元构件的工厂化预制和现场装配作业使建筑整体更精致。半透明材料的应用,使建筑获得轻盈、朦胧的外观。

 

▲结构可视的立面局部 ©吴清山

▲西区建筑 ©吴清山

▲营地 ©吴清山


轻松的体验与并不轻松的建造


轻松的建造,在实践中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建筑工艺水平从现场向工业化转移,存在很多难题。一方面,这对建筑设计的流程提出了优化的挑战。另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对建筑师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提出了更多要求。

 

装配式带来的高精度也是把双刃剑,使建筑对设计和施工错误的容忍度降低。当一个严密的几何系统控制了一座建筑的平面、立面、结构体系,直至装饰和细部,也就意味着错误可能会更刺眼,也更难以弥补。

 

我们不禁自问,这种“不轻松”,会随着建筑师知识结构的进阶和建筑工业化程度的进步而改善吗?还是无论采用何种策略和生产方式,建筑之路从根本上就不可能是轻松的?我们持续在思考,在实践。




蓝楚雄

筑境设计杭州建筑院建筑三所所长。


▲东北向鸟瞰 ©文沛


徐州园博园四周山岭环抱,山水相映,景色宜人。宕口酒店作为此次园博会的重要配套工程之一,居于园区西南角的半山腰处,北侧为园博园主景区和悬水湖,视野开阔。

 

▲俯视航拍 ©文沛


项目定位


考虑到酒店的度假性质和园博会的规划理念,宕口酒店在设计时遵循了“绿色、创新”的原则,强调建筑与宕口之间的联系,在最大程度利用基地周边景观资源的同时,力求建筑对山体进行修复,并为游客提供独特的入住体验。


▲酒店依附山体远眺园博园 ©文沛

▲错落有致的建筑形体 ©文沛

 

设计理念

 

“虚处藏实,实处含空。旁逸斜出,得其园中。移步换景,时时见峰。宕口织补,巧夺天工。” 一首律诗充分表达了设计师在创作宕口酒店时的愿景和精髓。


▲依山观湖、织补宕口 ©文沛

▲悬空建筑、立体园林 ©文沛


为了使酒店自然地融入山水环境,织补破碎的山体,并获得更为高远的观景视野,建筑设计采用了化整为零的手法,将建筑分解成若干个较小尺度的体量,错落有致地布置于不同的标高之上,悬空体量之间的留白形成了多层次的立体园林空间,辅以栈道相连,形成一条由酒店通往山顶的环形路径,为游客提供攀山、渡桥、望湖、归园等丰富的空间体验。


▲横向展开的形体使客房获得开阔视野 ©文沛

▲室外平台及通往山体的栈道 ©文沛


设计策略


酒店基地位于山体北侧的半腰处,由两个高差约8m的台地组成,基地为采石遗留的宕口,地质坚硬,不易开挖。设计因此将地下车库和后勤设备区布置在低标高的台地上,于高标高的台地布置首层大堂和餐饮区,客房则顺应山势灵活布置,宛如嵌入山体,实则与山体保持适当的距离,既满足消防环路的设置要求,又留出空间布置栈道、平台等活动空间,为旅客提供了与崖壁亲密接触的特殊体验。


▲部分建筑体量搭接于山体之上 ©文沛

▲横竖穿插的建筑形体 ©文沛

 

为了遮蔽40m高的裸露崖壁,也为了使更多的客房获得开阔的视野,建筑大量采用架空的处理手法,拔高建筑高度,酒店旅客既可以透过架空空间远眺北侧的湖光山色,园区游客也可透过架空空间隐约看到酒店背后的崖壁。


▲三层屋顶平台及空中连桥 ©文沛

▲从三层屋顶平台看南侧崖壁 ©文沛

 

建筑五层架空平台处,朝向崖壁设置有一间空中咖啡吧,高挑的灰空间为咖啡吧提供了舒适的外摆空间,是旅客休憩交流的好去处。咖啡吧顶部开有天窗,旅客即使在室内也能仰望星空。


▲从三层屋顶平台看酒店主体 ©文沛

▲从空中连桥通往五层咖啡吧 ©文沛

 

宕口酒店的南侧,还有一座主题酒店与之隔山相望,仅有一道薄薄的山梁相隔。设计大胆地提出将两个酒店合二为一,空间共享,一并运营。于是将两个酒店之间阻隔的山梁进行爆破,设计了一个覆土空间联系两侧,使得两个酒店的首层公区、地下后勤区和设备区均能互联,实现了两个酒店的设备整合和功能共享,大大降低了酒店的运营成本。连接体的顶层,为一个挑高10米的多功能厅,联系宕口酒店的屋顶花园和主题酒店的屋顶天池,既可作为婚庆礼堂,也可作为特色书吧或者健身房使用。


▲大堂吧 ©文沛

▲全日制自助餐厅 ©文沛


技术措施

 

大跨度、大悬挑、不规则平面、复杂连接,宕口酒店飘逸的建筑造型给结构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使建筑完美落地,结构经过严密的超限论证,高层部分最终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筒体+方钢管(型钢)混凝土柱+钢梁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尽量缩小柱子的截面尺寸,并减少斜撑的数量,避免对客房布置的影响。

 

▲富有张力的悬挑结构 ©文沛

端部悬挑平台 ©文沛


除此之外,本着“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建筑还采用了BIM技术、装配式设计、雨水回用、光导照明、智慧运行等多项先进技术,使建筑达到绿建二星标准

 

徐州园博园宕口酒店因地制宜的设计使得建筑充分呼应和融入地形之势,并且建立起建筑与环境、人与山水新的关系,在为人们带来独特感受体验的同时,能够唤起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是 “天人合一”之思想的当代诠释。


从主园区远眺酒店 ©文沛




赵卓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创作中心(三)主任。

杨波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院总工程师。

俞海洋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建筑工作室建筑师。

刘佩鑫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创作中心(三)建筑师。

韩冬青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整体鸟瞰 ©时差影像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游客服务中心及1号门项目位于徐州园博园西部,是徐州园博园的第一门户,并承担整个园区游客服务中心的功能。项目由居中的主入口大门、分居两侧的游客服务中心以及主轴线两翼的“对亭”组成建筑群。

 

理念与策略


作为园博园最主要的迎宾门户,项目首先要面对的命题是如何恰当地体现承办地徐州的地方文化特征。我们试图从两个相互关联的视角寻觅并再现汉代建筑的文化意象:一是质朴率真、雄浑硬朗的美学风格;二是宏大的建筑尺度和高台模式所形成的形态特征。


▲方案草图 ©韩冬青


设计顺应地势地脉,结合场地东西向高差以及园区内外的人流、车流换乘组织,形成了2m余高的建筑台地,自然拱立了汉代高台建筑的竖向特征,也利于整体土方平衡。以主入口轴线驾驭连续的屋面组合,形成以雄浑的“长建筑”为核心的群体组织。背靠连绵起伏的山峦,轴线两翼设置一对敞亭,加强了门户空间的进深和层次感,以形成迎候的姿态。


▲西侧鸟瞰 ©时差影像

▲总平面图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绿色低碳是本项目设计的另一初衷。通过气候适应性设计,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压缩用能空间和用能时间,实现直接节能与降碳;结合项目的文化属性,充分利用木材这一有效的固碳材料和可再生资源,主体结构采用强度等级为TCT32的加拿大进口花旗松胶合木,层板标准宽度分为184mm和235mm两种;装配式设计与建造体系的运用,提供了通过标准单元实现建筑多种功能空间及重复利用的可能性,使形体空间单元及构件能够适应未来的场景变化,延长建筑的生命周期。


▲游客服务中心近景人视 ©时差影像


项目采用钢木组合结构体系,以直白的结构、材料及构造的层级逻辑,再现了汉代建筑质朴率真的秉性。入口大门采用8.1m×8.1m的平面模数,以低平的坡檐(高5.5m)进一步比衬出汉式“长建筑”的宏大尺度,同时避免了对自然山水景观及园区中小尺度人工景观的干扰。两侧游客服务中心采用7.8m平面格网模数,檐高5.5m,屋面高4.85m,通过单元组合,有效减弱大面积屋面的压迫感。



▲钢木结构体系区分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入口檐下空间 ©时差影像


屋面瓦的尺寸及做法充分传承汉瓦尺度特点,采用筒瓦(260mm×450mm)及板瓦(520mm×450mm)的基本单元,并设置转角瓦及檐口瓦当,使屋面与钢木组合构架彼此协配、相得益彰。


▲屋面瓦尺寸对比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结构与立面模数对应 ©时差影像


上述策略为实现文化传承、服务便捷和绿色低碳的多重目标奠定了基础。

 

模块化单元与组合


园博会作为一种非重复性的地方节事,在完成开园展期后,后续的可持续运营是此类工程项目中的典型议题。本项目在满足展期相关服务功能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求空间相对灵活,另一方面应考虑局部建造的可逆性,以满足展后使用功能的适应性变化。


▲一层平面图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采用模块化设计与装配式建造体系。主体框架结构单元尺寸为15.6m×15.6m,单元之间可进行拼接,解决主要大空间结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四种辅助结构,实现结构体系的生长与建筑空间的拓展。


▲结构单元与组合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形体转折位置连接节点 ©时差影像


辅助子结构A为斗形屋面的树状结构,最大限度减少竖向构件,有利于拓展室内空间,并用于容纳主要公共空间的相关功能。其钢结构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胶合木梁截面尺寸为350mm×500mm,能够实现结构构件的标准化定制。


▲斗形屋面空间单元 ©时差影像


辅助子结构B是基于框架结构单元的外向生长部分,通过胶合木梁形成外倾角度较大的屋面,利用三角形几何特性构造出稳定的承载能力。


▲室外转角檐下空间 ©时差影像

 

在主结构的外侧,钢结构向下生长形成辅助子结构C,以作为形体的拓扑和调节。斜屋面插入地面景观的碎石槽,内部布置管理及设备空间等,使建筑形体空间与功能更趋完善。同时,建筑外侧的辅助子结构B形成的三角形空间被用作夹层设备用房与外机平台,满足隐藏设备的需求。

 

位于轴线上的主入口大门与两侧的游客服务中心采用了相同的结构选型。为强调主入口的整体尺度感,设计巧妙利用辅助子结构A的形式并进行变形,形成辅助子结构D,通过树状分叉结构实现了3倍网格的跨度,确保中心入口的主体地位,为设置入口闸机和组织入园人流提供更大的余地。

▲游客服务中心夜景 ©时差影像

▲主入口檐下空间 ©时差影像


在如此建构逻辑的驾驭下,结构单元与功能空间单元相互匹配,建筑形体可以基于模块体系自由适变和拓展。同时,模数体系也沿用至建筑外立面与幕墙、室内墙面以及斗形屋面吊顶、景观及铺地等设计要素中。单元模块的组合策略及其清晰的建构特征,与建筑的汉风意象相吻合,实现了结构理性与建筑形式的内在统一。


▲结构与空间单元的匹配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气候适应性设计


徐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基于空间单元及其组织关系的建立,设计优先采用被动式技术策略,依靠空间及其界面的形态设计加强自然采光与通风,并以主动式技术策略为补充,保障室内舒适性能,有效实现低碳、节能、健康的综合目标。

 

利用树形结构单元的特点,整合顶部自然通风、采光和雨水收集措施。依托模块单元,发挥屋面外遮阳和结构单元开启扇的调节作用,节省建筑的运行能耗。夏季屋面开启扇打开,高耸空间形成烟囱效应,利用热压带动室内通风;冬季开启扇关闭,减少室内热量损失。通过局部天窗结合金属屋面的做法,减少了室内冷负荷,从形体设计节约能耗。


▲气候适应性单元设计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游客服务中心室内场景 ©时差影像


中心钢结构柱兼具排水功能,雨水顺内侧屋面汇流,在斗形屋面底部设置倒锥形排水口。雨水通过钢结构柱流至地面层以下的排水沟,并在设备管道层联通,再汇流至园区内部管网,经过滤净化供水景及灌溉使用,溢流部分雨水则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气候适应性单元设计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剖面形态与设备布置的集成整合,保证了公共大厅的开敞性和舒适性,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将上部屋面的三角形空间作为夹层设备用房与外机平台等,最大化利用夹层空间。贴邻地面的三角区域在围护界面的外侧铺设铝镁锰开缝金属瓦,延续瓦屋面设计逻辑的同时,在辅助用房外侧形成半开敞的室外空间。室内空间设备管线、灯光与风口高度整合,考虑到室内空间较高,采取侧送风与地送风相结合的形式,并将送风井、回风井分别与室内界面整合设置,满足大空间下的室内风环境与舒适性需求。


▲剖轴测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回应地域、可持续和低碳运营的设计


园博会游客服务中心及1号门的创作设计,通过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地脉环境的梳理,运用模块化钢木组合结构和以空间形态为核心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探索了回应地域文化表征、可持续功能应变和绿色低碳运营等多重目标的设计策略与方法。但在如何控制和保障快速建造条件下的建成品质等方面也留下些许疑惑,展期结束后的高质量持续运营与适变也需要后续的跟踪研究。




韩冬青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葛文俊

南京究竟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客座讲师,江苏省建联建筑产业研究院集成建筑中心主任。


▲鸟瞰 ©时差影像


“轻触大地”的结构策略


“一云落雨”国际馆位于徐州市铜山区的一个山谷中。第一次看基地的时候,被舒缓丘陵上的自然植被所打动,我们不由得思考是否可以最大化地保留这些植被。“一云落雨”国际馆主要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奇植物,由于徐州冬季寒冷,所以计划采用玻璃顶的温室,以保证植物的生长。示空间被分为三个场馆,自北向南依次是较高的乔木馆、较小的种子馆和大而扁平的花卉馆,可以实现“轻触大地”的结构策略,用极小的占地面积,将地面植被保留。

 

▲总平面图 ©究竟设计

▲轻触大地的建筑 ©时差影像


建筑采用四棱锥作为母题。屋顶为正四棱锥,形成的空间具有很强的内聚感;基座呈倒四棱锥,与基础交接处尺寸极小,只有1m×1m,获得“轻触大地”的视觉效果,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三角形的剖面非常合理,在花卉馆中,使用三角形桁架将666㎡的楼面荷载传递到1m见方的基础之上。由于“一云落雨”国际馆是温室,没有吊顶,所以必须选择地面出风的模式,这要求出风温度不宜低于20℃,所以采用了水系统空调,基座桁架之间的空间正好容纳体积相对庞大的水系统空调。为了确保基座接地尺寸最小,建筑所需的水、电、暖通管道,都不从地面进入基座,而是从两侧的坡道下空腔中输送。从最高点的乔木馆进入,经过种子馆,再从最低的花卉馆出来,形成循环,合理又纯粹。


▲剖面图 ©究竟设计

▲黄昏中的“一云落雨”国际馆 ©时差影像

▲室内木构夜景 ©时差影像


“一云落雨”国际馆的钢结构设计汲取了帆船结构的设计精髓。在具体的结构设计中,我们首先在每栋单体的平面中心布置了一根具有足够承压能力、底部截面直径为1m以内、向上逐渐收细至直径0.5m的钢管-混凝土中心桅杆(中柱),用来承受和传递整个房屋的重。然后在一层楼面,从中心桅杆四个垂直的方向伸出伸臂桁架,承托房屋一层楼面和屋面的绝大多数重力荷载;另外,为了增强伸臂桁架的侧向稳定性,并提升结构应对房屋在各种可能作用下的抗倾覆和滑移能力,伸臂桁架外伸7.2m的位置设有环向桁架,并在每个伸臂桁架与环向桁架相交的位置向下设三根不共面、直径为61mm、仅承受拉力的张紧约束锚索,与中心桅杆及其伸臂组合形成稳定的桅杆-索结构体系,共同保证在地震和骤风来临时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云落雨”意象的由来与实现


“一云落雨”国际馆屋顶采用Low-E玻璃,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这一玻璃屋顶在冬季可以利用太阳辐射采暖,但在夏季会导致室内过热。室内温度升高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太阳的可见光与红外线,但由于我们选择的Low-E玻璃只允许5%的红外线光进入室内,所以太阳辐射不是室内过热的主因;其二是玻璃屋面的二次辐射,屋面被太阳光直射后温度过高,会对室内产生二次辐射,间接辐射所占比重远高于直接辐射。


▲屋面夜景 ©时差影像


降低间接辐射最有效的办法是降低玻璃温度。根据水冷原理,我们设计了一个高杆,作为中心柱结构的延伸,在高杆的顶部喷射水雾,形成一朵不会飘走的云彩,同时在高杆和玻璃屋面的交接处喷洒水幕,用于冷却屋面。冷却水带走热量之后被上天沟收集,之后由2mm直径的钢索导流到下天沟,最终顺着三个展馆之间连廊两侧的下天沟,从高到低汇聚到花卉馆旁的雨水花园中,用于周边植被灌溉,从而达到降低屋面温度及循坏用水的目的。


▲夜景人视 ©时差影像


高杆上的人造云彩将成为徐州园博园内的重要地标,在阳光的照射下时而呈现彩虹色,为游客带来更多惊喜。在室内的游客既能享受清凉,又能欣赏玻璃屋面上水波的光影,体验“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异景象。


▲高杆喷雾效果 ©时差影像

 

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一云落雨”国际馆的气质应该是兼容并蓄的,其建筑形式寓意取材于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艺术流派,力图诠释二者的对立与统一:每个建筑单元均采用正反两个正四棱锥,表达了纯粹的理性主义;建筑如同芭蕾舞者踮起脚尖,单足站立在一片柔美浪漫的自然园林之上。建筑代表的理性主义与景观呈现的浪漫主义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折射出国际上不同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儿童友好中心

业主:徐州新盛园博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建筑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主创建筑师:崔愷、关飞、董元铮

设计团队:毕懋阳、庄彤、肖芬芬、巩艳红、卫嘉音、李可溯、娄霓、韦振飞、曲可鑫、李仁杰、高丽颖、裴韦杰、彭典勇、张若曦

景观设计: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幕墙顾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帷幕中心

泛光照明顾问:北京宁之境照明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基地面积:4.1 万㎡

总建筑面积:0.47 万㎡

结构形式:钢网架

设计时间:2021.01—2021.09

建成时间:2022.03


项目名称:徐州园博园宕口酒店

业主: 徐州新盛园博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主创建筑师:程泰宁

建筑设计:王大鹏、蓝楚雄、盛思源、张潇羽、邱培昕、廖慧雯、肖华杰、施妙佳
EPC单位: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泛光设计:浙江瑞林光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总建筑面积:28 273.26㎡

设计时间:2020

建成时间:2022


项目名称: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游客服务中心及1号门

业主:徐州新盛园博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建筑设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韩冬青、赵卓

设计团队:刘辉瑜、刘佩鑫、隋明明、于昕、张佳石(建筑);杨波、袁杰(结构);赵晋伟(给排水);孙菁(暖通);周桂祥、屈建球(电气);伍清辉、朱晓玥(景观)

古建顾问:俞海洋

木结构深化设计顾问:苏州昆仑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EPC 单位: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管理团队:孙小华、罗晓东、董震、刘葵、詹益胜

用地面积:21 753㎡

总建筑面积:7 833㎡

设计时间:2020

建成时间:2022


项目名称: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 “一云落雨”国际馆

业主:徐州市新盛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建筑设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究竟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韩冬青、葛文俊

方案设计:张妙、陆在飞、陈东晓

设计团队:石峻垚、王继飞(建筑);杨波、袁杰(结构);孙菁、李鑫(暖通);王志东、赵晋伟(给排水);周桂祥、凌洁(电气)

基底面积:416㎡(展览馆 3㎡+ 游客中心 413㎡) 

总建筑面积:1 332㎡

设计时间:2021

建成时间:2022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本文节选自《建筑技艺》杂志2023年8月刊

(点击杂志封面了解本期详情)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购买本期杂志


编辑:付丽娜

校核:禹    航



 

公众号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发生权属不清导致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近期活动




| 全媒体展示平台



| 更多信息
官方网址 | www.atd.com.cn
杂志订阅 | https://www.ytsjk.cn/store/s-2007
010-88375434(订阅)/57368807(物流)
商务合作 | 010-57368776/13716569903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T建筑技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