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导读】重构关联——《建筑技艺》2024年3期

38万粉丝点击关注 AT建筑技艺
2024-09-07

   AT  2024 年 3 月刊   

重构关联


2023年11月,《建筑技艺》杂志以春日台中心(日本)品鉴报道为契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共愉的风景,关联孕育的建筑——自然、都市、人、物的重构”的学术论坛。随后在12月刊以“共愉的风景”为题,呈现了金野千惠和其他7组日本青年建筑师的思考与实践。作为它的“姊妹篇”,此期选择8组中国青年建筑师,以“关联”为关键词,试图从事物关联的视角,展现他们在实践中对建筑、人、自然、文化、都市与乡村的重构的探索。


建筑常常与图像紧密相关,但在图像之下,环境与空间、文脉与记忆、空间组织与人的行为、工业化建造体系与在地建造体系之间的关联,往往才是建筑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的本质所在。刘可南(旭可建筑)于近十年的乡村实践中,摸索出工业化体系性建造和民间在地建造相互结合的“在地建造网络”,是一种智性地回应限制条件的创作路径。王斌(个别建筑)扎根于苏州的作品,都反映出个体记忆与场地、历史的文脉互动的设计过程。筑象建筑从改造的大象书店开始,持续孵化多个具有凝聚力的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既是一个个城市存量更新,更是一种行动者网络的社会学建构。如果说对建造体系、传统文脉和行动者网络的重构是建立深层价值的关联,那么环境、空间与人的行为的重构则是建立身体体验的关联。范蓓蕾(亘建筑)以不同功能单元围合的不同氛围的室外漫游空间,李烨(时地建筑)在广袤稻田上大屋顶向外遮阴的檐下与向内环绕的院落,靳远(多重建筑)以廊子连接的教学楼与操场之间的气候和活动界面,蒋楠以轻巧的钢结构拟合凉棚释放出的校园与城市之间的空间弹性,关飞(本土设计中心)以核心锥体支撑的模拟粒子运动的内外螺旋路径,都是在建筑与环境互动中的空间和人的感知的重构


借用东京工业大学塚本由晴教授在那次论坛开场发言中的一句话:“我坚定地认为,建筑学在当下的重要命题是,要将‘空间’的视角认知逐渐切换到‘事物关联’的视角”。这8组中国青年建筑师正在从“空间”视角向“重构事物关联”视角的转变中慢慢摸索。诚然,这些项目只是中国大型空间框架中一个个微小的局部,但它们正在试图为这个时代提供新的思考。


—— 吴春花 《建筑技艺》执行主编



目  次 

AT观点

都是“乡”建

——于在地建造网络中

/ 刘可南


从个人记忆到“无中心”

——在历时的文脉中设计

/ 王斌


穿越空间的行为

——动线与空间组织

/ 范蓓蕾


空间模块作为行动网络的发生器

/ 饶娆 杨雄 和骏


AT作品

与地景共愉

——记彭公数字农场运营中心与农研工坊建筑设计

/ 李烨


松弛的南方身体

——顺德梁宅和学府中学改造设计浅析

/ 靳远


重构关联的多种可能

——兼议桃李园的设计创作

/ 蒋楠


动态的同构

——日照市科技馆

/ 关飞 胡水菁


设计研究

“平衡”结构思维控制下悬挑建筑的形态建构

/ 强欢欢 王兴鸿


精确与多义

——基于结构与场域关系的檐廊重构

/ 周扬帆


异质同构,传递基因

——文化景观视角的历史城区更新形式探讨

/ 张男


建筑师说技艺

源于结构的形态塑造

——银联业务运营中心项目设计浅析

/ 陈康诠


城事

山中之云

——安溪气象观测站

/ 林秋达




AT 观点

都是“乡”建

   ——于在地建造网络中

刘可南

上海旭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存在于工业体系性建造和民间在地建造的交锋面的“在地建造网络”为线索,回溯旭可建筑在三组具体建造过程中的思考与操作。作为在地建造网络中有作者身份的行动者或协调者,建筑师能够通过调配在地资源的组合关系、寻找在地建造网络同盟等方式,回应当代复杂的城乡建造现实。


从个人记忆到“无中心”

   ——在历时的文脉中设计

王斌

苏州个别建筑设计事务所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以苏州个别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为对象,用索绪尔语言学中的“共时”与“历时”概念作为切入角度,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剖析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通过对“文脉”一词的重新诠释,试图重构其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共时的文脉包含场地条件和社会条件,历时的文脉虽然指的是历史的演化过程,但在具体设计中却是对于这种演化的记忆与理解,是一种个人化认知。从几乎是潜意识的个人记忆表达,到有意识地编辑成知识体系,建筑设计可以转变成主动的对于历时文脉的创造,而其结果是一种“无中心”的空间。以共时的和历时的文脉作为相互对照的设计工具,可以先验地引领设计,也可以通过经验回溯理论。


穿越空间的行为

   ——动线与空间组织

范蓓蕾

亘建筑事务所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反思,探讨了人行为的错综复杂,人与空间彼此的适应性,以及建筑作为活动的容器所需要的模糊性和弹性。强调了动线设计的重要性,并指出建筑师需要对人的行为不断观察和理解,理解越深,建筑就越有可能给人们带来自由之感。


空间模块作为行动网络的发生器

饶娆¹ 杨雄² 和骏²

1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筑象建筑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昆明大象书店不仅是一个商业空间,还承担了教育、艺术、休闲等多重社会功能,模糊了私人与公共、工作与休闲、消费与文化的界限。大象书店的创建和发展是一个建筑学和社会学实验,探索个体在城市中的存在感和认同感,以及城市空间如何促进社会互动和文化交流。大象书店与各机构和个人合作孵化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形态,旨在吸引更多行动者,影响更广泛的文化生态。通过构建空间模块,孵化多个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的行动者网络,为昆明乃至更广泛区域的文化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关系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AT 作品

与地景共愉

   ——记彭公数字农场运营中心与农研工坊建筑设计

李烨

时地建筑工作室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对杭州地区两个建筑作品——彭公数字农场运营中心和农研工坊的设计过程及思路进行深度解析。建筑师在建筑作品中呈现了独特、简明而富有深意的建筑语言,在公共空间建构中做了重要的尝试,通过对建筑环境细腻的观察描述,表明了建筑空间与环境共作的设计思维和理念,呈现了其对“共愉”这一关键词的独特理解。


松弛的南方身体

   ——顺德梁宅和学府中学改造设计浅析

靳远

广州多重建筑工作室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多重建筑工作室近期的两个项目——顺德梁宅和学府中学改造,虽然尺度功能相差甚远,但从两个角度回应了南方创作环境下,人体感知与建筑动作的关系。


重构关联的多种可能

   ——兼议桃李园的设计创作

蒋楠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当代建筑在实际需求、功能空间、技术方法等方面面临多种可能,在设计创作中需要建立以多种因素为节点、多种可能相关联的整体网络。以桃李园的设计创作为例,探索了在此网络中重构关联的多种可能,包括设计与使用、校园与城市、历史与当代以及弹性与不确定性等多方面的关联。建筑师成为重构关联的“整体架构师”,在诸多要素、节点及网络中寻求平衡,找到综合解决不同维度问题的相对最优解。


动态的同构

   ——日照市科技馆

关飞 胡水菁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对于建筑师来说,如何通过空间语言将高深的科学实验同大众的认知联系起来,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日照市科技馆应成为科学界和大众之间的纽带,通过建筑空间与展陈设计,将丁肇中先生的科学家精神传递给年轻一代。



设计研究

“平衡”结构思维控制下悬挑建筑的形态建构

强欢欢¹ 王兴鸿²

1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2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结构的“平衡”逻辑为其悬挑建筑形态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结构的“显”与“隐”能够对形态与空间产生更为微妙的影响,并产生不同的建筑形态表现与空间体验感。以功能流线、叠层空间、界面应力、整体系统组织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探究“平衡”悬挑建筑的形态建构思路与方法。


精确与多义

   ——基于结构与场域关系的檐廊重构

周扬帆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从檐廊固有的空间与结构含义出发,分析其在当代语境中的场域意义,从而探讨结构在檐廊重构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结构在回应内外部要素、塑造多义体验、构建多样场域中的可操作性。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结构驱动檐廊重构的两种内在动力——精确性与多义性。


异质同构,传递基因

   ——文化景观视角的历史城区更新形式探讨

张男

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从人文地理学的文化景观角度切入,分析城市形态的文化内涵与空间视觉特征的关联性,以及其在城市历史地段更新行动中指导空间形式有依据地渐变演进的可能性,并借助心理学认知原则对这一过程中文脉基因的可识别性进行论证,提出以“异质同构”的形式更新策略来响应城市历史意象和历史信息的延续和维护。



建筑师说技艺

源于结构的形态塑造

   ——银联业务运营中心项目设计浅析

陈康诠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以银联业务运营中心项目为例,从分析不同空间的形态塑造出发,阐述结构体系如何与空间相辅相成,以及结构设计如何与建筑外表皮紧密结合,提出了结构在形态塑造中的重要性,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城事

山中之云

   ——安溪气象观测站

林秋达

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安溪气象观测站巧妙地隐藏在茂密的山林之中,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成为一处独具现代感且充分体现气象台行业特性的建筑空间。介绍安溪气象观测站的设计情况,深入阐述“山中之云”这一独特的设计理念,并细致描绘气象台建筑与自然环境、城市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本期责任编辑:付丽娜


点击上方↑杂志封面或文末阅读原文

购买本期杂志



公众号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发生权属不清导致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近期活动






| 全媒体展示平台



| 更多信息

官方网址 | www.atd.com.cn

杂志订阅 | https://www.ytsjk.cn/store/s-2007

010-88375434(订阅)/57368807(物流)

商务合作 | 010-57368776/13716569903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T建筑技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