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所有马鞍山人!我们生活的地方未来要设计成这个样子!

2017-12-18 鸦神 马鞍山OK论坛


马鞍山的父老乡亲们,

你知道马鞍山有多厉害吗?

今年3月14日,住建部公布的:

《全国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

全国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地图


而我们马鞍山

就在这17个试点城市之中!

和北京、杭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同列,

就问你牛不牛!

日前,马鞍山市规划局对,

《马鞍山市总体城市设计》进行了公示!

马鞍山未来怎么设计?变成什么样?

让我们提前来看下吧~

关于《马鞍山市总体城市设计》的公示


马鞍山市是住建部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为进一步系统梳理我市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资源、规范城市空间秩序、塑造城市特色景观风貌,同时也为全面深入做好城市设计试点工作,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马鞍山市总体城市设计》。该项目启动以来,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基础资料调研,召开了多次讨论和征求意见会,并进行了修改完善。2017年5月,《马鞍山市总体城市设计》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评审。


为增强城乡规划透明度,促进广大市民了解、参与、支持、监督规划,提高城乡规划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及《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等要求,现将《马鞍山市总体城市设计》公示征求市民意见。


一、公示时间:2017年12月13日-2018年1月12日

二、意见和建议反馈方式

1、电子邮箱地址:34029995@qq.com(请注明“马鞍山市总体城市设计”标题)

2、信件寄往:马鞍山市太白大道2007号马鞍山市城乡规划局

联  系 人:陆文宇


邮 编:243000

联系电话:0555-8887042

往下滑动查看

基本情况


《马鞍山市总体城市设计》

规划设计范围为:

花山区、雨山区行政管辖范围,

约353平方公里。

作为住建部城市设计试点城市,本次总体城市设计认真贯彻落实住建部《城市设计管理办法》和《城市设计基本技术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对总体城市设计技术框架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扎实的基础性调查研究,创新应用大数据、空间句法、风环境模拟等技术方法,用更为详实的数据和研究成果支撑起总体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特征的深度提取和把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规划主要内容

一、前期研究:

在基础研究层面,梳理转型背景下城市设计工作的新理念,对国内外经典案例进行综述研究,并对马鞍山现有的各相关规划进行梳理,提出本项目的探索方向及工作框架。

在现状研究层面,“江山丘水绿”的山水资源是马鞍山印象的根基,形成区别于其他沿江城市的“山江一体景观”特征。


在文化底蕴层面,马鞍山历史遗存丰富,其文化特征可归拢为传统文化、山水(隐逸、诗)文化、钢铁文化,城市空间演进特征鲜明。


空间结构层面,从肌理类型、空间形态、建筑特色等角度对马鞍山形式进行了总结,并通过详实的基础性调查研究,多次实地调研和广泛征求各界意见。


二、风貌定位:

本次总体城市设计从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梳理城市特色核心要素,提出了“山水诗韵、刚柔并济、秀色宜居”的城市风貌定位。

“山水诗韵”即保护与延续城市山水格局,发扬展现城市山水特色,重现诗意栖居环境;


“刚柔并济”即延续城市平面格局特征,传承城市发展脉络,展现刚柔并济的独特气质;


“秀色宜居”即打造宜居发展动力,推广宜居绿色技术,打造宜居秀丽景致。

以战略性视角谋划马鞍山在新时期新背景下的空间发展选择策略与整体发展愿景,提出“绿色宜居,三生一体”的城市发展目标。


“绿色宜居”即绿山绿水绿街道,宜住宜行宜生活,要求对外门户升级,形象重塑;


“三生一体”即生态生活生产的空间一体化、系统一体化、目标一体化,要求对内转型升级,修复织补。


最终形成“江山环抱湖为心,路若钢骨曲水柔。半城湖光映山色,翠满诗城乐悠游”的马鞍山整体城市意象。


三、营城策略:

在风貌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景观视廊、蓝绿空间、活力框架、城乡体验四个方面提升城市风貌特色,建立全域景观格局框架,形成系统性城市设计引导。


策略[1]

面向可视化的整体山水景观格局

战略性眺望系统

在景观视廊策略上,提出面向可视化的整体山水景观格局。当前马鞍山倚江为伴不见江,山水相依难相见,城市整体景观效果失控。因而本策略提出保护特色根本,展示总体风貌,勾连古今特色,编织多维景观。

看全城——城市整体形态控制与协调;

看山水——地理环境特色保护与展示;

看节点——城市内部景观梳理与组织;

看历史——历史文化特色保护与延续。

进而以景观眺望要求为基础进行城市高度限定,结合山体高度、景观需求进行计算模拟,形成基于景观视线要求的城市高度引导。


策略[2]

依托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生态格局

蓝绿空间体系

在蓝绿空间策略上,针对马鞍山现存的水质隐患,洪涝隐患以及生态隐患着问题提出依托海绵城市理念的蓝绿空间体系。本策略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根本,以建构蓝绿体系为目标,依托现有城市建设为基础,在满足生态安全、实现绿色空间服务均等化的条件下,实现对城市山水资源,边界空间进行协调完善,系统治理各类环境隐患,实现青山绿水永续,宜居秀色常存的城市生态格局基础。

系统通过梳理链接,复曲城市河流水网湿地,建立生态格局骨架;依托城市道路建设城市绿色边界,限定保护城市绿色空间基底;结合城市道路市政设计,形成联通城市山水要素的绿色网络,并结合城市公共空间设置水体滞留净化的生态景观节点,最终形成形成“生态保护、防洪排涝、水质改善、景观串联”一体化的蓝绿综合框架。


策略[3]

空间延续活力叠生的城市活力框架

战略性公共空间体系

在活力框架策略上,针对马鞍山当前存在活力集聚分心乏力、商业化补充不足、步行失落特色难存等活力困境和设施短板等问题。

本策略基于生活圈的概念,结合城市现状商业热力、现状设施热力、公共设施规划、自然景观资源、街道路网及公交、人口规划等分布因素,以马鞍山城市空间肌理特色为根本,以建构城市公共中心体系为目标,以城市特有的空间使用习惯为基础,在满足各类设施均衡布局的条件下,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增加城市商业、休闲、文化、景观、公共交通等设施要素的复合布局,延续具有马鞍山本地特色的宜居空间组织模式,建构城市整体公共空间框架,促进城市活力叠生。

系统提出“一个主中心、两个副中心、六个特色中心、以及两个交通集散门户”的城市公共活力中心体系,并逐一进行了塑造指引。同时,系统通过应用空间句法技术分析,增强主要道路的联通性,增补支路网强化局部路网密度,最终搭建由快速景观路径、中速活力路径和慢速生活路径所形成的城市活力路径骨架。结合城市战略性活力绿色空间,最终形成“活力中心+活力路径+活力绿色空间”的城市战略性公共空间体系,并形成相应的建设指导意见。


策略[4]

全域风景理念下的城市景观格局

城乡体验系统

在城乡体验策略上提出全域风景目标下的城乡意象系统。马鞍山长期以来强厂弱市,工业围城,处于空气污染、生态破坏、形象两级分化严重等困境之中。

本策略将目前工业围城的困局进行分段突破,以城市山水景观资源为根本,以建构连续完整的城市意向为目标,以现有城市发展建设中逐步更新和可能废弃的工业、矿产要素为组织改善重点,在满足城市各部分组织及功能发展要求的条件下,腾退空间还给城市重塑景观,实现对城乡景观的联动组织和城市意向的整体塑造。

“一环四带”的城市景观格局通依托采石矶景区、南山矿场、濮塘景区等核心要素,打造马鞍山对外旅游度假名片,形成兼顾城市自身假日休闲需求的“一环-城周乐游环”;依托永丰河、雨山河、马向铁路、慈湖河等城市核心景观要素,串联历史文脉、接续活力核心,形成贯穿南北链接东西,体验宜居环境,满足人们日常休闲游憩为主的“四带-城内乐活带”。

同时,规划通过构建车行、骑行、慢行、航行四个层次的城市意象感知路径,串联城乡高点鸟瞰眺望点、临水全景鸟瞰点、城市制高点及象征性构筑物,实现对城市整体意向的优化提升。在此基础上,规划根据城市景观框架划定特色意图区,作为下一阶段城市设计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编制的参考依据。


四、实施策略:

本次总体城市设计内容的落实与延伸考虑了面向总规、面向实施和面向管控三个层面

在面向总规层面,结合管理城市设计管理办法,通过对总体城市设计中涉及的战略性意图及系统完善意图进行整合梳理,将涉及整体控制,宏观战略的内容形成与总规章节相对应的具体内容,提出面向下一轮总规修编的衔接要点。

在面向实施层面,结合马鞍山现状建设问题,提出了“对外-门户升级,形象重塑;对内-转型升级,修复织补”的城市双修整体目标,并提出近期双修工作开展区域建议,并给予项目库案例指引,形成实践工作的抓手。

在面向管控层面,建立城市设计管理制度和管控体系,完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持续落实规划管理策略的风貌分区与建筑特色风貌管控指引,根据马鞍山中心城区的风貌分区,落实特色意图区和重点地区核心要素的相应管控要求,指导下一层次重点区段的城市设计,而针对特定要素(眺望、高度、绿地、慢行等内容),通过系统总图,指导未来专项城市设计的深入展开。


未来的马鞍山是什么样?

真让人期待啊!

你也一样期待马鞍山越来越好吗?

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来源:马鞍山市规划局、马鞍山发布


老板说

你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能涨5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