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年翻一番!2022年剑指60万吨!近200亿黄颡鱼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水产第一媒体 水产前沿 2023-03-09

----- 广告 -----

----- 广告 -----

----- 广告 -----

----- 广告 -----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


回首2017年,樊启学教授再次为您深度解读黄颡鱼养殖现状!

  • 文/ 水产前沿 李绍祥



1996年-1999年,“普通”品种的黄颡鱼暂露头角,但仍鲜为人知,2001-2005年,它的发展似星火燎原,迅速蔓延至全国,逐步形成黄颡鱼产业;2002年-2004年,“杂交”品种首次亮相,但当时不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昙花一现后就退出了舞台;2012年,百瑞公司率先推出“全雄”品种,凭借着养殖周期缩短、单产提升、规格差异减小等优势,逐步成为市场主流,助力2013年全国黄颡鱼产量突破30万吨,市场一片火红;2013年同期,“杂交”品种乘机复苏,在四川眉山以新的姿态再次亮相,后续经过不断改良,在2017年进入鼎盛时期并开始逐步取代“全雄”品种,助力2018年全国黄颡鱼产量突破50万吨;2020年全国黄颡鱼产量达56.5477万吨,按照水产前沿数据库统计的平均出塘价12.3元/斤计算,该年度黄颡鱼养殖成鱼产值在120-130亿元之间,如果考虑种苗、流通、垂钓等增殖价值,则黄颡鱼产业的经济效益接近甚至超过200亿元。


综上看来,黄颡鱼产业发展态势理应一片向好,但自2017年以来,全国黄颡鱼年产量的增速逐渐放缓,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黄颡鱼养殖病害愈发严重?为什么优质种苗的产量越来越少?……为了解答这一系列问题,笔者专访了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樊启学教授。樊启学教授,樊启学教授团队选育的“黄优1号”是近些年市场满意度较高的新品种,因此他对黄颡鱼的养殖现状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往期回顾:近100亿产值的黄颡鱼产业将迎来重大机遇!樊启学教授为您深度解读杂交黄颡鱼养殖现状!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樊启学教授


水产前沿:您认为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存在哪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


樊启学:经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水产养殖仍以家庭式分散经营为主,池塘养殖从业者平均养殖面积仅13.49亩,收入较低,平均受教育程度<8年,平均年龄>53岁,呈“小、散、弱”状态,不能适应渔业现代化发展要求。


产能过剩的时代中,上游投入品环节企业间开展恶性竞争,产生巨大价值消耗,既降低产品质量,又加重产业负担,其利益已与养殖端严重分离,养殖效益难保障。在这种经营环境下,专业技术人员和年轻人不愿从事养殖终端工作,进一步导致养殖人员的素质降低,人员老龄化,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水产养殖业想要根本改变,扭转上游恶性竞争、终端“小、散、弱”的病态局面,全面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就必须探索一种有示范意义的,能促进产业链各个环节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益的创新生产形式。


新组织生产形式具有极高综合性,是促进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平台,其中:规模化养殖园区是平台的构建基础,原因在于规模化是标准化、高品质化生产的先决条件;专业化、高素质人才团队建设既是平台运行的有力保障又是新方式的实践目的,能与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品牌建设是提升效益的重要辅助手段;产业链上各环节利益分配方式是平台解决的核心问题,新的组织生产形式要求,投入品环节的收益完全源于养殖端效益的再分配,养殖端则成为产业链上唯一直接体现价值的环节,平台内的投入品企业或部门不参与外部市场的恶性竞争,上游产能在现代化养殖端的引导下合理释放,使产业链负担减轻,整体效益提升。


当产业链各环节或各项影响生产的要素都紧密围绕“终端效益”发挥作用时,人才便能更充分地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投入品便能具备优良的品质,育种科研、技术探索便得以更高效地转化,养殖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可得到最大保障。再经广泛复制推广,最终,当下行业的根本问题被解决,进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



水产前沿:近两年来黄颡鱼养殖病害愈发严重,特别是过冬后黄颡鱼容易暴发疾病且死亡率高,让众多养殖户心有余悸,您认为其中的原因有哪些?对此您有什么建议呢?


樊启学:黄颡鱼春季大规模死亡的确给很多养殖户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一些传统产区表现得非常突出,如浙江湖州、湖北荆州、湖北枝江等地,在面积、产量、效益、投入品市场容量方面呈现倒退,弃养户多见。



该问题形成因素不单一,与环境、营养、苗种、病原、投喂等都有关。


环境:作为底栖鱼类,黄颡鱼对底质的敏感度高于中、上水层鱼,对泥水接触面的氧化还原电位有较高要求。越冬是池塘底质问题潜伏、累积的过程,也是较易忽视对光照的利用、上下水层对流以及底质保护工作的阶段。春季大规模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越冬缺乏环境管理,致使累积问题集中在升温季节表现。


营养:春季鱼体质的强弱,较大程度取决于秋季饲养管理。越冬前的过度投喂、过度营养或不注重“保健”,易导致脂肪过度累积、脏器损伤等问题,冬季不表现,在升温季节则易被病原侵害。


种质:当代黄颡鱼自然种愈发稀缺,多数繁殖厂家对亲本“饥不择食”,伤病或先天抗病力差的成熟雌性被用作母本,则必然存在生殖细胞发育不良或低抗病力的遗传信息得以延续的问题,导致子代先天不足,易感染。另一方面,育苗环境存在强耐药性病原;营养过剩或缺乏导致发育问题;经历过量、多次或错误途径施用抗菌药物等育苗期间埋藏的隐患,均可导致养殖中后期或敏感期疾病爆发。


病原:黄颡鱼杂交种基本脱离了爱德华氏菌病的威胁,但仍可被气单胞菌、弧菌类等多种条件致病菌侵害。此外,长江水产科学研究所曾令兵研究员团队在春季病鱼体内发现了新病毒,使人们对该鱼病害有了新的认知和分析。春季升温,病原活动增强或达到了某些病原的适温范围,便更易战胜动物免疫系统而致病。


操作:越来越多的实例显示,春季死亡未必是毁灭性的。但面对一定量的死亡时,生产者错误的——通常是过激的——药物处理,往往招致更巨大的损失,甚至死亡殆尽。相对保守的消毒、底改操作以及及时、无害化处理死鱼,对止损有积极作用。此外,停料后拉网、过筛等伤害体表的操作,将加剧次年春季发病的风险。


投喂:3、4月投喂过量是诱发春季死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华中地区春季天气多变,水温、光照波动剧烈,同时消化系统尚薄弱待恢复。杂交黄颡鱼贪食特征突出,在此时期极易摄入过量饲料,消化负担沉重,导致消化系统损伤,进而发展为其他脏器损伤、免疫低下、病原侵害。


规避措施:由上述可见,越冬及春季水位控制、底质改良、适时开机,春、秋严格控制投喂量并注重内服保健,选择优质苗种,适度消毒,以及保持稳健的心态有利于规避春季损失。


2021年的鲁湖论坛,众学者及一线高手充分探讨了上述问题,对越冬技术推广与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秋季保健、越冬管理、早春控料意识逐步深入生产者内心,曾经的春季“瓶颈”必被攻克,2022年春季事故明显少于2020~2021年,是一个非常可喜的信号。



水产前沿:目前,我国黄颡鱼苗种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樊启学:黄颡鱼成鱼的主产区,如江浙、两湖、广东、四川都在生产苗种,与气候条件有关,目前产量最大的地区仍为四川,年产量80~100亿尾,主要集中在眉山。从苗种生产的组织形式来看,四川也最具代表性,反应着我国淡水苗种生产的主要特征,即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生产。该方式必然导致:生产经营无规范;多层收购再发货;不足数、体质弱;有其他品种混入等问题,使黄颡鱼苗种市场长期处于混乱状态,是种质发展乃至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渔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但我国水产良种普及程度尚低,增产贡献率低,其中一重要原因是“从业主体多为小散单元,缺乏产业集中度”。对于小散单元,育种不可能实现,种质退化无法避免,科技投入更无从谈起,育种技术创新困难,这是值得全行业关注的问题。规模化、科创型水产种业企业亟待培育和壮大。


尽管湖北苗种产量远小于四川,生产起始时间晚于广东,但10年间,黄颡鱼的两次种质升级——“全雄”、杂交——均源于湖北省,相应的,该鱼产量最高的省份是湖北,占全国1/4。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种业对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


水产前沿:“全雄”黄颡鱼和“杂交”黄颡鱼之间有哪些差异?杂交黄颡鱼苗每年生产的数量偏少,我们能否从加大亲本规模或技术上去解决这个问题?


樊启学:为解决普通黄颡鱼的规格差异和生长速度问题,研究者们通过性诱导的手段获得XY♀鱼,再经多代与XY♂交配或运用雌核发育技术获得“YY超雄”父本,与自然母本繁殖便得到“全雄”黄颡鱼。2011~2016年,“全雄”引领市场主流,黄颡鱼养殖单产提升、周期缩短、规格差异减小,全国年产突破了30万吨。


但是,与自然种一样,“全雄”在抗病力、长途运输两个问题上存在明显缺陷,产业发展仍受制于头、尾两极的束缚。


以瓦氏黄颡鱼为父本,黄颡鱼为母本繁殖所得杂交子代抗病力强,对爱德华氏菌不敏感,能很大程度解决存活率问题。另一方面,杂交子代耐运输能力强于“全雄”,能在全国范围输送甚至出口日韩,这是对黄颡鱼需求市场的一次重大解放。“杂交”引领市场的阶段从2017年起延续至今,产量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2018年突破了50万吨。


杂交黄颡鱼生长速度高于“全雄”,但值得注意的是,杂交贪食的习性十分突出,易对消化系统形成过重负担。此外,一个品种在实现大幅度增产的同时,常会为病原的适应性变化提供便利条件。因此,对杂交黄颡鱼而言“健康养殖模式”、“安全投喂策略”尤为重要。


黄颡鱼养殖品种从“普通”转变为“全雄”再到“杂交”,商品鱼中已不存在自然的母鱼,使得市场母本稀缺,因而苗种产量受限,但对该品种产业发展影响最甚的问题并非数量,而是质量。由于母本稀缺,处于主体地位的家庭作坊式苗种生产者普遍没有对母本质量提出任何要求,越来越多的低品质母鱼被用于繁殖,无法生产出稳定高品质的苗种,苗种品质必然下降。以目前黄颡鱼的产量计,如果全国市场苗种均为“黄优1号”,则尾数需求将比当前降低至少30%。因此,解决苗种问题的难点不在于某个技术措施或科研攻关,而是在于如何转变生产组织方式。


水产前沿:2022年,“黄优1号”苗种供应量预估有多少?在品种改良上,目前有哪些进展呢?


樊启学:2022年,估计“黄优1号”苗种产量为12亿尾,尽管比往年有所提升,但仅占市场份额≈6%。随着养殖生产者越发清楚地认识种质的重要意义,“黄优1号”已受到行业普遍认可,但产能仍低,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黄优1号”生产厂家,湖北黄优源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对提升产能有着热切的意愿,但为保障苗种质量,公司未采取加盟生产或多开设分厂的发展方式,同时亲本筛选制度严格,加之“黄优2号”的育种研发正在占用部分面积和较多精力,“黄优1号”的供应量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快速提升。


“黄优1号”选育技术路线


目前“黄优”良种再升级,以“黄优2号”为目标的研发,是团队现阶段核心工作。该工作已开展3年,目前已完成遗传标记、测序等方法的建立,已具备一定量的选育基础群体,即建立了全雌选育系,全雌鱼的年生产能力已达300~500万尾。


图一:“黄优1号”标准的流水孵化桶;图二:工作人员正在观察鱼卵孵化情况


“黄优2号”的选育方向为:在保障黄颡鱼肌肉品质及风味的前提下,提升饲料利用率及抗病力。母本选育方案为:每代3次选择,分别在小规格鱼种,均全长5~6 mm;大规格鱼种,均重10~25 g/尾;初次性成熟三个发育阶段执行,每次选择率为20%,合计选择强度为0.8%。该强度下,经≥3代的选育,可在保持遗传多样性的前提下锁定优良性状。


欲使一个品种的生命力持久,保障种质不退化,有能力对抗愈发复杂的病害威胁,满足养殖端日益提升的效益需求,选育是没有终止的工作。“黄优1号”亲本的选育未曾停顿,新种形成至今,又经历了数代选育。因此,现在的“黄优”系列良种处于“黄优1号+”的阶段,比早期的“黄优1号”更具优势,并将持续升级,源源不断地为黄颡鱼产业发展注入科技驱动力量。


图一、图二、图三:“黄优1号”各苗种阶段


聚焦| 回顾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未获许可转载,一律按侵权追究!

新闻报料、线索提供,联系:news@fishfirst.cn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

为水产品代言,请点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