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WK + PARTNERS | 陈晧忠:新加坡的模块化建筑和组屋

LWK + PARTNERS LWK + PARTNERS 2022-12-14

▲“组装合成” 建筑法(或称模块化建筑)以效率见称,更能加强业界可持续发展

LWK + PARTNERS 一直强调,好的设计是汇聚了不同观点、经多方沟通交流的成果,而建筑师也经常以不同渠道分享对建筑的看法。部分建筑师更为报刊担任专栏作家,定期向大众就行业最新趋势发表个人见解。

董事陈晧忠就是其中之一,以下是他今年 3 月为《晴报》撰写的文章,分享他到新加坡实地考察的见闻,并解释为何当地采用模块化建筑的建房模式值得借镜。

▲ LWK + PARTNERS 董事陈晧忠

新加坡除领先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城市发展之外,在厂房先预制组装组件、室内装修、屋宇设备等等建造方法,比其他亚洲国家超前了不少。我曾考察他们实行这种施工方法的工地。相比传统建造模式,这方法无疑能提升业界承载力和可持续性,增加生产力,加强建造监管和工程质量保证,改善工地安全,缩短施工期及减省废料,也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更可降低对附近居民的滋扰,促进优质建筑环境,还有助推动行业改革。

▲ 每个独立单元都是经厂房预先完成大部分工序,包括主体地台、立面、室内装修、屋宇设备安装等,质量控制变得更理想 

当地政府十几年前已预料建造行业的人手年纪日趋老化,年轻人不愿入行,造成青黄不接。为了推动他们「花园中城市」的愿景,一定要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才能维持社会高度稳定。政府视房屋为社会福利,视提供房屋为责任。因此,人性化及有尊严的合理人均面积的公营房屋(名组屋),必须加快兴建。为了达成每年建屋量,局方着手研究一个建造期更快、更节省成本和减少依赖人手,且具环保效益的施工方案。模块化建筑(PPVC)遂应运而生,并于新加坡发展已超过十年,已掌握成熟的技术细节和物流运输。

▲ 预制组件运送到工地后会以吊运方式,逐一定位装嵌

新加坡由组屋设计到社区规划,都以尊重人的生活为目标。为了促进邻舍关系和宜居生活,他们采用组团设计,即在卫星镇下再细分小区,将组屋规划放在三至四公顷的土地上,住宅用地占45%,其他用地是配套设施,包括商业、运动场、公园、公共运输等,以满足居民生活上的基本要求。

▲ 陈晧忠认为新加坡善用 “组装合成” 建筑法(或称模块化建筑)的建房模式值得参考

由于新加坡是多元种族城市,所以每座组屋都有一定比例的非华人,藉此促进社会的种族共融。新加坡「因地制宜」和「以人为本」的建屋规划,不止追求住宅供应量,更重要的是提供生活方式和宜居生活。难怪新加坡的置业率高达九成,比一般发达经济体的七成为高,人均居住面积为323平方呎。相反,香港目前的置业率是49.2%,但人均居住面积平均只得161平方呎,劏房户更只得20平方呎。

究竟新加坡采用组装合成建筑的背后长远目标,对香港房屋供应和建造行业有甚么启示,有何值得借镜的地方?值得香港政府深入反思和探讨。



点击「阅读原文」以查看
LWK + PARTNERS 最新设计观点和思想动向

关于 LWK + PARTNERS


LWK + PARTNERS 发展逾 34 年

为思城控股有限公司 

(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1486)旗下成员

扎根香港、领先行业

至今已在大中华、东南亚与中东及北非地区

共开设 12 所工作室

创造世界级设计及建筑方案

融合当地文化及客户需要

LWK + PARTNERS 创造无限可能


点击LWK招聘小程序

一键提交



往期精彩消息回顾

年电子通讯第 235 期

启迪社区 34 年 打造创新方案

再次入选世界百大建筑公司

全新平台 “思维观点” 正式上线

超越商业功能的多元综合体验

乌鲁木齐中海·熙岸展示中心

设计迪拜市中心伊玛尔皇冠名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