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李白?

2017-05-24 带你把书读完的 有书

文 | 井姑娘 · 主播 | 姗姗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505triap5&width=500&height=375&auto=0▲点击打开视频,即可观看

《有书快看》之5分钟带你读完《蒋勋说文学之美

    更多快看视频,可在应用商店搜索“有书共读”APP



各位书友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上午我们将阅读《蒋勋说唐诗》的第82页至第104页。诗人李白一生以游侠精神仗剑天涯,写下大量诗篇。


心情郁闷不得志时读读他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会让人学着放下很多烦恼。


人生苦短,不过匆匆数十载,更要放开怀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为什么要把时光浪费在不美好的事情上呢?


那么,我们今天的问题是:


1.你心目中的李白是什么样子?


2.我们应该要从李白身上学习什么?

 



诗人中,我最仰佩李白。


杜甫可学李白不可学,此人行遍万里河山,能以妇人的视角写《长干行》,其中“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典故只要汉语还存在就不会有人忘记。


也有神鬼莫测的《将进酒》,被当朝皇上看中后钦点翰林,唐玄宗李隆基命他写诗,他要求贵妃(也就是杨玉环)磨墨,写出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千古名句。


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都是出自这位唐诗巨匠之口。例如: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蜀道难》中的名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月下独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行路难》;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将进酒》中的名句;


还有黄安唱的那首《新鸳鸯蝴蝶梦》是以李白名作《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为主线的作品,其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是诗中原句。


李白是个天才的诗人,世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贺知章见到他的《蜀道难》诗,称之为“谪仙人”;杜甫称赞他“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春日忆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李白诗以乐府、绝句最为杰出。


明胡震亨说:“太白于乐府最深,古题无一弗拟,或用其本意,或翻案另出新意,合而若离,离而实合,曲尽拟古之妙。”(《唐音癸签》)明陆时雍称其“殆天授,非人力也”(《诗镜总论》)。


明李攀龙称李白的绝句“实唐三百年一人”


明胡应麟则以为他“绝句超然自得,冠古绝今”(《诗薮》)。这是因为在诸体诗中,乐府歌行与绝句较少拘束,最适合李白展示其豪迈纵逸的天才。







在李白与杜甫的时代,诗几乎是文人生活当中的一个习惯。诗在当时与现在的流行歌非常类似。


李白与杜甫的很多诗题里有“行”字,如《长干行》、《兵车行》、《丽人行》等。


“行”是从汉代乐府诗歌延续下来的,也就是歌曲的调子,可以在一个调子中放进新编的歌词。


长干是一个地名,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之南,为一狭长山冈,吏民杂居,号长干里。


“长干行”,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本为江南一带民歌,内容多写男女恋情。


诗人利用这个流传很广的民谣调子,写出自己心里的感觉,编成一首新的流行歌。


如果放到今天,可能就是郑愁予或余光中不再写诗,转而给民间的调子填词,编出一首新的流行歌。


“行”的创作与传统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不管有没有学过,当时的人们对那个调子非常熟悉。


如果有一个诗人想传达他的情感,就会借用这个曲调,把词改变一下,变成新的情感。


唐诗有如此高的成就,大概也是因为把传统与创新结合在一起。


“乐府”,最初指古代音乐官署。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开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


乐府作为一种诗体,最初就是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


后来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也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是古体诗中依据其源流及与音乐的关系所划分出的一种类别。







在《长干行》中,李白以一个男性诗人的身份做第一人称的女性书写,开篇即是“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人物形象刻画细腻,情感真挚。


诗人借女主人翁自述的方式,追忆自己与夫婿由儿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结为白首之好,婚后生活美满,一直到夫婿离家,期盼早归的凄苦心境。小儿女情事,娓娓道来,萦回曲折。


写《将进酒》的李白豪迈粗犷,写《长干行》的李白却成为一个哀怨的女子。


在这首诗中,李白已经将自己的角色彻底转换成拿着一朵花在那里游戏的小女孩,这样的转换与书写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正如我们常说,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设身处地感受对方的内心。


文学与艺术,或者说美的世界,对人生最大的贡献,是把我们带到一个不功利的状态。所谓“功利”,就是每个人囿于自身的角色定位,无法去理解他人。


文学与艺术会使人转换,从他者的立场与角度来观察生命现象。


设身处地是最合适的爱的基础,只有设身处地才会产生爱。那些攻击、对立,都是因为没有设身处地。因为只有一个自身的立场,所以对方都是错的。


角色越能够多样转换,社会心理就越健康。由此可见,唐代是一个非常豁达、非常活泼,充满生命力的时代。







看惯了五律、五绝(每行五个字的诗叫做五言诗,八行的五言诗叫做五言律诗;四行的五言诗叫做五言绝句),再看李白的《蜀道难》感觉格式上差异甚大。


蒋勋先生认为《蜀道难》大概是运用技巧最复杂的诗。


技巧牵扯的东西很多,包括押韵、文法、结构。


《诗经》是四言,《楚辞》加入了三言,后来的四二二形式变成了五,又变成了七。


《蜀道难》则是有一、有三、有四、有五、有七、有九,中间的变化是阶梯式的发展。


蒋先生这样一解析,让我对李白的勇于突破传统、开拓创新的精神甚是敬仰。诗人承古意,用古调,创为新声。


以嗟叹起、嗟叹结,三言蜀道之难,才思放肆,变幻恍惚,尽脱蹊径,妙在起伏。


以“奇”贯穿全诗,“尔来四万八千岁”妙在跌宕,“连峰去天不盈尺”妙于无理。全诗险难与奇伟交融,形成雄健奔放的气势。


在我们的文学中,激情常常被压抑,会以比较含蓄的方法处理,李白是唯一把激情放出来的人。


他不惧传统,不受格律束缚,大胆创新,灵活运用,在诗人的带领下,我们可以随着多变复杂的节奏韵律,同他一样噫吁间感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在古诗长短句间节奏的把握,不由得让人联想起贝多芬的交响曲,跌宕起伏、震撼有力。







读过《长干行》、《蜀道难》之后,再来看大家最熟悉的《月下独酌》。这可能是李白被翻译得最多的一首诗,也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在形式上一点都不复杂。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说,他“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那时候的月亮,大概是澄澈透亮的,如孩童的心。从那时开始,月亮就成了李白最好的伙伴。


思念家乡的时候“举头望明月”倾诉乡愁;出门访友有月亮追随他的脚步,“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万里出征,明月照亮铠甲“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于是在最孤独的时候,诗人也自然不会忘记他最好的知己:月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亮影子再加上自己,倒也热闹。


但最终,却依然是悲哀的,因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亮是不懂得喝酒的,只是一个寄托罢了;影子也不过是跟在身边,人怎么动,影子就怎么动。


这里面有种找不到知己的绝望,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却又无法摆脱孤独。


正如夏昆老师所言:“对诗人来说,孤独是结果,也是原因,当他们用缪斯的眼神俯瞰奥林匹斯山下的芸芸众生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与众生相隔太远;


而他们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灵,于是,诗人的肉体还留在凡尘,而他们的灵魂已经上升到了天际,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辉。


而兼具肉体与灵魂的诗人,就在神灵与人群之间寂寞着。”


而蒋勋先生引领我在孤独的背后,感受到了李白对生命的慨叹:


人生不过是无情之游,所有的“情”都是短暂的,因为死亡在前面等着,但我们期待在生命终结之后,也许有一天在渺茫宇宙中还有相遇的缘分。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表达的正是如此。







从《长干行》到《蜀道难》,再到《月下独酌》,可以看到三个不同的李白。作为创作者,李白不断超越自己、突破自己,不同的诗用不同的形式,脱口而出,纯乎天籁。


为什么说李白不可学?


因为他的诗出乎天性,几乎没有规则,他写诗,是生命最自然的状态。


而杜甫是很刻意地锤炼诗句的。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典型,过去教作诗都是教杜诗——杜诗可学。


那我们要向李白学什么?学生命的状态。学《蜀道难》的方法就是去爬山,到山里历险,在适当的时刻,真的写诗时,那个句子就会出来。


如果只是在书房里读《蜀道难》,背诵、解析,是不可能写出《蜀道难》的。


因为李白的诗不止是一个形式,而是生命直接爆发出来的力量。


长按扫描,听蒋勋讲中国文学之美


作者简介

井姑娘,乡野村姑。因耳疾避世隐于湘西山中,闲时爱写写矫情文字打发寂寞,看看书消磨光阴。公众号:猛虎嗅玫瑰(ID:menghudawang520),微信:vivianwanglizi。本文首发有书,转载授权请联系有书君,微信号:youshuzhubian。

主播简介

姗姗,有书签约主播。播音主持教师,自媒体人,微博:@姗姗来迟喽,公众号:姗姗夜读。


| 往期回顾:是什么让他丧妻不娶,孤居30年?


↓↓点击“阅读原文”,完成今日早读签到,回复“APP”,下载有书共读APP,找人聊聊这本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