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作后,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

2017-11-24 带你把书读完的 有书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有书  

「 这 是 有 书 君 陪 你 共 读 的 第 102 本 书 」

文 | 魔云兽 · 主播 | 杨枪枪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506is01fk&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开视频,即可观看

《有书快看》之5分钟带你看完《深度工作》

更多有趣、有料,有内涵的视频,关注公众号:有书快看


有书的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共读《深度工作》最后一部分,也就是,从213页到240页的内容,这一节我们分享如何不加班,以及收发邮件的省时技巧。




《深度工作》作者卡尔•纽波特说自己不在5点半以后工作。


但是,我们看他的简历,他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 


难道在美国做博士和副教授很清闲吗?显然不是。


在《深度工作》里,卡尔•纽波特举了一个年轻的美国计算机科学教授在博客上的吐槽。


在那篇文章中,这位教授说他的日程表上都是会议时间和行政事务,所谓行政事务就是处理海量的电子邮件,填写繁琐的表格,编辑会议纪要,谋划未来会议等等。


他统计了一下,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他只有一个半小时是在进行“真正的”工作,所以他周末也在加班,并且他还说在美国这种工作状态非常常见。


但是卡尔•纽波特不但周末不加班,连工作日5点之后也不工作。但是他的生产力高得惊人。除了教授之外,他还是畅销书作家,至今至少出版了5本畅销书。


在2011年秋天抵达乔治城和2014年秋天开始写作《深度工作》这段时间里,他发表了大约20篇专业论文。此外他还赢得了两个竞争激烈的奖项,出版了了一本(非学术)书。




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就要介绍一下他的所谓“固定日程生产力”了。理念说起来简单到难以置信,就是他确定了一个坚定的目标,在某个固定时间后不再工作,然后在工作中寻找提高产出的策略以达成目标。


但这个思路的产出非常惊人,并且使用这个办法的人不仅仅是卡尔•纽波特,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拉蒂卡・纳帕尔也是这种方法的拥趸。


她的工作量也非常大,一开始,她的想法是延长时间,从早七点开始工作到深夜。但是这个策略不具有可持续性,因为她还有孩子,这个方法就更不可能了。


但是后来她改成了新策略。她给自己设定了每周5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上限,然后再来看有哪些规则和习惯可以帮助完成这个目标。换句话说,纳帕尔实行了固定日程生产力。


在这一套哲学的指导之下,她开始减少肤浅工作的时间。


比如她把每年出差的时间减少到最多5次,因为出差是最典型的肤浅任务,这样她就节省了一大把时间用来深度工作。其他的肤浅工作,也想办法拒绝或者交给别人来做。


而且由于按照配额来分配时间,会觉得时间这种资源非常有限和宝贵,会让人产生稀缺思维方式,因此做事情会更有计划和目标感。


这么转换了思路,拉蒂卡・纳帕尔按部就班地拿到了终身教职,三年后又成为了正教授。





固定日程生产力的这两个好处可以让你的工作效率大增。不过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卡尔•纽波特在本书的最后还讲了一些收发邮件技巧,也非常值得分享。


第一个技巧。如果你的工作或者业务比较繁忙,可能会经常收到一些电子邮件,或者是其他形式的信息,这里面肯定是什么情况都有。


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培训讲沟通的技巧,那当你遇到让你很烦躁,回复可能会浪费时间的情形你会怎么办呢?


现在一种普遍的做法是付费咨询,用金钱来筛选一部分真心求助的人。


除了用钱来过滤大量邮件之外,卡尔•纽波特也建议你在邮箱露出的地方,写上一些类似这样的话。


比如“我只会回应那些与我的日程安排相匹配或符合个人兴趣的邮件”,别看这只是一句话,读到的人可能会因为这句话而做自我筛查,这句话会改变他们的期望值。


当然这里需要强调一点,这样做不是故意装高冷。而是当收到的邮件成为一种负担的时候,你可能需要一些策略来让自己更有效率一些。


筛掉一些求助以后,你完全可以和一些专业的组织合作来影响或者帮助更多的人。这完全是一种个人选择。


这种策略,其实我们在一些电子购物网站上,也会常见到。当很多顾客来咨询并且总是有重复问题的时候,那么就不如制作一个常见问题的自动回复。当这些自动回复没有解决的时候,再人工回复。


还有一些案例,因为篇幅关系就不说了。总之,想办法让想要联系你的人做更多事,是过滤通信干扰的一个好办法。


第二个技巧是有关回复的技巧。很多人看到一封邮件,会立刻就回复。因为这样会显得自己高效。


但是如果你不做很多技巧性的处理,那么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问题会来回确认,很浪费时间。


所以当你准备回复某个邮件的时候,建议你按照流程思维组织语言,就是你要说清楚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你的详细要求,对对方的要求。




比如说有人问你,我写了一篇文章,你有什么意见。那么你就可以这样回复。


“我会看的,而且本周五会发回带评论的修改版本。在这个版本中,能改的我会直接做编辑,另有一些我认为应该完善的地方会加上评论,你注意一下。到时候,你按照我的标记来完善一下,提交给我最终稿即可。


无需回复本信息,也不用在我返还编辑稿后跟进交流,你可以放手去做,当然有问题时可以联系我。”


这样看起来会显得有点无情,但是对收件人来说,信息是全面的,他就不需要立刻询问一些无聊的问题,所以这是阻挡无效沟通的利器。


这个流程思维的核心技巧就是,搞清楚你收到的消息说的是哪个项目,然后思考成功完成这个项目最有效的流程是什么。


那么就按照这个想法回复,强调接下来的步骤即可。除了节省时间之外,这样做还可以有效避免很多思维混乱。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就像我们前几天说的“完工仪式”那样,这样的回复风格,还有助于减少混乱信息对注意力的干扰。


这样你每次多花几分钟思考,反而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用来深度工作。


这些技巧,我们不建议大家照搬,但是这种屏蔽干扰的思路,是可以用在很多地方的。


当然,如果你恰好是作者在书里说的那种人,实力强悍,但却被各种琐事干扰,那么深度工作很多技巧和思想是非常具有参考意义的。


这种情况下,作者当然是鼓励你跨过各种舒适区和恐惧,尝试书里的一些方法,将自己的头脑发挥到极致,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深度可以造就富有效率和意义的生活。你准备好了吗?


(编辑:天秤座)

#有书君说#

“聪明的人,都懂得投资自己”  

有书诚邀前京东副总裁 路骋 带来听得懂,用得上的商学课 

长按识别图片二维码,投资自己让未来可期



魔云兽,有书智库领读达人。阅读推广人,资深编辑,公众号“玩学家”运营。如果您也想带领千万有书书友一起共读,不妨准备好您的文字作品,添加微信:youshulingdu,成为有书的拆书达人吧!

杨枪枪,有书签约主播。媒体人。每晚9点和你说晚安,用声音治愈每一个孤独患者。公众平台:小杨说事儿。微博:杨晨太沉。


有书推荐:成熟的人从不这样发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