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该如何保护你?

2017-11-25 带你把书读完的 有书 有书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有书  

文 | 冯尘 · 播 | 佳萌


“当你不能保护你的孩子时,你的一切努力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武志红老师的微博上看到这句话时,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夺眶而出。


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无能为力之感,油然而生。




上海某亲子园给孩子灌芥末的事还余波未了,北京某幼儿园再曝虐童,孩子身上针眼的照片触目惊心,家长的控诉不断刷屏,朝阳区教委和警方都已经介入调查。


真相还没水落石出,全网父母的焦虑已经漫溢,身为父母,我明知道这是小概率事件,却还是没能战胜自己的恐惧和焦虑。


我有一个朋友是幼儿园老师,她特别无奈地说:“今天早上刚起来,就有家长发微信问我:‘ 我的孩子为什么不爱上幼儿园了?’


我没敢告诉她,我明明知道这是小概率事件,昨天和儿子睡前聊天时,还是没能忍住,问了他一些过去从没问过的问题。


“你们在幼儿园打过针吗?”

“老师会喂你们吃药吗?”

“有没有人要求过你们脱光光?”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甚至事无巨细地给我讲了某个小朋友在幼儿园喝药的流程,其中有家长、老师、校医的三方参与。


听完他的回答,我并没有觉得心安,而是陷入沉思。


忽然意识到,我们一直在用一种不恰当的方式,呵护自己的孩子。


当恶性事件爆发,我们的情绪被煽动,就去怀疑全世界;当事件被新的热点覆盖,就忘记所有的焦虑,继续维持过去对待孩子的方式。


平安无事时,疏忽大意,许多家长没给孩子做过安全教育和性教育,甚至还总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遇不幸时,许多人又把精力放到了愤慨上,冲出去斗天斗地,却忘了给孩子足够的安慰。


许多人说,孩子们是天使,天使都应该遇到善良的人。


可是,当把希望都寄托到外界时,人最容易患得患失。


作为妈妈,每次看到类似的事件都会恐惧不已。但我开始明白:不是因为我知道这种事就能阻止它发生,而是知道它,就该学着防备。


怎样保护好自己的孩子,才是每个家长最最急需的必修课。






如何辨别孩子是否被欺负?


洗澡时,观察孩子的身体表面是否出现淤伤、抓伤等人为伤痕。


年纪较小的孩子,在受到外界的刺激之后,很容易体现在睡眠上。有的孩子会失眠、做噩梦,或者频繁尿床。


如果孩子的鞋子、文具、衣物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者破损,家长也需要留心。


当孩子的情绪出现特别大的变化时,很有可能就是受到了伤害。


原本很喜欢去幼儿园的孩子忽然哭着喊着不肯去;


原本很安静平和的孩子忽然变得暴戾、浮躁;


原本活泼的孩子变得静默。


当这些情况发生时,家长都要认真对待,去引导孩子表述,找到真实的原因。


我身边的很多家长,会用角色互换的游戏方式,来探察孩子在幼儿园的日常。


回家之后,家长扮演孩子,孩子就扮演她在幼儿园的老师、保育员,或者校医。孩子强大的模仿力,总是能将幼儿园的生活重现。


小区里一位妈妈,在和孩子玩角色互换的游戏时,因为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孩子就伸出食指怒气冲冲地指着门说:“你,给我站到教室外面去!”


彼时正是冬天,室内暖气很足,大家都穿着短袖。妈妈配合孩子的表演,准备去拿羽绒服出门罚站时,孩子很嫌弃地说:“还磨蹭什么,赶快出去!”然后把穿着短袖的她推到门外。


妈妈顿时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仔细询问才知道,老师真的会让孩子穿着单衣出去罚站。紧接着,她去和其他妈妈交流,知道了老师虐待孩子的细节,很快办理了转园。


我们都以为那些极端事件距离自己很远,当它真的发生时,才惊觉世界险恶,孩子成长的艰难。


还好,妈妈够用心,发现早,止损早。




如果孩子真的受到了欺负,怎么办?


一位受害小朋友的爸爸说,想烧了幼儿园。别说真的发生,我每次幻想孩子遇到相同的情况,都会热血上涌,恨不得马上冲出去给孩子报仇雪恨。而很多家长的做法也都是这样:咽不下这口恶气,冲出去讨个说法。


对坏人的追责,是对孩子权益的捍卫。绝不姑息,绝不退让,坏人才不会有机会去伤害更多的人。


可这种时候,比追责更重要的是:安抚孩子受伤的心。




孩子受到欺负后,特别容易出现极端情绪,比如对于人际关系异常抗拒、不愿上学等。家长要宽容对待,因为孩子很可能正处于应激状态,此时任何的对抗,对他来说都可能是二次伤害。


要让孩子明白,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是他强大的后盾。有了安全感,孩子才有康复的可能。


在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孩子更看重别人的关心和关爱,因此,家长必须在第一时间让孩子感受到。


越早把情绪处理好,对孩子的伤害和日后的影响才能越小,这比起解决事情本身更重要。


不幸发生得很短暂,却需要漫长的时间来疗愈。因此,父母需要给孩子长久的陪伴和支持,给予长期、正确的引导。


安抚孩子的情绪,温暖孩子的心灵,永远都比解决问题、惩治坏人来得重要。


我们受伤之后,如果没能恢复好,伤口就会在每次变天换季的时候,用让人生不如死的隐痛,来提示你它的存在。


心伤,更是如此。




比事后疗愈更重要的,则是预防。


随着事件的爆发,一则美国防性侵教育的动画开始流传。


短篇首先告诉孩子,坏人不一定长得坏,还可能长得很好。接着,告诉孩子什么是隐私部位,隐私部位不可以给外人看和触碰。


告诉孩子,如果有人要看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看他的,这是视觉警报;如果有人和你谈论隐私部位,这是言语警报;


如果有人触碰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触碰他的,这是碰触警报;单独和陌生人在一起,是独处警报,如果有人拥抱、背、亲吻你,叫做拥抱警报。


当有人对你做出这五种行为中任意一种时,就可以判定那个人是坏人。


而面对坏人,一定要勇敢说“不”!


生活中,很多经历告诉我们,其实孩子并不是无法辨别事件的好坏,更多是没勇气说“不”,对坏人的伤害逆来顺受,还让自己在痛苦中无法自拔。


孩子为什么不敢对不喜欢的事情说“不”?


因为害怕。


害怕权威,害怕威胁,可最害怕的是,来自父母的忽视、质疑,甚至嘲弄。


“你是不是傻,为什么让别人碰你的隐私部位?”


“他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我不想听借口,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哭!哭能解决问题吗?早干嘛去了!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当孩子的求助,反馈回来变成对自己的怒气时,孩子就会选择不再求助,而倾向于自己消化。


国内许多家长,对孩子又宠爱又控制。于是,孩子建立不起自我意识。


不管是我们小时候,还是现在的孩子,潜意识里都有这样的逻辑:我的身体是属于父母的,如果有人侵犯了我的身体,就等于侵犯了父母的东西,父母会生气的。


因为没有自主意识,所以没用勇气说不;因为害怕父母生气,所以即使受到侵犯,也只能忍气吞声。


因此,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培养孩子足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意识。


不敢对父母说不的孩子,又怎么敢对坏人说不?






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需要做到以下4点:


  • 多检查。每天洗澡时,检查孩子的身体上是否有伤痕。


  • 多沟通。询问孩子的日常,也在游戏的过程中,教会孩子更加准确地表达,引导孩子说出真实的情况和内心想法。


  • 多做安全教育。告诉孩子,隐私部位不可看、不可谈、不可触碰,他有权利对任何不喜欢的行为大声说“不”。同时,不可以帮坏人保守任何秘密。


  • 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会和他并肩作战。


成长,是一次艰难的旅程,没有谁会一帆风顺。


父母给孩子的,不应该只有物质和形式上的陪伴,还应该有精神上的支持和引导。


最重要的,要让孩子任何时候都确信:


你不必害怕苛责,也不必隐瞒侵害,更不必藏起伤口。


不管什么时候,不论多大的危险,父母都是你坚强的后盾。


正如电影《熔炉》所说:


“看着这些逐渐长大的孩子们,我不由想到,我们之所以战斗,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原本的我们。”


(编辑:千万加)

#有书君说#

“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引路人” 

有书诚邀中科院客座教授 赵明 带来父母必听的亲子心理课

点击下方图片,给孩子一生幸福的密码



冯尘,有书签约作者。公众号:冯尘,ID:feng-chen66。自由撰稿人,用走心的文字写理智的观点,想陪伴更多人,一起走更远的路。如果你也想成为有书的专栏作家,欢迎投稿至邮箱:tougao@youshu.cc或添加微信:youshuyc,仅限原创首发,稿费从优。

佳萌,FM93.5临清人民广播电台主播,爱小说爱美食,幻想一夜暴瘦。能够听到我的声音就是缘分,愿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生活。喜马拉雅FM:佳萌的声音。


有书推荐:假装很好的马伊琍,终于成了我们喜欢的女人

47 37583 47 17626 0 0 7951 0 0:00:04 0:00:02 0:00:02 7950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订阅【父母必学——亲子心理课】你的每一个赞,有书君都认真当做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