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神独立,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

2017-12-27 带你把书读完的 有书


回复【早安】领取你今天的早安日签

文 | 西红柿 · 主播 | 杨枪枪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5183s8okk&width=500&height=375&auto=0▲点击开视频,即可观看

《有书快看》之5分钟带你看完《人类的终极命运》

更多有趣、有料,有内涵的视频,关注公众号有书快看


各位书友你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共读《人类的终极命运》的第七章和第八章,请大家带着以下问题完成今日的早读:

 

1.你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

2.你认为“心智”和“身体”是一体的,还是相互独立的?




对于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认为,机器永远不可能超越人类,因为它没有思想、没有感情,不可能像人一样去思考。


另一部分人认为,未来的人工智能不仅可以超越人类,而且会思考,有自我意识,会产生心智。

 

不管你持哪种看法,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不仅要懂得计算机知识,还必须懂心理学、哲学、神经科学等多门领域的知识。

 

“意识”是人工智能目前最核心的问题,也是智能研究工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直到目前为止,没有人真正了解大脑是如何产生意识的,很多人为此争论过,如今还在争论。

 

“意识”是一个纯哲学的命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如果AI工作者不搞清楚“意识”到底是什么?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做才能为一台能够思考的机器编程?

 

笃信宗教的人可能会认为,思想、感情还有自我意识这些东西是不需要物质基础的,意识是非物质灵魂存在的证明。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意识”存在于身体之外的体验,比如我们做梦时,意识离开了身体,去了别的地方;我们出神或者想象时,我们的意识跑到了别处。


对于这种体验,唯物主义者和许多科学家的看法是一样的。




自从图灵写下了关于机器模仿人类的论文,计算机科学、机器人或者人工智能的思想阵营便划开了界限,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的观点一分为二。

 

被称作“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科学家,与被称作“唯心主义一元论”的科学家所持的看法完全相反。

 

“唯物主义一元论”者认为,心智是一个纯粹的生物现象,它是头颅中活生生的大脑创造出来的。


除了我们能够感知的和通过科学仪器观察的世界外,一无所有。




“唯心主义一元论”则宣称,一切我们能知晓的事物都被我们的心智过滤,物质世界只是一种幻想,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

 

关于唯物论和唯心论、一元论和二元论之间的争论延绵了数个世纪,一直是此消彼长,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给哲学家和科学家们制造了不少困惑,也催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和发明。

 

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这些互相背离的思想,我们就没法理解人工智能以及它改变我们世界与文明的能力。

 

为了区分什么思想可以相信,什么思想应当拒绝。作者从公元前400多年的西方哲学开始,一直梳理到今天关于心智的激烈论战;从柏拉图一直追溯到当今的哲学家。

 

探索范围涉及了哲学、数学、物理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作者想看看他们对于探索人工心智,提供了怎样的洞见。




从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数世纪以来,神秘主义、经验主义和科学方法一直在相互较量,而神秘主义似乎更占上风。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格拉底的神秘哲学影响了柏拉图,苏格拉底提到了两个世界,即“可见的世界”和“不可见的世界”,可见的世界是物质世界,不可见的世界就是精神世界。

 

像苏格拉底一样,柏拉图也认为物质世界是一种幻觉,只能通过心智把握。他的神秘主义一直影响了世人数个世纪。

 

笛卡儿试图证明上帝和灵魂的存在,他也像苏格拉底一样,区分了两个独立的实体: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


物质实体是一切物质的本质,而精神实体则是心智(灵魂)、意识的本质。




在漫长的时间里,笛卡儿式的二元论统治了科学界长达200多年。他著名的“我思故我在”直到今天还在世人的脑中激起回响。

 

直到20世纪后期,科学家才终于在这个问题上超越了笛卡儿的影响,开始关注更显而易见却被忽略的事物,将意识作为一种物质现象加以研究。

 

然而,许多哲学家还是怀疑意识是一种物质现象。他们的怀疑也针对人工智能,以及能否在机器中创造出意识。




神经科学家埃尔克斯在研究过意识后,得出结论说:“事实上只能接受二元论,因为没有其它方法可以解释意识。”

 

一些知名科学家,如沃尔夫勒姆则更进一步宣称:“整个宇宙就是一个计算机程序,我们的心智因此也只是这个宇宙软件的一部分,正如宇宙也是另一个更强大的超级系统的一部分一样。”

 

作者说,这种近似万物皆有灵的观点,不少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也都有。

 

著名的天才物理学家霍金也宣布:人的“意识”可以看作计算机软件,在未来可以从生物学身体中剥离,下载到电脑里,于是“你”就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永远生存下去。

 

霍金所说的就是一种“人机融合”的方法,意思是说:当人的肉身死亡后,可以将大脑拷贝到计算机上,让人借用机器人的躯体继续存活,这样人就可以得到永生。


按霍金的这种说法,人的身体与灵魂就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实体,出生时结合,死亡时分离。


这就是二元论,而这种二元论的思想,正是从一位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嘴里说出来的。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像霍金这样的天才物理学家也会发表这样的看法?为什么这么多哲学家与科学家都不能接受,心智是一种物质构成的自然现象呢?为什么二元论总是影响对意识的研究呢?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成为“物理主义者”呢?

 

作者说,身心二元论导致人工智能出现了无法克服的问题。


如果我们接受心智独立于大脑这种观念,那么我们又如何能期望去制造一台拥有灵魂的计算机,又如何给计算机编码?


如何能强迫计算机芯片里,根本没有心智的电子获得自我意识呢?

 

身心二元论的信条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它不能带给我们任何信息,也不能帮我们获得什么有用的知识。

 

如果我们接受心智独立于大脑,那么就像霍金所说的,用数据下载意识是可能的。


然而,根据数字信息可以复制的特点,我们就可以制造出无限多个自己的复制品。那么哪一个才是真的自己呢?

 

如果有一天,计算机错误地复制出了一大堆你,你必须被删除掉,那么你能接受这种做法吗?


你认为这么做在道德上、或者逻辑上是正确的吗?

 

二元论所引发的悖论,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立足之本。在一个模拟的数字宇宙中,没有独一无二的我,没有“原创”,我们都是复制品。

 

所以,作者认为,心智也许并不是真的和身体分离,心智和身体也许是以同样的方式构成,都是来自物质实体。

 

好了,今天的早读到这里就结束了,让我们在今天的晚读时间里,继续去探索这个另类的、物质的假说吧!


有书君语:本周我们共读的书是《人类的终极命运》,我们跟随着人工智能发展的脚步正走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之巅。在这本书中,作者别出心裁地从文学、哲学和计算机科学三个方向探索了人工智能。


为了提高书友们的阅读体验,我们也同时提供了《人类的终极命运》的纸质版书籍,如果您对本书感兴趣,可以点击下图即可购买纸质书籍,一起品读这场横贯历史与未来的大透析吧!


西红柿,有书签约作者,有书智库领读达人,自由撰稿人。用心感悟人生,用文字温暖自己,愿你能从我的文字里读出生活的味道。个人微信号:lmkz11,如果您也想带领千万有书书友一起共读,不妨准备好您的文字作品,添加微信:youshulingdu,成为有书的拆书达人吧!


杨枪枪,有书签约主播。媒体人。每晚9点和你说晚安,用声音治愈每一个孤独患者。公众平台:小杨说事儿。微博:杨晨太沉。


 往期热文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完成今日早读签到。回复“APP”,下载有书共读APP,找人聊聊这本书。走之前,点个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