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是一种新稳定:「双性恋」和「泛性恋」究竟是什么?
随着人们对多元性别群体的接纳和包容,越来越多爱和浪漫的形式被我们看到;但同时,不断更替的身份标签也带来了更多困惑和顾虑。
5月24日是泛性恋与泛性浪漫觉醒日(Pansexual and Panromantic Awareness and Visibility Day)。我们想借此机会和大家聊聊性多元群体中的「双性恋」和「泛性恋」这两个经常被误解、混淆的社群。
双(泛)性恋人群常常受到「寻求关注」「只是玩玩」等刻板印象的困扰,同时承担着被异性恋视为同性恋,和被同性恋认定为「自我认同不够好的叛徒」或「只是想来享受片刻的肉体欢愉」的异性恋的风险。TA们被认为处在「探索性取向的摇摆阶段」,不断遭受污名化。
既不是「男女通吃」,也不是「海王」,那么TA们究竟是谁呢?
01
「LGBT+」里的「B」和「+」
可以指什么?
说起「LGBT+」,对其中的「L」(Lesbian)和「G」(Gay)的理解在当今已经成为判断一个人到底有没有基本的多元性别意识的准则之一。随着争取权益的进程和社会思想的进步,性多元群体从最初只能在社会夹缝中挣扎生存,到当今性别多元文化已经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和交流的方方面面,但是人们对LGBT+群体中的字母「B」(Bisexuality)所代表的「双性恋」群体,以及「+」中可能代表的,经常与双性恋混为一谈的「泛性恋」(Pansexuality) 社群还一直存在误解和排斥,ta们的存在也常常遭到无视,甚至刻意的抹除。
经典LGBT美剧代表之一的《威尔和格蕾丝》(Will and Grace)中就有这样一个情节,Karen(Will的异性恋女生朋友)家有个面点师(男),而这位面点师既和Will发生过关系,又和Karen发生过关系。Karen(Will的异性恋女生朋友)家有个面点师(男),而这位面点师既和Will发生过关系,又和Karen发生过关系。但即使作为性多元社群的一员,Will也对面点师这种所谓“两边通吃”的行为表示十分不能理解,甚至发出了这样的质疑——「什么“双性恋”、“泛性恋”,这难道不是在通往同性恋路途上的一个休息站吗?」
那么,「双性恋」和「泛性恋」究竟代表着什么呢?
• 图片来源:《威尔和格蕾丝》
根据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上的定义,双性恋(Bisexuality)一般指对男女两性皆会产生爱慕感和性吸引、能与之建立浪漫关系和持久情感依恋的一种现象。但双性恋者所感受到的吸引力具有阶段性,有些人可能同时对同性和异性感受到吸引力,而有些人可能在某一阶段对同性感受到吸引力,在另一阶段对异性感受到吸引力。同时,双性恋者感受到吸引力的表现方式和吸引程度也存在差异,并不是平均分配。
而泛性恋(Pansexuality)是指对任何性别皆能产生持久浪漫情感和(或)性吸引的人,包括男性、女性、跨性别(Transgender)、间性人(Intersex)等。对于泛性恋者来说,ta们对性对象或依恋对象的选择不受自己或对方的被指派性别或性别认同的限制。也就是说,泛性恋者自身可能是非二元性别者,而ta们的性对象或依恋对象可能自我认同为非二元性别,此外,一些进行非常规性行为的人,比如「第四爱」,也会选择用泛性恋来描述自己。
看到这里,你是否也产生了更多困惑,「双性恋」「泛性恋」的定义明明应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怎么解释起来却这么复杂,反而越理越乱、更加混淆不清?
02
鸿沟的跨越带来更复杂的问题:
从「异性恋」到「N性恋」
从「异性恋」到「同性恋」,虽然这中间是一个巨大的跨越,但这两种性倾向的对象仍然固守在某一个单一性别,且保持不变,一如我们曾经认为女人只能爱男人一样。「双性恋」的出现,作为打破单一性恋稳定性的先驱者,自然受到了许多质疑。
而「泛性恋」的概念常常被认为是「双性恋」的延伸,二者的区别也反映了我们对于多元性别认知的不断完善。有些观点认为,目前为大众所熟知的性倾向,如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等,依旧是建立在非男即女的二元性别框架上;大部分情况下,双性恋中的「双」(bi-)意味着男性和女性,而对于一些双性恋者来说,非二元性别者不是ta们会选择的性或依恋对象。因此,这些观点提出,尽管双性恋打破了过去人们对于同性恋和异性恋的严格二元划分,但相比于双性恋,泛性恋更能体现对多元性别的包容性。
而也有一些观点认为,随着我们对传统性别框架的解构,双性恋最初的定义中的「双」并非必然是男性和女性,也可以理解为包括其他性别。从这一层意义上来看,双性恋和泛性恋群体并不矛盾,而是有很大的重合。
但目前,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公众视野下,双性恋和泛性恋都时刻面临排斥、忽视和来自多方的恐惧。早期的学术研究否认双性恋的存在,认为它只是向异性恋或同性恋过渡的阶段;直到现在,明确针对双性恋现象进行的研究实施起来依然顾虑重重,对泛性恋人群的专项调查更是存在很多困难。
在公众领域中,双(泛)性恋人群常常受到「寻求关注」「只是玩玩」等刻板印象的困扰,同时承担着被异性恋视为同性恋,和被同性恋认定为「自我认同不够好的叛徒」或「只是想来享受片刻的肉体欢愉」的异性恋的风险,两边不讨好。这种质疑的声音甚至推演出一种潜在的担忧,即将双性恋者视为性多元群体的成员可能会不利于权益倡导的发展,因为TA们「一定程度上享有着异性恋特权」,随时有可能迫于压力而倒戈。
不仅如此,双性恋和泛性恋也被看作是「花心」「海王」的代名词,TA们被认为处在「探索性取向的摇摆阶段」,不断遭受污名化。由于亲密关系的具体形式和性倾向常常被人混淆,双性恋者和泛性恋者也经常被认为很随意,遭到「必然会同时展开多角关系」等误解。然而事实是,双性恋者并不必须同时拥有两个性或依恋对象,泛性恋者也不是必定会处在多人关系中。
03
标签下的我们何去何从?
要知道,当我们提到双性恋或泛性恋时,我们强调的不仅是「双性」「多性」或者「n性」,而是更多的性别情欲选择。一开始被人承认的只有异性恋,随后有了同性恋,接着我们发现这些标签已经不足以概述每个人身上的多样性,人们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欲望吸引也不再一成不变、一一对应,于是开始有了双性恋、泛性恋,或者以后可能出现的「x性恋」。
有人对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的复杂标签不屑一顾,更愿意用「酷儿」描述自己。也有人热衷于用金赛量表来描述自己的性取向,或者强调自己是被类似于「外表」「人格」等方面的特质所吸引。但是,无论你是什么性别,何种性倾向,这些多元的选项,都只是为了帮助你找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位置和归属。最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标签出现,是为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可以不受限制地爱所有你想爱的人。
• 图片源自:《心跳漏一拍》。男主角尼克向妈妈出柜自己是双性恋
「性倾向流动论」认为一个人的性倾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倘若根据性倾向流动论,那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双性恋」,或者「潜在的泛/X性恋」。根据这种理论,如果性倾向是流动的,那么我们可以经过自然的自我探索流动到「异性恋」,「同性恋」或者「泛性恋」。或者,我们就是保持这种流动的状态,终其一生一直处在自我探索和发现中,流动也是一种状态,一种相对稳定状态。
如果说性倾向是一条火车道,两端的终点分别是「异性恋」和「同性恋」,有人的旅途是从始至终、有始有终,有人的旅途只是在中间的两个没有名字的站点之间往返。
• 图片来源:《心跳漏一拍》
04
流动成为一种新的稳定状态
《Sense8》中,沃卓斯基姐妹对跨性别和泛性恋角色的细致和现实的描绘,在性别和性倾向二元化的大胆探索,甚至承认浪漫取向的潜力,正是对多元性别观念的回应。虽然想象的最后可能只会归于想象,但我们必须要承认并且意识到人类的欲望、幻想、取向、认同,都是多元并且复杂的,如同跨性别概念的出现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对二元性别概念的解构,双性恋和泛性恋的概念也是在解构我们当前对于性倾向的定义和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于流动性性倾向的讨论,并不是在鼓吹「双(泛)性恋优越论」;恰相反,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进步和科学技术影响之下,我们对于身份认同、欲望、爱和亲密关系的理解将持续不断变化,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概念也将迎来挑战和革新;甚至,已经有研究表明未来的欲望交互会渐渐脱离「人性化」。
人工智能专家和国际计算机游戏协会主席David Levy在他的《Love and Sex with Robots》中指出「爱机器人将像爱其他人一样正常」。他还写道,机器和人工智能将成为人们亲密问题的答案。虽然这样人机之间的亲密关系在现阶段超出了我们探讨的范围,但是当所谓「人类」与「物品」之间的概念被打破,那仅由人类构建出来的生理性别、社会性别、性倾向和性别认同这些形而上的概念,又能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据多少的空间、在历史中持续多久呢?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与传统意义上的非人类伙伴进行互动,其ta人的期望和判断将与个人自身发展变得不再紧密相关,从而导致更大的流动性,甚至持续保持这种流动性。于是,流动成了一种稳定状态。
或许,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谁?」「会被谁吸引?」「在社会中的位置是什么?」这些问题,将会伴随我们一生的探索。或许,一个又一个的标签,最终会被我们一一撕下。我们坚信,每一个愿意探索和接纳自己,保持本真不被别人影响的个体,都是值得骄傲的。
参考文献
[1] Bisexuality, Pansexuality, Fluid Sexuality: Non-Monosexual Terms & Concepts. https://diversity.utexas.edu/genderandsexuality/wp-content/uploads/2016/03/NonMonosexual-Identity-Definitions-2016.pdf
[2] Eisner, Shiri. Bi: Notes for a Bi Revolution. New York: Seal Press, 2013.
[3] Angelides, Steven. A History of Bisexual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4] Firestein, Beth A. Becoming Visible: Counseling Bisexuals Across the Lifesp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5] Levy, David. Love and Sex with Robots. London: 2007.
本文观点不代表机构立场
编辑:关关 Monica
排版:琳溪
封面图来源:《超感猎杀》
如果你想支持我们
支付宝扫描下方二维码
助力北同工作
点击“在看”或“赞”
也能支持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