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深造率出炉,最高近80%!

北京校园 2023-06-2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软科 Author 发现优质高等教育


都言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考生可以汲取万千力量汇于一身,进有众星捧月,退有老师监督、有同学比较、有模考作标。然而深造实为每个学生通往社会路途的人生第二场大考,不论是国内升学还是国外留学,都是学生对个人命运的虔诚赌博。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暴涨,就业压力激增,“深造热”正成为高校学子毕业季的现象级趋势。


单就国民热度最高的考研来说,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201万,2021年上升到377万。从2017年到2021年,5年间的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深造,正成为全民教育的“增长极”,为到2035年建设教育强国迸发活跃的内生动力。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高校深造率情况备受瞩目。本文使用截至2021年5月公开的87所双一流高校数据,整理其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率与出国(境)留学率情况。



总体上,2020届高校深造率与去年基本持平,大部分高校总体深造率略有上升,出国(境)留学学子向国内升学转化较多,疫情对高校学子深造情况影响较大。




  

总体深造率上涨,留学大潮遇冷


87所高校的平均深造率为39.46%。其中,23所一流大学高校为54.99%,64所一流学科高校为36.99%。


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分别以76.3%、73%和70.64%的总深造率领跑双一流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南京大学深造率均超过60%;超过50%的有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四川大学。一流大学的深造率普遍能达到40%以上,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


同去年软科(ID:zuihaodaxue)收集整理的数据相比,87所高校中,44所高校的本科深造率有所上升。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增幅达到8.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苏州大学总深造率分别增加5.57%和5.25%。


那么,这些高校深造率增加的部分在哪里呢?


与去年的国内升学率对比可以发现,2020届本科毕业生的升学率与2019届相比普遍增加,最大增幅可达8.8%,为外交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内升学率同比增加8.4%,清华大学则增加8.1%。数据完备的69所高校中,仅11所高校的国内升学率增幅为负。



出国(境)留学率则明显大幅下降。数据完备的69所高校中,仅13所高校的出国(境)留学率有所增加,且增幅不大。下降最多的当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降幅已超过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降幅也超过8%。足以证明,在疫情影响之下,2020届本科毕业生的深造选择已从国外大幅转向国内。



显然,疫情影响之下,本就与对外交流密切相关的外交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均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而原有多数毕业生选择国外继续深造的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留学率显著滑坡。


一方面,在全球疫情严峻的情况下,如果选择出国,那就意味着基本只能待在家里上网课,实验室、设备器材全都碰不了,对外交流质量很大程度上依托网络质量,教学体验大打折扣。此外,国内的教育考试中心于去年2月暂停了4个月的托福、雅思等出国考试,国外的签证申请渠道纷纷关闭,留学陷入了出国无门的尴尬境地。2020年可谓是留学寒冬,给准备留学的学生和家庭迎头一击。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高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不断上升,导致海归学历的含金量相对降低,留学已不再是二三十年前“高端人才”的代名词。在软科公布的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所展示的全球领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学里,中国内地有144所大学,其中71所高校入围全球500强,较2019年增加13所,体现了中国大学快速提升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此外,出国留学门槛降低,“花式”留学频出,也让不少雇主开始对海归的含金量存疑,留学归来在人才市场上反而成了吃力不讨好的角色。


留学计划遇冷,这既加剧了国内考研深造的竞争,又对高校学术环境与人才培养体系提出新的挑战。




  

不深造,怎么好好就业?


不论是国内升学还是出国留学,深造已成为大多数学生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选项。



《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指出,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知识水平、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借读研来提升学校层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受疫情影响转向考研也成为考研大军扩充的新因素。


实际上,知识水平和能力、就业竞争力以及学校层次,这三个占多半的考研动机皆指向一个关键词:就业。归根到底,深造还是为了能够抓住更好的工作机会,获得更高的薪酬待遇



中国人民大学&智联招聘《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硕士生的期望就业企业规模以大型企业为主,而本科生以中型企业为主。实际就业单位也与期望如出一辙:根据智联招聘平台数据分析,学历依然是企业筛选人才的重要指标,企业招聘应届生的学历门槛逐年提高,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职位数占比由2019年第一季度的17.6%,接连上升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29.8%,硕士学历也正成为许多雇主心中的“标配”。


可见,想进大平台,学历仍然是道槛。闯过深造这道关,才好拿到敲门砖。



进入大型企业意味着能够获得更高的薪资和更好的福利待遇,硕士生的期望薪酬均值和中位数也均高于本科生和专科生。事实上,不同学历学生在职场中能够拿到的薪酬也有较大差距。


根据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武汉大学本科生平均薪资为7272.09元,硕士为8998.91元,博士则为10565.22元;暨南大学本科毕业生平均薪资为7688元,硕士生为9263元,博士生为12542元。薪酬福利也正是当前大学生求职看中的最主要因素。


甚至不止就业,城市落户政策也有为高学历人才服务的趋势。2021年5月25日,深圳司法局官网发布了深圳发改委关于《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核准类学历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全日制本科。而按照深圳此前执行的入户规定,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专科以上学历,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人员即可核准办理人才引进迁户。在一线城市中,深圳落户政策算是较为宽松。但根据深圳人才工作局最新对外透露的情况,未来五年,深圳引才政策将进一步升级,吸引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精尖缺人才。


深造,仿佛成为通往更好人生必渡的“劫”,横亘在毕业生走向社会的第一关。




  



所谓“门槛”,能力达到即是“门”,能力未到则是“槛”。深造就是为了增加就业砝码,让心仪的就业渠道为自己敞开大门。


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达到909万,同比增加35万。5-6月既是毕业生的就业冲刺期,也是无数学子考研意向确定期。疫情对就业的深层次影响仍在继续,留学计划流产与严峻的就业形势,必然使更多毕业生选择待业考试。可以预见,2022年考研战场势必更加激烈。


然而学历贬值的趋势在前,就业复杂形势在后,高校学生的升学与就业情况究竟几何,待我们对高校就业质量报告进行持续跟踪,为大家揭晓答案。



▌更多推荐


本公众号对应微博@北京五道口校园



觉得不错记得点“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