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南开大学博物馆竟藏着这些宝贝!
在展示形式上,“思源聚珍”将平面展示与动态演示相结合,借助三维扫描技术,还原文物的立体形态,并通过场景复原,打造沉浸式体验,让用户在便捷、趣味的探索过程中完成与文物的交互,实现对文物文化内涵的深度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数字典藏的设计和开发由南开大学博物馆组织“南有嘉鱼”学生团队完成。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包括文物三维信息采集、文物信息阐释,以及小程序的功能设计、UI设计等工作。
01 景德镇窑青白釉堆塑瓶
南宋(1127―1279年)
高:61厘米
口径:8.6厘米
底径:12.6厘米
此件为南宋时期的堆塑瓶,是一种随葬明器,其瓶颈堆塑着日月祥云、龙纹、鸟、犬、蛇、龟、仙佛人物以及十二时俑等纷繁复杂的装饰题材。
02 青花花卉纹双螭耳狮钮盖炉
清(1644―1911年)
高:18.5厘米
口径:10.2厘米
圆口,短颈,扁圆腹,双螭耳,狮钮,蹄足,腹部装饰缠枝花纹等纹样。熏炉是燃烧香料用以熏衣、驱虫、净化空气的用具。中国熏香历史悠久,宋以后成为文人士大夫居室和书房中必不可少的陈设品。
03 涡纹青铜鼎
商(前1600―前1046年)
高:23.5厘米
口径:19.5厘米
此鼎为商代青铜鼎,直耳深腹,鼎体厚重,三素足较粗壮,纹饰精美,颈部四周有六个泡状圆涡纹,为该鼎的主体纹饰。涡纹近似水涡,故为涡纹,其形状又像太阳,有人称其为“火纹”,盛行于商周时期,是日神崇拜的象征,体现着当时人们对自然神灵的朴素信仰。涡纹是商周青铜器少见的圆形纹饰,为那个庄严、肃穆的时代增添了柔和的一面。
04 杂宝镜
明(1368―1644年)
直径:11厘米
杂宝镜,是明代铜镜题材世俗化的典型代表,装饰有杂宝、花瓶、供桌、人物、仙鹤楼阁等纹饰。杂宝纹兴起于宋元时期,是一种内容丰富的组合式纹样,一般由书卷、金铤、银锭、犀角、象牙、圆钱、方胜、艾叶、珊瑚、玛瑙等珍稀物品纹饰组成,被广泛装饰于各类物件,有祈福、辟邪、吉祥、富贵之寓意。杂宝镜上的纹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吉祥富贵生活的向往以及民间社会的升仙谶纬思想。
05 旋涡纹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
(距今约5300―4050年)
高:44厘米
口径:11.5厘米
底径:9.5厘米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大放异彩。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彩陶在造型、纹饰、画风等方面均富有浓郁的地方特点。此件彩陶壶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典型器,其腹部膨圆,肩及腹部主题纹饰用红黑两彩绘旋涡纹四组,旋涡纹内为“十”字纹,旋涡连线边缘饰细密的锯齿纹,锯齿纹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标志性特征。
06 四大圆圈纹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
(距今约5300―4050年)
高:41.5厘米
口径:13.5厘米
底径:12.8厘米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陶器,其腹部有对称双耳,饰黑彩,主体纹饰为四大圆圈纹,内填充有十字纹和圆点纹。四大圆圈纹是马厂类型彩陶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纹样,由马家窑、半山类型的旋涡纹演变而来。此件彩陶壶形体匀称,彩绘精细,是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中的精品。
07 镂空黑陶豆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距今约6100―4600年)
高:20.8厘米
口径:28.8厘米
底径:13.8厘米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器型为豆,形如高足盘,足部装饰有圆形镂孔。豆,是古代的一种盛食器,也作为礼器使用。该器物表面光滑平整,造型精巧,代表了黄河流域大汶口文化先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08 甲骨
商(前1600―前1046年)
长:7.6厘米
宽:3.3厘米
铭文内容:一月,唯王十祀又九。
古代占卜主要使用龟甲和兽骨,骨指卜骨,多用牛、羊、猪的肩胛骨,这个部位既宽且薄,稍加烧灼即爆裂,最宜占卜。卜骨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商代鼎盛,春秋以降衰落,秦汉之后则被更为精妙的占卜方式代替。此卜骨为商代卜骨,商代占卜主要用牛肩胛骨和龟腹甲,商代占卜形式渐趋完善,对甲骨要做细致的修整加工,钻孔后在孔内烧灼,钻孔占卜的传统应是继承自黄河下游地区的史前文化。
09 兽面纹青铜爵
商(前1600―前1046年)
高:19.7厘米
流尾长:17.4厘米
酒器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礼器之一,也是商文化礼器的核心。这件兽面纹爵就是商代十分流行的一种酒器,腹底有三个长足,口沿两端分别有槽状或管状流,尖尾。腹部为面目狰狞、肃杀威严的兽面纹,古称之为“饕餮”。青铜爵流行于夏商周时期,西周中晚期逐渐退出酒器舞台。商人以酒器为礼器,爵作为最重要的酒器之一,逐渐成为身份等级的象征。这件青铜爵,折射着商代独特的社会气氛,承载着我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是青铜礼器中的经典之作。
10 窃曲纹甬钟
春秋(前770―前476年)
高:41.9厘米
甬长:16.9厘米
口径长:16.6厘米
口径宽:13.5厘米
中国早期文明的一大特点是礼乐文化繁盛,因而乐器是礼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乐器主要发现于高级贵族大墓,体现了乐器的不凡地位。甬钟是周代青铜乐器,属打击类器类,合瓦形结构。此甬钟顶部正中有柄,柄侧有钮,钟体上有窃曲纹,并铸有36枚柱突。甬钟出现于西周,流行于春秋战国,通常成编使用。
11 云雷纹青铜簋
西周(前1046―前771年)
高:13.1厘米
口径:16.8厘米
底径:13.9厘米
侈口,短折沿,颈部略收,肩部斜下,鼓腹下垂,圈足较高,耳的正面各有一只饕餮。簋是古代中国盛放食物的器具,也用作礼器。流行于商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特别是在西周时代,簋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
12 彩绘骑马俑
唐(618―907年)
高:29.9厘米
长:21.5厘米
宽:9.7厘米
此为专门陪葬的仪仗俑。仪仗俑象征墓主人生前出行的仪仗队伍,先秦时期就已有之,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仪仗俑通常包括武士俑、官吏俑、肩舆俑、持各类仪仗俑、乐俑、侍俑、骑马俑等,仪仗俑的随葬数量一般与墓主人的身份相关,有几件到上千件不等。这件彩绘骑马俑头戴风帽,为胡人形象,展示了唐代兼容并蓄的文化面貌。
13 海兽葡萄纹镜
唐(618―907年)
直径:9.5厘米
镜质地泛白,伏兽钮。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4只追逐嬉戏于葡萄叶蔓之间的海兽,外区为一周环绕飞翔于葡萄枝蔓之间的鸟雀。唐代是铜镜发展史的另一个高潮,海兽葡萄纹是唐代中期极为流行的一种铜镜纹饰,海兽葡萄纹铜镜是唐代铜镜铸造技艺鼎盛时期的代表性产物。中原地区原不产葡萄,汉代时通过“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入,海兽葡萄纹铜镜,展示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14 黄釉鸡冠壶
辽(916―1125年)
高:22.2厘米
底径:6.5厘米
此件为辽代圆身环梁式鸡冠壶,素面无纹,壶身上半部分施有黄釉,上腹部一端有向上直立的管式短流,另一端有环梁式提柄。鸡冠壶是辽代特有的陶瓷器型,其原型为皮革所制,即“皮囊壶”,是契丹族用以盛水、酒、奶的日常用具。鸡冠壶多见于贵族墓葬,是北方少数民族契丹族的标志性用物。
15 钧窑系蓝釉盏
元(1271―1368年)
高:7.5厘米
口径:16.3厘米
足径:5.7厘米
敛口、深腹、圈足,釉色凝固莹润,器表施天蓝色釉,器底无釉,露出胎色呈黄铜色。钧窑与汝窑、官窑、定窑、哥窑并称中国五大名窑,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兴于唐,到北宋晚期达到鼎盛,金元继续发展。钧窑系瓷器釉色千变万化,有茄皮紫、海棠红、天蓝、月白等颜色。此件钧窑盏为元代钧窑的民窑产物,元代很多钧窑系民窑大量生产日用瓷器,这类瓷器胎质较粗松,积釉肥厚,器型一般较为厚重。
16 磁州窑绿釉划花枕
金(1115―1234年)
高:11.4厘米
长:30厘米
宽:21厘米
磁州窑是宋金时期我国北方的著名窑场,其产品具有花色品种繁多、装饰风格清新、不受任何束缚且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等特点,深受百姓喜爱。这件瓷枕呈八角形,施绿釉,枕面上刻划有莲花纹,寓意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
17 吉州窑剪纸贴花凤穿花纹盏
宋(960―1279年)
高:7.2厘米
口径:15.9厘米
足径:5.4厘米
剪纸贴花是江西吉州窑独创的一种装饰手法,即在黑釉碗的内壁有对称排列的剪纸图案,剪纸图案部位与周围颜色不同,系两次施釉而成。该盏内壁以剪纸贴花的形式,对称地贴印有两只飞凤和两朵小花,画面构图舒朗均匀,飞凤舒展活泼,具有强烈的民间生活气息。
18 霁蓝釉堆塑螭虎蒜头瓶
明(1368―1644年)
高:18.5厘米
口径:2.6厘米
足径:6.6厘米
霁蓝釉是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其特点是色泽深沉,均匀而稳定。蒜头口,长颈,溜肩,下垂腹,外撇式圈足。颈腹间堆塑一素胎螭虎,瓶体施霁蓝色釉,釉面光润,底无釉露胎。
19 康熙款五彩十二月花神杯
(一件)
清康熙(1654―1722年)
高:4.9厘米
口径:6.5厘米
底径:2.6厘米
20 同治款粉彩夔凤纹碗
清同治(1862―1875年)
高:9厘米
口径:20.8厘米
足径:8.7厘米
粉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画的技法发展而成的低温釉上彩。从施彩的方法来看,先在素胎上勾出图案的轮廓,并在轮廓内填上一层“玻璃白”色料,再在玻璃白上堆填色料,用干净的笔轻轻地将颜色渲染成深浅不同的层次,这相当于中国画中的没骨画法。这件碗的外底用青花书有“大清同治年制”,内壁施白釉,外壁通体绘有三条夔凤纹,夔凤纹之间装饰有缠枝花卉,具有祥瑞吉庆的美好寓意。
21 古埃及圣甲虫雕饰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
(公元前1390―前1352年)
长:8.5厘米
宽:6厘米
高:3厘米
这件文物是清朝官员端方于1906年从埃及开罗带回中国的古埃及阿蒙霍特普三世时期(公元前1390—前1352年)的纪念性圣甲虫雕饰,其腹部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铭文,铭文以“法老的胜利”为主题,记录了阿蒙霍特普三世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彰显了阿蒙霍特普三世至高无上的权威,具有印章、护身符等功能,象征着王权的永恒和新生命的复活。该雕饰是中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埃及文物,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收藏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地位。
未来,南开大学博物馆将持续推动小程序的迭代升级,不断扩充文物数量,丰富展示形式,完善交互功能;并以南开大学博物馆津南校区新馆建设为契机,加强数字展厅、数字教育、数字文创、数字传播的联动建设,持续推进馆藏文物价值的深入阐释和传播推广,让文物“活”起来,为师生及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的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往期回顾:
来源:南开大学新闻中心 南开大学博物馆
策划:付坤 乔仁铭
记者:付坤
动图制作:宗琪琪
编辑:宗琪琪 付坤
审校:李娜 郝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