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眼百年 | 图说百年南开生物

NKU新媒体 南开大学 2023-07-23


百年生物,栉风沐雨。继往开来,日新月异!

南开的生物学科是建校之初最早建立的学科之一,创校人严修和张伯苓以教育救国为己任,按照“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在南开创设文、理、商三科。生物学科属于理科,初名生物学门,1922年建立生物学系,是中国大学最早的生物学系之一。

为纪念学科百年,我们整理了部分历史资料图片,回顾南开大学生物学科走过的不平凡的百年岁月! 


  1919年



建校之初,理科数理组设置了生物学门。


1919年9月25日,南开大学第一届学生开学典礼举行。图为开学纪念合影(最后排左一为周恩来)。


  1920年

1920年,哈佛大学留学归来的钟心煊先生担任南开大学生物学科首位教授,在南开大学开设生物课程。

  1922年

1922年,南开大学正式建立生物学系,应尚德教授任首任系主任。


  1925年

1925年10月,思源堂建成投入使用,生物学系位于二楼。


  1926年

1926年,李继侗先生受聘南开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并担任系主任。

  1927年

1927年,李继侗先生在Annals of Botany杂志发表论文,在国际上率先报道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瞬时效应”的发现。


  1930年

1930年,熊大仕先生受聘南开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并担任系主任。


南开大学文、理、商三科分别改为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生物学系属于理学院,图为20世纪30年代理学院师生在思源堂前合影,左起第12位为生物学系主任熊大仕,第17位为生物学系毕业留校任教的殷宏章。


 

20世纪30年代生物学系实验室


20世纪30年代生物学实验使用的显微镜


  1934年

1934年,熊大仕先生在Bulletin of The Fan Memorial Institute of Biology杂志发表有关“蛙类寄生虫研究”的论文。


  1937年

1937年7月29日,日寇轰炸南开大学并占据校园,学校被迫南迁,图为被炸毁的木斋图书馆。


  1938年

1938年,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图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门。


1938年,西南联合大学生物学系建立动物生理实验室。


  1946年

1946年,南开回津复校,生物学系也随之重建,张伯苓校长聘请留美归来的萧采瑜教授任生物学系主任。

 

萧采瑜先生全身心投入重建工作,制定发展规划,组织招生和专业建设,亲自讲授课程、指导实验,将从美国带回的十多台显微镜和一大批图书文献投入教学科研。图为萧采瑜为学生授课。


  1947年

綦秀蕙

顾昌栋


1947年,生物学系增聘顾昌栋、綦秀蕙两位教授。

    1950-1956年

刘毅然

戴立生

崔澂

周与良


刘骊生


1950年,中法大学生物学系并入南开大学,充实了一批实验仪器、生物标本、模型、挂图和图书资料。

1950年至1956年期间,植物遗传学家刘毅然先生、原生动物学家戴立生先生、植物生理学家崔澂先生、微生物学家周与良先生以及生物化学家刘骊生先生等相继前来任教,为新中国成立后南开生物学系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4年

195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生物学系大楼(第四教学楼)办学条件得到空前改善,生物学系建立了动物学、植物学、昆虫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水生生物学等一批新的专业方向,并开始招收研究生。

  1957年

1957年,生物学系师生在北戴河一带开展野外教学实习。


  1958年

1958年,建成生物学系动物标本室。

 

1958年,建成生物学系植物温室。


  1959年

1959年,南开大学建校40周年,学校举行大型学术活动——科学讨论会,图为当时组织召开科学讨论会生物学系分会。

  1960年

1960年,生物学系主任萧采瑜为杨石先校长展示新建成的电化教室。

  1961年

1961年,萧采瑜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中国昆虫学会学术讨论会。


  1973年

1973年,萧采瑜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动物志编写工作会议。


  1978年

1978年,国家教委批准在南开大学建立全国第一家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1979年

1979年,崔澂教授受聘担任系主任。

  1980年

1980年,南开大学生物学系与天津医学院(现天津医科大学)合办医预班。


  1981年

1981年,国务院批准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及专业,南开大学生物学系昆虫学和植物学两个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5年

1985年,新生物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开办了医学生物学、生物工程、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新专业,新设细胞生物学、生物工程、遗传学、微生物学等方向的研究室。

  1986年

1986年,首个博士学位点——昆虫学博士点获得批准,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获得硕士学位点。


  1989年

1989年5月,南开大学生物学系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书,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扩大,教师出国进修、学生出国留学空前活跃,举办国际会议、邀请外国专家讲学蔚然成风。

  1990年

1990年,生物学系首批博士毕业生和导师合影,图为郑乐怡教授(中)与卜文俊(右)、陈萍萍(左)两位博士生的合影。

  1992年

1992年,生物学系新增遗传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1993年

1993年,生物学系与分子生物研究所共同组建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自立教授担任第一任院长。


1993年,在学院成立大会上,俞耀庭教授发言。

  1996年

1996年,生物活性材料研究室被批准为国家教委生物活性材料开放实验室。

  1998年

1998年,生物学科获得“211工程”立项支持,图为召开“211工程”立项论证会。

1998年,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获批建立,昆虫分类学特殊学科点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为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1999年

1999年,学院设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本科招生专业。

1999年,微生物学科获批天津市重点学科。

  2000年

2000年,生物学科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1年

2001年,微生物学科获评国家重点学科。

  2002年

2002年,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2003年

2003年,泰达生物技术学院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成立。



2003年,陈瑞阳教授(左二)领衔主持的项目《中国主要植物染色体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3年,学院申报的“生命科学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项目”列入学校“985工程”建设项目。

  2004年

2004年,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天津市重点实验室获批建立,实验室主任为王磊教授。

  2006年

2006年,微生物功能基因组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立。

  2007年

2007年,王磊教授完成的“一株高温采油菌的全基因组破译和长链烷烃降解途径的鉴定工作”入选2007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图为王磊教授课题组冯露教授(左5)领奖的照片。

2007年,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7年,新增动物学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国家重点建设学科。

2007年,新建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王磊教授。

  2008年

2008年4月,南开大学、天津市功能基因组与生物芯片研究中心和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联合发表论文《转基因热带水果植物——木瓜的基因组草图》,宣告率先绘制出了转基因木瓜的基本图谱,这项重大发现登上《自然》(Nature)周刊封面,王磊教授为通讯作者。


2008年5月,生物实验站竣工并投入使用,该工程被评为天津市“海河杯”工程。


2008年12月,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饶子和院士获得首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

2008年,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获批;蛋白质科学天津市重点实验室获批建立;功能蛋白质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获批建立;王磊教授获得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9年

2009年,世界上首部植物基因组染色体图谱在我校问世,由生命科学学院陈瑞阳教授领衔完成的《中国主要经济植物基因组染色体图谱》共5册,分别绘制了中国果树及其野生近缘植物、中国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中国园林花卉植物、中国竹类、中国葯用植物的染色体图谱,共收录1978-2008年中国各地近4000种经济植物的基因组染色体资料。

 

2009年,刘方教授领衔的“南开大学微生物学类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

 


2009年,俞耀庭教授创新研制“高性能血液净化医用吸附树脂”,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0年

2010年,生命科学学院新增生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011年

2011年,科技部批准南开大学筹建“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2012年举行揭牌仪式,饶子和院士担任第一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2年

2012年,生物学科入选天津市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2014年

2014年,英国《自然》(Nature)杂志首次以全新的“加权分值计数法”(WFC)指数方式发布了2014全球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我校生命科学学科排名国内科研机构及高校第6位。


  2015年

2015年,根据 ESI 数据库最新更新的数据显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领域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成为生命科学学院第1个、南开大学第5个进入全球前1%行列的学科领域。


  2017年


2017年,天津市“双一流”建设名单公布,南开生物学科(一级学科)入选。学校将生物学科按照生物医药学科群整体进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图为2019年,生命科学学院举办“第三届全国生物学一流学科联盟会议”。


  2018年


2018年10月25日,饶子和院士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An electron transfer path connects subunits of a mycobacterial respiratory supercomplex”的研究长文。本研究首次阐明了呼吸链系统醌氧化与氧还原直接偶联的分子机制,发现了分枝杆菌防御宿主氧化应激的新机制,首次揭示了抗结核候选药物Q203作用靶点的结构特征,对优化Q203及开发更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9年


2019年7月19日,曹雪涛院士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题为“Nuclear hnRNP-A2B1 initiates and amplifies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 to DNA viruses” 的长文。本研究首次发现了细胞核内天然免疫识别病毒DNA的sensor——hnRNP-A2B1,系统全面地阐释了细胞核蛋白分子参与天然免疫识别及其信号转导的新机制,对细胞核内针对病毒DNA的天然免疫识别机制做出了重要发展和完善。开辟了天然免疫与炎症研究领域的新方向,也为抗病毒治疗与炎症疾病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和潜在药物研发新靶标。 

  2020年

2020年1月10日,南开大学细胞应答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成立。

  2022年

2022年,南开大学生物学科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成绩突出。

如今,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体系齐全,平台与基地基础设施完备,建有6个系、5个重点实验室、3个研究中心与5个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70人,专任教师11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09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6人,国家级四青人才17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15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形成了一支实力强、水平高、学科齐全、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一世纪栉风沐雨,九万里风鹏正举。

南开大学生物学科迄今已走过百年的发展历程,回首百年风雨兼程,极目未来前景光明。

在“双一流”建设的新征程上,新一代南开生科人将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在新的起点上奋勇争先,为南开新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往期回顾:*南开大学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大会
*老照片征集!纪念八里台校区启用百年*速看!这份指南与你有关~*我们,和南开“之间”
*做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陈雨露校长在南开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来源: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张睿佳 阿依古丽 辛玫

审核:李娜 付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