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项!南开再获奖!

NKU新媒体 南开大学 2023-07-23

近日,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南开大学共有5项科技成果获奖,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有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另外,参与完成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主要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化学学院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崔春明教授牵头的“新型有机硼和硅活性试剂的研究”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有机硼和硅试剂是实现功能新物质创制绿色化、精准化、智能化的关键模块。硼和硅化合物虽展现出了丰富、独特的理化性质,但合成试剂的种类及数量非常有限,大量高端有机硼和硅试剂仍依赖于进口,特别是用于制备关键电子器件的有机硅被严重限制。该项目围绕活性有机硼和硅多重键、有机硅负离子及硅宾等活性试剂及催化剂的设计合成、结构及反应规律开展了系统研究,发展了这些元素成键及活化分子的新模式,实现了多种新型元素有机功能分子的精准创制。研究成果创新性强,开拓了有机硼及硅试剂研究的新方向,为新型功能有机物质的创制提供了新思路。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鑫教授牵头的“微生物电化学活性炭自呼吸阴极的构建及低耗污染治理原理”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针对无氧环境中微生物呼吸电子受体缺乏、污染物降解效率低的难题,基于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原理,以低成本活性炭构建了人工电子传递通道,实现了无曝气的电子受体补充,提供了一种更加高效的污染治理方法,阐明了活性炭自呼吸阴极三相界面的构建原理和催化机制,揭示了生物电场诱导的盐沉积是长期运行性能衰减的主因,建立了阴极抗污染和原位再生的新方法,构建了耦合微生物生长、污染物降解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生物电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成果应用于微生物电化学污水处理工程中试,为低耗高效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开发拓展了科学认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汪磊教授牵头的“新污染物的暴露途经、代谢转化与健康风险”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自2012年起,项目组连续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围绕新型农药、抑菌剂,新型阻燃剂和微塑料等新污染物的人体暴露途径、暴露负荷、体内代谢转化规律及其不良健康效应终点与作用机制等科学问题,以现场调查、动物试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系统研究工作,取得了若干重要发现,为相关领域的理论进步和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化学品管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成果被权威期刊和学术杂志引用与介绍,并得到同行专家的广泛肯定与借鉴。成果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和管理机构采纳,为化学品管理和人体健康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项目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0余名,其中10人仍继续在国内外从事相关领域科研工作,并促成了本科生“环境健康特色班”的建立,推动了学科发展。



生命科学学院刘林教授牵头的“卵巢衰老机制及功能重建新策略”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从卵巢衰老的机制上阐明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成年卵巢无新生卵子,卵泡储库有限是卵巢衰老的根本原因,并从提高卵子质量着手,率先开发出抗氧化和靶向端粒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白藜芦醇用于提高卵子质量、延缓卵巢衰老,这种新方法进一步在不孕不育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更为突出的是,该项目开发了从根本上解决卵巢衰老问题的新策略:即利用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将卵巢体细胞-颗粒细胞转变为具有正常功能的卵子,实现了重建卵巢生殖内分泌功能的重大目标,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该项目研究有力推动了生殖衰老、再生医学相关领域的发展,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计算机学院程明明教授团队与北京交通大学赵耀教授团队合作的成果“视觉媒体层次化内容感知”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目以精准的视觉内容理解为目标,研究了如何赋予计算机层次化感知的能力,形成了从图像级感知、物体级感知到像素级粗粒度及细粒度感知的理论和解决方案,回答了“图像有何物体,物体有何像素,像素是何类别,类别如何细分”的系列问题。核心成果均发表在中国计算机学会(CCF)A类国际期刊和会议上。相关关键技术在国内外著名企业中获得成功应用。



往期回顾:

*@南开人,“书”于你的夏日

*这个南开姑娘 “保送”外交部!

*夏日炎炎,好运“莲莲”

*全国仅10人!南开教授获评!

*南开大学首批录取通知书送出!他们4个率先集齐“日月山海”

来源:南开大学科研部

通讯员:张勃

编辑:闫瑾 朱昱铃

审核:李娜 郭威 高雨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