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律政精英拿到了“令人心动的prize”
近日
第17届国际人道法英文模拟法庭竞赛举行
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的60支代表队参加
是国内参赛人数最多的模拟法庭竞赛之一
经过激烈角逐
南开大学代表队荣获
全国一等奖(全国仅8支队伍)
控方最佳书状第一名
为近年来取得的最佳战绩
颁奖现场
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IHL)是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主办的模拟法庭赛事,旨在推广人道法知识的教育与传播、探究人道法的深层内涵,是国际模拟法庭中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每年针对世界时局焦点创造虚拟案例,以国际刑事法院的预审阶段为语境而展开,庭辩和书状均采用全英文模式。
队员们交流讨论
本届南开大学参赛队由法学院等学院师生组成,国际法教研室副教授唐颖侠担任指导教师,2019级本科生罗诗琪担任队长兼学生教练,2021级本科生李捷、2022级本科生许斯洋担任庭辩员,2021级本科生李孟圣、王力平担任研究员,2021级本科生于博涵担任主力后备队员。
前排从左至右依次为于博涵、罗诗琪、王力平、李捷
后排从左至右为许斯洋、李孟圣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获奖团队的队员们,一睹他们的风采吧!
他们是独当一面的斜杠青年
罗诗琪
队长,法学院2019级法学专业,曾获第十六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IHL MOOT 2022)全国二等奖,书状总分全国第三;参加2023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ICCMCC 2023)、2023年国际投资仲裁模拟法庭竞赛(FDI Shenzhen 2023),曾于北京金杜(深圳)律师事务所实习。
李捷
庭辩员,法学院2021级法学专业,曾获第五届“敬东杯”模拟法庭比赛南开大学赛区个人冠军、团队亚军、最佳文书奖,备赛2024年杰赛普(Jessup)模拟法庭中国赛区比赛。曾于福建省高院实习。
许斯洋
庭辩员,法学院2022级法学专业,曾获2022年南开大学主持人大赛冠军,国际海洋法模拟法庭三等奖,国际模拟商事仲裁,南开大学法律援助协会成员。
李孟圣
研究员,法学院2021级法学专业,曾参加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模拟国际投资仲裁深圳杯,担任南开大学法律援助协会执行会长。曾获2021-2022年度创新奖学金,江平击水奖学金(学习优秀类)。
王力平
研究员,外国语学院2021级英语专业、辅修法学院法学专业,国家奖学金、南开大学公能奖学金、侯莹奖学金获得者,曾获CATTI杯全国翻译大赛决赛中英(笔译)二等奖、全国口译大赛天津赛区复赛一等奖、全国青年创新翻译大赛一等奖。
于博涵
主力后备队员,法学院2021级法学专业, 曾获2022-2023学年度公能奖学金,2021-2022学年度学业优秀奖学金,获得德语B2等级证书(德国大学入学等级),参加2023Vis Moot国际模拟商事仲裁庭辩论赛、2023全国法科学生模拟立法大赛、第二届“法研灯塔”司法大数据征文比赛等法学竞赛。
他们是跨越时差的默契搭档
2023年暑期,罗诗琪将组委会发布的题目译成中文,与其他5名同学一拍即合,组建了一支善思辨、高英语水平、强法理基础的队伍,即刻备战第一轮晋级赛。回忆起备赛之初,许斯洋讲到:“当时大家身处各地,有的在北京、天津、深圳、四川,还有的在德国、美国,受时差的影响,在德国、美国的队友总是凌晨在线和我们开会讨论书状。”
为提升效率,他们共享文档、共建资料库,在书状起草过程中不断修改打磨,经常讨论至深夜,不知疲惫地沉浸在赛事的准备中。
队员们交流讨论
李孟圣回忆到:“我们当时处在冲刺阶段,但我却生病了,落了一天没去写稿。第二天我来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在办公室很认真地准备,我觉得很受感染,这种众志成城的感觉让我瞬间有了力量。”在第一轮晋级赛中,他们从60余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以书状总分第二的成绩晋级庭辩。
队长罗诗琪(居中者)和队员李孟圣(左)、许斯洋(右)交流意见
罗诗琪作为队长和学生教练挑起了大梁,赢得了队友们的尊重和信任。许斯洋称赞地说:“我们的队长很有责任感,她看到书状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除了自己着手修改,也会给我们提出建议,帮助我们进步。”
罗诗琪则笑着说:“获奖是大家日日夜夜努力的结果,有时候就同一话题大家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就反复沟通讨论、反复磨合验证。我觉得我们团队非常有默契,大家合作得非常好!”
前排居中者为唐颖侠(指导教师)
后排从左至右依次为罗诗琪、王力平、李孟圣、许斯洋、于博涵、李捷
谈到参赛团队获得佳绩的原因,每一位队员都不约而同地感谢他们的指导教师唐颖侠。连续多年担任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中国大陆地区法官的她,非常熟悉比赛的流程制度,凭借自己丰富的大赛经验给予了队员们很多的帮助。她还邀请了往届参赛的同学们作参赛分享、陪同队员们一起练习。
唐颖侠说:“任何一个模拟法庭辩论,它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虽然每年的题目、故事以及背后的关注点不同,但大体上所运用的这些法律知识以及考点或者赛点都是相似的。所以一旦熟悉了这个流程之后,我们会针对性地提出一个训练的方案。我的指导原则就是先夯实法理,再实操演练。这些孩子们法理基础扎实,也非常用功。”
他们是朋友,更是未来的同行者
经过四个月的并肩作战,队员们从一开始的生疏、客套到如今的亲密无间,他们收获了珍贵的友情。回忆起互相帮助备战的时光,于博涵说:“我是第一次打比赛,有一天我在图书馆里对着电脑苦思冥想,却一个字都没写出来,我带着焦虑与沮丧的情绪去找队长,队长很耐心地安慰了我,给了我很多鼓励。” “因为我本专业不是法学,法学知识上遇到不懂的问题,队友们也会很耐心地给我讲解。” 王力平笑着回忆到。
队员们分享了他们参赛的体悟。罗诗琪展示了本次大赛议题的封面,并说到 “我真的觉得这个赛题特别好,它这个封面是海战背景,画了一艘大海上的船,特别生动,让我很有代入感。虽然它是一个虚构的案例,但是它和现实联系紧密,让我们通过这个虚拟的案例关注到国际环境。”
李捷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模拟法庭之所以会选择一些国际性的前沿问题,我觉得它是希望学生们通过一个长期的探索和对这个问题的反复研究分析,而得出自己的见解。通过向法官陈述、回答法官问题等方式表达我们的观点,希望尽力去为热点问题提出我们的解决之道,不是单纯为了比赛名次,更要有所收获,有一些长远的影响。”
比赛现场
赛场上,队员们沉着自信地用流利的英语与法官交谈,剖析案件细节,提出有利主张。即便上下两场持方不同,他们也能快速切换立场,把控案情发展动向。
赛场外,队员们以赛促学,更加关注前沿的学科动向,学习法律文书的写作以及对庭辩技巧的熟练运用。这让他们进一步领略了法学的魅力,坚定了未来继续在法学道路上深耕的决心。
“君子知命不惧,日日自新。”正如唐颖侠老师所说,“八强不是终点,我们的队伍具备走得更远的能力。” 本次比赛是一个起点,期待获得“令人心动的prize”的他们在未来的比赛中再创佳绩,勇攀高峰!
这珍贵的经历与情谊
值得永久珍藏
未来他们会带着梦想
闪闪发光
往期回顾:
来源:南开大学融媒体中心 法学院
记者:李梦楚
学生记者:杨天天 钱樊佳
摄影:薛之韵
编辑:郭威 陈子淇 李然
审核:吴军辉 李享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