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开到南海,摇晃的甲板是他们的实验室……
“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闪耀着光芒,绿树银滩风光如画,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从白河之津到南海之滨,一条跨越中国版图的征途上,有这样一支来自南开大学的“师生四同”实践团队千里奔赴“蓝海”,劈波斩浪、穿梭于南海岛礁之间,用整整五年的时间,用心书写属于南开人不一样的浪漫“海岛故事”。
跨越千里的传承,
把青春融进那片深蓝
2013年,南开大学与三沙市签署协议,成为首批与三沙市展开全面合作的高等院校。收到三沙市挂职邀请,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刘波被选派到三沙市支援南海建设。“三沙人大多‘精神饱满’,他们顶着酷暑烈日,却一天也不耽误地追逐三沙梦。”这段挂职经历让刘波久久难以忘怀,“岛上的生活的确艰苦,但更多的是感动。我始终在想,如何把自己的科研工作与三沙建设相结合。”
在刘波的带领下,学院学生组建起“挺进深蓝”实践团队,到南海岛礁一线实践调研。自2019年起,这支充满朝气的队伍踏上千里传承之路,把青春融进那片深蓝。
段少祥是这支实践队一位特殊的“老成员”。读博期间,他就跟随刘波老师,两次到达三沙调研。2022年留校工作后,又成为团队指导教师之一,两次继续深入南海岛礁,传承实践队与三沙的“浪漫之情”。对段少祥来说,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南海的情谊。“我们的实践队伍覆盖本硕博青年学子,学院党政负责同志、思政教师也都每年随队一起来到南海。‘学院专业导师+实践导师+思政导师’的导师阵容,是我们团队的独特模式。” 正是在这样“师生四同”实践模式下,师生在跨越千里的征途中发扬“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宗旨,把“爱国奋斗,公能日新”的南开精神播种到祖国最南端。
挺进深蓝的科研,
摇晃的甲板是团队的实验室
三沙是我国最南端的城市,不上岛不知条件苦。实践队员们不仅要克服往返不同岛屿之间的晕船呕吐,还要面临岛上“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辐射”的环境。“火辣的太阳直射让人几乎睁不开眼,强烈的紫外线下稍不留意皮肤就会起泡、脱皮……”回想起在岛上40多天的科研实践,团队学生负责人许东野记忆犹新,“苦干实干,为南海服务,就是我们对南开精神的传承发扬。”
将专业所学和项目所研与国家建设发展所需紧密联系,正是“挺进深蓝”实践团队对“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生动诠释。依托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团队师生把南海当作“研究室”,以岛礁为“实验台”,让摇晃的甲板成为实验室,平均每天开展超18小时的重大科研与调研实践。针对长棘海星爆发引发珊瑚礁退化问题,团队以自主研发的精密传感设备实现对海洋参数的监测,通过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技术对深海海底光缆实现实时感知,在海洋生态保护、海底高速通信等领域点亮“南开智慧”。
令人欣喜的成果背后,是团队师生一次次浪急风高的大海航行,是惊险迭起的仪器布放,是共同守在设备前等待实验结果的焦灼和期待……
图为南开学子使用光学设备观测到的珊瑚及长棘海星(红框处)
2023年,团队在之前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将科研成果与海洋观测需求相结合,更新了实验仪器,给当地系统完成升级改造,使其监测覆盖范围较之前成倍增加。“分布式光纤传感具有高灵敏度、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可为信息海洋体系的构建及灾害的发生和预测提供精确的数据依据。这次除了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我们也调研了当地对设备的技术需求,回来后还要继续更新产品,下次去把这个系统进一步优化。”刘波老师介绍,“我们会持续钻研科技‘精度’,将南开专业所学、科技项目所研、言传身教所需、劳动教育所倡紧密融入,用南开智慧助推中国向海之‘进’。”
心怀国之大者,
书写爱国奋斗的南开答卷
虽然有着3000多公里的距离,但“南开精神”却与“南海精神”默契地合拍。在多年的科研合作和师生四同社会实践基础上,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基于海南实践的成果积累,2023年9月在海口市大致坡镇建立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挂牌成立以来在教育服务,学生资助等多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收到当地政府致信感谢。
在连续奔赴三沙的五年时间里,实践队与当地武警部队形成了友好合作。在三沙武警中队驻岛十周年、电光学院建院十周年之际,学院同当地武警部队共同成立“军校育人共同体共建单位”。学院向设立在三沙武警中队的“南开书屋”再次捐赠图书40册,并且与武警官兵们共同开展了一场深刻的共学共读活动。武警部队向实践队赠送了一面曾经在永兴岛升起的国旗,刘波代表学院将一面寓意深远的武警部队“南海第一哨”驻三沙武警中队驻岛十周年锦旗赠与武警中队,南开紫与迷彩绿在炙热的爱国本色中相互影响交融。
在小小的书屋中,用青春引领青春的故事不断续写。实践队在三沙建起的5间“南开书屋”中,还包括一间“甲板上的书屋”。“建立在船上的‘南开书屋’,正是因为它的流动性而意义非凡。”团队指导老师朱博晨说,“它是南开精神、南开‘爱国之魂’的流动传播站。”
学在课堂,历在四方。五年的实践,寻访海南省近10个县市,这场师生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的实践课,也是自然课,是历史课,更是思政课,指引着师生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繁荣昌盛的“大我”。“将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正是一种报国之行,从实验室到南海,从小空间到大世界,我在与导师同行、与同伴同学中真切感受到了科创报国的热情与信心。”实践队员郭盟感慨道。
五年的时间里,“挺进深蓝”实践队锚定南海“海洋生态保护”这一关键问题,针对造礁珊瑚保护的重大需求,连续5年赴三沙进行科创实践,并成立了“寰海星猎”创新创业团队,先后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第十八届“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二等奖、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全国百强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等多项奖励。成绩的背后,是“挺进深蓝”实践团队在扎根中国大地搞研究、做贡献中一步步走来的,这是他们的底气和初心,也是他们为“师生四同”交上的答卷,更是他们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写下的南开注脚。
NANKAI UNIVERSITY
往期回顾:
来源:南开大学融媒体中心
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
记者:高雨桐
学生记者:马玉萱
图片由实践团队提供
编辑:鲁登宇 范姿仪
审核:吴军辉 阿依古丽 刘喆萱
心怀国之大者,建功蓝色海疆
一起为南开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