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省级荣誉!宜昌这些志愿服务项目获奖

文明宜昌 2023-03-10


12月10日,“文明湖北 志愿同行”——2021年湖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展示活动暨颁奖仪式在汉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正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伟年,省政府副省长肖菊华,省政协副主席周先旺出席活动,并为大赛获奖代表颁奖。


视频来源:长江云


活动现场,“武汉1927”沉浸式思政课、“当音乐遇上古诗词 让我们一起吟诵”、保护长江母亲河、“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英子姐姐”网络助学、“爱老敬老 情暖夕阳”等项目依次展示,通过专题片、微视频、情景讲述、现场采访、嘉宾点评等多种形式,全面反映湖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提升社会文明、凝聚实现中国梦力量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保护长江母亲河”项目展示现场


“英子姐姐”网络助学项目展示现场


大赛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主办,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残联、省红十字会、省民政厅协办,省志愿服务联合会、湖北广电台融媒体新闻中心承办。大赛今年6月启动以来,广大志愿者热烈响应,全省上下积极参与,经初审、专家复审、集中审议、网络投票、决赛终评,最终评出金奖、银奖、铜奖、创意奖、人气奖、优秀组织奖共80个。


金奖颁奖现场


银奖颁奖现场


点击下图查看

全部获奖名单

↓↓↓


本次大赛

宜昌获奖的有

金 奖


《保护长江母亲河》(宜昌市西陵区三峡蚁工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

《“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宜昌市“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



银 奖


《“五帮”志愿服务:让流浪的心“安家”》(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王华君志愿服务队)


铜 奖
《“茶乡领读·文化惠民”志愿服务项目》(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图书馆)《“孙子兵法”——隔代教育养成计划》(宜昌市西陵区慧爱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优秀组织奖


宜昌市委文明办


热烈祝贺一起来了解

这些获奖的志愿服务项目


保护长江母亲河





【项目源起】

黄金水道长江的客运量和货运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来往客轮、货船不断增加,助推着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然而,各种船只上的废弃物和垃圾也相继增多。大量不易降解的垃圾沉积在河床和江滩,既破坏了长江的自然生态,又影响了江滩的秀美环境。
峡江人民群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发起人李年邦开始带领“三峡蚁工”团队到江滩上清理废弃物和不易降解的垃圾,他们决心,要像“蚂蚁搬家”一样把江滩清理干净。

【实施成效】

从2015年11月3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三峡蚁工”团队共组织到长江江滩捡拾垃圾等公益活动661场次,参加人员近50000人次,搬走垃圾近1000吨。

  “三峡蚁工”团队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有效地改善了长江的自然生态,净化了宜昌城市环境,影响和增强了身边群众的环保意识。
  “三峡蚁工”团队在组织公益活动时,特别注重动员青少年学生一道参加捡拾江滩垃圾,收到了“生态教育从娃娃抓起”良好效应,助推了宜昌市“生态公民”活动的深入发展。
  长江生态环境的改善,既能增强宜昌市城区人民群众“宜居感”,又可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添砖加瓦。
  三峡蚁工持之以恒开展生态环保的举措受到各方面的好评,既增添了“成就感”,又深化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意识。

【运营管理】 

协会注册登记。2017年1月,三峡蚁工团队在西陵区民政局注册登记为“宜昌市西陵区三峡蚁工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有效期为2017年1月至2025年7月。


  确定服务项目。(1)每逢双休和法定节假日,组织“蚁工”和青少年学生前往长江江滩捡拾垃圾1至2小时。(2)在长江汛期,因江滩被江水淹没而不易捡拾垃圾时,就参与江岸园林管理、督导垃圾分类、摆放共享单车和文明劝导等公益活动,不断扩大公益活动外延。


  内外联络服务。(1)建立了“三峡蚁工”微信群,网络生态环保志愿者345人,其中入册登记为会员的150人。(2)建立了“三峡蚁工志愿者”公众号,对外预告每次公益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以吸收更多的市民参与活动。截至2020年12月该公众号共出刊179期,有效地扩大了“三峡蚁工”影响力和号召力。


  加强协会管理。(1)申请入驻到二马路社区云益家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获得办公用房,添置了办公设备。(2)建立30个档案卷宗,比较完整地收集、保存了协会资料和工作痕迹。(3)在办公室内设置“荣誉窗”和“宣传栏”,形成“三峡蚁工”发展历程的展示室。(4)加强理事会班子建设,拟定了《理事会机构设置示意图》《理事会组成人员工作分工》《三峡蚁工日常工作任务清单》。2020年11月,西陵区民政局授予三峡蚁工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为“4A级社会组织”。


  建立激励机制。(1)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在总结全年工作的同时,口头表扬一些参加公益活动表现突出蚁工。(2)2021年2月协会印发了《关于公益活动突出贡献集体和个人的表扬通报》,为108名做出突出贡献的蚁工和表现突出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


  开展推介宣传。(1)印发《三峡蚁工之路》和《三峡蚁工》画册,图文并茂地展示三峡蚁工的风貌。(2)通过蚁工们的“微信朋友圈”、“今日头条”微博等自媒体宣传蚁工活动剪影。(3)以口述和短视频方式“讲述三峡蚁工自己的故事”。(4)用心接待各级领导和各地嘉宾调研,积极推介三峡蚁工的工作举措。(5)将三峡蚁工活动事迹列入幼儿园和初小的校园课本、中考试题和“开学第一课”的教材。


  为持之以恒地保护长江母亲河,“三峡蚁工”团队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年年有进步”。截至目前,这一公益服务活动已经坚持五年多,正如蚁工们常说的:“我们队伍越来越壮大,协会管理越来越规范”。


【创新影响】

项目创新有空间。“三峡蚁工”生态环保志愿者服务项目选择空间很大。虽然目前选定固定项目只有“清理江滩垃圾,保护长江母亲河”选项,但围绕生态环保还可随时增添服务事项。因此具有不断创新条件。
  人才资源有保障。“三峡蚁工”志愿者服务团队,其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呈老、中、轻“三结合”态势。多数蚁工善用互联网、智能手机、融媒体等科技手段。还有一批“五老”志愿者(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可充分发挥其“三大优势”(政治优势、威信优势、经验优势),具有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例如,在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三峡蚁工的积极作为,西陵区委区政府授予带头人李年邦“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做出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

【社会影响】

“三峡蚁工”生态环保志愿者服务团队,是“宜昌市志愿者服务联合会”中的骨干力量。《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明网、湖北文明网、《湖北日报》、《三峡日报》《三峡晚报》等媒体多次推介三峡蚁工的先进事迹。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3月媒体累计报道83次(含融媒体报道)。


  “三峡蚁工”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各方面的肯定和认可。三峡蚁工集体曾获得“宜昌十大民选新闻人物”“宜昌市最佳服务项目”“全国保护母亲河绿色团队”等14项奖励;发起人李年邦曾荣获“西陵区环保达人”“荆楚楷模”“中国好人”等13项奖励。

“英子姐姐”网络助学



【项目源起】

英子姐姐本名刘发英,2005年秋,身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白沙坪小学校长的刘发英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网络助学活动。最初,她注册“英子姐姐”网名,在武汉“心之旅”、北京“大耳朵英语”等网站的助学板块上,发布贫困学生信息,与广大网友真诚地沟通交流,广泛募集爱心资金,以“一对一”全公开透明的方式资助贫困学生。随着助学规模的不断扩大,2010年10月,她正式组建“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开通“英子姐姐”助学网站,进一步拓宽了网络助学渠道。
“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有正式队员33人,志愿者达1000多人,团队成员分为顾问组、走访组、联络组、网站技术支持组、宣传组等九个组,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网络助学活动,不计报酬甘当助学义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搭起了大山通往外界的爱心桥梁,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公益精神。

【实施成效】

从2005年开始到2021年6月,“英子姐姐”的助学活动从未停止,十几年来团队共结识了海内外爱心网友2000多人,募集爱心助学资金2500万元,帮助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及周边县市的贫困学生3900多名,累计资助学生2万多人次。其网络助学平台被网友评为“最干净的助学网站”,成为湖北省教育扶贫的一面旗帜。
  “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荣获湖北省微善团队、湖北省网络公益典型、宜昌市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2010年度全县优秀志愿服务集体、2011年感动长阳十大人物(集体)、2012年度宜昌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宜昌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宜昌市优秀志愿服务品牌、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网络公益典型等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曾深入报道“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志愿服务的先进事迹。
  迄今为止,募集善款2500万元,资助学生3900多名、2万人次,帮助山区贫困学子实现求学梦想,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播。通过团队的资助,有1000多名学生考上了长阳一中,近百人考上国家双一流大学,除此之外,许多受资助学生深受团队的影响,在踏入社会后成为教育工作者。
  志愿者在助学活动中传递大爱,实现自我价值,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英子姐姐”本人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十大美德人物、“中国好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基层政协委员等荣誉。

【运营管理】 

“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于2012年3月正式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政局登记成立,2020下9月又被认定为慈善组织,“一对一”全公开透明资助的运行模式是英子姐姐网络助学的核心。具体步骤:第一步是走访求助的贫困学生家庭,整理资料,认真审核后上传到英子姐姐助学网;第二步是在网上与爱心人士接洽,接收爱心款,再及时将爱心款全额发放到学生手中;第三步是及时在英子姐姐助学网上进行公示,指导学生与资助人建立一对一联系,与资助人直接交流,学会学习、学会感恩社会。英子姐姐助学网首页上每月及时滚动公示上月的受助情况,接受资助人、受助人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创新影响】

“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与时俱进,不断拓宽助学渠道和工作思路,先后利用QQ、网页、微博、网站、微信等现代科技手段,宣传爱心事迹,广募爱心资金,使一大批需要帮助的孩子得到了及时的帮助。


【社会影响】

从2007年开始,不断有志愿者主动要求加入英子姐姐爱心助学行列,“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不断壮大,团队现有正式成员33名,1000多名志愿者,在爱心人士和团队的共同帮助千名面临失学的孩子重拾希望,最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反哺家乡回报社会。

“五帮”让流浪的心“安家”



【项目源起】

农民工是工人阶级的新鲜血液和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山东济南考察外来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时强调:“为农民工服务要广覆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截至2013年底,秭归县在宜昌的农民工已达到约2万人(目前已达4万多人),这些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建筑、交通、服务、餐饮等领域。他们中有男有女,有年老的也有年轻的,有党员也有群众。受限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人际交往不畅等种种原因,在宜农民工打工期间经常会遇到困难得不到及时帮扶、权益受到侵犯得不到保障和维护、就业信息和渠道不畅通、业余生活匮乏等诸多问题,权益实现状况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维护农民工权益日益紧迫。


为解决这些难题,2014年,在秭归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党委应运而生,秭归在宜流动党员有了可以依靠的组织。随后,由秭归县总工会指导并由王华君发起,成立秭归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和王华君志愿服务队,帮助秭归县乃至周边县市在宜农民工开展提供帮思想、帮“双创”(创业就业)、帮维权、帮解困、帮成才等“五帮”志愿服务,让4万多农民工颗流浪的心在城里“安家”,有了归属感。


【实施成效】

项目实施以来,依托秭归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和王华君志愿服务队,先后建立64个农民工联络服务站,针对在宜农民工常态化开展“五帮”志愿服务。一是帮思想:开展道德讲堂37期,宣讲党的理论政策430多场次,帮助农民解开思想疙瘩;二是帮“双创”(创业就业):争取贷款200多万元,支持20余人成功创业,帮助4000多名农民工实现就业;三是帮维权:调解矛盾纠纷98起,为农民工维权讨薪达1890万元;四是帮解困:举办“家乡行”献爱心活动和消费扶贫活动,救助困难学生273人,捐款捐物80多万元,反哺家乡精准扶贫金额达95万元。疫情期间,组织爱心车队接送医护人员3000人次,组织志愿者520余名下沉社区,组织捐赠蔬菜55吨、橙子20吨、防护物资3次,组织捐款达35万元,并助力复工复产微小企业15家,助销秭归脐橙100吨、春茶30余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70万元……五是帮成才:依托职业技术学校及人力资源公司,为在宜农民工提升学历、技能等提供服务,帮助120人提升学历,210人提升技能,5人获得工程建造师资格,发展党员71人,8人回乡担任村干部,为在宜农民工成长成才拓展空间。

  王华君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的“五帮”等志愿服务,帮助秭归县在宜859名流动党员、4.2万农民工、462名退役军人打造“温馨之家、服务之桥、和谐之盾”,王华君也成为4万在宜农民工的“娘家人”,及时有效帮助他们解决切身难题,维护了他们的尊严,帮助他们以崭新形象融入城市、创造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声音就在身边,党的温暖就在身边,美好生活就在身边。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志愿者团队从2014年的6支志愿服务分队292人,发展到现在的15支分队580人,在变的是农民工服务中心党委志愿者团队不但在壮大,不变的是志愿者们坚守的服务农民工的初心。在这个人人都有梦想、人人都能出彩的新时代,志愿者们感受到了劳动的伟大,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也享受到了更有意义的人生。

【运营管理】 

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是一个致力于服务农民工和流动党员的公益组织,多年来积极参加精准扶贫、困难党员帮扶等公益事业,服务中心以“扶持就业、关爱帮扶、维护权益、引领融入、回馈家乡”五大服务为宗旨开展一系列工作。中心于2017年在秭归县民政局注册,注册资金为3万,负责人为王华君。
  自2014年成立以来,服务中心和王华君志愿服务队就以服务农民工为原则,坚持用党建凝心聚魂,组建成立党委、妇女联合会、共青团、残疾人服务站、法律援助工作站志愿服务队等机构,下设12个党支部,54个党小组,139个联络点,采取“‘三强’建班子、三真抓队伍、三条路径增强合力、‘三项’机制规范运行、五大服务彰显作为”的“三五”工作法,筑牢社会组织红色堡垒,让党员离乡不离党,凝聚带动在宜农民工安身又安家,真正成为在宜农民工的“家、桥、盾”。
  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现有秭归在宜联络群20余个,通过联络群开展志愿者招募、志愿服务信息发布、认领、实施和反馈,极大方便了分散在宜昌城乡各处的志愿者和农民工开展和获得帮扶。每年开展工作总结和表彰,对于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报请宜昌市雷锋协会并给予荣誉奖励。
  志愿服务队依托农民工服务中心常年带动在宜党员和农民工在开展给农民工春季送岗位、夏季送清凉、秋季送学费、冬季送温暖的“四送”活动的基础上,拓展并突出“五帮”志愿服务,帮助农民工以崭新形象融入城市、创造生活。

【创新影响】

1、创新壮大志愿者队伍手段:在帮助农民工的同时,吸纳农民工为志愿者,增强农民工对自身价值的认同,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


2、创新志愿服务宣传方式:建立志愿者和农民工联络微信群、QQ群,实现供需对接及时、精准、有力,面对应急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处理。


3、创新激励嘉许机制:在表彰先进志愿集体或个人的基础上,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学习和经验总结,增强志愿者积极性和自豪感,提高服务质量。


4、创新推广志愿精神:依托服务中心和王华君志愿服务团队,通过媒体把鲜活、动人的故事传播出去,引领志愿服务发展,推动人人成为志愿者、人人甘做志愿者。



【社会影响】

新闻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学习强国”平台、人民网、《湖北日报》、湖北卫视、《三峡日报》等中央、省级、市级主流媒体广泛关注王华君志愿服务队的事迹,相关宣传报道60余次。其中《人民日报》刊发《湖北秭归农民工党员、出租车司机王华君,搞活动搭平台:把两万多流动党员聚拢起来》、《新闻直播间》刊播《基层代表的心声·王华君 党建形式创新 让流动党员有了“家”》、湖北卫视刊播《十九大代表风采 王华君:为流动党员营造一个“家”》等节目对该项目予以积极的评价和宣传。


获得奖项:


  1、2018年王华君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2、2018年王华君志愿服队队长王华君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


  3、2018年被评为宜昌市秭归流动党员和农民工宣讲队


  4、2019年王华君志愿服务队队长王华君被深圳市建辉慈善基金会评为“致敬行善者”


  5、2020年7月荣获全市学雷锋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


  6、2020年王华君志愿服务队队长王华君荣获宜昌市百姓宣讲“决胜小康、奋斗有我”大赛一等奖


  7、2021年5月荣获宜昌市学雷锋示范集体


  8、2021年在秭归县和高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均荣获一等奖


其他荣誉:


  王华君志愿者团队的工作受到农民工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收到锦旗33面,市委文明办在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中国好人王华君工作室”和“王华君志愿服务示范站”。队长王华君荣获荣获“第六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出租车行业创劳动和谐关系先进个人”“湖北省百优农民工”、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农民工等56项荣誉称号。2017年王华君当选党的十九大党代表,团队核心成员王伟荣获2015年度宜昌市“五一劳动奖章”,陈朋荣获2018年度宜昌市“最美农民工”称号,乔清荣、胡毅然等10人2020年度被评为“宜昌市学雷锋先进个人”,梅愿华、梅建等70余人2020年度被评为“宜昌市学雷锋环保卫士”称号。

“茶乡领读 文化惠民”




【项目源起】

“茶乡领读”前身为一批热爱朗读的文化志愿者组成的“朗诵沙龙”,活动最初以“诵读传承文明,经典润泽心灵”为理念,广泛带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其中,每周一晚上七点举办活动,以经典推送、技巧分享、讨论交流,总结感悟、朗诵展示等环节,邀请五峰县内知名资深播音员主持人现场进行指导,吸引了众多朗诵爱好者积极参与,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一度座无虚席。2017年3月被五峰文联挂牌成为县朗诵协会基地,并于当年4月举办全县茶乡诗会,吸引省内外50多位诗人赋诗,全县100多位朗读志愿者参加朗诵。国家、省市等多家媒体广泛宣传报道,社会反响极好。考虑到图书馆一个平台已不能满足全县朗诵爱好者的需求,为打造“书香五峰˙全民阅读”,五峰图书馆对“朗诵沙龙”进行重新定位,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作为全县文化志愿服务的平台,打造成“茶乡领读”。

【实施成效】

“茶乡领读”每周举办,年平均开展活动196次,网络参与42955人次。为丰富活动内容,“茶乡领读”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行业,依托各大节日、各类主题不断延伸活动范围,提升了全民参与度和品牌影响力。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茶乡领读”开设“我在茶乡颂祖国”专栏,五峰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带头读,快递小哥、保安大叔参与读,乡镇、部门、企业集体读,全县上下掀起了“满城飘佳句,相逢说读书”的良好氛围。2020年疫情期间,“茶乡领读”推出“全民抗疫·声动茶乡”抗疫专栏,集结文学爱好者和朗读爱好者用声音传递温暖传递力量,为疫情中的逆行者提振信心,加油鼓劲。五峰县委办、县委文明办等多家单位领读的《最美的风景》被选送团宜昌市委青春战役故事分享会进行展播。疫情发生以来,茶乡领读推出“抗疫专栏”28期,受到社会广泛好评。2021年建党100周年,茶乡领读纳入全县纪念活动整体方案,茶乡领读设立“红色诵读专栏”,每周推出红色领读内容。6月,五峰举办建党100周年红色诗歌朗诵大赛预决赛两场活动,全县8个乡镇,52个单位和企业参与比赛,茶乡领读活动推向高潮。

  重拾内心对文化的渴望,培养了阅读诵读兴趣,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让生活更充实,生命更有意义。
  奉献时间,收获充实;奉献精力,收获价值;奉献爱心,收获感动。

【运营管理】 

“茶乡领读”是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志愿服务的形式建立的一支全面深入基层的“领读者”队伍,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活动者,旨在充分发挥领读者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示范引导作用。由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读书节“十佳领读者”、中华声动诵读协会会员,资深播音员、主持人傅正茂具体负责;省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女子作家协会理事唐聪策划指导,湖北省朗诵协会会员郭春雁、邹卓诗,资深播音主持黄声鸿为核心成员引领大众关注阅读、参与阅读、热爱阅读。
每年不定期在全县范围内招募选拔具有一定文化层次、有志于服务全民阅读推广的志愿者,不断扩充“领读者团队”,人员主要来自机关公务员、学校老师、优秀学生、实体书店、农家书屋管理员及读书会成员,分为少儿和成人领读者两块,迄今已招募领读者378人,图书馆安排专人登记,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培训,他们成为遍布土家茶乡110个行政村(社区),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服务的主力,是推动全民阅读的骨干力量,通过朗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风化俗,以文化人。
为扩大参与面积,除了线下定期进行培训外,通过五峰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开设“茶乡领读”板块,领读者对读者的朗读进行在线指导后配乐配图编辑发布。每周一期,通过数字平台和宣传媒体扩大影响力,缩短读者之间的距离,打造时时能读,人人爱读的全民阅读新风尚。
“茶乡领读”最大的特点便是阅读群体的广泛性,包含各种文化水平在内的社会阶层,他们有着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为此,注重差异化的阅读活动显得尤为重要,“茶乡领读”将阅读群体细分为少儿群体、亲子群体、女性群体、机关群体、农民群体、教师群体等。根据不同群体确定阅读内容,根据不同内容确定指导方式,在相关群体中广泛开展各类阅读活动,以点带面提升全民阅读活动水平。
  为保障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推进,五峰图书馆与全县各阅读成员单位商定在各个单位成立读书会,每周进行朗诵经验分享,通过凝聚读书人个体,建立相同阅读倾向的读书圈子来增强读书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形成一种“手拉手,让阅读成为习惯”的常态。这种社群化的思维将有共同爱好兴趣的读书人聚集在一起,推动了领读者队伍的壮大和蓬勃发展,并衍生出每支领读者队伍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使全县的阅读风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最终达到在全县普及的目的。

【创新影响】

“茶乡领读”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过五峰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志愿服务”和“活动积分”板块,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志愿者招募。对报名志愿者进行注册登记,按照活动次数和时长计算积分,每年茶乡读书节根据积分评选出最美领读者由全民阅读领导小组进行表彰。


【社会影响】

2018年12月,130多名茶乡领读者参加“2018年湖北省图书馆学会年会——图书馆之夜”活动,朗诵《走进图书馆》,反响热烈;2019年4月,“茶乡领读”参与2019年湖北省第四届长江读书节五峰分会场暨五峰第二届茶乡读书节,300多名领读者激情朗诵《礼赞祖国·书香五峰》,感染在场千余名观众;2019年5月,“茶乡领读”作为优秀团体参与“第二届中国茶旅大会”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我和我的祖国”大型快闪活动;2019年7月,“茶乡领读”作为优秀团体参与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座谈会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经验交流现场会;2019年10月,“茶乡领读”作品《茶乡最美“八仙姑”》被评为2019年“网聚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网络正能量全国职工诵读作品最佳原创作品;2019年11月,“茶乡领读”作品《欢迎您到茶乡来》在“2019年全国家长会”中作为开场节目进行展演;2019年12月,20名小领读者参与大型情景诗朗诵节目《我在茶乡等你来》亮相湖北电视台少儿春晚舞台,这是五峰朗诵类节目首次登上湖北电视台;2020年4月,参加2020年粤鄂澳“共读半小时”活动;2020年6月,参加全省“国际儿童节筑梦云上——云上嘉年华”欢乐大直播;2020年8月,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读书节“相约乡读”云演诵会。2019年12月,“茶乡领读”活动荣获“2018年湖北省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优秀项目”,2020年,“茶乡领读”获得宜昌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称号。领读者傅正茂荣获“湖北省图书馆十佳领读者”称号。领读者何灵歌荣获2017年宜昌市“诚信友善、伴我成长”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一等奖;2018年12月,获宜昌市三峡广电少儿小主持人一等奖;2019年7月,何灵歌荣获宜昌红色故事宣讲大赛业余组一等奖;2019年10月,入选武汉军运会小主持人。2019年7月,领读者邹卓诗荣获宜昌红色故事宣讲大赛专业组一等奖。2021年,傅正茂、徐小笔、黄声鸿、邹卓诗、徐远芳等21位领读者荣获“长江读书节讲书人”称号。
五峰图书馆先后获得“宜昌市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宜昌市首批亲子阅读体验基地”“宜昌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湖北省全民阅读优秀服务品牌”“湖北省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优秀项目”“湖北省十佳阅读推广组织”“全国全民阅读优秀组织”“全国阅读推广星级单位”“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40多项奖励;2020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被评为全国(区县级)“书香城市”,为湖北唯一获选城市。

“孙子兵法”

隔代教育养成计划





【项目源起】

1、 概念起源:《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凝聚了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孙子兵法”,亦可谓长辈与孙辈“抗衡”的方法,其蕴含了丰厚的家庭教育哲理。让两者科学有机地融合,有趣有意地解诀社会问题。


2、 主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细胞,时代在发展,细胞内部也不断在发生变化,尤其是随着二胎政策、三胎政策的放开,育儿成为主要问题,隔代教育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家庭教育形式。家庭中老人承担了培养、教育孙辈的重要角色,然而他们的育儿知识,远远无法满足新生代儿童教育的需要。太多的家庭因为两辈人教育观念不一致,在教育方法、教育理念上发生代际之间分歧,隔代教育引起的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更严重的是现研究显示较多隔代教育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道德品质、性格心理方面的问题,有的甚至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些个案需引起对隔代教育的深刻关注。


3、 相关调研:对宜昌市西陵区、伍家岗区、夷陵区等主城区的10个社区进行调研了解,老年人平均超过了社区总人口三分之一,且多有外来流动人口,他们长期存在城市融入和邻里沟通不善等问题;社区0-6岁儿童,其中被隔代教育的占比超过百分之六十, 6岁以上的儿童被隔代教育的也存在不少,隔代教育的状态尤为普遍,对于隔代教育情况改善的需求非常迫切。


4、 具体需求


(1) 需要一套易操作、可复制的学习服务模式,集趣味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为一体,让老年人乐学、爱学、能学、一学就会。


(2)组建隔代教育志愿服务队,形成社区长期互助,创造新的社会价值,共创和谐美好的生活家园。


(3)对于一些特别家庭的问题,需要通过个案辅导的办法,进行一对一家庭跟踪辅导。


【实施成效】

该项目从2019年5月开始启动截至2020年4月,通过家庭调查、家庭咨询、家庭辅导、家庭互助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建立起隔代教育指导的信誉和完善体系,形成有特色的家庭服务项目,并随时进行专家论证,动态更新。目前已经完成隔代教育小组活动和社区讲座共21场,个案辅导13个,组建隔代教育志愿服务队两个,组织隔代教育互助沙龙8场,服务人数超过2000余人。

项目得到了社区、居民、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且在2020年获得伍家岗区“益创益建”社区治理创新提案大赛三等奖,原萌芽项目“老年人给青少年做耕读传家教育”项目获社区公益项目一等奖,并同时获湖北共青团“伙伴计划”三星项目,项目实施案例在省市各单位进行展示宣传,项目的反馈调查问卷显示满意度达到100%。
服务对象收获:系统学习了新时代隔代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方法,基本成为了儿童教育的能手,完成人生的新目标,创造新的社会价值,共创和谐美好的社区氛围,为下一代教育保驾护航。并结识了一批好学互助的隔代教育老年志愿者服务队,营造了向上向善,和谐、平安、互助的家庭成长和社会融入的辖区氛围。
志愿者收获:看到爷爷奶奶们紧缩的眉头得到舒展,收获到了满满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感受到了助人的快乐和生命的充实,感受到被尊重,并结实了一群志同道合、德高望重的爱心志愿者朋友,收获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过去两年共开展服务42次,参与志愿者共23人,其中35岁以下志愿者13人,服务对象2000人。2021年计划开展12次,每次平均参与志愿者3人,服务对象600人。

【运营管理】 

项目内容:通过家庭调查、家庭咨询、家庭辅导、家庭互助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建立起隔代教育指导的信誉和完善体系,形成有特色的家庭服务项目。并随时进行专家论证,动态更新。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通过“隔岸观火”、“以劳代逸”、“抛砖引玉”等兵书理念,用集趣味性和实操性为一体的团辅活动,手把手帮助爷爷奶奶们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解决隔代教育中的一些常见“误区”。并随时以《幸福家庭中的隔代教育》为主题进行总结升级,培养一批爷爷奶奶成为隔代教育的志愿者能手,并颁发证书,进行增能培训,指导开展互助沙龙服务活动,持续影响更多家庭。
服务模式:以五社联动为基奠,用个案+小组+社区为工作方法,采用家庭调查、家庭咨询、家庭辅导、家庭互助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团队管理:项目专设项目负责人一名,负责统筹项目的开展,另设项目专员一名,协调统筹和执行项目内容。此外,项目核心志愿者23人。核心志愿者以自愿报名为原则,并通过民主商议,确定分工安排,填写志愿者报名表,颁发志愿者讲师聘书,购买服务期间意外保险,组织专业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安排活动,并通过“志愿汇”平台进行积分考核管理,每年进行优秀志愿者表彰。
项目管理:项目开展有整体计划,月度计划以及每次活动的计划,并结合实际服务情况,进行专家论证,随时动态更新;每次活动有总结,并有宣传推广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电视台、报纸、以及妇联、文明办、民政局、社区和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宣传栏等多渠道方式,项目每场活动有活动方案,签到表、执行照片、活动总结;项目经费预算充分体现公益性原则,资金管理透明。项目每个阶段末期,进行工作手记汇编,完成项目总结和升华, 提炼出标准化、可复制、可创新的模式等。

【创新影响】

1、 项目创新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有机结合
通过传统兵书文化与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相结合,针对爷爷奶奶的学习特点,用体验式教学,让爷爷奶奶们轻松愉悦地参与到学习中,成效显著。
2、项目创新二:“五社一心”服务机制
创新实践国家倡导的“五社一心”服务机制,即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公益慈善资源、心理服务专业力量,共同开展相关工作。
3、项目创新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服务者和服务对象深度融合。
老人即是服务对象,又是服务者,他们在学习隔代教育科学理念的同时,又成为了科学家庭教育理念的倡导者、宣传者,并组建成立新的志愿服务队,让项目的可持续性得以不断延伸。
1、 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首先,项目实施中,遇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期,遇到突发事件,项目组及时相应,进行调整和组织培训,把线下活动转到了线上进行实施,通过把课程录制剪辑,再通过妇联、社区、中心等公众号进行推送,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解决的社会问题。并通过家庭家风、耕读传家的文化教育,为全民战疫的全面胜利筑起了一面坚实堡垒。
其次,当出现爷爷奶奶对于参与志愿服务队胆怯而参与不高时,通过多运用价值肯定,包括语言肯定和物质肯定,颁发聘书、授予旗帜,选择骨干,指定队伍的章程、使命和愿景,让志愿者感受到充分的个人价值感和社会价值感,以及成为志愿服务队一员于己于人的重要意义。

【社会影响】

该项目从实施启动以来就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起到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该项目在参加伍家区公益创投比赛中获得三等奖,项目负责人李萍被评为湖北省儿童公益项目优秀志愿者,湖北省最美家庭教育指导员、宜昌市最美妇联人、西陵区社会工作优秀人才。湖北省妇联、三峡电视台“直播宜昌”栏目等进行专题报道,项目问卷反馈调查满意度达到100%,并丰富辖区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辖区居民的整体公益意识,公民素养,同时项目还打造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老年志愿者服务队,真正实现了老人得尊重,孩子受教育、文化得传承,共同营造了和谐、平安、互助的辖区氛围,在推动市域社会组织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来源丨文明宜昌、湖北日报

编辑丨七七、彭陈

审核丨黄琨

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赞开始啦!快来为宜昌乡村学校少年宫和百年校史文明校园打CALL

这项省级大赛获奖名单公布,宜昌获奖的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