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荆楚楷模”最新名单揭晓!宜昌2人上榜

文明宜昌 2023-03-09

经湖北各地各部门层层推荐
湖北省委宣传部组织评审
“荆楚楷模”2022年7月至8月上榜人物
今日揭晓
其中,宜昌市
刘光菊、孙宜琴

2人上榜





刘光菊



中共党员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民族文化馆馆长


卅二年华,只缘呵护非遗志;

三千弟子,俱是传承文化人。

横批:矢志不移

她是悉心呵护非遗32载的“文化女愚公”。刘光菊扎根山区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培育3000余名民间艺人和6000多名民族文化“小传人”,推动土家乡镇坚持举办民族文化艺术节,推出给农民评艺术职称、用真人模拟技术将民间文化引进课堂等创新举措,助力资丘镇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曾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上下滑动查看详细事迹↓ ↓ ↓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刘光菊32年如一日扎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倾情奉献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用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美的“毕兹卡涅必优迭”(最美的土家姑娘)。


















文化活水润泽山乡


“一斧落地两喳开,你是对手上场来!”每个周三、周五晚7时,长阳资丘民间文化艺术团撒叶儿嗬传承基地内,歌师正在击鼓叫歌。咚咚鼓声,干脆响亮,前来捧场的镇上群众也随鼓声应节而舞。这是刘光菊2013年接任资丘民族文化馆馆长后,基地里热闹繁忙的景象。


资丘镇是土家族聚集区,这里传承着丰富多样的民族特色文化。刘光菊作为巴人后裔、土家子孙,深知传统文化的珍贵。如何让民族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这是刘光菊的毕生追求。  


要想传承文化,没有阵地可不行!上任文化馆长后,她多方筹措资金,建成“民族文化展”展馆,利用现代科技“动态”展示土家丰富多彩的的民族文化。文化馆全年360天免费开放,撒叶儿嗬、南曲、花鼓子、山歌、渔鼓、九字鞭等“非遗”展演、排练活动不断档。文化馆成了资丘这座偏远的小镇上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先后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4万多人次。文化馆先后被评为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基地等。


资丘是唯一一个将民族文化艺术节坚持举办46届的土家乡镇。她用心为民间艺人搭建平台,连续9年精心策划组织资丘民族文化艺术节。每到艺术节开展之时,民间艺人们都会放下锄头、抛开生意专程回来,开启他们的节日庆典。资丘镇民族文化艺术节也成为了全省群众文化的一块响亮招牌,并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中国民族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她在镇内发起“最美文化员”“最美非遗传人”“最美民间文艺团队”等大众投票,评选出老百姓公认的文化员、非遗传人和民间文艺团队。10多种“非遗”民间艺术从小众走向大众,从村寨走进课堂,激起了全民参与、全民传承的热潮。


土家族传统文化滋养着当地群众的精神世界,成为流淌在土家人民心中的另一湾“清江水”。资丘镇连续两届蝉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资丘人有空不玩手机弹三弦,成为了寻常景象。


















让土家文化蝶变新生


南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素有武陵山“纳西古乐”之称。但因主要靠口传心授,加之弹唱难度大、学习人数少,南曲在资丘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为改变这一局面,刘光菊先后组织举办南曲百友会、南曲知音会、南曲师徒大赛。在“南曲大师晋级赛”,通过赛制设置和层层选拔,涌现出20多位新晋南曲传承人。


三弦是南曲主要伴奏乐器,价格较高。为了提高群众学习南曲的积极性,刘光菊自筹资金设立奖励制度。在资丘,只要能完整弹唱两首南曲,民族文化馆就奖励三弦一把。“你们尽管练,我就是‘钻天打地洞’也会把三弦奖给你们!”


她带领团队对南曲结构大胆调整,破解南曲传承瓶颈,加入渭腔、数板等曲牌,增加女生独唱和轮唱等,表现形式更加丰满。她精心打造的《渔家乐》一路过关斩将,在“湖北省首届社会文艺团队展演”中斩获金奖。多次在“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海峡两岸记者研讨会”演出,还登上中央音乐学院演出大厅,与各族精英学子共唱民族团结之歌。


在刘光菊的大胆创新下,资丘还成为了第一个给农民评艺术职称的土家乡镇。她积极为艺人评定职称和晋级提供平台,激励艺人不断提升技艺。目前有特级、高级、中级、初级鼓师47名,南曲大师、高级南曲艺人、中级南曲艺人33名。她扶持各村成立乡村“撒叶儿嗬”“吹打乐”艺术团,搭起一座座民族文化交流的友谊之桥。


正是在刘光菊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下,资丘民间文化之火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全镇各类民间艺人已达3000多人,65支民间艺术团业务遍及江苏、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在刘光菊的努力推动下,资丘的土家族传统文化不仅花开长阳山区,也香飘祖国大地。


















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32年坚守,刘光菊不光义无反顾“守文化”,还大胆创新“传文化”。


撒叶儿嗬是土家的一种祭祀歌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为了让这项古老的“非遗”再次“活起来”刘光菊组织编写“土家撒叶儿嗬五大件”教材,并与长阳民族文化保护中心、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在非遗保护中心VR技术的支撑下,推出“撒叶儿嗬动漫互动版”教学视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使资丘镇成为第一个把民间文化教材用真人模拟技术引进课堂的土家乡镇。


她坚持以“双进”为抓手,创新管理制度,制定“民间艺人进校园授课管理与奖惩制度”,筛选15名优秀民间艺人,进校园教授撒叶儿嗬、南曲等传统歌舞,接续培养出6000多名民族文化“小传人”。她注重人才培养,探索“集训+模拟教学+跟课实习+考核”的培训机制,建立“进校园储备人才库”,破解传统文化授课师资难题,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近年来,濒临失传的南曲,重新在资丘山区人家唱响,10来岁娃娃,也能熟练地击鼓叫歌。古老的土家传统文化,正在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刘光菊先后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最美统战人、湖北省贫困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奉献岗位人选、宜昌市优秀文化站长、宜昌市最美妇联人、宜昌楷模等荣誉称号。





孙宜琴



兴山县昭君镇滩坪村村民


苦难寻常,柔弱肩头扛重任;德行亘古,孝慈榜里奉长情。横批:大善仁心

她是27年赡养7位老人的大爱农妇。孙宜琴顶着生活重担,接连照养婆家和娘家7位老人以及患病的丈夫。她用柔弱的身躯撑起一个大家庭,用真情和奉献书写了一段至善至美的大孝故事。


上下滑动查看详细事迹

↓ ↓ ↓ 


在兴山县昭君镇滩坪村,说起孙宜琴,村民们无一不竖指称赞。27个春夏秋冬,她顶着生活重担,接连照养婆家和娘家7位老人以及患病的丈夫,纵使一路艰辛、一路坎坷,但她无怨无悔、从未放弃。她用柔弱的身躯撑起一个大家庭,用真情和奉献书写了一段至善至美的大孝故事。她的事迹先后被中新网、荆楚网等媒体报道,被评选为“宜昌楷模”。


















她用真情诠释孝道


1993年孙宜琴与丈夫陈德喜结连理,一年之后便喜得贵子,当温馨的三口之家还沉浸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的时候,意外却突然降临,1995年,孙宜琴的公公突发中风摔倒在地,从此瘫痪在床且陷入痴呆。丈夫家的几个兄弟姊妹都在为生计奔波、自顾不暇,眼看着丈夫日夜为公公着急,心地善良的孙宜琴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公公的重任。公公不能起身,孙宜琴总是耐着性子及时铺换尿布、清理大便、换洗床单,从不嫌弃也从未喊累;公公牙齿不好,孙宜琴就把肉炖到软烂,端到床前一口一口的喂给他吃;夏天体热多汗,每隔一天孙宜琴就要为公公擦洗身体,舒缓筋络……孙宜琴一个人忙前忙后、忙里忙外,一坚持就是4年。


村民都说:亲女儿都很难做到的事,她一个儿媳妇却做到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公公生病卧床期间,婆婆黄德玉和母亲金永凤也先后生病卧床,3个病人不仅都需要她照顾,也让家里的经济一下子陷入窘境。无奈之下,孙宜琴只能一边照顾生病的老人,一边争分夺秒地打零工、干零活、挣零钱,帮助丈夫分担经济压力。两人的收入都用来支付老人的生活费、医药费,自己却多年舍不得添一件新衣服。


1998年,孙宜琴的母亲去世,她强忍悲痛,平稳心绪,一如既往地照顾公公婆婆。1999年,公公在瘫痪了4年之后,溘然长逝。她担心婆婆独自在家心情郁结,就坚持每天陪婆婆说话聊天;为防止婆婆长期卧床产生褥疮和肌肉萎缩,她坚持每天给婆婆擦拭身体和按摩;自己忙不过来时,就让儿子孙保成陪奶奶说话,逗奶奶开心。老人想吃啥、想做啥,孙宜琴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婆婆常常感动流泪,遇到来客就说:“我的儿媳妇,对我比亲女儿还好!”


















弱肩迸发大爱能量


熟悉孙宜琴的人感叹道,“她太不容易了,如果没有她,这个家早就垮了。”除了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婆、母亲外,她还要照顾80多岁的爷爷、奶奶以及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二伯。孙宜琴放弃了进工厂成为国企正式员工的机会,只和丈夫就近打零工,为的就是方便照顾老人。


孙宜琴二伯一旦发病便控制不住情绪到处乱跑惹事。有一次半夜,二伯见家中没有水喝,突然大发脾气、摔东西,孙宜琴二话不说就打着手电带着扁担出门去离家1公里的山上挑水。更深露重,山路湿滑,孙宜琴不小心摔了一跤,被滚落的石头砸中了脚趾鲜血直流,因为失血过多,当即晕了过去。幸而被早起路过的村民及时发现,把她背回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伯发病时整夜整夜的不睡觉,稍不留意,人就跑的无影无踪。孙宜琴经常往返于县城、市区、神农架等地寻人,还经常雇人到处帮忙寻找二伯,唯恐二伯在外遭遇不测。为了照看二伯,她操碎了心,二伯发病时孙宜琴每天熬到凌晨三四点等二伯熟睡之后才能眯一会。


2012年,孙宜琴的爷爷、奶奶、二伯相继去世,她继续用心照顾着婆婆和父亲。2019年,婆婆因意外手臂骨折住院,父亲也因高血压和痛风住院,两位老人分别住在不同的医院,为了节省开支,孙宜琴每天靠步行,在两个医院间奔波了四个多月。两个老人刚出院,丈夫又因胰腺炎复发住进了医院,孙宜琴又在医院、家里两头跑。为了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和住院丈夫,她想办法在医院附近租了间房,让老人住到出租屋里。“虽然很辛苦,但只要家人身体能够尽快好起来,累点也没什么”孙宜琴淡淡的说道。不管再苦再累,她从不抱怨,始终用大爱坚守。


















坦然面对逆境人生


有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孝敬老人最大的挑战便是“耐心”,千难万难难不过给老人一个好脸色。


在孙宜琴父亲居住的房间里,摆着一幅照片,那是她父亲退休时拍的照片,英姿勃发,气宇轩昂。由于冠心病、严重风湿、高血压、脑梗等一系列病痛的长期折磨,父亲手指变形、面色蜡黄、身形消瘦。一身病痛让父亲情绪不稳定、易怒烦躁,总是控制不住的发脾气,时不时还骂孙宜琴。而孙宜琴总是强忍着委屈和泪水,始终坚持悉心照料,帮他修剪指甲、洗澡、喂饭喂药、陪他说话。在自己的辛苦和体贴得不到谅解的时候,孙宜琴也偶尔会感到心累、偷偷的抹眼泪,但她担心影响父亲的心情,从不在父亲面前抱怨。


2020年春节,父亲又做了大肠粘连手术,吃喝拉撒不能离人,父亲便秘严重,即使使用开塞露也无法缓解痛苦,她就用手帮父亲把大便抠出来,刚开始父亲感觉非常不好意思,孙宜琴安慰父亲说:“人都会老的,这也是当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虽然历经磨难,孙宜琴却总是笑对人生,永远对家人充满耐心、对生活充满希望。孙宜琴的乐观感染着她的家人,也感染着附近的村民,村干部接受采访时这样评价:“几十年如一日的为家庭默默付出,孝敬老人的高尚品德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值得滩坪村民学习的榜样”。


向楷模学习!致敬!


来源丨文明宜昌、湖北日报
编辑丨彭陈
转载请注明来源 HISTORY/往期推荐

宜昌这项活动获奖名单出炉!一起来看→




速览!获奖名单公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