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帝浣 2018-05-31

  小时候很喜欢宋词,曾有在中学期间,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把图书馆里的《全宋词》全借回来,一口气看完的壮举。虽然是囫囵吞枣,写作文时也隐约有了些婉约派的意思。

  一去好多年,什么唐诗宋词,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只是偶尔刷一些资深文艺青年的朋友圈,还能看到冒出一两句熟悉的,心里会一跳。

  中文的魔力,被推得极致的,也只有这些残碎的句子了。

  虽然有点作,我依然想说,中国的文化深处,不在那些华丽的符号,精美的手作,却在简单几个中文字的组合排列,让我们瞬间被击中,内心一震。

  好吧我承认我是个文青,怀缅曾读过的宋词,也不过是在缅怀那些曾附丽在长短句里的幻梦,和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虽然喜爱宋词,但能全背下来,大概也没几首。

  一首好词,能被记住的,大概也就是那么几句,今天的流行语叫“金句”。这些可以用来洗脑的金句,也就构成了所谓的文化功底。

  宋词有长有短,尤其南宋以后,像周邦彦姜夔那些,简直是在写一篇抒情散文,大概是当时酒席比较漫长的缘故,伴奏歌曲也被编得越来越长,而且还很喜欢引用典故,不是低学历人能听懂的。

  当场听不懂的,也不能像今天能立刻悄悄百度一下,即刻露出马脚,下次也就不会再被邀请来喝酒了。

  临时考试是很痛苦的,所以我们最后还是会喜欢那些简短的,像说话一样的词。

  这种短词通常会被叫做小令,小令里我最喜欢的名字是“如梦令”。如梦令很短,只有三十多个字,而其中相信大部分人都能背出来的就是李清照这首“常记溪亭日暮”。

  喝醉了酒驾划船,撞到荷塘里面,把里面的鸟都吓跑了。这么简单叙事的一首词,却会被这么多人记得,当然不是因为它的内容,而是如梦令里三十三个字所形成的朗诵节奏,就像洗脑神曲一样,读过就不会轻易忘掉。

  如梦令这个题目当然也加分不少,喝醉了就做梦,本也是常事,但鸥鹭像梦境一样被惊飞了,是一件多么美好忧伤的事,这首小令也就由此境界高了起来。

  说起李清照,也是挺惨的事。本是个白富美,嫁与高富帅老公,俩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谁知道碰到打仗,老公挂掉了,逃难到南方,又被骗财骗色,下半辈子孤苦伶仃,老无所依。然而却能写一手好词。

  看回宋词的历史,是很符合“诗穷而后工”这句话的,大概能写得好的,普遍都是之前很富后来很穷的款,比如被灭国投降后关起来的南唐后主李煜,被一路踢踢踢踢到海南去摘椰子的苏东坡,空有一身好武功却去种树的辛弃疾,再上溯到杜甫李白,都不是太得意的人,就连大才子宋徽宗赵佶,唯一被选入《宋词三百首》的,还是被金兵抓住拉到北方泥井关押的路上,看见驿馆的杏花开了写的,“和梦也有时不做”,真是悲凉至极。

  大概是一直比较富的那些人,虽然有才华,但都忙着赶饭局喝花酒纳小妾去了吧,有空归有空,却也再也难感人了。

  当然,穷也未必能写出好词,穷有时就只是穷,别想多了。

  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这首如梦令,写得很欢乐,其实已经是老去时,在回想当年美丽往事了,那个场景常常被记得,那场醉酒也很美好,然而回忆写起来,却带着无限的伤感。

  唯有伤感,才是可以动人的。


点绛唇——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点绛唇是一个很娘的名字,这名字画面感极强,可以马上脑补出一个场景:一位歌女坐在宴席的后台,演出即将开始,歌女画好了所有浓妆,伴奏音乐响起来了,她拿起毛笔,最后补上一抹口红。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出自秦观的这首《点绛唇》:“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要选宋朝最文艺的青年,我首选秦观,不选苏东坡的原因是他比较胖,柳永则是一个文艺流氓。

  你看秦观多么纯净无邪,洞房还被苏小妹用对诗难倒在门口,幸亏有才的大舅子来救场。从这事看来,苏小妹肯定是大龄剩女,要不然她哥也不会这么着急,都洞房了还来推一把。

  当然,纯也会是2B的表现,秦观的文艺在于,他对那些文字的组合排列,到了炉火纯青的味道。

  虽然也没写什么特别的内容,无非是看到冬天的风景感觉很凄凉,夏天乘凉有风吹来了很舒服,还有你走了我很想念你啊啊啊之类的。但是能把寻常的事情,写得如此文艺范,实在是不世出的高手。

  读秦观的词,就像吃一个清甜无渣的橙子,宋代写文艺词的高手很多,弄得很甜的大有人在,但要无渣就比较难了。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写的虽然是寻常物事,也就常见的那几个字,组合起来却又是秦观特有的语境,淡蓝色的淡淡的雨中的忧愁,不靠段子和机智动人心,这也是一个文艺青年的最高境界。

  当然还有那句著名的,被周星驰玩坏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知道为啥看到这句,我就会想起九品芝麻官。

  可能是这种直白的情话,得放到具体的语境里,有前戏才行,不然会显得非常搞笑。

  秦观的这首词原本是这样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是不是觉得顺眼多了。

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说起雨霖铃,大概所有人都会记得这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

  先从作者生平讲起吧,柳永这个人,也没什么生平,就是填词比较好,好得让同时爱写词的文艺皇上也吃醋了,跟他说,你别做官了,你这么牛,别吃我这碗饭,滚去填你的词去。

  于是柳永就惨了,考不上公务员,只能去吃歌女们的软饭,软饭也不能白吃,所以只能写些情诗一样的东西拉住客户,如此很多年,因为吃得差干活累,年纪轻轻就挂掉了。

  然而,死之前他还是有德报德有怨报怨地逆袭了一下,逆袭的办法是写了一首词来夸当时南方最繁华的杭州城:“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看得当时大宋的敌人——大金皇帝完颜亮很心动,默默积蓄国力,挥军南下,大肆攻宋。不知道叫他去填词的仁宗皇帝在天之灵会不会有点后悔。

  柳永的词,言情为主(没办法,靠这个吃饭),这首雨霖铃,就是离别词里的千古巅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离别很伤感,大家都有感受的,比如我要离家去城里打工,和村口的小芳告别,就是这种感受。再比如小芳要去广东打工,和我在村口告别,也是这种感受。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柳永就能是巅峰呢?

  在我看来,其实所谓文艺,要写的东西其实都差不多的,关键要点是你要写得贴切,写得共鸣,写得所有人都怀念往事,这就很不容易了。

  我们来看看这首词的重点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宵酒醒何处,没什么特别,杨柳岸,也没什么特别,最后的高潮来了,晓风残月,一个晓字,一个残字,虽然平常,用在这里却贴切无比,境界全出。

  有人拿大数据搞过全宋词,发现里面用词用字重复率非常高,排行榜如下:

  1、东风

  2、何处

  3、人间

  4、风流

  5、归去

  6、春风

  7、西风

  8、归来

  9、江南

  所以有人说最好的宋词是这句“东风何处在人间”……

  这当然是扯淡,如果这也能成为文学,那么汪峰肯定是伟大文学家,他的常用词重叠率也很高,无非是这些的:“孤独、生命、爱、迷惘、碎、堅強”等等,大家都会帮他写了。

  诗词最难之处在于,这个字出现在这里,让你意外,却又无比贴切,所以无数文人的智慧和生命,都浪费在这上面了,经常是扯断几条胡子都想不出来。

  所以虽然柳永生平很一般,但他就凭这么点小才能,成为了宋词的巅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我想不用背了,就算你没读过也听过王菲的歌。

  宋朝的时候这也是一首歌,曲调当然也跟王菲的不同,我没研究过,不知道那时候怎么唱,但王菲唱起来也还是很好听的。

  这首词本身没什么好讨论的,它已经成为我们共同文化回忆的一部分,也不需要什么解释,不过别人结婚的时候千万不能祝人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咒别人要两地分居的句子。

  苏东坡这个人倒是值得说说。

  如果中国文化史上少了一个苏东坡,估计会崩塌掉。这个大胡子当然多才多艺,文章诗词书画词曲美食,舌尖上的中国,金牌段子手,真是啥都是巅峰。

  然而苏东坡的意义不止于此,他是文化史上鼓吹儒道并行的重要人物。

  中国古代,公务员没现在这么多,县官才算官,全国就那么多县,每个县只能有一个县官,没有副县长,其他政府人员都是合同工,也不可以评正县级巡视员。大部分读书人都是做不了官的,但是儒家会说,你不做官治国平天下,你的人生是没意义的,于是很多人都非常苦闷,读完书没官做,只能去喝花酒。

  然而苏东坡说,你还有一种活法,入世儒家,出世道家。

  那时陶渊明在文化上的地位还是个清高的屌丝,是苏东坡把他炒作出来的,他说,你看看,像陶渊明这样也很好啊,做不上官的时候,种种田,采采菊花,精神上还是很充实丰富的嘛。

  苏东坡之后,儒道并行的这套修炼大法才流行开来,也使得中国文化的格局得以形成。

  在宋词里,苏东坡的开创性在于题材,以前都是离别,伤感,孤独,怀古之类,说到底无非就是:你好美啊但你为啥不爱我,我好爱你啊不过我要进城打工,我进城打工好无聊好想你啊,这些。

  苏东坡的词则不同,他的中心思想是:老子爱咋地咋地,想咋地咋地。

  由此成为开创豪放派的一代词宗。


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是一个很好听的词牌名,这里的西江不知道是哪里,但应该不是从广西流到广东的那条珠江的支流。

  中国的文字有一个很玄妙的地方,西字在这里虽然是个方位词,但西江月明显比东江月、南江月、北江月、中江月好听,所以在诗词里面,虽然说的是同一样的事,说法用字不一样,效果就大不一样。

  比如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都是很普通的字,也没用什么典故,也没讲什么故事,也没什么抒情,基本是一些景物的罗列,但那画面感却逼面而来。

  辛弃疾的高明之处,在于把自己的心情藏在看到的景物里,这是一种很高明的写法。

  事实上写文章也是一样的,老是把想说的观点,想抒的情,迫不及待地告诉读者,往往效果不好,还不如躲起来,藏起来。通过客观的描写让读者猜到你内心的想法,这样会让读者觉得自己很聪明,当然顺带也会觉得你写得好。

  这首西江月教会了我这个,你觉得呢?


  今天时间有限没法写完剩下部分了,先放个目录在下面,如果你喜欢请留言哦,这样我就会很有动力把这篇《宋词之美》完成的~


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


浣溪沙——当时只道是寻常


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


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南柯子——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


沁园春——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

本篇的摄影文字均为小林原创,非盈利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商业使用请得到本人授权,谢谢

关注小林的微信公众号inkcn020,有更多精彩原创内容免费推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