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帝浣 2018-05-31

韶关,丹霞山群峰深处,牛鼻村藏于竹林碧水间,土屋几栋,交通偏远不便,似与世隔绝。


每到清明季节,朱家婆婆会带着孩子们去田间,寻觅采摘春天的艾草,制作客家人爱吃的艾糍。


牛鼻村很小,没有学校。

何颖慧今年念小学三年级,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过年才回来。

她每天骑车去五公里外的邻村上学,放学后要帮外婆做饭炒菜。


朱美玲也在邻村上学,每天放学后要带妹妹。她是村里的漂亮女孩。


清香鲜嫩的艾草,洗净剁碎后加入米粉,艾糍的制作成本低廉,但工序繁琐。


客家的女孩,从小就会帮忙做艾糍,艾糍可以用甜馅,也可以用咸馅,孩子们都喜欢吃甜的。


外婆在拌粉,女孩们在厨房打打闹闹,互相涂抹米粉。


孩子们没有烦恼,做艾糍是一段欢乐时光。她们自豪地说,我外婆做的艾糍是全世界最好吃的!


何颖慧很心急,老是掀锅盖。

外婆训她说,着什么急,时间到了就熟了。


艾糍的形状简单,但要包出一只完美的艾糍不易。

外婆总忍不住唠唠叨叨地纠正一下。


寂静荒僻的山村劳作生活里,做艾糍通常是在逢年过节,也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难得休闲时光。


艾糍每次都会做很多,分给邻居,或者给出门的家人带上一大袋。

光滑平整饱满的,都是外婆的手艺,凹凸不平的那些,是孩子们的试验品。


艾糍是中国南方乡村一种很普遍的点心,各地馅料配方不尽相同,但制作工艺是相似的。 我的家乡小时候也常做这个,拍照时有些技痒,于是包了几个形状独特的,虽然手艺拙劣,形状难看,但也引起了孩子们的惊呼雀跃,她们纷纷提出各种动物要求我来做。希望下次她们做艾糍的时候,能做出更漂亮和有创意的造型。


漫长的等待,终于快蒸好了。孩子们都很期待吃到,自己做的那些形状奇怪的艾糍。

婆婆说,快去洗手,叫阿公来吃艾糍。

于是孩子们飞快地跑出去,大叫阿公阿公,快来快来!


家乡的食物,从小训练着我们的胃。虽然味道平淡,甚至说不上美味,却让人终生牵挂。因为这是家的味道,也是最刻骨铭心的乡愁。


乡下的女孩,长大以后,有些会走出去,成为挎包穿高跟鞋的城里人。

另外的大多数,会嫁到别处,生养孩子,也会年复一年的做艾糍拜神过节。

但这小时外婆的艾糍的味道,和这村外云雾缭绕的丹霞群峰,终将成为永远的眷恋和回望。



【丹霞山的清明时节,小林作品】

更多精彩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小林微信公众号:inkcn02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