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帝浣 2018-05-31

于田巴扎上,制作烤串的母女。新疆女孩以浓眉为美,从小母亲就会用乌斯曼草为女儿涂眉,连眉描得越浓重,说明母亲希望女儿嫁在离家近的地方。


  于田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古国,西汉时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扜弥国,丝绸之路南道入口和佛教初传之地,也曾经是是兵力最盛的绿洲古国。

  克里雅河两岸直至沙漠腹地分散众多古代遗址,一万多年前的古代人类活动痕迹仍然保留至今,如考古学家斯坦因挖掘过的喀垃墩、丹丹乌依勒克等遗址。


  今天的于田,最有特色的是盛大而原汁原味的巴扎文化。

  天不亮开始,在农村每一条通往城里的马路上毛驴车一辆接着一辆,熙熙攘攘,扬起阵阵灰土,无数辆驴车前后不见首尾,铺天盖地的好不壮观。

  男女老少一人一个小驴车,排成一长溜,驮着自家的农产品来赶巴扎,一眼望不到边。

  那小毛驴车上有羊、鸡、鸽、蛋、菜、木头、红柳根、土盐巴、牛羊皮、小家具、小农具、夏秋天的瓜果、冬春天的干货,手工艺品、农副产品等等,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满怀着期望到城市集市上交易,换成钱后再在巴扎买回需要的商品。


  竹筐里的于田红葡萄,都是秋天时从自家葡萄架上采摘下来。

  羊毛捻成的粗线,还带着青草的味道,甚至就像是收割的庄稼一样,成垛地堆积在那里。

  用木料制成的的摇床和床杆,都保持着木质的拙朴。

  被主人用绳子牵在手里的小羊恙,拥挤在一起不停地叫唤着。

  摊档的每张桌前,都坐满了食客,手边有一碗酽酽的茶水,捧在手里的,是于田特色的烤包子、烤南瓜、烤鱼、凉粉,边吃边聊,别有一番热闹。


  烤包子师傅脸上举起大大的铁笊篱,将熟了的烤包子从馕坑里盛出来,很振奋地拖长音调大呼一声:“噢咦!”

  随着这声音,一堆热乎乎、金黄灿灿的烤包子就倒进了大盘子里。

  坐在桌前吃烤包子的人,有的掰下一块碎馕像小勺一样把肉馅往嘴里拨着,有的把烤包子举起来一边嚼着馕壳一边吸着肉馅,还有的索性把掰开的半片烤包子再折叠起来大口咬着吃,这只有手掌那么大的一个烤包子,吃法相当眼花缭乱。


  巴扎里,到处都是人,走动的人,观望的人,守着自己货物的人,成交买卖的人,聊天吃喝的人。

  到了下午,人们又纷纷驾着毛驴车高兴满足地往回赶。

  这一天,整个于田会被毛驴车扬起的灰尘笼罩着整个城市。

  直到黄昏,小城才会慢慢平静下来。

  然后,大漠绿洲深处的夜晚,月色如水,繁星满天,宁静抒情。


地毯店里的老奶奶,戴着据说是世界上最小的帽子,在当地叫“太力拜克”,配上“派里间”式长衫,是当地最有特色的女性装饰。


集市上五彩的丝绸头巾。


夏天的凉粉摊永远是人头熙攘,热闹非凡。


要求拍个合照的两个档主。

拍完了也没给留地址,可能她们觉得好玩的,只是拍合照的这个过程吧。


背着小弟弟来赶巴扎的女孩。


烤肉档永远香喷喷,滴着滋滋作响的油。


大叔发现我在拍他,敬礼致意。


赶毛驴车的姑娘。


麦盖提县,当地的农民画十分有名,人们正在画一幅农民画。


叶尔羌河的正午,少年们从高桥上纷纷跳入水中,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条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河流。



节选自小林著作《唯有中国才有的美·遇见新疆》

亚马逊/当当/京东 有售


【小林图文作品】

更多精彩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小林微信公众号:inkcn02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