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帝浣 2018-05-31


小林按


2017年2月12、13日,《南方都市报》一连两日,都对小林进行了整版访谈,12日的访谈主要内容是“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背景画作创作的故事,13日访谈的内容是生活中的小林,采访了很多小林生活中的亲友,大家来谈谈对小林的印象,读完后感觉自己毫无隐私了……

转载这两篇访谈如下,感谢南都记者许晓蕾老师的辛苦采写。

那些看到小林照片,说长得像减肥版刘欢、增肥版马云、缩小版姚明,拉长版潘长江、拉皮版陈升的,你们够了!!!




2017年2月12日,《南方都市报》A08版专访“两周搞掂10幅出题背景”

全文如下: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背景画出自中大老师林帝浣之手,网友赞“美醉了”
小林:两周搞掂10幅出题背景图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7年02月12日        版次:AA08    作者:许晓蕾



随着火爆全国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幕,节目背后的出题故事也被爆炒。但大家是否知道在网上疯传、诗情画意的背景图又是出自哪位高人之手?昨日,南都记者了解到,这组图出自中山大学的老师林帝浣之手。网友们对这组图纷纷点赞,还有人称美醉了!现年41岁的林帝浣,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系,目前在中大公共实验教学中心工作,担负传播与设计学院公选课的讲课任务。


 中国节气申遗画作第一人 

林帝浣自称“小林”,绘画、书法、摄影、写作都信手拈来,而他的本职工作其实是中山大学的老师。

去年11月,央视节目组找到了他。“央视节目组一直在寻找背景图,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他们在网上找到了我的画,很认可,就通过中大的一位教授联系了我。”

小林在网上可是有很多威水史,特别是去年以一组国画作品,助力二十四节气申遗,被誉为中国节气申遗画作第一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去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被中国政府代表团挑选出来作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宣传画册的插图和封面的,正是林帝浣的一组“二十四节气”国画作品。

“2012年,我花了两三个月时间整理自己旅行中的记忆,当时只是单纯地想结合中国传统元素,并以当代人审美视角来创作二十四节气主题画。”林帝浣自己当时也没想到后来能为申遗助力。


 节目组着急要作画时间仓促 

接下诗词大会这个活,小林仅用了两周时间,就搞定了十幅画,央视全都采用了。

小林说,节目组要得很急,要专门绘制一组十张的诗意画舞台背景。给了10句诗词,按照诗词来配画,需要通过画中的意境将诗词表达出来,也就是说,看着画能猜出诗词。

虽然时间很仓促,但小林说,“效果还不错。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这些年钻研中国传统国画,对唐诗宋词都有基本了解。我构思好了后,半天就可以画出一幅”。

那么这10幅画作到底是怎样的呢?小林一一进行了解说。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烟柳醉春烟”———小林说,这句诗的配图一看就是江南的早春,柳树上是黄绿色的新芽,这幅画的重点落在“醉春烟”上,所以看天色就发现是阴天。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小林说,他把这句的重点落在“碾”字上,所以有马车,碾轧在粉色的花瓣上,“这是杏花,不是桃花也不是梨花,杏花的颜色不过分艳丽”。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小林说,这幅画中,正在飘落的大雪铺天盖地,雪中的这个建筑尤为突出。你仔细看就会发现画作中的建筑物,其实就是北京的轩辕台,为了画这一幅,我特地找到了轩辕台的实景照片,对照着来画,所以去过轩辕台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哪里。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小林说,这幅画的主色调是橙红色,创作借鉴了西方油画的色彩感觉,采纳了它们的光线效果,所以这一幅看起来很是绚丽。这句本来就是描写白日西沉,灿烂的余霞铺满天空,犹如一匹散开的锦缎。我在画面处理上突出了落日、飞舟和江面,还有,你仔细看,会发现建筑物其实就是西安城墙和大雁塔,这也是一个提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小林说,这幅比较明了,画面基调偏灰,很容易就看出来,水面大片的芦苇丛,远处有伊人。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小林说,很多江南地区的人一眼就会认出画中的断桥、宝石塔、雷峰塔,还有满湖的荷花,一幅夏天西湖的景象。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小林说,这个画面也很有中国山水画意境,这是巴山夏天的景色,大雨中,瀑布下面的亭子里有一抹暖黄色,两人对坐,亭子下是满塘荷花。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小林说,这一幅的点题就是泰山南天门,加上飞鸟、层云,辨识度也非常高。

“梅子黄时雨”———小林说,江南特点,黑瓦白墙,雨中翠绿的树丛。树就是梅子树,所以也很点题,再加上阴天、柳絮,以及有人在耕田,都能体现时节。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小林说,画面一如既往地嫩绿,粉嫩杏花枝头开得欢。这一幅也是很容易看图猜词。


 与国画不同突出大气和绚丽 

小林说,为了满足舞台展示的需要,这十张画和普通国画的创作略有不同,尽量使用了简明大气的整体构图。色彩的使用方面,也特意用了强烈统一的色调来呈现。

具体有什么不同?小林说,电视节目的背景需要追求大气的整体氛围,色彩不能太淡,要稍稍绚丽,总体来说,就是要表现出大面积的色彩气氛。

为此,小林创作面临的困难是,“节目需要的是1:6的高与宽尺寸比,平时国画大多是1:2.而1:6就是长卷了,容易产生很多视觉焦点,显得繁乱。构思创作时,既要有小细节,又不能杂乱”。

对于《中国诗词大会》,小林说:“我觉得这个节目蛮好,可以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在现代生活中能够普及,引起大家的兴趣,我觉得它很有功劳。这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回归。”

《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很多老师和学生知道了此事,但小林说,没什么影响,我还是继续画画,可能将来创作的时候会考虑意境方面的。


 对话 

灵感来自旅游摄影不会死守传统文化

南都:你的画作意境灵感来自哪里?

林帝浣:我是一个人文旅行摄影师,灵感来自十年旅游摄影的所见所思。

南都:以前国画家都是闭门画画,而你的国画却是在网上走红,你怎么看?

林帝浣:笔墨当随时代,比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得到当代人共鸣的感情。作为艺术品,能打动普通人的才是好作品,而不是去追求专家们的认同。作为国画的气质来说,有当代气息,才能打动人心,而不是陈陈相因地一味仿古拟古。

南都:那你觉得应如何去传承传统文化?

林帝浣:传统文化的学习是长期的,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不能死守传统,让古人在脑子里跑马。没有绝对的传统,用现代人的情感去审视传统,不迷信理论,不迷信专家,才会有生路。


网友评价

菠菜:每张都好美,美哭了。让人想起吴冠中那组十里春风。最爱最爱杏花那张呀,一眼便忘不了。

青玉墨言:唯美的画卷诠释唯美的诗词意境,美醉了

Belief:林老师画得真好!中国诗词的美和中国水墨画是绝配!溪花与禅意,相对已忘言。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 钟永红

作者:许晓蕾

链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7-02/12/content_6439.htm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7年2月13日,《南方都市报》A11版专访“无法定义的小林:不老实才痛快”

全文如下:





中大老师林帝浣因《中国诗词大会》才走红?非也

无法定义的小林:不老实才痛快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7年02月13日        版次:AA11    作者:许晓蕾



小林元宵节画作



● 其人 

林帝浣,广东湛江人,中山大学教师,人文旅游摄影师,畅销书作家,画家。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务院新闻办图片库(C F P )签约摄影师。

《中国摄影报》2012摄影影响力年度人物,蚂蜂窝旅行网2013年度旅行摄影家,南方都市报20 15年度好书奖得主。

著有《诗经绘》《等一朵花开》《我想给你拍张照》《遇见新疆》《时光映画·镜头中的24节气》《印·像——中国最值得拍摄的5 0个绝美小镇》《广州经典游》等。




因为“清流”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绘制十幅“美醉了”的背景画,中山大学的老师林帝浣又火了。其实他早就是“网红”了!行摄江湖多年的他,开着一个有十几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小林”。

他的画也非首次上央视。央视天气预报节目,早就用过他的二十四节气国画。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中国挑选作为申报推介宣传画的,也正是他的一组“二十四节气”国画。

有人说小林的有才,从名字就可以体现。“浣”字典出他家乡的浣花溪馆。小林的家乡在湛江吴川吴阳霞街村,光绪年间这里出过状元林召棠,林召棠喜欢杜甫的诗,其书院起名浣花溪馆。

刚认识小林的人,都会问:“你一个读医的,怎么跑去画画摄影了?”不少人都为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的小林未能当上穿白大褂而遗憾,可他说别人是瞎操心,“我不后悔,乐着呢!”

听小林教路,“人生最大的成功,是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过完这一生,而不是功成名就”。小林没有成为医生,却用自己“乐着”的方式“指导”医生,记者就曾在省二医摄影讲座上见过为师兄弟们讲课的小林。最记得他的一句话,拍照好不在于相机有多贵,而是发现的眼光。所以小林逛菜市场也常背着部相机,见到什么就拍什么。

小林的正职是中山大学老师,但画画、摄影、书法、写作信手拈来。他说,“我的人生梦想,是能成为一个让人无法定义的人”。

小林夫人对他的评价也有意思,“他真的是爱好太多了,我都不知道哪个才是他最喜欢的”。


  “一辈子做一个职业不划算” 

当年的小林,以中学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他并未顺理成章穿上白大褂,有不少人说他“走岔了路”。

小林大学期间因想做个会画画的医生,课余学画画和书法,毕业后留校在校团委担任行政管理,负责宣传。随后,因自学网络技术,他成为中国第一代优秀网站设计师,调到学校网络中心负责网站开发与医疗数据中心项目管理。之后又因人文摄影与交互设计领域做出的成果,在学校公共实验教学中心,担任传播与设计课程的老师。他“晋升”为知名摄影师也不过十年时间,其实是因画画要拍照而偶然爱上摄影。

不断换着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小林并不后悔,他幽默地自述:

“我读完医之后,有三年是搞行政的,有四年是做网站的,有三年是做项目经理的,有好些年是个拍照的,此外还是个码字写专栏的,还是个练书法的。每次简单粗暴地转行时,总会有不少前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林你这样不行,你这人生会被耽误的,还是老老实实做回本行吧,你前途无量啊……’

我闻之,很感动,紧紧捏着前辈的手久久不肯放开,然后第二天一早就去了新单位报到。

或许,是我的天性里,会觉得人仅有的这一辈子,如果只能做一件职业,是很不划算的,我的人生梦想里,希望能成为一个让人无法定义的人。

屡屡转行之后,蹉跎半生,一事无成,每次同学聚会,看到同学们都做了主任医师和教授,我都会低下惭愧的头,然后掏出手机,扫一下微信,下次亲戚朋友看病时好找人。然而,并不后悔。”

小林经常说“活得不太老实,才是痛快人生”,他也果真是这样做的。


 一枚随性的“人文”吃货 

在学生陈思蒽眼中,工作中的小林老师很亲切,讲课不死板,喜欢鼓励学生。她说,上课时,小林会突然讲几句笑话。“他不批评学生,都是鼓励”,陈思蒽说,有位同学是藏族学生,汉语不是很好,写书法的时候比较像藏文笔画。小林老师并没有说不好,反而说他很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有书法家随性的感觉。当时全班同学都笑了。

与小林同事十几年的中大老师何海涛说,小林就是个随性的吃货,会专门去找好吃的,喝点小酒,但从来不去大酒楼,喜欢找比较有特点、味道好的大排档。

何海涛说,“我记得他还专门写过一本广州哪里有吃牛杂的好地方,关于吃的,他比我们知道太多了。他在工作之余,周末、假日,总喜欢一个人背着相机到处去写生去摄影。他书生气重,喜欢人文摄影。”

 “哎,这个人挺好玩!”

对待生活,小林有句话,“有趣才有诗意,眼界就是远方”。

小林爱画画、摄影,还爱徒步,每到一个城市就去徒步,已走过100多个城市,也交了很多不同朋友。小林说,徒步是为了观察社会和城市,徒步是与城市交流最好最温暖的方式,只有徒步才能找到城市最好的美食。

启德教育董事长李朱与小林是画友。说起小林,李朱立即说,“哎,这个人挺好玩的”。

到底有多好玩?李朱说,朋友们即兴作画,有人专门出难题,拿张纸让本来不会画画的人乱涂了半幅,有个人画了一个竖起来的长方体,把下面全涂满了,轮到小林“收拾”残局,他就把它画成了树荫下有一群小鹅,生趣盎然,“我觉得小林是一个非常有灵气的人”。

小林的影友周璐自称他粉丝,“他很大的一个特质是,他是一个很生气勃勃的人。”

小林曾经捐画做公益,把所得捐给贫困孩子买衣物。为了这次活动,周璐说,小林亲自去虎门给孩子买衣服,一个人背着很重的行李走遍整个批发市场,行李里全是给粉丝们的书。在周璐眼里,无论是做公益,还是对粉丝,小林都十分热情。

周璐说,有人只知小林摄影、写作、书画有相当造诣,其实他连钓鱼都是顶尖高手,海钓技术非常高。她觉得小林的有趣,“不仅仅是言语上,更体现在生活情趣当中”。


 小林金句 

● 写给元宵节:想必是如今人们,情易来,亦易去,所以才需要很多情人节吧。

● 写给2017:永远可以从零开始的学习,可以有智慧来接受新生的事物,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经常,会有人这样说:“啊,这个真好!我退休以后就干这个。”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会悲悯地微笑着看着对方,心里想说的却是:“退休时,脑子都退化了,你学不会的,为什么不现在就开始呢?”

 (摘自小林公号)


出品:南都人物工作室 主持:胡群芳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 钟永红 黄烽韵
作者:许晓蕾
链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7-02/13/content_6538.htm
来源:南方都市报





来评论里,谈谈您对小林的印象吧~

(优先选批评意见)





如果您喜欢这文章,长按二维码,认识小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