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帝浣 2018-05-31


最近发了一些记录陌生人的组图,又有人来问要学拍照,记录生活该选什么相机的问题。

这个问题被问了十年,不记得答过多少次了。

当然,手机日渐取代相机的今天,这样的老问题,也有一些新答案。



 1 


如果你满足于现在高像素手机,拍一些纪念照和静物特写,分享到朋友圈,只在手机屏幕里看这张照片,那么目前大部分的手机拍照是够用的。

但如果把手机拍的照片打印或冲晒出来,越大的照片,就会发现细节越粗糙。

对于摄影而言,相机的功能,至少有四点是目前最好的拍照手机都无法替代的。


(1)照片质量

如果要冲晒或印刷照片,放大之后,会发现手机照片和相机照片画质的巨大差别,如下图:


所以,如果你对照片质量要求很高,想要更多细节,还是得用相机。


(2)浅景深效果

手机拍照本质上也是一部数码相机,只不过镜头不可更换,镜头焦段一般等同于相机的28mm或35mm变焦,由于coms很小,所以光圈再大也没什么本质意义。

如果要拍出浅景深的人像特写效果,必须要使用可更换长焦或大光圈镜头的相机,如下图效果:


这种前景和背景被强烈虚化,主体清晰的浅景深,必须使用足够长的焦段和足够大的光圈的镜头,否则无法办到。

大部分数码相机的标配镜头,也拍不出这样的效果,所以别对你刚买的相机失望,换个长焦大光圈镜头就好。

对于使用相机拍照的男同学来说,拍不出这种糖水片效果,是会被女生鄙视的,所以,我建议您的第一个镜头,可以选个长焦,广角和中焦部分,先用你的手机拍照顶一下,首先得让姑娘觉得,你投资买相机,确实物有所值。

(3)弱光下的拍摄

夜晚或室内光线不够时,手机的画质会变得很差,色彩层次模糊,而配备了大光圈镜头的相机,在越昏暗的环境里,拍照效果越好,常常可以拍出油画般的色彩质感,如下图:


(4)抓拍


手机按下快门,有一点快门时滞,会错失转瞬即逝的瞬间。

比如下图:


当然,相机背着很重,还很勒脖子,经常带着也很麻烦,还要多花一大笔钱。

你可以权衡以上利弊,再决定是不是要买一部相机。


 2 


如果你还是想买,那么牌子其实不是那么重要。

相机和镜头,只是成像工具,与成像质量有关,和照片好坏无关,市面上的相机和镜头,性能与价格正相关,力所能及即可。

省心的话,买佳能、尼康、索尼这些名厂,带上你的预算,买个你看得顺眼的就是,慢慢拍起来,你才会知道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相机。

微单比较轻便,但由于是电子快门,按快门声音不是很爽,抓拍也不是很强。

数码单反反应快速,镜头群丰富,但就是重了点。

看需要买就是。


 3 


小林现在用的相机,是尼康的D800,之前是佳能的5D3,没有门户之见,觉得都差不多。

镜头倒是有些讲究,不喜欢变焦镜头,原因是背起来重,而且最大光圈一般也就2.8,所以常用的镜头,都是定焦,35mm F1.4,50mm F1.4,85mm F1.4,135mm F2。

这四个镜头用得最多,平常记录生活,旅行扫街,带上35mm或50mm镜头其中的一个就够了,至于带哪个,得看当天的人生观而定。

如果那天心情开朗、热情积极、乐于与人搭讪沟通,会带35mm镜头,因为这个焦段偷拍陌生人很难,得聊会天得到对方允许,才能拍到好照片。

如果那天心情忧郁内向,带点落寞的小清新,就会带50mm镜头,这个焦段,只要偷拍和抓拍技术足够好,能偷拍陌生人于无形之中,很符合当时高冷内向的气质。

旅行时会带上85mm F1.4或135mm F2,拍风景,偷拍美女,很好用。

一般最多只带两个镜头出门,因为三个太重了。

用定焦标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由于焦段的限制,有很多东西你不能拍。

但这种不能拍,能留给你更多的思考而不是按快门的时间,多想一下再拍,照片里也会留下更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拍不到的那些照片,就算了吧,你总不能一个人拍完世间所有的好照片,留些给别人拍拍。

拍好一个定焦镜头能拍到的东西,已经很了不起了!



 4 


佛祖讲经时,突然拈起一朵落花微笑,说这花里有全世界。于是弟子们纷纷鼓掌叹息。佛法的精义,我至今似懂非懂,虽然觉得很有道理,但也说不出什么。

拍照时,如何用一朵随手捡起的花,来见证全世界,倒是有许多讲究。“摄影是减法”这句经常被摄影人挂在口头上的话,经常会被简单化地误读。

如果把摄影的减法理解为精简构图、突出主体的单纯技法问题,只是从“怎么拍”的层面去理解。减法的精髓,应该在“拍什么”的问题上去探究。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会对能拿到手上的任何东西,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精神。这种好奇,会在成长中慢慢磨灭,及至成人,就泯然众人,对世界开始熟视无睹。

而通过摄影,我们需要重新获取这种好奇和发现能力。很多拍照的人,在拍摄时总是会遵循自己学习过的技巧,拍摄在别人照片中见过的景物,很多时候是完全没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的。

他们会遵循减法的原则,把一个别人拍过的景物拍得完美无瑕,但看起来索然无味,充满了似曾相识和陈腔滥调。

比如在旅行中的摄影吧,我曾经很无聊地,在一个著名的景观前观察所有人的拍照,从他们的LCD预览图上,发现所有人不管拿高端单反还拍照手机,取景构图都是基本相似的。人们乐于拍摄当地最宏大的景观,满足于单纯的记录,留下证明自己曾到此地的证据。

通常,这样的照片,没有了自己的观点,也就不会给人留下印象。



 5 


要拍摄所有人都没见过的自然奇观,一百年前美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们已经帮你做过了。如果要拍出你自己的奇观,得先找到,被你随手捡起的那朵花。

让自己对熟悉的世界重回好奇和探索,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异常艰难,不亚于对自己人生观的一次颠覆。

曾经有摄影师说过,如果你关注一座城市,很有可能会失败,只关注一条街道,就会有机会成功,关注这街道的某一个人,那么你就接近成功了。

对于记录生活的摄影,这个道理同样成立,如果生活中,你能从某个无人留意的小角落,找到你的叙事主题,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所有经验和理解,凝聚在一些再平常不过的场景里,那么你就开始接近成功。

如果你是一个吃货,可以从热爱的美食开始拍起;如果你是花痴,可以拍拍街道上的一盆花;如果你是话痨,可以多和当地人聊聊天;如果你沉默寡言,你可以拍和你同样沉默寡言的那些物事。

事实上,摄影就是奇遇的本身。别担心你拍的东西太奇怪,或者太寻常。太阳底下无新事,能让你好奇的就足够,不要担心别人质疑你的摄影水平,摄影本身不需要水平。

拍摄这样古怪的照片足够多之后,你会发现,吸引你注意力的东西总是那些,你观看世界的距离总是很固定,开始形成你自己的视觉风格,然后坚定地把它执行下去。剩下的,都会是一些比较容易解决的摄影技术和技巧问题。

摄影从来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复制,而是你对自己内心的寻找。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如挥刀劈向空虚的世界,能留下的照片,不过是记下刀掠过时的风声。

这风声,和世界,和刀,其实都关系不大,关键只在挥刀的你。



 6 


在我的理解里,摄影减法的终极,在于你和世界对话时,天地间唯一剩下的那个物件,它可能是一朵普通落花,一张相貌普通的笑脸,或者一双脚印,这些物件是什么,其实无关重要,在于你拍他们的时候的心境。

寇德卡在孤身流浪时,无物可拍的时候经常会拍自己的脚,或者雪地里一条野狗,甚至只是一片空旷的原野。杉本博司用三小时曝光空无一物的大海,或者烟花迸发的光线轨迹。那是最符合他们当时心境的东西,他们的情绪流露,最终感染了阅读者。

摄影人经常会讨论什么时候是拍照的好季节,好天气。其实,只要有拍照的心情,任何时候都会是好天气。

但观察力的锻炼提高,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往往是看到,或没看到,界分了摄影的高下。

走得再慢一些,按下快门前再多看几眼或者闭上眼睛先想一想,再去熟悉的地方寻找陌生的视野,都会是训练观察力的好办法。慢慢你会发现摄影能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照片。



绍兴安昌,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水边人家的午饭,一碗黄酒,几只螃蟹,对于要记住的江南生活,已经足够。


景德镇的瓷器作坊,一双手和旋转的瓷胚,景德镇的斗转星移,繁华变迁,都在其中了。



故乡湛江的海边,一位等船归来的渔民,玩起了堆沙塔。



珠海的外伶仃岛,这小岛上阳光绿树婆娑。路边一袋海星,虚化树林和道路,只等红衣人骑车路过按下快门。


杭州灵隐寺的大雄宝殿,没有拍摄金碧辉煌的八百罗汉,只取一窗梦影,和黄昏路过的僧人。



 7 


什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照片?




从有念头买一部相机开始,经过艰苦的各种评测比较,问过许多行家,选机型,选镜头,一番折腾之后,相机终于到手。然而你会发现,你所面临的摄影问题才刚刚开始。

很多人新鲜劲头过去之后,很快会把相机束之高阁。另一些继续希望精修摄影技术的,则会慢慢产生困惑,拍出来照片没多少人看,身边也缺乏真正喜爱痴迷的人,不知道怎样拍才是正确的,怎样的照片才算是好照片。

也会有些人会在网络上,寻找所谓的高手,想听听他们的意见,通常情况下,高手都很忙,就算回复了,很多时候其实还是一无所获。看来,这个问题还是得自己寻找答案的。

照片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拍照?

对大多数人来说,拍拍家人,拍拍正在成长的孩子,拍拍准备吃的食物,拍拍上班路上正在开花的树,拍拍旅行中与景区招牌的合照,只是记录生活的一些好的瞬间。并不太在意拍摄技术什么的。这种态度,相当正确,因为摄影最本质的功能,就是记录真实。

在战争片里,战士贴身口袋里那张家人或爱人的照片,是最珍贵的物品;钱包里的那张合照,也会是你看得最多的照片。这样的照片,其价值已经不再是拍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人生信仰信念的一部分。

从本质上来说,这样的拍摄,比拍些不知所云展示摄影技巧的照片,会有意义得多,因为这是你生活的记录,人生回忆的最直接载体。

如果,你不满足于此,希望在摄影上再进一步,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开始困扰你。

中国的摄影圈,就跟其他圈一样,是相当混乱无序的。

玩摄影的人很多,都渴望得到专业的认同,各类官方和非官方的机构,也热衷于办无数比赛和展览,人们也趋之若鹜。

比如最著名的中摄协国展,数万投稿,最后选出两三百个,入选其实跟买彩票差不多。

为了提高中奖率,摄影家们开始揣摩评委的喜恶,上届得奖的题材,奋力迎合,自以为在进步。于是评委们很头疼地看到了大批重复撞车的参赛作品。

中了虽然像范进中举,让人欣喜,但拿个金奖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黄金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能拿大奖的人还是少数,但中国还有遍地开花的摄影节,和网上无数摄影论坛微博,可以展示作品,寂寞的玩摄影的人,开始自动抱团,形成无数小圈子,拍得作品,互相赞扬一番,约定地方喝酒聚会。

然而这一切,其实都和摄影本身无关了。

把摄影玩成艺术的人,通常会忽略一点,照片和艺术品最大不同之处,是传播性。一张好的照片,如果不是被广泛传播,那么它的价值是相当低的,但如果没有迎合比赛的所谓艺术性,未能拿得大奖,又不能被传播,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对此,我能做出的判断是,从心出发。

能坚持你自己真正喜欢的,不要动摇,对于摄影来说,最难。

开始会很不成熟,缺乏喝彩,这是一段相当难熬的寂寞时光。但因耐不住寂寞而去追逐热点,不断迎合,最后只会让你一无所有。

名利是不能让人坚持的。只有不忘初心,才能让摄影快乐起来。

并不是拍人文纪实就高尚,拍美女糖水就低下,拍风光就无聊,只要你真正感兴趣,每个领域都有无数可挖掘的空间。

任何题材,只要做到极致,都会是伟大的作品。

别刚拿起相机两年,就老想着比赛获奖,参展出书,一炮而红。

对于一个摄影者而言,一张照片或者一组照片红起来,并不能证明你是一个好摄影师。

独自跋涉的足迹,艰苦落寞的思考,才是你最好的作品。

对于摄影同好者的意见,你可以听取并思考,但核心的坚持,一定不要动摇。

当你彻底忘记了评委和高手的存在,他们才会开始关注你。

这是我对拍照这回事的看法。



 8 

照片拍得好不好,是否与人品有关?



这个问题,我确定肯定并绝对认定,关系太大了。

人品一:慎独,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便利,让大量的照片可以方便的涌现,严肃认真的要求自己的作品,而不是制造影像垃圾,是拍照者对自己应该具备的要求,也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发出的照片,才是提高的前提。一张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比成千上万张普通的照片更为有力。

人品二:心灵美,照片好不好看,常常与风景美不美关系不大,独特的视角,情绪的控制,往往更能影响照片的质量,内心有美的酝酿,才能发现美的角度。对拍照而言,训练自己对美的感受,远比拼命寻找美景重要。从寻常处出惊奇,往往比风景如画更能震撼人心。

人品三:悲悯,从来不相信一个麻木的人能拍出感人的照片,人性的本质都是相似的,时代千变万化,但是艺术里终极追求的人性本真从来不曾变化,用心感受这个世界带来的悲喜,才能拍感动观者的作品。

人品四:温情,现实太残酷,曾想用摄影表现这种残酷,这几年奔波寻觅,不停寻找这种表现,现在慢慢有点领悟,拍些抚慰心灵的照片,让观者暂时有个可以逃避的世界,有什么不好呢?拍照的手法和题材可以千变万化,但是这种温情的基调,一直是我要寻找的。


因为拍照,我们可以去到很多莫名其妙的地方,看到这个世界的美丽与多彩。



因为拍照,我们遇到许多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悲喜。



因为拍照,我们前所未有地,认真观察这个乏味世界的可爱之处。



因为拍照,可以借此记得,爱我的人们的点点滴滴。



因为拍照,我们能看到时光的流转,世界的变迁。




当然

还有

因为拍照

所以我们相逢




如果有什么摄影问题

欢迎来评论区提问

会挑我懂的来回答




关于作者:

小林(林帝浣)

立志做摄影界书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画界文笔最好的美食家,然而小林毕业于临床医学系。

著作:《等一朵花开》《时光映画》《诗经绘》《我想给你拍张照》《遇见新疆》《中国最值得拍摄的50个绝美小镇》《广州经典游》等

微信:inkcn020

微博:@林帝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