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8万亿基金入市,A股开启慢牛?高估了基金经理,低估了人性

十分财经 2022-08-3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财经天天有料 Author 财经有料哥

财经有料哥投资随笔210130
作者:财经有料哥
财经有料哥这一个“投资随笔”系列,会不定时更新,分析一些硬核的投资干货,还有吐槽,喜欢的小伙伴在关注后设置为星标哟~

今天周末,趁着A股市场收市,财经有料哥对近期一些事件和现象,分享一些心得体会和看法。
最近几天,财经有料哥留意到无论是财经媒体,还是券商研报,又开始鼓吹“潜在入市基金规模达到1.8万亿元,A股市场将开启慢牛时代”等等类似的言论。
对于这个“潜在入市资金规模”,不同的人和机构,存在统计口径上的分歧,在这方面各说各有理,无分对错。
财经有料哥今天不点评这个。
要说的是a股市场“开启慢牛时代”的问题。
财经媒体记者和券商研究员们的看法是“基金投资机构更加理性”,因此当基金投资机构成为了a股市场交易主体时,会抑制市场短期波动幅度,打造出一个a股市场的“慢牛时代”。
财经有料哥对此,只能表示:呵呵。

先不说现在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里的菜鸟级别的基金经理数量众多。
他们在证券投资方面的专业素质和散户股民相比起来,并不见得要高明多少,基本上属于同一级别的范畴。
一个最鲜明的体现,基金公司让打造出名气的明星基金经理一人挑大梁,在一个人名下,管理着上千亿的证券投资资金(虽然存在着“挂名”的嫌疑)。
这个现象,受到某些财经媒体大力吹捧。
虽然追星,是群居人的一种心理需求,这个我非常理解。
但是在财经有料哥看来,这个现象恰恰反映出这一家基金公司在基金经理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反映某些基金公司,现在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了。
让一两名资历老一点的基金经理,挂名管理十几只甚至几十只基金,其他的菜鸟基金经理实在是拿不出手,上不了台面。

除了存在基金经理队伍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还有就是不要高估了基民和股民们的人性。
虽然现在信息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数量、效率和渠道比以往更加丰富、高效,但是在交易行为和心理方面,现在的股民,不仅和20年前的上一代股民,即使是和100年前的股民,都没有本质的区别。
喜欢追涨杀跌、注重短线投机成败,依然是基民和股民的主流交易行为。
这是由人性决定的,别说短期,甚至永远都不会改变。
因此,当基民(基金投资人)大量申购和赎回的时候,在现行的基金行业的KPI考核机制之下,即使是理性的、富有能力和经验的基金经理,又能怎样操作?
只能跟着基民的申购行为,进行高买、低抛的贡献韭菜操作。
因为股民、基民,在股市大幅上涨后才会疯狂地去申购基金,“日光基”频出的时候就是市场阶段顶部。
这种时候来了百亿、千亿级别的新增资金,基金经理不管自己是否情愿,也只能在市场和股价高位建仓买入。
反过来,在持续下跌一段时间,出现投资亏损后,基民就开始持续地赎回基金。
而且是股市行情越低迷,基民净赎回基金情况越严重。
在这种时候,基金经理不管自己是否情愿,也只能在市场和股价低位割肉抛售套现,来应对基民们的购回申请。
千万不要高估了基金经理的作用。
基金的钱,是亿万基民提供的,申购、赎回的主动性也在他们手中。
只要股民、基民的交易行为和心理没有改变,就不会有慢牛行情。
牛市行情要不就是暂时没来,如果来了,那就只会是疯牛!
反过来亦然,遇到下跌的熊市行情,就不只是小泰迪熊,而是大黑熊!
自从去年3月份创建了圈子以来,财经有料哥持续分享了多则政策剧透。
比如去年3月份重点剧透的“光伏产业”投资机遇,还有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家电消费等等政策。
目前正在陆续不断地得到了兑现。
更多的政策剧透内容,请看圈子的分享。
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提醒大家要将我们设为星标哦

活久见!股市韭菜收割镰刀,股民散户猎杀美国对冲基金“大空头”

股票交易、证券投资与“莞式服务”

在有赞商城里收割贵州茅台商家韭菜反被骗上亿元,平台有责任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