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天嘉华财富2017年半年度投资研究报告

2017-07-12 中天嘉华财富

2017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整体来看仍处于底部震荡阶段,一季度受到工业支撑力提升、消费基础性作用增强、出口逐渐回暖的推动下,GDP 同比增速上升至6.9%,但是反弹趋势未能在二季度延续。随着去库存、金融降杆杆以及房地产调控的延续,难以对宏观经济起到有效刺激作用,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速仍会维持底部震荡状态。

上半年金融监管环境的改变使得整个金融市场发了较大的波动,以金融去杆杆为出发点,一行三会的统一行动,出台多项强监管政策整治金融机构不当行为。对于股票市场,监管机构针对再融资以及并购等行为的限制使得大小盘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之后随着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传导至股票市场,使得市场内部结构继续分化,并出现“一九行情”,市场环境逐渐从投机向投资转变。对于债券市场,银监会对表外业务的监管以及央行对流动性的收紧使得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同时信用债市场受到企业债务危机连续爆发影响,收益率也持续上行,发债规模大幅下降。为了保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央行及时释放流动性的同时监管政策短期缓和使得债券市场企稳。大宗商品市场主要维持震荡趋势,波动较2016年大幅下降。房地产市场在金融去杆杆政策以及楼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呈现趋冷态势,一行三会统一加强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的监管,预计未来房地产市场将进入调整阶段。

总的来看,上半年政策导向成为影响金融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预计这样的态势会延续至下半年。尽管上半年强监管环境导致的金融市场波动使很多投资者感到不适应,但对于金融市场也体现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股票市场环境逐渐从投机向投资转变,提升了长期价值投资策略的优势。其次流动性紧缩引发的债券市场调整,提供了较好的买入时机。大宗商品市场与房地产市场降温使得资金逐渐分流至估值偏低的资本市场。考虑到目前金融市场仍较为动荡,建议投资者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尽量避开强监管领域,同时避免追高过热资产。推荐股票市场中“长期价值投资策略”与债券市场中“配置型的稳健信用债策略”,降低房地产相关投资占比,同时考虑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适当配置黄金资产对冲黑天鹅事件的影响。

 

1 宏观经济与政策

1.1 宏观经济

2017年上半年来看,中国宏观经济仍处于“L型”底部调整阶段,1季度GDP增速回升至6.9%,经济数据出现向好迹象主要得益于三点因素: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支撑力提升;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出口贡献由负转正。4月研究报告中我们通过分析认为这个趋势缺乏延续的基础,低于预期的二季度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反弹趋势未能延续,预计中国经济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会维持底部震荡状态。

制造业PMI与财新中国PMI在上半年表现为先涨后跌的走势,在一季度维持在14年以来较高水平,随后开始发生下滑,5月份制造业PMI下滑至年内低点51.2,财新中国PMI跌破荣枯线达到49.6,显示中国经济仍未出现持续向好的迹象。CPI在年初受到基数效应影响下跌至1以下后逐渐反弹至1.5,PPI增速在大宗商品价格推动下,一季度创下新高后开始回落,两者的波动差异显示出,生产端的价格变化并未有效传导至消费端。

固定资产投资和个人投资增速同样是在一季度出现回暖的迹象,但在4月和5月分别下滑至8.6%和6.83%。从不同行业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持续下滑至16年以来的低点,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增速维持缓慢上涨趋势,但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在5月份开始回落,考虑到房地产调控的力度,未来房地产对投资增速的支撑有限。预计未来PPP项目的逐渐落地会对投资增速产生一定支撑。

2017年房地产市场在金融去杠杆政策以及楼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明显呈趋冷的态势,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持续下滑,房屋新开工面积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速经历缓慢上涨后开始在5月份发生回落。在楼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一二线城市的价格增速快速回落,成交量也是大幅下滑,热度逐渐向三四线城市传导。同时政策对房地产企业融资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导致部分小房地产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情况。未来房地产市场大概率会维持目前趋冷的态势,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贡献预计会下降。

2017年消费增速主要维持在2015年以来的震荡区间内波动,2月份受到汽车销售增速大幅下跌影响,消费增速一度降至9.5%,3月份增速反弹至平均水平。5月消费增速同比增长10.7%,与4月持平。从消费细项来看,地产后周期消费仍较为旺盛,家电和家具等房地产相关消费增速处于较高水平,但考虑到房地产销售增速放缓,房地产相关消费高增的持续性难以保证。

2017年上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速处于缓慢震荡向上的趋势之中,2月份期间受到原料进口价格飙升影响,进口同比增速发生大幅上涨,2季度以来受到内需减弱影响,增速开始回落。出口增速在1季度也发生了明显上涨后开始回落,5月份对欧盟出口扩张是拉动出口增速回升的主要力量。全球来看,宏观经济环境并未发生明显的回暖,贸易保护主义隐患仍存,未来美国贸易政策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可能会持续。

今年上半年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与PPI与PMI等数据的趋势基本一致,在一季度大幅上升后开始发生回调。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利润同比增速回落至22.7%,主要由于原材料涨价因素消退导致,受到煤炭、石油价格下降影响,上游行业利润增长继续大幅放缓。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在上半年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呈下降趋势,5月份下降至1.06万亿元,直接融资与表外融资持续减少,其中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下降最大,主要由于金融去杠杆、企业发债成本上升导致。今年以来M2增速不断下降,一方面由于金融去杠杆政策抑制了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另一方面高盛认为,投向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减速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高盛的M2贡献实体经济指标自2016年下半年就持续下滑,而在五月时进一步下滑至10.7%。


1.2 政策

1.2.1  国内政策

以下是对2017年上半年一行三会政策的梳理:

1.2.2  国际政策

以下是对上半年国际政策的梳理:

2 金融市场

2.1 股票市场

2017年流动性环境和金融监管环境的改变使得股票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前期过度的资本运作和制度套利交易大幅减少,市场的投资逻辑逐渐向价值投资转换。从上证综指来看,上半年主要在3000-3300点区间震荡。年初在银行和非银金融轮番的带动下形成了“W型”底部并再次站上3200点;两会期间市场主要维持在3200-3300区间震荡;4月份尝试突破3200点失败后,受到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紧影响连续跌破几个关键支撑位,一度下跌超过8%至3016点;5月份期间随着央行释放流动性,再次在银行与非银金融板块的带动下形成“W型”底部并站上3200点。预计下半年金融去杠杆会持续,央行大规模释放流动性概率偏低,短期来看,上证综指在3300点附近存在较大阻力,市场可能仍会维持震荡行情。

白马股永远都是白马吗?

从上证综指走势来看,上半年市场在可接受区间内震荡,但是市场内部发生的变化导致上证综指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市场真实情况。从2016年4季度开始,随着监管加强对再融资、并购等行为限制,创业板通过并购炒作概念的玩法失效,导致创业板估值水平大幅回落,与主板走势差异愈发明显。从2017年初开始逐渐出现“一九行情”,也被称为“漂亮50与杀猪3000”行情,在4月份期间金融市场流动性缩紧的大环境下行情分化最为明显,表现为家电、白酒等行业的白马股龙头不断创下新高,而市场不断下跌,个别股票甚至跌破2015年股灾以来低点。尽管这样的行情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较为痛苦,但是显示出A股市场发生着积极的变化,投资逻辑逐渐向价值投资转换。

实际上家电和食品饮料行业在2016年初就已经开始了上涨行情,但是大部分投资者在4月份市场大幅下跌后才开始逐步转向白马股,推动价格快速上涨,6月份食品饮料行业和家电行业分别上涨7.9%和12.6%。尽管投资者以价值投资为出发点,但是抱团取暖的群体性行为使得白马股估值被大幅推高,价值投资逐渐被炒作为概念,短期来看相关标的存在回调风险。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建议投资者一方面避开监管重点关注的股票,同时避免追高过热的股票,未来的市场环境可能会更适于以大盘股为主的价值投资策略。同时随着A股纳入MSCI 指数,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可能会吸引海外机构资金流入A股市场。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只为购买银行理财?

近年来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理财,今年上半年两市已有745家上市公司投入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涉及的总金额接近45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三成。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资金主要来自自有闲置资金和闲置募集资金,多数称是为提高闲置资金使用效率。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增长体现出两个问题,一方面是企业在过去几年过度融资,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公司主营业务扩张意愿下降导致资金闲置。体现出了目前大量资金在金融市场空转的现象,随着监管层对融资的限制以及刺激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的政策推出,预计这类情况会有所好转。

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场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恒生指数来看,今年年初向上突破了2016年4季度形成的下行通道后一路上行至26000点,上半年涨幅达到17%。尽管港股市场整体向好,但是市场内部类似A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房地产、汽车、航空以及腾讯的持续上涨;同时港股市场的卖空比例在今年达到历史最高点,多家公司遭到做空机构狙击,其中浑水做空辉山乳业(6863.HK)导致公司股票下跌85%;6月份老千股和仙股(低于1港元的股票)集体暴跌也体现出多方势力在进行激烈博弈,其中代表公司包括中国集成控股(1027.HK)和汉化专业服务(8193.HK)跌幅均超过90%。估值水平来看,尽管港股估值相比各国市场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对港股自身估值水平已经得到一定程度修复。资金流向来看,随着深港通、沪港通的完善,内陆资金可能会持续流入港股市场。另外,如果估值偏高的美股发生调整,可能会引导资金分流至港股市场。长期来看,港股市场具有投资价值和配置价值,建议投资人选取在相关市场中具有多年投资经验的管理人,把握市场机会。

今年上半年全球股票指数表现比较抢眼,恒生指数收益最高,纳斯达克指数以14.1%排在其次,标普500指数上涨8.2%,是自2013年以来最佳上半年表现,相反俄罗斯股市可能受到原油价格下跌影响,上半年市场下跌13.1%。纳斯达克指数以FANG(Facebook、Amazon、Netflix、Google)为代表,不断推动美股上行,但需要注意的是科技股市盈率已经远远超过历史均值,成为目前美股最拥挤的交易。很多投资者因科技股过高的估值和利润增长的放缓而保持警惕,美联储副主席费希尔也表示了对当前过高资产价格的担忧,引发了近期的市场调整,但同时也有机构不断预测市场会持续上涨。从纳斯达克指数ETF的近期走势来看,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头肩顶”技术形态,如果跌破支撑水平可能会迎来阶段性的调整。在目前估值较高并且投资者方向性不明确的市场环境下,建议投资者避免参与过度拥挤的市场,从而规避大幅波动带来的风险。

2.2 债券市场

2017年上半年国债收益率延续了2016年3季度以来的震荡向上的趋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达到3.63%,甚至超过了2015年的收益率水平。今年以来流动性状况的变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不断加强,主要由于央行货币政策成为流动性主要投放渠道,所以政策导向主导着债券市场的走势。2月份市场受到央行变向加息影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3.49%;4月-5月期间一方面央行收紧货币,另一方面银监会加强对同业和理财等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导致在流动性偏紧的环境下委外资金集中赎回引发市场大幅波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至3.63%;为了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央行在6月份释放流动性同时,银监会的监管政策也出现短期缓和的迹象,使得利率短期企稳回落。未来政策导向仍是在不引发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推动金融去杠杆,短期来看利率水平可能会维持在偏高水平,但由于实体经济情况难以承受目前的利率水平,中长期来看会有所回落,存在配置价值。

信用债市场受到市场利率上行以及企业债务危机连续爆发影响,收益不断上行,一年期AA级企业债平均收益率在6月份上行至5.4%。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取消和推迟发行已经持续了半年时间,本轮去杠杆已经明显影响到实体企业的融资。优质的企业已经转为贷款融资,但对于资质偏低的企业面临着贷款授信额度较少的困难,当前企业虽然没有很强的资本开支动力,但短期流动性已经明显紧张,不排除企业未来被迫以高融资成本融资。近期央行向市场中释放流动性后,债券市场环境稍有好转,债券发行规模逐渐回升。

2017年上半年美国和英国10年期国债利率水平主要处于震荡向下的行情当中,德国与日本10年期国债利率水平仍维持在原有的震荡区间,但在7月初全球几大央行同时释放鹰派信号,欧洲央行、英国央行以及加拿大央行均表达要尽快结束货币刺激措施的意思。经过多年宽松政策后,全球五大央行中有四个可能同时转向紧缩,导致各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上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升至一个多月来最高水平,英国和加拿大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收于3月以来最高水平,德国收益率甚至刷新了2016年以来新高。债券市场的抛售同时蔓延到了全球的股市,可见全球金融市场对央行政策的敏感性,未来债券市场走势可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导向。

美联储在实施了九年的QE政策之后,美联储终于在今年上半年表示要开始QT(quantitative tightening)量化紧缩。QE是美联储向市场一级销售商购买债券,零利率时增加市场流动性。QT则完全相反,美联储出售债券给一级销售商,回收市场流动性,是紧缩政策的标志。现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达到4.5万亿美元,2008年经济危机刚开始时是8000亿美元,短短九年之内扩张了5倍。现在美联储希望缩表和加息可以同步进行,原因有可能并不是因为经济恢复良好,而是希望赶在下一次危机前具有操作的空间。但是美联储进退两难之处在于,目前美股经济仍未明显改善,紧缩可能会使经济再次陷入衰退,未来整个金融市场走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联储的政策。

2.3 商品市场

大宗商品价格在1-5月份期间主要呈震荡走势,市场波动大幅低于2016年,商品价格指数从高点一度下跌近14%,6月份从1219低点反弹至1297,上半年指数下跌0.8%。从各个品种来看,今年上半年各品种走势差异较为明显,螺纹钢、动力煤、鸡蛋指数上涨幅度最高,镍、铁矿石、原油下跌幅度较大。预计下半年可能仍会延续震荡的走势。

今年年初在OPEC减产协议的刺激下,NEMEX原油价格突破$52/桶的阻力区域上涨至$55/桶,但之后未能延续上涨趋势,而是在2季度之后形成下降通道。5月份OPEC及产油国延长减产协议的决定也未能改变原油的下跌趋势,6月期间一度下跌至$42/桶,较年初下跌幅度超过20%,6月末反弹至$47/桶附近。推测上半年原油价格下跌主要是受到美国原油产量大幅上升的影响。

今年以来全球原油的供需水平是影响原油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从供给来看,OPEC与俄罗斯达成的减产协议得到了有效的执行,在2017年对油价产生了一定的提振作用。但是随着美国页原油开采技术的提升,美国页原油平均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使得2017年美国原油产量和出口量大幅提升,同时利比亚与挪威的原油产量也在大幅上升。美国增加的原油产量完全弥补了OPEC产量的空缺,导致全球原油供给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从需求来看,全球宏观经济并未出现明显好转的迹象,原油需求增速缓慢下降,目前原油的供需环境难以支撑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未来如果OPEC和俄罗斯等国加大了减产规模,在刺激油价上涨的同时也会失去部分的市场份额,并且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及普及;如果放弃减产可能会导致原油供给再次大幅上升拉低油价,进而会影响到OPEC国家经济的稳定。总得来看,未来原油供给可能会维持目前态势,原油价格预计会呈现区间震荡趋势。

黄金价格在2017年上半年主要呈现出震荡向上的走势,一度触及$1300/盎司水平,上半年上涨5.86%。今年上涨主要受到美国特朗普政府政策落地情况低于预期、欧洲大选的不确定性、区域性冲突以及恐怖袭击事件影响,几次下跌主要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上升以及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态度转变。下半年来看,如果各国央行开始紧缩,美联储加息与缩表同时进行,对金融资产价格负面影响较大,提高黄金配置价值。另外,如果各国未按照市场预期调整转向紧缩,黄金价格可能会维持上半年震荡上涨趋势。所以说长期来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配置价值较高。技术面来看短期存在回调风险,在$1300/盎司区域存在较大阻力。


2.4 外汇市场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在2016年底大幅贬值至6.966后,2017年初在美元指数回落、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紧张导致做空成本高、贬值压力不及预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民币汇率升至6.83附近。尽管之后美元指数开始了震荡下跌的走势,但是2-5月份期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区间内窄幅震荡。5月底穆迪宣布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3下调至A1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意外发生大幅升值,期间人民币沽空成本大幅上升,猜测央行进行了一定程度干预。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于6.7796,升值2.3%。整体来看,上半年人民币升值主要由于美元指数下跌,因为从人民币汇率指数来看上半年仍处于下跌趋势当中。技术面来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已经形成升值通道,考虑到美元指数也形成了下降通道,预计未来短期仍会延续上半年走势。另外,6月份欧洲央行首次对人民币进行了5亿欧元外汇储备投资,尽管规模并不大,但这是国外首次有主要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体现出对人民币认可度的提升,对人民币起到提振作用。

上半年美元指数完全回吐了“特朗普行情”带来的上涨,美元指数从高点102.8回落幅度超过6%至96附近,并形成下降通道。在中天嘉华2017年策略报告中我们表示一个国家政治的稳定是货币的基础,所以美国不稳定的政治局势无法支持美元指数的持续上涨。而今年美元指数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就包括特朗普政策实施效果低于市场预期、“泄密门”等事件以及经济数据疲软,与我们年初的预期较为一致。尽管美联储在6月份将联邦基准利率上调至1%-1.25%并提出年内启动缩表,但未能推动美元大幅升值,由于部分投资者认为美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无法承受同时加息与缩表。同时随着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提出尽快结束货币宽松环境,推动货币快速升值。日本央行仍表示要维持宽松的环境,在6月份结束了升值的行情。预计随着欧洲经济的回暖以及货币政策的转向,资金可能会延续从美国回流至欧洲的态势。

3 金融产品市场

3.1 私募证券基金

私募认缴规模不断上升,私募证券发行量持续下降

中国证券投资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9112家。已备案私募基金54541只,认缴规模达到了12.79万亿元,实缴规模9.22万亿元。其中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7696家,较2016年同期相比减少近3000家,但其管理基金数量和实缴规模同比都有所上升。但与2016年年底相比整个私募证券市场实缴规模大幅下降4202亿元,规模缩水将近15%。从私募证券基金发行统计来看,2017年上半年私募证券基金有受到政策监管以及整个市场环境偏弱的影响下,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成逐月下降的趋势。

股票策略收益较好,股票中性策略表现一般

上半年股票市场处于震荡趋势,股票型策略产品表现也随着市场的波动出现了不同程度波动。春节前后在一带一路等热点板块的带动下A股市场出现了一波上涨,但在4月以来受到政策监管趋严、货币政策的收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A股市场出现下跌;5月份延续之前震荡的格局,6月份市场在上证50和白马股推动下有了小幅度的上涨。综合来看上半年上证综指从年初至今累计涨幅为2.9%,股票型策略产品累计平均收益率为2.6%,略低于市场的增长幅度。股票中性策略上半年表现表现一般,累计收益率为-1.7%,尽管今年对于股指期货的限制有所放松,但是对股票中性策略产品影响较小。

债券类产品表现优秀,管理期货类产品表现欠佳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上半年债券型产品的复合收益率为3.2%,仅从收益率来看,债券型产品收益率位于各类策略产品的首位。首先2017年上半年国债收益率延续2016年三季度以来的震荡向上的趋势,在今年流动性变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不断加强,2月份央行变相加息使得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3.49%,4月-5月之间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并且加强了对理财产品的监管,在流动性趋紧的情况下,国债收益率上升至3.63%。在市场利率上升的大环境下,信用债市场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收益率不断上升,一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上升至本月的5.4%。本轮去杠杆影响到的是企业融资,资质偏低的企业面临融资难的情况。在这个时点配置信用债类型的基金更需要选择专业的管理人。合晟资产多年来专注于信用债市场的研究,公司具有专业的调研团队,对标的企业进行专业的评估,从而有利于及时发现所选标的的风险,从而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

在大宗商品市场在今年上半年主要表现为震荡、波动较小,管理期货类产品今年表现一般,除去2月份产品平均收益率为正值以外,其他月份管理期货类产品收益率均为负值。综合统计来看2017年上半年管理期货类复合收益率为-5.2%,相比南华商品指数的-0.8%的复合收益率有明显的差别。

FOF类产品表现上佳,宏观策略收益平平

 FOF类产品2017年上半年表现较为优秀,除去在1月和5月份负收益外,其它月份收益率均为正值,上半年产品复合收益率为3.0%,与上证综指相比较收益小幅高于指数。FOF类型产品通过合理组合各种不同产品实现组合内部对冲风险的效果,在保证产品收益率的同时尽量避免单一市场风险对产品的冲击。宏观策略整体表现一般,复合收益率为-2.3%。

政策频繁落地,定增规模大幅缩水

今年以来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落实,定向增发发行的数量与规模成逐月向下的趋势,2月份定向增发发行数量由于受到再融资新规的影响相比1月份出现了锐减。5月份出台的减持新规使得定向增发发生巨大的变化,减持数量受限、锁定期拉长、折扣减少等政策使得定增产品也面临着流动性的压力。从整体来看,想短期内通过定增解禁获利空间减少。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发行的定增方案中,未解禁的方案中有接近40%的方案最新的收盘价低于当时定增发行价格,“价格倒挂”现象较为严重,其中有的方案与发行价相比跌幅超过30%。

IPO过会率持续下降,IPO收益降低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6月30日证监会审核公司首发申请总共275家,其中43家首发企业审核被否,其否决率达到12%,反观2016年全年,共计18家企业过会被否,否决率仅为2.21%。在2017年6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总共有71家企业申请首发审核,否决12家,否决率为22.52%,较5月份相比高出5个百分点。新股发行平均涨停板的天数也呈逐月下降的趋势,并且随着监管政策的落实,上市后二级市场交易获利的空间被不断缩小。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IPO过会率降低反映出在IPO发行速度提升的同时,监管部门未放松对过会企业的从严审核,监管部门的信息披露更为透明,首发企业被否原因也更加透明,这样有利于企业自身的改善,同时也提升了待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

3.2 固定收益类产品

信托产品发行数量持续减少,房地产类融资规模上升

2017年6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为475支产品,较上月653支产品减少了178支,同时发行规模由上月1676亿元减少到本月的1030亿元呈连续四个月下滑的趋势。从信托资金投资领域来看,2017年上半年金融领域投资占比月度变化较小,房地产领域类的投资占比成逐月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基础产业类和其他领域类的投资占比呈逐月下降的趋势。从投资数量来看房地产类投资数量有今年年初的50起上升至近期的125起,上涨幅度较为明显。一方面原因是房企对资金需求较大,另一方面原因主要是由于监管政策的不断出台,房地产类投资受到政策影响较为严重,通过信托方式投资成了仅剩的融资方式之一,这也从侧面解释信托资金投资房地产类上升的原因。

信托产品收益率下降,产品年限下降

从信托产品收益率和期限来看,2017年上半年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6.55%,产品平均期限为1.72年。逐月来看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成震荡上升的趋势,同期相比较2016年前半年产品平均收益率7.31%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2016年上半年产品平均期限为1.8年,2017年上半年产品的平均年限下降0.08年。,2017年上半年各档期产品收益率基本处于6.50%-7.00%之间,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的上半年,产品收益率趋于平稳。

3.3 私募股权(PE)与风险投资(VC)基金

开始基金目标募资规模井喷

2017年上半年中国PE/VC投资市场披露总共有408支基金成立并且开始进行募集,计划募集规模为2822.9亿美元。从基金募集完成的方面来看,2017年上半年共有326支基金完成募集,募集完成规模为1217.8亿美元。从2015年至今的市场表现来看,募集完成基金数量成逐年下降的趋势,但2017年上半年目标基金规模达到了近年来的峰值。

VC市场投资持续回落,单笔投资规模创新高

2017年上半年中国VC投资市场的案例数量仅为1351起,投资总金额仅为204.91亿美元,上半年VC市场投资表现平平,投资案例数量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达到了近两年来的最低点;而投资规模也自2016年上半年到达近几年高峰后成下降态势。从单笔投资规模来看,2017年上半年的单笔投资规模是近两年来的峰值,尽管投资数量下降,但单笔投资金额变得更大。

PE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单笔投资规模有所上升

2017年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案例数量589起,投资总金额为283.11亿美元,上半年私募股权市场投资表现与VC投资表现相差无几,投资案例数量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但投资规模较2016年下半年有所提高。从单笔投资规模来看,2017年上半年的单笔投资规模有了大幅上升,可见在2017年上半年较大金额规模的案例较多。

乐视深陷资金链断裂泥潭,多家机构“踩雷”

2017年7月3日,贾跃亭夫妇名下家产与三家乐视系公司总计12.37亿元资产遭遇司法冻结,这似乎只是一个开始,在7月4日晚间,根据乐视网公告,贾跃亭持有的5.19亿股上市公司股份,再次遭到法院冻结,时限为自冻结之日起三年。由此可见乐视系资金链危机超乎人们的想象,而深陷危机之中的遍布一、二级市场—包括银行、基金公司、知名牛散等。

 据媒体报道,截止到2016年6月底,乐视网在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的授信金额大部分均已使用。乐视网在12家银行额授信额度为24.2亿元,已经使用的额度为22.4亿元,使用率达到92.6%;二级市场中,乐视网最近一次停牌迄今已将近三个月,正在直面大股东爆仓风险的乐视网,短期之内复牌无望;截止到今年3月底,乐视网全部持股股东中总计有46家基金结构类型持股单位,其中部分公司是2016年8月通过定向增发事项介入的,其中财通基金、嘉实基金、中邮创业基金等基金公司包揽了此48亿定增,根据乐视网停牌前的股价30.68元,上述公司浮亏金额超过了15亿元,一旦乐视复牌,留给这些公司的是无悬念连续跌停。此外2016年至今多大48只私募产品投向乐视的相关私募产品,共涉及29家私募企业,其中有的公司投资乐视高达数十亿元;还有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也别卷入其中。中天嘉华坚持在客户之上,充分把控产品的风险,并未参与到乐视相关产品的投资,从而保证客户的切身利益。


» THE END «



免责声明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中天嘉华集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来源:中天嘉华财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