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专访王财贵教授:儿童读经合乎人性
儿童读经合乎人性
我们就是想给孩子提供一种合乎人性的教育,什么是合乎人性的?什么叫经?经就是经典著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永垂不朽的著作。我认为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是任何人可以规定的,是因为它蕴藏了天地之心、修齐之道、治平之方、文学之美,所以虽然历经了数千年,仍有它的传承价值,人类如果不读这种书读什么呢?
《时代周报》特约记者 郭丹 发自广州
问
时代周报:在你的教育框架里面,为什么这么强调“死读书”?
答
王财贵:我们就是想给孩子提供一种合乎人性的教育,什么是合乎人性的?什么叫经?经就是经典著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永垂不朽的著作。我认为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是任何人可以规定的,是因为它蕴藏了天地之心、修齐之道、治平之方、文学之美,所以虽然历经了数千年,仍有它的传承价值,人类如果不读这种书读什么呢?教育至少要以这个为基础,读经教育是求本的教育,“君子务本”讲求的也是这个,追求智慧高明的学问。
我认为儿童读经是合乎人性、合乎教育理念的。儿童满13岁以前是记忆最好的时候,这个时候儿童的理解力不好,但是他的记忆力很好,遵循教育的时机,利用儿童良好的记忆力,而不去强求他的理解力。在这个记忆的黄金时期把经典背诵在心,将来定会开发他们的人性和智慧,奠定他的文化教养的基础。文化教养会化为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灵魂的有德有才的人,这将对中国文化的复兴产生实际的作用。
现在的心灵教育、品德教育是没有办法用任何课程教的。有人说“言教不如身教”,“以身作则”,这样的说法是没错,但是这种说法是不切实际的,你从哪里去找这么好的老师、这么好的家长呢?所以在“言教不如身教之外”,我认为“身教不如言教”,你身体力行去教他不如拿圣贤之言去教他。还有一点,大家现在都批评死读书。但是不经过死读书我不知道一个人的学问怎么活起来。我要特别指出一点:读经固然不是“一切”,但读经在我看来可以作为一种基础的教育,一个孩子读几年经,可以为一切学习打下基础。
问
时代周报:许多人认为你的读经理论对于孩子来说太过严酷了,与一般的教育理念都不符合。
答
时代周报:许多人认为你的读经理论对于孩子来说太过严酷了,与一般的教育理念都不符合。
王财贵:我本身是学教育的,也在教育的学校任职教书,我有一点不太一样的是我会去思考教育的道理和教育的学说。一般人是直接把美国的、西方的东西奉为圭臬,不曾想过西方的教育学说是不是对的,他们的教育学说有没有问题和缺憾大家从来不想,他们只是拿来就学。我认为近当代中国没有出过教育家,都是抄袭,都是盲从。我们一思考就知道现在流行世界的教育学说,它是有对的地方,有效果的地方。但是对的不一定全对,它的效果也不一定是全方位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逐步的接受。
我不是反对西方的教育理论,我主张的是选择一种比较高明、圆满的教育理论。中国这一百年来,所有的语文教育都是失败的,这就导致文化的没落,也导致其他学习的失败。为什么中国现在不出人才?我把这种疑惑归罪于中国语文教育的失败。正是认识到语文教育这样的问题,我才号召大家都去读经嘛。
问
时代周报:有很多教育专家强调教育的根本目应该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大量的诵读经书是否有助于其独立思想的形成?
答
王财贵:当然对独立思想有好的影响,因为经典就是原创性的智慧,它能开发无穷的智慧。所以读经典的人心胸比较开阔,他的思考面比较广,思考面比较广就有利于他进行独立思考。读经不是让他不学习其他内容,他也是会学习一些其他的内容,只是他比别人看更多,思考得更多。读经会让他养成高度的语文能力和高度的进取心,让他心胸开阔视野开阔。他会更悲天悯人,看的比别人更广,对待文化的态度会比别人更成熟。读经只是一个打基础的教育,基础打得好,他接受其他的思想会更快,更有利于他进行独立的思考。
问
时代周报:你之前说过读经“重归体制”是您的最高理想,依您看来大陆民间读经教育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呢?
答
王财贵:现在经典走进学校,在短期内好像有一些个体学校陆续开设经典教学的课程,但是我认为他们是绑小脚放大,第一他们读经太少,第二读经太浅,第三花样太多,这做法也会阻碍经典良好的发展,但是聊胜于无,总比不读好。所以我是希望政府改革教育,希望可以拨出少量的学校来做试验,做“老实读经”的试验,所谓“老实”就是“读大经”,这些“大经”不是从《三字经》读起,要从《论语》读起。
现在为什么普遍从比较浅开始呢,主要因为你要讲解嘛。但是其实不必讲解,切切实实地读经,最好能背诵。而且还要大量读经,不是每周一节两节,而是每天四个小时,每天用一半的时间读经,一半的时间做功课。我可以预测这样的试验班的学生不止是经比别的学生读的多,他们的功课也会比别的学生的好。我还是非常希望读经重回体制,通过正规合理的方式更加科学地进行推广。如果没有在体制内做实验教育进行推广,这样的过程会更加漫长,大概还要二三十年才能达到我读经教育的理想。
注: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于2014年11月18日对王教授的专访。
相关文章
关注本微信平台
长按二维码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