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唐翼明
读书到底有没有秘诀?常常有青年学生或年轻的朋友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通常是“没有,老老实实读下去就是了”。问者多半不满足,以为我不耐烦,或者以为我有什么宝贝不肯同他们分享。事后想想也确实觉得自己是有点不耐烦,至少没有做到循循善诱。这篇文章就尝试来谈谈这个问题,算是给这些朋友一个统一的答复。
其实单就阅读本身而论,确实没有什么秘诀,无非有读得快一点和读得慢一点的区别。古人形容一个人聪慧,读书快,叫“一目而十行俱下”,我一直搞不懂这如何可以办到,恐怕像“白发三千丈”一样,只是一种文学夸张。但读书比一般人快的人是有的,我记得读高中的时候,我的同座说他一个小时可以读八十甚至一百页小说,但我自己却只能读三四十页。读书快慢我相信是天赋,并不是努力训练就可以做到的。读书快的人是不是就一定比读书慢的人聪明,好像也并不见得,我那个高中同座读书比我快一倍,可是他的成绩却不如我,我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也并没有比他更多,可见读书快慢并不说明多少问题。西方有一种“阅读障碍儿童”(中国也有,但比较少),他们常常把字母的位置看错,所以阅读很困难,可是这样的儿童里面却常常会有天才出现,据说爱因斯坦就是一个,达·芬奇,爱迪生,肯尼迪也是。
总之,在阅读本身上去寻求秘诀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为什么有人书读得好,有人书读得不好呢?除了天赋不同以外,有没有一些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呢?仔细想想,还是有的,下面就来谈谈我自己的体会。
第一,读书要读经典。
阅读本身没有什么秘诀,但读什么却有讲究。许多人读书也颇努力,书也读得不少,但常常是该读的书没有读,不必读或者可读可不读的书却读了一大堆。尤其是目前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垃圾读物产生出来,而且充斥在各种各样的阅读平台上,比如微博、微信。古人“手不释卷”,今人则“手不离机”,都很勤快,但所得却天差地别。读书不加选择,碰到什么读什么,或者流行什么读什么,是今天的读者尤其是成年读者最容易犯的毛病。这样读书的结果是知识没有系统,没有框架,杂乱无章,一地鸡毛,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精。
如何矫治这种毛病呢?一靠自我体悟,二靠名师指点。自我体悟是最根本的,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自觉地去追求系统,有意识地去粗取精。不要迷信“开卷有益”,就算“开卷有益”,也有多益和少益的区别,人生年光有限,精力有限,是经不起随意挥霍的。有了这种意识,久而久之,就自会获得辨别主次、好坏的能力,懂得什么书必读,什么书可读可不读,什么书完全不必读。如果能有名师指点,告诉你该读什么,那当然更好,可以节省很多走弯路的时间。但世间名师难求,一辈子碰不到名师是常事。如果名师求不到,可以退而求其次,求名师所开的书目。近代如张之洞、梁启超、胡适都开过这样的书目,我自己也曾经给我的学生和青年朋友开过《想进中国传统学术之门的青年该读些什么书》、《大学生该读的小说》两种书目。大学教授在讲授一门课程的时候,通常都会给学生们开个书单,如果这个教授学问是好的,教书是负责的,那么这些书单便都有指路的作用。
每一门学问里面都有若干书是基本的、必读的,这些书我们可以称之为经典,拿江河来比喻学问,这些经典就是源头,千溪万派都从这里流出来;拿树木来比喻学问,这些经典就是根本,千枝万叶都从这里发出来。你要掌握这门学问,首先就要仔细读通这些经典,其他从这些经典生发出来的书,其实是可读可不读的,其中真有见解,甚至有创发的,可以读一读,其余的不读也无所谓。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必读的经典首先就是五经,其次是孔孟老庄,这些原典都读了,而且读懂了,你胸中就有了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否则这些原典没读,就算读了一堆后人(尤其是今人)写的相关书籍,也没有用,你对传统文化还是没有入门。
第二,读经典要一本一本从头至尾地读。
曾国藩读书曾经给自己定下一个原则:“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常见一些人,读书没有恒心,这本书看几页,那本书看几页,东翻西翻,最极端的,终其一生从未读完一本书的都有。这种情形前人谓之“杀书头”,是最坏的读书习惯。
为什么会这样?有的人是遇到一点困难就不读了,有的人是读不出味道来就不读了,个别人是自作聪明,以为读懂了,觉得没什么了不起,就不读了。读书做学问就像流水,碰到困难,碰到不懂得地方,碰到读不下去的时候,就像流水碰到坑洼,只有填满这些坑洼,水流才能前进,最后变成了浩浩荡荡的巨流。孟子说:“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见《孟子·离娄下》)如果碰到坑洼就掉头,那顶多只能变成曲曲折折的小溪,还能成为大江大海吗?
任何人读书开始都会碰到若干困难,甚至很大的困难,这个时候要有一点狠劲和蛮劲,再硬的骨头也要千方百计地啃掉,而不可以偷懒不啃。怎么啃呢?一是慢慢啃,一点一点地啃,拼命地啃,总会有啃完的时候。古人说过:“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这话是三国时代的学者董遇说的,见《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读不懂的地方一读再读,慢慢就会懂了。这并不是骗人的话,一边读一边想,每次多懂一点,总有完全懂的时候,这就像小儿学话,大人讲小孩听,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帮助,听多了自然就懂了。
啃骨头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借助工具。工具有两种:一种是前人的注解,一种是工具书。尤其是读古书,有时候不看前人的注解是没办法读懂的(例如《尚书》),可能读一百遍,“义”也“见”不出来。碰到字词不懂可以翻字典、查阅工具书,比方读古书,《辞源》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很多,每门学问都有每门学问的工具书,当身边没有老师的时候,这些工具书就是你最好的老师,是百问不厌的老师。所以工具书备得越多越好,而且要常翻常用,碰到不懂得问题就翻,不要偷懒。
第三,读书人要有几本看家书。
在每门学问的必读书中,你要精读、熟读至少一两本书,这一两本书(或几本书)你要读得滚瓜烂熟,每本至少读十遍以上。我们可以仿照电脑“home-page”的说法,把这一两本书叫做你的“home-book”,是你随时可以回去的家。你随时随地可以悠游于其中,涵养于其中,取资于其中,乃至获取新的灵感于其中。
古人治学有“通一经”的说法,我很赞成,你真正读通了一经,其他的经自然就容易读了,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例如你读通了《论语》,再读《孟子》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困难了。许多人之所以书读不好,学问做不好,就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把一本书真正读懂、读通、读熟、读烂。
以上说的好像是做学问的人才需要,其实只要是读书人都应该有一两本自己很熟的书。西方信仰基督教的人没有不熟悉《圣经》的,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没有不熟悉《古兰经》的,他们每天都要看《圣经》《古兰经》,吃饭前、睡觉前都要念一两段做祷告,讲话、写文章也常常引用《圣经》《古兰经》里的话。中国人的圣经就是《论语》,任何中国人《论语》不可不熟。传统的中国人从发蒙起就开始读《论语》,“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这个好习惯被废掉了,现在应该重拾起来。
第四,读重要的书要计日程功。
现在的人很少有把一本经典从头至尾读完的,只有看小说才有这个劲头。我曾经在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研究所做过一个调查,从头至尾读完过一本经典的学生不到十分之一, 连五千字的《老子》,一万五千字的《论语》,也很少有人完完整整读完。我由此推测,恐怕教授们也好不到哪里去。这很奇怪,为什么就读不完呢?这原因恐怕主要就是我上面讲过的怕难,不肯啃骨头,一遇到困难就搁下,这一搁下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重新捡起来。
我现在来教给大家一个如何把一本经典读完的办法,这办法就叫“计日程功”。比方说我们要在长江上修一座大桥,计划四年内修好,那就要定一个计划,几个月打桥桩,几个月架横梁,几个月拉吊索,几个月铺路面,每一个阶段都要克期完工,全桥才可能按时建成,这就叫“计日程功”。我自己第一次读《论语》就是这样读的,那是1963年,我二十一岁的时候,我从中学时代喜欢数理化转向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下决心开始读中国古代的经典。首先从《论语》读起,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那时刚刚出版不久,我去书店买了一本。一个字一个字老老实实地读,每天晚上读二十页,一本四百页的书二十天就读完了。觉得兴味盎然,快乐无比。
我从此得到一个经验,一本书只要你下决心读,其实没有读不完的。重要的是你要有恒心,使用计日程功的方法,在一段时间内排除各种干扰,坚持下去,自然就会读完。我后来用同样的办法来读一切我认为重要的书,比如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一共四本,两千页,我也是每天利用教书的业余时间读二十页,结果三个月左右就读完了,这本书我先后从头至尾读了三遍,我的古文从此就通了。
用这样的办法读书,什么书你读不完呢?一部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一共十册,三千多页,你如果每天读二十页,半年之内一定可以读完。如果你时间充裕(比方大学生和研究生),天分又高,说不定两三个月就读完了。像这样用功三五年,读他一二十本古代经典,你对中国传统学术就具备了相当不错的修养。
第五,读集部的书要读几本全集。
中国古代的书籍,传统上分经、史、子、集四部。集部多而杂,以文学为主,像文集、诗集、词集之类。一个人精力有限,所以读集部的书通常是读选集,例如《文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选》《古文观止》之类,这无可厚非。但根据我自己的读书经验,一定要在集部中通读几个你自己喜欢的名家的全集,例如《陶渊明集》《李太白集》《杜工部集》《苏东坡集》等等。你会发现这比只读选集要好。打个不雅的比方,读全集好比吃烤全羊,读选集好比吃羊排,吃羊肉,当然以吃羊排为主,但是一定要吃一两次烤全羊,你才会知道羊身上每一个部分的味道。
第六,背诵是必须的。
古人读书提倡背诵,近几十年来,西风东渐,知识界几乎对背书一片挞伐之声,一律把背诵说成死记硬背,好像完全要不得。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对青年人是一种误导。记忆是思维的一部分,也是其他思维——比如联想、推理等等——的基础,没有足够长的记忆力,思维几乎不可能进行。比如学数学,如果你连乘法九九表都背不下来,你还能学下去吗?所以读书一定要强调背诵经典、背诵诗文、背诵名句,如果你说这是死记硬背,那我就告诉你,死记硬背是必须的。
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强,一定要抓紧这段时间多读多背。从前私塾里教孩子读书基本上就是背诵,讲解很少,老师也常常并不高明,现在很多人都瞧不起这种教法,其实它自有道理。小孩子记忆力强,即使不懂,也可以朗朗上口,像唱歌一样,就背下来了。小时候背的东西,当时不懂,慢慢自然就会懂,就好像牛吃草,先吞下去,再慢慢反刍,不要担心消化不了。这种小时候背下来的东西会跟你一辈子,滋养你一辈子,无形中不断增加你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如果你当时没有背诵下来,它和你就没有关系,还是拿牛吃草作比方,如果当初没有把草吞下去,后来拿什么来反刍呢?
现在电脑发达,搜索引擎像百度、谷歌,用起来很方便,有人就以为不需要背诵了。这是一种新的误解。百度、谷歌可以帮我们很多忙,比方一句话你忘记了作者,忘记了出处,搜索一下就出来了,可是前提是你记得这句话,或者至少记得这句话里面的关键词语,如果你什么都不记得,请问你从何搜索起呢?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说一说,就是读古文尤其要强调朗读和背诵,因为只有通过朗读和背诵才能建立对古文的语感。我们平时讲的是白话,一句话如果有语法上的毛病,我们一听就会觉得不顺耳,即使从来没有学过语法的人,也会有这种感觉,这里靠的是不断听、不断讲所获得的语感。古文因为我们平时不说、不听,就没有这种敏锐的语感,就很容易出错。真正要把古文学通、学好,光靠学习文言语法是不够的,还要靠大量的读和背,才能获得这种语感。读要朗读,背要背诵,让自己的嘴巴和耳朵习惯古文的语法、节奏和腔调,久而久之,才会养成语感。有了这种敏锐的语感,你的古文才算学好了。
以上六点,虽是从我自己读书的经验得来的,但我相信它们有相当的普遍性,可供朋友们参考。其他如手脑并用、多做笔记、天头地脚写批语做记号等等,那只是些小技术,前人已经谈得很多,我就不重复了。
精 · 彩 · 荐 · 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