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董明珠:要钱没有,要房可以,干到退休再给你

2018-01-04 无罪

2018年的第一天,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珠海出席论坛。在论坛上,一向直言快语的董明珠再次放出了豪言:要让格力8万员工,每个人都有两房一厅的房子!

▲视频截图


这已经不是董明珠第一次公开表态要给员工分房子了。


但在豪言壮语的背后,却是她的无奈,因为,格力的员工老是被人挖走。


门口天天有人挖格力员工


近日,由广东珠海市政府指导的“2018正和岛新年论坛”珠海举行,今天(1月1日)上午,董明珠在出席“企业家的新时代”主题论坛上发表讲话称,


我们也经常去跟政府喊冤,希望政府能够保护我们。我们门口天天有人站在这里挖你的人。我们一开会,虽然讨论人不是我们的主题,但一开场,主要话题都是现在我们的人被挖,怎么办。


最近几年,董明珠多次抱怨格力员工被人挖走。2015年6月,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就曾报道,在当年的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就表示,2014年就有600多名技术人员被挖走。“现在格力被挖人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培养人的速度”。


而在今天的演讲中,董明珠再次提到:


有人提建议加工资。但我想想,格力今天已经有了超过10000人的技术开发队伍,一个人如果是100万,一个人是200万,你企业能够支持得起吗?


为了留住人才,董明珠想出的办法是房子。她说:格力给8万员工每人一套两房一厅的房子,“你做到退休(这套房子)我就给你。”


去年2月和9月,董明珠就曾表态要给员工送房子。但是,阿里、腾讯、京东等科技公司,都在为员工提供住房福利,如无息购房借款或员为工修建低价的房子。


不过,董小姐一方面对员工的流失而焦虑,另一方又很自信地认为,当有一天全世界都到你们这挖人的时候,就是你引领世界的时候。怕什么,想走的,该走的,赶紧走。


挖人公司用发票抵工资


董明珠认为,自己的员工被人挖走,是和其他企业钻税收的漏洞有关。她说:


我们企业一定要遵纪守法,即使给他(员工)100万,他也要交个人所得税,最终他到手是60万,甚至还少。但是别的企业可以(做到到手100万)啊,没关系,拿发票来冲抵,这就是不公平。”


因此,董明珠说,她不认为盲目加薪是稳住人才的办法,而是需要一个公平的税收环境。



这就是为什么在2015年6月,董明珠会向国税局“诉苦”了。据羊城晚报当时报道,在由广东省国税局主办、珠海市国税局协办的广东国税服务“走出去”企业税企座谈暨政策宣讲会上,董明珠说,“我们很苦恼,希望税局给我们出出主意。


当时,董明珠就谈道,应该加强对民营企业职务消费的个税征管,


民营企业老板所有私人花费的钱,都可以拿到企业报销,个人几乎没有税收。


因此,个别公司用这种发票报销的方法,变相用高工资挖走格力的人才,而格力开不起那样的工资。因此,为了提高员工收入,董明珠在去年两会上就表示,工薪阶层的纳税底薪应该再提高,建议个人年收入5万元以下不缴税,“但是,从我内心来讲,年收入10万元以下者都不应缴税。”而有钱人就该多缴税;税高税低不重要,公平最重要。


员工为什么要走


对于人才的流失,董明珠将原因归咎于税收和竞争对手,但是,有人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房。家电行业观察家梁振鹏此前在接受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采访时表示,家电行业互相挖墙脚的情况屡有发生。对企业来说,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企业在某段时间,有了幅度非常大,人数比较多的人员流动,也说明企业员工的工资、福利、企业文化、理念等有问题,或滞后于同行。


梁振鹏还说,如果格力真像董明珠所言,出现了大幅度的人才流动,格力自身应该反省一下自身员工的工资待遇问题。首先应该提升技术人员的待遇、工资水平,家电行业是非常典型的市场化经济,竞争自由充分的一种行业,员工往往都会从企业文化差向较好单位、或从工资待遇低向较高的单位流动。通常,员工流动还是和薪水挂钩。


面对其他企业用高薪挖人,2016年底,格力电器也给全体员工每人涨薪1000元。这则消息出来后,格力的员工微信群,一下子沸腾了起来。


据澎湃新闻报道,一位前格力员工李嘉表示,


近几年,格力迎来了大发展。但公司挣再多的钱,好像都与员工无关。我们开玩笑说,以前挣的钱都给了股东,这次涨薪1000块,是董大姐终于记得员工的好了。


李嘉表示,作为入职3年多的员工,他每个月工资到手在5000元左右,算上加班费,总共约6000元。


对于其他企业挖人,李嘉说:“一般格力的员工将简历挂到网上,立马就会有公司找上门来。对方开出的待遇至少比我们现在要高一半。”


评论:


没有只升不降的行业


速生速朽的时代,没有什么风口可以持续太久,换轨道将成为常态。即便格力。


就说近十来年吧,诺基亚、北电、雅虎、黑莓,这些曾经活在食物链顶端的大公司如今哪一个不是尸首无存。


先说说互联网。


90年代末正是互联网科技的第一个高峰,公司只要在名字上添加个前缀“e”就能带动股票价格疯涨。


那时候在加拿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读到大三就被上门企业一抢而光,真真矜贵无比。


1999年,温哥华的西蒙菲莎大学紧急扩建计算机系,招生名额涨了三倍。


温哥华的西蒙菲莎大学,建校于1965年,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连续几年被评为加拿大综合大学前三名,并有5次被评为加拿大最佳综合大学。


2000年3月,以技术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攀升到最高点。仅仅3个月后,泡沫便开始全速消退。


一间接一间的网络公司烧光风投资金后被清盘,昔日尊贵时髦的.com后缀被讥讽为.compost(垃圾积肥)。


之后的两年间,IT界抹去了5万亿美元的市值。可怜刚盖好的西蒙菲莎大学新教室,入读率不到一半。


10年后互联网再次掀起风暴,不知当年的从业者还能剩下几成?


不过据说当年上班一周就遭遇公司破产,愤而去泡珍珠奶茶的同学生意很是不错,如今开到第四家店了。



再来说说石油。


2007年,石油飙到了150美元一桶。加拿大西部的油砂产业疯了一样的上项目。各行业人员都往石油公司冲,学八个月电脑制图即可上岗。如果能做点有限元更不得了,猎头的电话能把你家房顶掀了。


当时的项目经费优厚到什么地步呢?只有一个要求:快。


只要能按时出图,加班时间随便你填,若能提前完成,每提早一周奖励两千加币。


同胞聚会时,声音最响的是石油大学的校友们,清华的码农们幽怨的窃窃私语。


那是石油业的最顶峰,也是最后的辉煌。



当年7月,石油骤然走低,60美元,40美元,一路跌破成本价,真正贱若泥土,所有项目无限期中止。


当年大手笔招人的企业,后来大手笔裁人。熙熙攘攘2000人的公司只保留20人的办事处。


石油业是个狭窄的行业,一辈子只懂勘探钻井,想转行都没人要。


十年之后,石油仍然没有起色。业内人士怎么办?转行呗,做地产经济的,开旅游公司的,实在不成就做代购,也是条生路...


不然怎么样呢?你去跟时代讨说法?



还有媒体行业。


90年代在报社、电视台工作是个何等优越的事儿。用高晓松的话说,当年的红二代都甘在央视扛摄像机。


20年后,北大中文系毕业想去自媒体“大象公会”、黄章晋老师那里当个写手都要被千挑万选。


先是杂志,再是晚报,一批批的纸媒倒下,曾经的小资圣书《外滩画报》连刊号都没有保留。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不要以为自己把一行做精做尖就能成功,当一个行业的人力供给大于人力需求的时候,是没有解决方案的。



裁员热全球盛行,没有一辈子可以呆的公司


此外,在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从第一次大萧条开始,裁员大潮一次次滚土重来,一百年来大家也习惯了。


有工开就开,没工开拉倒,横竖饿不死。


但在中国,社会转型是近年的事。在大多人眼中“失业”等于宣告了职业生涯的终结,是奇耻大辱,人生重创。


最后,身处第三次工业革命,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别太相信公司的企业文化,鸡汤鸡血,随时准备好跳槽。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家公司能给你丰厚的薪水,稳定的上升通道,让你无惊无险干到退休的。


像今年引发热议的中兴通信工程师坠楼事件,引发了一大波人讨论中年危机。


现在每个行业都越来越难生存,自己想不想辞职还是其次,更为关键的是当企业觉得你没什么价值时,要开你分分钟的事情,到时候还谈什么干到退休?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遇言不止


精彩推荐

这一年,有你真好!



裸贷完,那帮傻姑娘又去卖身了



揭秘美国罗兰岗:中国富商的神秘二奶村



“老赖”贾跃亭被责令回国,怎么买机票?网友纷纷支招



精神病院冲IPO,年营收超4亿,毛利近40%,排队病人可绕地球两圈



冯小刚首部网剧《剑王朝》横店开拍,打造无罪笔下“剑尖上的王朝”



【END】


长按识别二维码

看《平天策》今日更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