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首歌全部唱“啊”是怎样的?

2016-01-11 26万人在看 橄榄古典音乐



若图片未显示,请刷新


人声是最天然 最古老的乐器

可以唱词也可以唱旋律

如果歌词用拟声词“ ”代替

人声就是一件 标准的旋律乐器


有很多作曲家写过无歌词的声乐协奏曲

但最动人的莫过于 格里埃尔 的这首了



不信请听——



格里埃尔

《花腔女高音协奏曲》

无歌词的声乐协奏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179jrrumu&width=500&height=375&auto=0


那作曲家 格里埃尔 的这首

花腔女高音 魅力 何在呢?


战火中诞生的音乐



▲德国军队正在越过边境,对苏联展开侵略

1941
年,德国法西斯入侵前苏联,爆发苏联卫国战争。格里埃尔目睹苏联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于1942年创作了这一作品。作曲家用歌曲中那震撼人心的音符,表达了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中虽然饱受煎熬,却依然期待光明来到的坚强信念作品一经演出,便获得极大成功。1946年这部作品荣获斯大林奖一等奖


和肖斯塔科维奇同时期的作品相比,这部作品没有冲突矛盾悲伤,只有一丝伤感,更多的是自信乐观甚至快乐



▲去前线的苏联红军战士



真正的“无词歌”




一般
的声乐作品总是和歌词联系在一起,而这部作品不仅没有一句唱词,甚至连文字标题也没有。全曲没有歌词,歌者只是以“ 啊 ”唱出旋律,是真正意义的“无词歌”。(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是由钢琴在唱歌)


作为协奏乐队的花腔女高音声部,仅仅只用了一个“啊”字,用深情动听的歌喉唱出气魄宏大的旋律。在渐渐高潮的华彩乐段,明亮高亢的花腔使人联想到前苏联人民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万众一心与法西斯顽强抗争的决心和对未来胜利所抱的必胜信念





作曲家:格里埃尔

Reinhold Moritzevich Glière

在19、20世纪之交

格里埃尔已经以

俄罗斯古典乐派继承者的面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旋律优美如歌

气息宽广悠长,感情真挚动人

格里埃尔《法国号协奏曲》第一乐章



乐器工匠世家中走出的音乐家




从小
生活在乐器工匠世家的格里埃尔,几岁便会摆弄小提琴,又受到父辈的熏陶,从小便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父辈们的熏陶,格里埃尔的兄弟姐妹也个个是音乐爱好者:哥哥是大提琴手,姐姐是竖琴手,还会钢琴。充满美妙音乐的家庭时不时随性的小重奏和小合奏促使格里埃尔渐渐走向音乐创作的道路。


格里埃尔是一位世纪交替中的 音乐家

更是一位诲人不倦的 教育家


格里埃尔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培养了几代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哈恰图良等。他们有的有幸成为格里埃尔的学生,有的成为学生的学生。



中国的音乐师生们,你们还记得那本很厚的和声教科书吗?在编著作者中有一位叫斯波索宾的苏联音乐理论家,就是格里埃尔的嫡传弟子。



从小就跟随格里埃尔学习音乐的

普罗科菲耶夫 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跟格里埃尔学过的人都有美好的回忆。他是一位能深入学生心灵的出色教育家,他不勉强学生去学乏味的学科,学生对什么有兴趣他总是一清二楚,反而通过循循善诱,把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引领。”

格里埃尔《竖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让我们在音乐中向格里埃尔

这位“红色音乐家”致敬


扩展阅读(点击以下标题即可查看):



编辑橄榄古典音乐 Chan



Q:商务合作、投稿?
A:
请邮件 liujie@ganlan.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