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他卖房拍纪录片:13家电视台拒播,却在B站大火豆瓣8.7分

2017-11-01 传媒圈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艺非凡(ID:efifan)


他们花了126天,

跨越了中国23个省,88个地区,

拍了199位手艺人,144项传统手艺,

再经26个月的后期制作,

最后想把纪录片卖给电视台。


电视台看来看说,

土得掉渣了,拒绝,接着,

他们又被另外12家电视台拒绝。



“土得掉渣”的纪录片,曾有过华丽的梦想。


导演张景,本来想给片子命名为《指尖上的中国》,大概有点《舌尖上的中国》姊妹篇的意思。


精致的画面,宏大的配乐,严谨的台词......一切,在欠缺资金的情况下,都成了“不存在”。



他从央视离职之后,

在北京开了家影视公司,

公司没赚到什么钱,

还常收不回酬劳,

最多高达三四十万。



没钱还拍什么纪录片?

脑海里一直出现的那个念头,

倒不如因此作罢?

不,张景下了一个决定:卖房。



他老想起童年山村里的手艺人,

他们质朴,不受人关注,

一生就执着于一门手艺,

这些手艺,很多即将消失,

“我想为这些手艺做点什么。”



房子卖了,

再东拼西凑,一共一百来万,

叫上几个好哥们组成团队,

背着二手残次设备,

驾着一辆开了十来年的车,

滴滴答答出发了。



他的团队,除了他是专业之外。司机何思庚,顶替家里有事而退出的小蒋的摄影任务。还有喻攀,一个云南客栈管理员,在出发前一个星期,刚学会录音。



几个男人,就此开始一段无法预知的旅程,前方是康庄大道还是独木小桥,走了再说。



从东到西,从西往南,再从南回北,

纪录片一共分为5集,221分钟。


这些,是在268小时的素材里剪辑出来的,

张景还把稿子改了近50遍,

后期配了10多次音,

完了才松了一口气。



虽然简陋的拍摄,

遭到电视台的拒绝,

但这对张景来说,

算是另一种收获,

他把纪录片传上了B站,

一下子就火了。



因为不作任何计划的拍摄,他们很快就出了问题,兴致勃勃去拜访在网上查到的作坊,到了才发现,当地人已经不干这行了。


几个人在镜头下略显无奈,没想到网友却很买单,“够真实”,“很扎心”。



这是张景的另一种用心,

现在市面上的多数纪录片,

几乎都是摆拍出来的,

只要人物的动作不对,

团队即刻重拍。


张景说,

这把真诚的人也变得不真诚,

他要改变,拍最真实的场景,

做最深刻的记录。



因为经费有限,

他们在拍摄羊皮筏子后,

无法亲自体验漂流黄河的感觉,

只好转头上车,扬尘漂移,

到戈壁上体验另一种漂流的感觉。



几个大叔在车上乐得呵呵笑,

像不像梦想未完成的你,

“既然吃不起大餐,

有人陪着吃泡面也不错”,

时的自我安慰。



还有旁白,也是张景一人完成。


他一边解说,有时还顺带几句吐槽,情到浓时,还能吟上几句小诗。


像不像梦想未完成的你,茶余饭后陪着几位朋友的碎碎念。



在张景身上,我们都能够看到那个对梦想无比执着的自己,甚至他比我们更有勇气更懂得如何去实现它。


而这,多少带有些片中人物的味道。



西藏达孜的土旦,

是远近闻名的锻铜大师,

大昭寺里有两尊佛像,

就是由他打造而成。



他熟悉佛教经典,锻造的佛像,

不仅能够做到一气呵成,

而且细节传神。


一位活佛送来了一尊佛像,

让土旦复制成3米多高。



坐落在山沟沟里的这个小工厂,

每天就这样在叮叮当当的声音中度过,

土旦订单很多,按一般情况,

他应该很有钱,可是并不是,

一尊镀金后造价30多万元的佛像,

他没犹豫就捐给了寺庙。



“有钱时捐钱,没钱就捐劳动。”

说到捐款,土旦还有点不好意思。


别人口中的“大师”,

笑起来依旧带着孩子的纯净。



见到土旦前,张景认为自己,

卖了房子拍纪录片已经很了不起,

见到土旦后,他才意识到自己,

还是带有功利心。



在新疆,一个年轻小伙子正在制作英吉沙小刀。


这种小刀,制作精良,算得上是中国最精美的刀子。


可是它们的生产过程,一点儿也不精美。他们的作坊,是在自己家门口架起来的;



生产小刀的用具,

会用到502胶水,贝壳,塑料片,

看上去完全不高大上。



工匠在焊接时,

碎片四处乱飞,

一个不小心,

还会伤到自己。



但就这么一些普通的材料,

在麦麦提日木手中,

却成为了闪闪发亮的小刀。


我们无法数清楚,

他到底经过了多少步骤,

各种磨,钻,敲打,

每一步,

他都表情严肃,

直到作品完成,

才长舒一口气。



在收刀之前,麦麦提日木还会用毛巾,把自己在刀上留下的指纹一一擦除。


作为刀子的生产者,却不能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印记,这部正是多数民间手工匠人的常态吗。



云南的坎温老人和温扁老人,也不知道做了多少把没带自己印迹的油纸伞。


今年他们已经80岁了,几十年来如一日,靠墙坐着,相对无言,各自忙碌。



那双如同枯木的手,

依旧充满力气。

老人搬来材料,

把30片削好的竹片,

放进全凭感觉锯开的伞头里,

伞头刚好也是30个。



里头30根小竹片,

外头30根大竹片,

构成了结结实实的骨架。


伞架做好后,

老人需要把用绳子,

把它们串起来,

也许之前串得太紧,

最后这一串,

老人失手了。



老人眼里有点紧张,

似乎是害怕自己的失误,

耽误了拍摄的进度。

越紧张,反而越出错,

到了第8次的时候,

这一步骤才完成。



一把伞,经过十几道工序,

几十年的经验,

练就了如今的感觉,

然而在这个村子里,

只有坎温老人会做伞了。



更不幸的是,

当今天我们看到这个纪录片时,

坎温老人已经去世,

这门传承了几千年的手艺,

跟随老人安静地入了土。



张景说他在拍摄时,时常被感动到大哭。


这些老手艺人们,从来都不问什么是“工匠精神”,有些压根都没听过。


他们也知道,自己的手艺已经跟不上科技的步伐,总有一天会消失,可是他们依旧坚守着。为什么,从片中我们能找到答案。



西藏刻经的小哥哥,

明知道加快雕刻速度,

能够赚得更多,

但他连忙摇头,

“不好好刻,

死了会很害怕”,

是良心在呐喊。



新疆陶匠吐尔逊江大叔,开发商征地,要给他12套但愿房,大叔想都没想拒绝了。


那是他祖辈留下来制陶的房子,祖辈的东西,不能毁在自己的手里,是执着于传承。



64岁的胡大拜尔地是位牧民,他更拿手的是乐器制作和演奏,可惜他的音乐后继无人了,就连自己的儿子,也没跟着他学。


入夜,戈壁摊上回荡着他的演奏曲,萧瑟苍茫,他像眼前这堆火苗一般,不久就会燃尽在这深夜,但,此时依然光芒万丈,是兴趣在支撑。



还有其他原因,

可能或迫于生计,

可能出于爱好。


然而,当他们接过手艺后,就没再含糊,既然是做给别人用的,就要感同深受,将心比心,也是这份情怀,撑起了我们的文化传统。



片子的片尾曲里唱着:

“森林里的一棵树,

不需要知道自己是一棵树。


如果没有他们,

森林将不复存在。”


这也是张景认同的工匠精神,

少一些形式,多一点内容。



同样,当我们为梦想摇旗呐喊时,

我们也失去了梦想,

只有当我们专注梦想时,

梦想,才是紧握在手里的东西。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芒果台走心文案又来了!

起底大剧营销:一线卫视急追视频网站

各大剧目纷纷宣称“收视第一”,究竟谁才是第一

第一代“新媒体”已经老了,谁将主导我们读什么内容

未来将至,人们更需要科技,还是更需要娱乐?

这个暑假,电视观众在老去,视频观众正年轻


-完-


长按二维码识别,一键关注传媒圈公号

《传媒圈》微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领先的聚焦传媒、影视、品牌、营销等领域的信息库和智慧库,36万勤于思考人士的品质之选。

如希望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dianyingquan。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分享朋友圈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