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丨从我身边悄悄走过的一缕烟云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
微信ID:xiandangdaiwenxue
『愿与更多志同道合者 一起坚守文学的纯正!』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时暮霭四合,黑暗迅速降临,刚才还是一片金黄的云海,现在已成为一片灰褐,遮盖着大地。游云片片,奔忙一日,而今倦于漂泊,归栖于山谷之间,以度黑夜,只剩下高峰如灰色小岛,于夜之大自然独抱沉寂。大自然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宇宙间的和平秩序,但是这和平秩序中却含有深沉的恐怖,令人凛然畏惧。”
坐看云起时,烟云朦胧的京华之地,没落的清朝的遗老遗少,在各处祈求生存,幻想着复兴大清……今日之局势,已成定数,也是时代所要求的,我们微弱之力,更是无法阻挡的历史前行的车轮。
要谈一部作品的真正有意义之处,我觉得首先得从作家开始入手,中国古代文论就提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那么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在其作品中不断贯穿他的老庄哲学思想。
毛泽东在诗中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作品《京华烟云》讲述在茫茫大地,人们如何从中挣扎,利用历史事实的时间顺序为线索,讲述主人公及其周围入的情感变化的,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全景式展现了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急剧而深刻的变化,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在文章中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作品以曾、姚、牛三大家族的离合恩怨,在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钟鸣鼎食之家——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的影子,比如从红玉的身上看到了黛玉的印记,才气甚高,好读书,却多愁善感,体弱多病,取红玉可能也是作者有意为之,最后却焚毁诗稿,香消玉殒。还有一人就是银屏,如晴文一般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但却相比晴文,她更有福气,有儿子博雅,以致她的生命得到延续,这才是生命的永存。都说《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京华烟云》也同样具备,如医药,建筑,文化等方面。
再有就是木兰,从小喜欢游历名山大川,爱识草木虫鱼鸟兽之名,向往大自然,田园风情,推崇隐逸知趣,就如陶渊明的那般“少无时俗韵,性本爱丘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等等,但你身处时代之中,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流入时代的巨大漩涡里,只能拼命挣扎。还有莫愁,取名之意,蕴含中国的古典传统,万事都喜欢中规中矩,不愿有大的变化。
作者所勾勒的社会生活是自己亲身经历体验过的社会生活,将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感所悟通过作品表达出来,注入新的元素。以这三大家族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为点,到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由点及面更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农民阶层,工人阶层,富商阶层,以及政府方面,更说明了面对社会的急剧变化,社会阶层的由上而下的所呈现的状态。
其中体现的老庄哲学,借用姚先生之口说出,无论在多么复杂的环境中,自己心中的那份追求闲适的志趣,虽说作品是在反映那个时代的烙印,但却对当下的生活的有着启示意义,那个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我们应该活在当下,有自己的生活哲学。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俱往矣,人性中的一些细微的弱点,对金钱物质的崇拜,唯利是图,爱国心的丧失,但也不乏纯净的爱情。
木兰与莫愁实际上是代表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木兰喜欢名山大川,只缘身在此山中,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滚滚长江,浪花淘尽春风,对其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就像是陶渊明的“性本爱丘山的”隐逸思想,有几分老子的思想,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吧。她想要去南方找一片净土,相夫教子,过着田园般的生活,事与愿违,世间的种种喧嚣,把她从中拉进了现实。对于理想的扼杀,又是何种的残忍。莫愁行事风格带有儒家的中庸之道,冲和平易,缘事而发,却有着洞察世事的能力,人情世故皆知,却毫不半分的世俗气息,有母亲的耳濡目染在其中。
在林语堂写这篇《京华烟云》之时,我认为是对于两种处事态度的迷惘,所处年代的中国满目疮痍,是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思考。将镜头拉到我们的现实社会,我们同样也是每天在迷茫的去追寻,就像《等待戈多》里的那样。所以我们面临一个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心灵谜题:我们总是不能让该来的来,该去的去。这是一位作家拉姆·达斯在《活在当下》中提出的。
读书所感,记于此处。
版权归作者所有丨题图《京华烟云》剧照
在浮躁的世间找到一处精神的栖所,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放缓心灵的脚步。现当代文学,与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一起坚守文学的纯正! 新浪微博:现当代文学网 现当代文学网读书群:469077691(已满,请加群2) 现当代文学网读书群2:532552571 现当代文学网考研群:532479167
近期话题:『火锅英雄』
欢迎来稿,邮箱:xddwxw@126.com
猜你喜欢: